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说课稿.doc_第1页
列夫托尔斯泰说课稿.doc_第2页
列夫托尔斯泰说课稿.doc_第3页
列夫托尔斯泰说课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本文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认为,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本文的重点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这就是欲扬先抑写法的应用。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百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大肆铺排,有时,某一局部,数十句、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夸张更是突显了托尔斯泰的形貌特征。因此,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可以说,本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有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本文,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2、 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独特的细致描写,体会肖像描写中夸张比 喻的作用 3、 情感与价值:了解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对列夫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体会肖像描写中夸张比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三、教法学法1、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怎么坚持“以人为本”和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呈现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使教学互动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我采用了朗读法、质疑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2、说学法 初中生学习语文,如何在学习中养成一种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学习上有一个方向,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法上我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比较法、讨论法。 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四字短语与成语名言等,需要学生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精彩的句子,从而深放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比较法:有比较才有进步。学生学会了在比较中学习,那么他一定会增长见识,对他的写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名人故事,大家想不想知道呢? 同学们要坐端正,认真仔细的听,看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老师讲的是哪位名人的故事? 他,出生在俄国,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受其身份的困扰,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农奴制度,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的农民那样去生活。他的这些信仰和行为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定时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列宁曾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他曾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他的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而是说给这个世界,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 82岁,他走完了他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60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地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列夫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社会活动家,是世界文豪,可以说是个明星,你们想象中的列夫托尔斯泰应该长什么样子呢?有没有同学想要把他所想象的外貌给同学和老师描述一下呢? 生想象,回答我们想象中的列夫托尔斯泰有共性,潇洒,高贵,是个绅士,有贵族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已经无缘得见,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证实我们的想法了。 二、课文研读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29页,自由的默读课文第1至第5自然段,看看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长什么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板书课题“4、列夫托尔斯泰” 1.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列夫托尔斯泰和大家想像中的一样吗?老师采访一下同学们 大胡子,很不整洁 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补充列夫托尔斯泰给我们很吓人的印象。其实我们能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刻意的去美化列夫托尔斯泰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留给人们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呢?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列夫托尔斯泰的面部结构 板书:面部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这几个词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是褒义还是贬义?(贬义) 哪一个词语的贬义色彩最浓?(粗鄙) 解释一下这个词语吗? 这个词只是指一个人的相貌吗?它还可以描述人的哪方面?(行为举止)我们看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极其粗俗鄙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人家的,那怎么能用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是不是不太恰当?而且茨威格似乎还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度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比如说他在第三自然段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俄国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目的是什么?明确: 对比,突出托尔斯泰长得丑。 2.文中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明确: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 (侧面描写) 3.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 : 文中找出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板书:须发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髭)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看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板书:滔滔白浪胡子)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板书:树根样的眉毛、泡沫般的鬈发) “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板书:树柴样额头 狮子鼻、招风耳、厚嘴唇) (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4.比喻和夸张的表达效果:联袂使用,把我们带进了无穷想象的空间,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三、文笔小试: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写作时运用。老师这里有三张名人的照片,我们不妨现在就做一下这方面的练习。 中国文豪鲁迅、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成龙、从辽宁铁岭走向全国的笑星赵本山。选择其中任意一位,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他肖像中最突出的一点。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展示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图片,并解说:泡沫般的鬈发;滔滔白浪般的大胡子;树根样的眉毛;树柴样的额头;宽宽的、仿佛被人打塌了鼻梁的狮子鼻。图片特点:没有眼睛。) 茨威格用了长长5段文字描写出来的托尔斯泰就是没有眼睛的。多毛、浓密的胡髭,滔滔白浪般的胡子,树根样的眉毛,泡沫般的鬈发,树柴样的额头,狮子鼻,招风耳,厚嘴唇,但就是唯独少了眼睛。鲁迅先生说过:“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写作也应该如此啊,难道是茨威格疏忽了吗? 茨威格不是没有写眼睛,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