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习目标 1掌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过程和实质。2知道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局势的特点。3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含义及表现。4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经济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但无法打开局面。(2)政治改革:1988年,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提倡“民 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误区。2东欧剧变(1)实质: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典型波兰剧变:1989年,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两德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3.苏联解体(1)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2)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瓦解。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世界形势总体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动荡的原因(1)东西方力量对比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出现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2)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3)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4)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对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动荡的表现(1)地区冲突: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狂轰滥炸。(2)恐怖主义:2001年,美国“911”事件爆发。此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1)“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3)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2表现(1)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3)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4)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特点: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4评价:世界格局多极化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思考 仔细观察图片,你知道这件事有何标志性的意义吗?提示:1989年,柏林墙的拆除是东西方“冷战”终结的开始,也是东西柏林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它不仅象征东西方军事对抗壁垒的瓦解,也意味着“冷战”时代那种世界市场分隔与经济相对封闭状态的改变。点拨 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辨析 世界格局和世界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就会形成一种新的世界格局;而世界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世界局势的变化,但不一定会导致世界格局的变化。 阐释 国际上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在社会上进行暴力活动,被称为国际恐怖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主义日趋猖獗,构成了对世界和平安定的重大威胁。2001年,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决议和宣言,谴责一切恐怖主义活动,呼吁所有国家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思考 “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揭示了当今世界格局怎样的特点?提示: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 主题一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核心必记1特点(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引起的。(2)竞争过渡: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3)长期过渡: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2影响(1)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推进世界多元化的发展。(2)有利于抑制、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多极化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史料研习材料一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并不能依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称霸世界,且在经济方面存在诸多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得到显著加强。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处于一种新旧世界格局更替的局面,未来的世界格局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材料三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思考:加利认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提示: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对点巩固1如图,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 )a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b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c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d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 解析:选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中俄仍是制约美国的重要力量;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应是美欧日和中俄美。d符合题意。 主题二“冷战”后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原因 核心必记1和平原因(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这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2)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约,使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2动荡原因(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如恐怖主义、民族分裂活动等。(2)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其为首的单极世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插手别国内政与外交,甚至不惜诉诸武力。(3)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史料研习材料一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领导的国际性“基地”组织的疯狂教徒劫持飞机袭击纽约市和华盛顿市。一下子把世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使用恐怖活动谋取政治或者军事目的这一问题上来。这一天的敌对行为造成了大规模的死亡,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本土遭到的重创。西方文明史材料一反映出当今世界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这是世界局势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原因之一。材料二 美国奥巴马政府几年来用尽各种伎俩在亚洲制造麻烦和事端!先后用“冷战”思维利用东海及东北亚和东南亚地缘环境的乱象,制造出南北朝鲜摩擦,东海中日争端,台湾军售,南海争端,频繁大规模地针对中国联合军演,表演着“冷战”时期的闹剧。人民网强国论坛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在“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插手别国内政与外交,试图独霸全球。材料三 时政评说:“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思考: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提示: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对点巩固2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北约轰炸利比亚 日本核泄漏 本拉登 韩美海上军演a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 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c动荡不安的当代世界 d缓和与动荡的时代 解析:选c 四幅图片展现的都是当代世界的不安定现象,霸权主义、环境危机、恐怖主义和地区性矛盾交织在一起,造成了当今世界的动荡不安。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使戈尔巴乔夫改革进入误区的主要原因是( )a偏重于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b美国的“和平演变”c只重视经济改革而不启动政治改革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解析:选d 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改革时,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的改革进入误区,故d项正确。2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 b多极化格局形成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东欧剧变 解析:选d 注意抓住时间限制“1989年”和“1990 年”。a项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b项“形成”的说法错误,c项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3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相继发生剧变。其剧变的实质是( )a政局动荡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社会矛盾激化 d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解析:选b 东欧剧变的实质不是版图的变动,不是国名的改变,也不是社会矛盾激化,而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a、c两项错误,b项正确;“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不一定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d项错误。题组二 和平与动荡并存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趁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之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向南联盟发动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这表明( )a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北约”履行正义职责c南联盟威胁到“北约”安全d国际矛盾日益激化解析:选a “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威胁到世界和平,故选a。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表明“北约”这种行为并不是正义的,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并不能反映c项,排除;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5以下对如图漫画国际关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b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c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d当今多极化世界解析:选c 根据漫画信息看出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导致地区冲突增加,国际局势动荡,c项正确。题组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6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即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a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c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d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解析:选c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试图实现“领导世界”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a是构筑单极世界的一个条件。b、d表述错误。72013年7月1日零时整,克罗地亚正式加入欧洲联盟,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从目前来看,欧盟不断扩张 ( )a消除了欧洲国家概念b使世界格局向美欧两极格局发展c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d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解析:选d 欧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多极中的重要一极,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d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化,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明显错误;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c项错误。82014年11月19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发表讲话时指出,“莫斯科北京”这一组合是维护世界稳定与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这表明 ( )a中国和俄罗斯力图建立两极格局b中俄组合是制衡美国的关键因素c中国和俄罗斯结盟以维护世界稳定d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解析:选d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制衡美国的信息,排除b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不同任何国家结盟,故c项错误;中、俄是多极中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所以本题答案为d。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两极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建立华约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社会性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与分歧,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他们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对抗手段,形成了“冷战”的对峙格局。在长期的“冷战”过程中,美苏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线索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走向联合的欧洲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20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西欧国家通过走联合的道路,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强大。日本在美国的扶持和自身努力下,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线索3: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平与动荡并存多极化趋势加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重新分化组合,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必记精要盘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时期特征表现从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两极格局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末期多极化趋势开始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