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 教师提供示意图 学生掌握公转运动的轨道 方向 周期 速度 并说明黄赤交角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 2 教师提供资料 学生能学会分析和归纳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方法 3 教师提供图表和资料 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4 教师提供图表 学生通过读图 画图 分析等活动 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昼夜长短变化及光照图计算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得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三节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 导入 阳光花园 学习目标一 1 教师提供示意图 学生掌握公转运动的轨道 方向 周期 速度 并说明黄赤交角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公转的轨道2公转的方向3公转的周期 自主探究问题 思考 公转的轨道 方向 周期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近日点 地球 太阳 远日点 地球公转的轨道 合作探究问题 4公转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 5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及意义 7月初 1月初 一月初 近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最快七月初 远日点附近 公转速度最慢 思考 6 8月份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先变慢后变快 66 5 23 5 赤道平面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黄道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探究 黄赤交角 23 26 与南北回归线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探究 1 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 规律 2 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 1回归年 黄赤交角 23 26 南北回归线 学习目标2 教师提供资料 学生能学会分析和归纳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方法 探究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段及速度变化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段及速度变化 冬至 春分 夏至向北 速度先变快再变慢夏至 秋分 冬至向南 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探究 太阳直射点在全球分布特点 南 北回归线之间 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 北回归线之上 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 北回归线之外 没有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热带 热带 南温带 南温带 北温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北寒带 南寒带 23 26n 23 26s 66 34n 66 34s 南寒带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有太阳直射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终年严寒 五带的划分 例题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 则 a 热带 寒带范围缩小 温带范围扩大b 热带 寒带范围增大 温带范围缩小c 热带范围缩小 温带 寒带范围扩大d 热带范围扩大 温带 寒带范围缩小 a 合作探究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太阳高度 地面 太阳高度角 正午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 2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3 如何求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和地面的夹角 学习目标二 重难点 3 教师提供图表和资料 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4 教师提供图表和资料 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昼夜长短变化及光照图计算 缩记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此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小结a同一时刻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在纬度上的变化 规律 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分别从夏至日 冬至日和春秋分论述 正午太阳高度在季节上的变化 1 夏至日 最大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最小 南半球 2 冬至日 最大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最小 北半球 3 春秋分 赤道上最大 思考 1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从什么时间开始变低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从夏至日对于从赤道到北回归线是从直射点开始变小 2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从什么时间开始变高 从冬至日 3 怎样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如果某地的纬度已知道 依据下面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此地的正午太高度的大小 h 90 纬度差 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差 练习1 a地的纬度为40 n求a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73 26 练习2 a地的纬度纬度40 n求a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26 34 a b c d e 50n 55n f 巩固练习 1 图中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 并说明你的理由 d e f a b c 2 哪几个点的太阳高度是0 acf 合作探究三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 如何计算昼长的时间 学习目标重难点 4 教师提供图表 学生通过读图 画图 分析等活动 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昼夜长短变化及光照图计算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得地理知识的能力 昼弧 夜弧 一 根据昼弧和夜弧所占的长度 判断昼和夜的长短 特点 1 若昼弧长于夜弧 则昼长夜短 反之 反之昼短夜长 若昼弧等于夜弧 则昼夜相等 2 昼弧占纬线圈总长度的比例越大 则昼越长 昼渐长昼短于夜 夜渐长昼渐短 昼夜等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昼渐短 夜渐长 昼渐长 夜渐短 昼夜长短随时间变化规律 昼最长 昼夜等长 昼最短 北半球为例 全球昼夜等长昼长 12小时 二 根据不同时间来判断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纬度越高昼长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了极昼 南半球反之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了极夜 6月22日 12月22日 南半球昼长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了极昼 北半球反之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了极夜 活动 不同地点昼夜长短变化 小结 根据不同纬度昼夜分布可以确定其纬度高低 纬度 a为北极圈以内b为赤道c d是与赤道对称的度数相同的 c为南纬d为北纬 2 如何计算昼长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 昼长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或者利用下面的公式昼长 12 日出时间 x2昼长 日落时间 12 x2 求c点所在的纬线的昼长 甲c点 21 12 x2 18 乙c点 12 3 x2 18 侧视图 6月22日夏至 3月21日或9月23日春分或秋分 12月22日冬至 俯视图 6月22日夏至 3月21日或9月23日春分或秋分 12月22日冬至 1 日期 节气 的判断2 晨昏线判断3 时间计算点 6时 