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百丈山记 诗海探珠出山道中口占朱熹川原红绿一时新 暮雨朝晴更可人 书册埋头无了日 不如抛却去寻春 佳诗品韵清幽书香 赏析 朱熹是宋朝的大学者 终年埋首书房 研究学问 著作书籍 这首诗描写他偶然放下书本 到郊外散心 面对一片青山绿野 鸟语花香 胸襟为之舒展开朗 不禁感叹地说 与其终日埋头在书堆里 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还不如放下书本 到郊野去痛快地寻春吧 终年埋首书堆的人 应该抽空到户外去散散心 多与大自然接近 才能使自己的心胸开阔 也有些不爱读书的人 常喜欢引用 书册埋头无了日 不如抛却去寻春 这两句诗 来表示自己的洒脱与放荡 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哲理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第4课百丈山记 基础自主学案 基础自主学案 河流的上方 临 六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者 2 状语后置句而作神祠于其东 应为 于其东而作神祠 七 名句默写等闲识得东风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八 文学常识1 走近作者 朱熹 1130 1200 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宋代 的集大成者 字 号晦庵 别号紫阳 祖籍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 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 14岁丧父 随母定居崇安 今福建武夷山市 五里关 绍兴十八年 1148 中进士 历仕高宗 孝宗 光宗 宁宗四朝 曾任知南康 提典江西刑狱公事 秘阁修撰等职 理学 元晦 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 侍讲 庆历三年 1197 韩侂胄擅权 排斥赵汝愚 朱熹也被革职回家 庆元六年病逝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继承了北宋程颢 程颐的理学 其词作语言秀正 风格俊朗 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除词外 还善作诗 春日 和 观书有感 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 其词结有 晦庵词 著作有 论语集注 童蒙须知 朱子大全 2 资料链接 百丈山记 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 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 行程等等上面 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 文章开门见山 从 山之胜盖自此始 写起 到 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结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 首尾呼应 一气贯串 显得十分集中 紧凑 有选择地落笔于六处景致 分为两组 第一组叙述踏石磴 过涧水 入山门而至西阁 主要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 第二组中由石台引出 主要描写瀑布 夕照与云海 主次分明 铺排得当 重点突出 引人入胜 通篇状物写景 准确而形象 细致而生动 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 庵才老屋数间 卑庳迫隘 无足观 独其西阁为胜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此句为读者巧设悬念 几间老屋 低矮而又狭窄 不值得观赏 而西阁楼又美在何处呢 让读者急于阅读下文 寻找答案 2 独夜卧其上 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久而益悲 为可爱耳 写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胸怀 提示 此句写出了作者自己夜宿听泉的感受 夜宿西阁 听着枕席下潺潺的流水声 久了也会让人感到悲凉 而作者笔锋一转 认为此情此景可爱之至 可见作者心胸之开阔 境界之高远 3 旦起下视 白云满川 如海波起伏 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 皆若飞浮来往 或涌或没 顷刻万变 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提示 作者借助比喻 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清晨白云缭绕下的群山 以动态的形式形象地展现于读者面前 让读者感觉静止的群山也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4 作者写登山经过 从哪里写起 这样写有何好处 提示 从 登百丈山三里许 直接切入 前面的上山经过 所见所闻 一概略而不提 笔锋直逼描述中心 笔力集中 5 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山能写得极具层次感 名师点拨 作者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从缺口中遥望远山 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 形成了一幅层次感极强的图画 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 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 构思两幅图画 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 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 后者凸现的则是云海的变幻美 这样 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 幽静 五彩 飞动 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 6 本文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 名师点拨 文章的叙述方法基本上是移步换景 以游踪为线索直叙写来 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 却因为其中贯穿着上述的可观和不可观的对衬性结构 遂使全文有迹可循 出现了纵向上顺接 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 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第四节与前文描述内在的这种结构呼应的特点 你就能发现前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 脉络非常清晰 细剖 深析 楼主 百丈山记 这篇文章中 朱熹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是快乐的 还是忧伤的 沙发 作者踏石磴 过涧水 入山门而至西阁 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 然后又描写瀑布 夕照与云海 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所以此篇文章作者的感情基调是愉快的 轻松的 惬意的 板凳 作者的感情在表面上看来是快乐和闲适的 但他的内心也许因为仕途的坎坷和在学术上的不完全被认可 反对者也不在少数 所以内心充满了寂寞和悲凉 独夜卧其上 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 久而益悲 的美景竟然惹起悲思 不恰恰证明作者心中有悲所致吗 三楼 其实 一篇文章的写成 避免不了各种感情的纠结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 不可能总是用一种感情去看待事物和问题 赏风景时 作者的热爱是真的 悲凉也是真的 可能是不经意间的一瞥 就会在快乐的时候添进悲的因素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只要带着欣赏和理解去读去品就可以了 写作素材积累 移步换景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 行程等等上面 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 文章开门见山 从 山之胜盖自此始 写起 到 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结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 首尾呼应 一气贯串 显得十分集中 紧凑 有选择地落笔于六处景致 分为两组 第一组叙述踏石磴 过涧水 入山门而至西阁 主要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 第二组中由石台引出 主要描写瀑布 夕照与云海 主次分明 铺排得当 重点突出 引人入胜 通篇状物写景 准确而形象 细致而生动 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 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 本文叙述的基本方法仍是传统游记的移步换景 以游踪为线索直叙写来 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 很容易落入窠臼 无回复之力 而朱子却能于寻常中见巧思 随堂练笔运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描写自己的一次出游所见 不少于200字 1 课内素材开发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写 百丈山记 描绘了百丈山的胜景 写出了山的灵动 俊秀与清丽 水是山之魂 山乃水之体 这石台之景 以涌动为形 以光灿为色 其奇异 罕见均因百丈山之瀑 没有这山瀑 也就没有这炫人眸子的胜景了 百丈山因水流而美 而水流又因朱熹之笔而美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 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 环境 美 等相关话题及材料作文中 2 鲜活素材速递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将于2011年10月11日开幕 目前 活动的初步方案已经确定 拥有11万公顷湿地的无锡正为展现这座现代城市的湿地风采积极地做着准备 据了解 与湿地文化节同期举行的亚洲湿地论坛 是亚洲地区规格最高的湿地学术交流平台之一 近日 一款名为 飞凤戏水 的图形已被正式确定为论坛会标 该图形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输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九月调研考试地理(含答案)
-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 康复专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福建省漳州市乙级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宁海无尘室施工方案
-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临时展厅地坪施工方案
- 2025年天津二中高三开学考-物理试卷
- 基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DL∕T 514-2017 电除尘器 标准
- IPO申报财务三年又一期会计报表模板(单体式)
- 急性胰腺炎抗凝治疗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完整版
- 媒介素养概论 课件 刘勇 第0-4章 绪论、媒介素养-新闻评论
- 美慧树课件教材培训
- 202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 幼儿园学生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岗位职责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1
- 研发人员工时统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