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诗人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1)知诗人:宋,王安石。(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 ”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3理解本诗的特色。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三)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四、作业1总结古诗五读法。2预习游子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读诗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母爱。2学习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诗词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具准备:游子吟歌曲录音,课文中插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爱,这种爱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对,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你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父母是怎样关爱你的吗?(学生畅谈)2解题。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3简介作者。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能成功。直到45岁才中进士,一生贫困穷寒。二、自读诗文,扫清障碍。1请大家自己读全诗,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意思,并找出不懂的词。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成果。三、细读诗文,理解意思。1解题。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吟:轻轻地哼唱。2逐字逐句理解。(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指名读诗。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慈:和善。 衣:衣服。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线:穿针引线。指名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慈祥的母亲穿针引线,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服缝好。(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指名读诗。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临行:快要走的时候。密密:细细密密。归:回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懂诗句作出解释,说明。意恐:生怕,担心。迟:晚,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指名读诗,并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临走前,母亲还在细细密密地缝着。生怕儿子在外迟迟不能回来。(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名读诗。说出你对诗句的理解。寸草:小草。这里指游子。三春晖:这里指慈母的恩情。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晖:阳光。教师补充解释。言:说。寸草:这里比喻子女。心: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儿女的心意。报:报答。报得:报答得了。心:赤子的心。指名读诗句,说出这句诗的意思。谁说那小小的草儿赤子的心,能报答得了阳光母亲的恩情。3指名读全诗,两人互说诗句的意思。4从诗中的哪些诗句中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手中线”“密密缝”)(年迈的母亲手中那一针一线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心。)5教师小结:这句不仅写出了慈母为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细针密线地缝制衣服的动作神情,而且写出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来。真挚感人。6齐读最后一句,这里把阳光、小草分别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里把小草比作儿女的心意,把阳光比作母爱。比喻意味深远。)四、听录音,看画面,写想象文。1播放游子吟的歌曲录音,展放课本中的插图。请学生想象一位母亲在儿子即将出门远行前,借着灯光为儿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2同学相互交流。五、作业1背默两首古诗。2搜集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记录在作业本上。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 当你完成一份自认为不错的手工作品或是取得优异成绩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岁时作了一首诗,他的妈妈给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吧!二、学习生字新词。1合作中自学。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2教师教学、检查、重点指导。(3)理解词义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糟糕:指事物、情况坏得很。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的事。引入歧途:歧途,指歧路,比喻错误的道路。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顶点。三、自由读文,理清脉络。按照不同内容的分段依据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114自然段)主要讲述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第二段(1516自然段)主要讲了几年后正是由于妈妈的鼓励,我一直在写作。由于爸爸的批评使我学会了修改。在他们的教育下我才成为了一个作家。我为自己有这样慈祥的母亲,严厉的父亲而感到幸运。第三段(17自然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声音一直鞭策着我不断前进。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自对我的爱。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读课文,体会深意。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文说说“这两种声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精彩极了”这样的赞扬声和“糟糕透了”这样的批评声。)2这两种声音对作者有着怎样的意义呢?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标画语句,找出听到妈妈的表扬和爸爸的批评后,我的表现和心理活动。2在小组间交流。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给同伴听一听,再谈出自己的体会。3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随机进行点拨和指导。(1)“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腼腆”是由于“我”第一次写诗,不知好坏,有些不好意思。“得意洋洋”是一个孩子听到对自己夸奖和肯定所表现出的骄傲。(2)“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和“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了一圈花边。”“我”“迫不及待”是因为听到母亲的赞扬后便自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想马上把这首诗给父亲看,也想得到父亲的夸奖。)(3)“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我觉得他读了很长时间。”这里将“诗只有十行”与感觉“读诗读了很长时间”做了对比,一方面说明爸爸对“我”的严肃态度,他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通过认真读诗再下定论,可以看出爸爸对“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另一方面体现了“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既想听到父亲的赞扬,又害怕听到父亲的批评。(4)“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和“我再也受不了了,扑到床上痛器起来。”爸爸的批评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爸爸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留情面。4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我”的作品得到父母亲一致的称赞会怎么样?(有可能会很骄傲,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无法加以改正,长大后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作家。)三、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对我有什么作用呢?请读第二段。1“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母亲的表扬是对“我”的鼓励,是她给“我”带来了写作的力量,成为“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批评是在提醒“我”不要骄傲,自满,不断发现问题加以改正。这两者的结合,成就了“我”,使我成为一名作家。四、再读课文最后一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一股风指的是批评声。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赞扬声而迷失方向,没有因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沉浸于赞扬声中而不再去努力;也没有被批评声而吓倒,丧失信心,一蹶而不振。2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赞扬声,批评声都代表着两种表现形式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一种是宽容的爱。这两种爱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关心。3再次朗读这段,读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附:板书设计17*童年的发现教学过程:一、导入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祸患:灾难。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眉目:事情的头绪。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困窘:为难。驱逐:赶走。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海淀第十九中学教师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西安经开第七小学招聘数学教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武夷山市供销总公司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贵州黔西南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深圳市优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编外聘用人员拟聘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滁州明光市公开引进高中教育紧缺人才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西南宁隆安县南圩镇杨湾卫生院医学影像专业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安全培训教学图课件
- 安全培训救护小结课件
- 2025年成都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专利代理机构管理制度
- 极简室内风格软装设计
- 压路机操作手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非药物治疗多动症的方法和技能》记录
- 胖东来评定管理制度
- 产房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重症自身免疫性脑炎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供餐服务合同协议书模板
- 无偿搭车免责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