12时 18时 24 0 时4 太阳直射点 经度 纬度 5 正午太阳高度排序 昼夜长短排序 速度问题6 昼夜长短计算7 两条日期界线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 1 图中四点所示日期 abcd 2 图中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因为 3 由a到b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4 由b点到c点太阳直射点如何移动 5 当地球处于a点时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区域为 6 当地球处于c点时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6月22日左右 9月23日左右 12月22日左右 3月21日左右 c c点在近日点附近 昼渐短 夜渐长 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 a点日出时间是 b点日出时间 a点日落时间 a点昼长 夜长 b点的昼长 夜长 合作探究 f 4点 4点 昼长16小时夜长8小时 20点 昼长16小时夜长8小时 2 比较a f的昼长与日出时间 说明昼长与日出时间的关系 练习 1 从南北半球看 此图表示的是 半球 为 节气 2 图中pqr表示 线 其中pq为 线 qr为 线3 abc三点角速度大小 线速度大小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4这一天 a地昼长 小时 q昼长 小时 5 图中apdr四处的地方时是a 时p 时q 时r 时6 a点正午太阳高度 q点的太阳高度 直射的纬度是 7 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北 夏至 晨昏 昏 晨 相等 a b c b c 12 24 12 18 0或24 6 66 34 0 23 26 n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最大值出现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最小值是南半球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 回答 1 此图所示日期为 北半球的节气为 2 此时全球昼 夜长短如何 3 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 4 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此刻的太阳高度为 b点的昼长为 3月21日或9月23日左右 春分日或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90 0 12小时 1 此图是 填日期 前后的太阳光照图 2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3 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4 此时地球正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选填 近日点或远日点 5 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6 在图中注出各经线的度数 并要使北京时间为8点钟 7 图中d点为当日时 当天日落时刻约为时 8 在图中标注m点 其太阳高度为零 地方时为10点 6月22日 23 26 n 180 昼长夜短 越往北昼越长 远日点 冬季 4 20 120 e m 0o 例题 1 在图中绘出晨 昏 线 并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 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3 图中a点的昼长是 小时 b点的季节是 季 4 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 图中c 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 面 目前 角的度数是 昏线 南纬 12 冬 黄道 23 26 北回归 12 900 24 热带 寒带范围变小 温带变大 拓展延伸 1 太阳直射点从0 23 26 n北半球的昼长如何变化 一过春分日昼长变长 并且昼长大于夜长 2从23 26 n 0 北半球的昼长如何变化 一过夏至日昼长开始变短 但昼长大于夜长 小结 夏半年从春分日 秋分日 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 3从0 23 26 s南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一过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 南半球开始昼变长 并且昼大于夜 4从23 26 s 0 南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一过冬至日北半球昼开始变长 南半球昼开始变短 但昼大于夜 小结 冬半年从秋分日 春分日 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 天文四季 概念 二十四节气 季节划分 夏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 太阳最高的季节 冬季 一年内白昼最短 太阳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 夏季和冬季的过渡季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汉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欧美 二分二至为起点 春季 春分至夏季 夏季 夏至至秋分 秋季 秋分至冬季 冬季 冬至至春分 我国 四立为起点 春季 立春至立夏 夏季 立夏至立秋 秋季 立秋至立冬 冬季 立冬至立春 气候统计 春季 3 4 5三个月 夏季 6 7 8三个月 秋季 9 10 11三个月 冬季 12 1 2三个月 季节的划分 自主探究四 地球公转的意义 1 黄赤交角 概念 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 目前为23 26 意义 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使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带获得不同的太阳辐射能量 2 地球公转产生的意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 太阳光线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从而导致 a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四季的更替 e 五带的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h 90 纬度差 五带的划分 全球各地的影子长短和朝向规律 拓展延伸 下图是某天文研究小组绘制的a b c d e等五个地方的正午物体影子情况 根据图中信息 判断各地的可能位置 答案 a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c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e位于赤道上 南北极圈和南北极点的物体影子朝向情况 北极圈 6月22日影子朝北 12月22日没有影子 极夜 北极点 6月22日影子朝南 12月22日没有影子 极夜 南极圈 12月22日影子朝北 6月22日没有影子 极夜 南极点 12月22日影子朝北 6月22日没有影子 极夜 方法技巧 参照点地方时的确定 1 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6时 昏线与赤道相交处的时间是18时 2 直射点所在经度的时间为正午12时 与正午相对的经线为子夜 n 12 00 6 00 18 00 24 00 0 00 12 00 10 00 8 00 6 00 24 00 0 00 昏线 晨线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90 66 34 46 52 23 26 0 43 08 0 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岗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招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2025年四川省减灾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品混凝土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北京市2025北京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青海西矿稀贵金属有限公司招聘3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高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市建德市林业总场下属林场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洛阳市新安县龙潭大峡谷荆紫仙山景区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校园招聘20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JT15-147-2018 建筑智能工程施工、检测与验收规范
- 华为鸿蒙课件
- 全站仪使用课件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初中普法主题教育
- 多发骨折病人疑难病例讨论
- 草果种植技术课件大全
- 2025年水利A证考试题及答案
- 新疆就业政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