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2课时)白沙中学 黄水清教学目标:1.讲清楚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3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要素教学法教 具:u盘,白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升入初中后,文言文以及古诗就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年内容了。一般每册课本中有文言文五篇,古诗包括课后的诗词背诵近十五首,篇章比例占到五分之一强。每次期中期末及中考分数也都占到四分之一左右。学习文言文及古诗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直接了解我国五千年的历史,能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根,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可以学习我国古人丰富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二、新授(一)学习文言文基本要求(或者说学习的基本内容)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朗读文章会停顿,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揣摩课文内容,有哪些感悟,很多篇章需要背诵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明确这些要求的。1.文学常识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城彭(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 朗读文章会停顿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范读,学生朗读,读流畅,读出停顿)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3.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翻译原则以及方法(1)初步学习翻译课文,首先要利用课文注释。(2)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我们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具体方法:留、扩、补、调、删等。 留 在翻译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如:谢太傅是用官名做称呼,就不要再译成谢安。扩 变单音词添加为双音词,翻译中运用最多。如:谢太傅寒雪日内寒冷。补 补充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句首补充主语“谢道韫”。调 调整语言顺序,让原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调整为“寒雪日谢太傅内集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不译。(5)译文一般以教学参考书的注释为准,同学们要准确记忆。(二)同学们将打印好的译文,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句子,明确每一个字词的含义。(1)同学自己翻译(2)同位对译(3)教师逐句逐句订正4.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差可拟中。”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不久,雪下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课文注释中的每个短语,每个词,要理解,要准确背诵,不走样。(背诵注释,包括每个字,理解背诵,共9个)(1)内集:家庭聚会(2)讲论文义:谈论诗文(3)俄而:不久,一会儿。(4)差可拟差: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5)因:凭借补充:(1)骤,急、紧。(2)儿女,子侄辈的人。(3)何,什么。(4)未若:不如比作。(5)即:就是。三、总结:本文掌握必要的文学常识,朗读文章会停顿,能够准确清楚每个字的含义,能够文从字顺的翻译句子,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四、作业:背诵、翻译原文,背诵注释。五、教学反思这是升入初中后,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陌生,对文言文应该学习哪些知识茫然,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一片空白。是白纸就好,可以画,可以写新的图画与文字。从零开始,对于学习要求,学习方法,要清楚条理的告诉学生,严格要求,历练习惯。 第二课时内容:复习上节所学内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导入 学习文言文要能读懂,翻译准确,还要从古文字中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人们的思想情况,以便于学习、借鉴、辨别。二新授(一)复习上节所学内容,检查背诵原文,检查译文及注释(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6. 揣摩课文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明确:通过描写咏雪,表现谢道韫聪明智慧,才华出众。(2)你认为“撒盐说”好,还是“柳絮说”好?明确:柳絮说好。(a)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b)柳絮有好的意象,比喻传神。(兄子谢朗把雪比喻成撒盐空中,虽然形似,但是谁把盐撒在空中呢?只有物象,没有意象。)谢朗的比喻好。(a)雪的颜色和下落的情态与盐都很接近;柳絮的颜色和飘舞的方式与雪不相同。(b)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然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3)编者以及谢太傅对于二人比喻得高低优劣都没有表态,你认为他们更赞成谁的比喻?明确:结尾一句,补充交代了谢道蕴的身份,暗示他们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谢太傅大笑乐,他发现了谢家又多了一位大才女。)(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明确: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和谐、融洽)(5)揣摩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明确:(1)东晋的谢太傅家族是诗礼官宦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2)在这样的家族里,只有雪天无法出行,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3)召集人是谢太傅,参加者是儿女们(4)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有了。7.写法本文叙事,采用白描的手法,未加任何客观评论,客观地表明了编者及谢太傅的观点。谁的语言好,一目了然。8.拓展1.还有写雪的名句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唐代 岑参(cn shn)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唐代 李白 北风行,)2.咏雪吟名门望族重学习,太傅内集讲文义。雪骤欣然把题命,众位子侄显才艺。男侄胡儿信口吟,撒盐空中差可拟。小女道韫随即咏,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公笑乐不做答,世说枉评定高低。敏捷美名传后世,归入言语明意旨。说明:学习世说新语二则,见“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二句押韵,句式关联别致,便尝试将二句连接在一起,复述基本内容并解释咏雪在原文中的归类。三、总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以后的学习本文就是学习古文的一个范例。四、布置作业:默写原文、译文,默写注释,理解记忆关于课文的思想内容五、教学反思:学习文言文,要将朗读,背诵,翻译,理解,书写,准确记忆联系在一起,缺一样都不行。学习文言文要下真功夫,一点都不能马虎。六、附板书: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叙述事件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兄子撒盐空中 赞誉谢道韫才气兄女柳絮因风起 附:练习题(一)咏雪第一部分:1、本文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是 朝代的 (姓名)组织编写的。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寒雪日内集 撒盐空中差可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4、咏雪一文用 、 、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地家庭气氛。5、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是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请仿照问问中的文言句式再写出一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做生动地描述。曰:“ 差可拟”。 曰:“未若 ”。咏雪第二部分:1、 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雪骤( ) 无奕( )2、 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未若柳絮迎风起。 4、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咏雪的名句两组,并注明作者。参考答案:咏雪第一部分:1、南朝宋 刘义庆 2、家庭聚会 相比3、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 4、内集欣然 大笑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