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烛之武退秦师 学案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赏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及其语言艺术。4、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顾全大局,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完成“课前预习”及课文一二段阅读;第二、三课时,完成课文三四段阅读;师生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完成每课时的质疑探究,当堂检测及课后练习题。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1、掌握左传、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2、通读全文,结合课文注释查字典读准字音,了解大意。3、研读课文一二段,故事的开端和发展部分。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习重点1、诵读课文,掌握重要词语的读音,培养文言语感。2、归纳文言现象。学生自行找出,师生总结,强调重点。学习难点突破字词句。学生自由提出翻译困难之处,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确定最佳翻译。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教材助读1、左传简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2、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3、字词知识汜(fn)南 佚(y) 之狐 夜缒(zhu) 而出亡郑以陪(p) 邻 共(gng) 其乏困 阙(qu) 秦 秦伯说 (yu) 逢(png) 孙预习自测1、注音。函( ) 氾( ) 佚( ) 缒( ) 阙( ) 杞( ) 戍( )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2、作者简介及题解常识填空文中的晋侯是 秦伯是 ,郑伯是 。烛之武是 的臣子,子犯是 的臣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又名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史书,相传为 末年 国史官 所做,主要记载了 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以 国为中心,旁及同时代诸国之事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又和 、 并称为“春秋三传”。3、阅读课文,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四节内容。起因(1段): 发展(2段): 高潮与结局(3段): 尾声(4段): 我的疑问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课内探究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文一二段,完成下列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以其无礼于晋 公从之: 臣之壮也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是寡人之过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质疑探究1、读第一段,思考:开篇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和秦晋两军的驻地有何作用? 2、读第二段,思考: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3、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我的疑问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疑问?当堂检测1、文言文中,许多句子会省略主语,因此阅读时需依上下文意判断。请在括号中写出主语: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 (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 )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 许之。夜缒而出。( ) 见秦伯,曰:“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戍之,( ) 乃还。2、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 b、公从之 (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 d、是寡人之过也是( )3、下列句子“言”字用法与“佚之狐言语郑伯曰”中不一样的是:a、此人具言所闻 b、察纳雅言(言,采纳正确的言论)c、广数言欲亡 d、皆言夫婿殊4、翻译下列句子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无能为也已。 是寡人之过也。 课后反思课后训练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阅读课文第三段,完成第二课时中自主学习的相关练习。4.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预习自测1、略。2、晋文公、秦穆公、郑文公、郑国、晋国 左传、春秋左氏传、编年体、春秋 、鲁、左丘明、东周、鲁、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3、晋文公也退兵,郑国解围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烛之武,烛之武顾全大局,临危受命烛之武夜见劝说秦穆公,秦伯同意退兵秦晋两国打到郑国都城外,郑国危亡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贰:名作动 有二心 军:名作动 驻军 以:连词 因为 从:听从 之: 取消独立性,不译 之: 的 能:能力2、已 矣3、状语后置、对晋君无礼,省略、于,判断句,状语后置 质疑探究1、秦晋围郑是因为郑文公当年在晋文公落难逃亡的时候,对他无礼;而且曾经结盟依附于楚国对抗晋国,后来却又与晋国结盟背叛楚国。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秦晋虽是两国联盟,但分兵驻扎,给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3、一是交代了烛之武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危难时刻,能够接受规谏,勇于自责。三是赞颂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以解国难为重的爱国精神。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4、“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当堂检测1、君 烛之武 烛之武 烛之武、晋君 秦军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瓶电池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高空吊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市社工证报考试卷及答案
- URAT1-inhibitor-13-生命科学试剂-MCE
- Dimethenamid-d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全员a考试题库及答案
- 软件开发服务合同(编号5)
- 护士转正考试题及答案
- 个人与团队管理机考试题及答案
- 真菌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信号分立器件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职业指导师考试试卷:实践操作
- 幼儿园2025师德师风应知应会知识测试试题(附答案)
- 老年人基础照护护理协助协助老人床椅转移
- 2025年北京中考真题英语试题及答案
- 搬运工具管理办法
- 撤资协议范本(2025版)
- 班组人工协议书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题卷(含答案)
- 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附答案)
- 农资货运运输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