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pdf_第1页
历史答案.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历史答案.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六安一中六安一中 2019 2020 学年学年高高二二年级年级历史历史自测试卷自测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分封制下 国 与 家 的矛盾 未反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c 项错误 士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 d 项错误 2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 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 可知贵族文化的下移能进一步促进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 项正确 3 答案 d 解析 汉武帝时期 随着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确立了 以礼入法 的原则 将儒 家精神注入法律 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 在法律制定上自然要求立法者通晓律令和儒家思想 d 项符合题意 汉代选官是察举和征召 标准是品德与才能 不是熟知儒法 a 项不符合题意 材料 并不能反映丞相职权多样化 b 项不符合题意 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c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4 答案 d 解析 七国之乱的教训是促使推恩令出台的直接原因 根源在于地方王国势力威胁到中央 集权 排除 a 项 推恩令的根本宗旨是解决王国势力的威胁 不可能中央向地方妥协 排除 b 项 从示意图可以直观看出 推恩令 名义是上施德惠 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既迎 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这体现了当时统治 者的政治智慧 选 d 5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齐武帝让纪僧真去拜见当时的士族领袖却被赶出 说明士族具有较大的独 立性 自立于皇权之外 c 项正确 6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 程朱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使人们从宗教感情中解脱出来 从鬼神迷信中清醒 从汉唐经传注疏的胡同中走出 可以得出程朱理学有利于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 a 项正确 7 答案 b 解析 从 九卿议刑 到 录囚 制度都是为了防止官吏断狱武断而造成冤狱局面的出现 体 现了谨慎用刑的理念 选 b 中书 门下的官员参与议刑属于参与政事 并不代表原来的草拟 审 核政令职能的废止 a 项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德治 c 项错误 中国古代包括唐朝司法始终受到行 政权的制约 没有独立性 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 8 答案 a 解析 王阳明主张 以 本心 认识 圣贤之心 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思想 反对用经验观念强 制管辖心灵 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叛逆思想 a 项正确 9 答案 a 解析 由宗族加强内部管理 以此改善族人间人际关系 并促进基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 定 有利于提高区域稳定性 a 项符合题意 宗族管理的提高实际上巩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居民稳定性的增强会降低人口流动性 b 项不符合题意 宗族管理未妨碍皇权对地方的控制 c 项 不符合题意 地方宗族治理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地方治理 但不会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 项不符合题 意 故选 a 10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 中国古代科技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其对 具体社会生活 的 改善 和贡献作用 来确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 选项正确 知识分子学识广泛与传统科技研究的特点不符 b 选项错误 材料中未提及文化政策对古代科技 发展的影响 c 选项错误 科技发展的 基础薄弱 与材料内容无关 d 选项错误 11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 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 得出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 a 项 正确 据材料 1924 年 8 月 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是国民革命时期 国民党占主导地位 b 项错误 据材料 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可知没有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 c 项错误 材 料 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 可以反映孙中山联俄联共的主张 表明孙中山勇于革新观 念 d 项错误 12 答案 c 解析 材料 积极参与清政府的洋务事业 历任上海织布局总办 上海电报局 总办 轮船招商局帮办 总办 表明郑观应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 说明早期维新派与洋务 派思想有相通之处 c 选项正确 符合题意 a 选项材料未体现 错误 排除 b 选项错 在 主导 排除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宗旨 d 选项错误 排除 13 答案 b 解析 材料 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 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 却依然怀恋传统的 儒学 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 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表明他们在学习西方 的同时 不愿意彻底放弃传统儒家思想的矛盾心态 b 项正确 14 答案 c 解析 杜甫原诗同胡适修改相比 胡适是用正常语序表达 杜甫采用的是 倒装句 这反映了胡适主张白话文运动的立场 15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新民主主义论 中将中国革命分为两步 指出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动力和前途等 这一理论成果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b 选项符合 题意 新民主主义论 与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 a 选项错误 首次明确中 国民主革命任务的是中共二大 c 选项错误 新民主主义论 并没有发展社会主义建设 理论 d 选项错误 16 答案 a 解析 失去民心的领导人 不论其出身多么高贵 地位多么显赫 功 绩多么卓著 都可能被公民大会解职 处罚 如指挥马拉松会战的米尔提泰 指挥 萨拉米斯海战的铁米斯托克里和政治家伯里克利 表明雅典民主政治深入人心 故 a 正确 材料认为失去民心的领导人都容易被公民大会处罚 但未必军事将领更易 受罚 排除 b 材料的主旨并非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排除 c 材料未体现公 民参政热情高涨 排除 d 17 答案 c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马丁 路德强烈反对人民群众举行合法运动 排除 a 毫 不踌躇地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 倒向市民 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 不能说明马丁 路德宗 教改革旨在改变和扩大世俗贵族的权力 排除 b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 质的改革 毫不踌躇地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 倒向市民 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 是其 阶级本质所致 c 正确 题干无法体现马丁 路德违背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初衷 排除 d 18 答案 c 解析 从表中可知三部文艺作品都以宗教为题材但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形成 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封建势力 比较强大 c 项正确 19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 18 世纪之前 科学家们承认旧的政治秩序和权威 18 世纪 的哲学家们则直接思考和描绘未来社会 理性王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转变冲击 2 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b 选项符合题意 西方第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发生在公元前 5 世纪中期 的智者运动 a 选项不符合题意 打破民众对罗马天主教廷迷信的是 1517 年 马丁路德倡导的宗 教改革 c 选项错误 维护现存社会政治秩序 与 18 世纪哲学家们的特点不符 d 选项错误 20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 是对国王 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 接挑战 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结合卢梭的思想可知这体现了他的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否定封建王权的合法性 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因此 a 选项 正确 b 选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卢梭反对君主专制的人民主权思想 并未体现反对贫富分化的 经济主张 c 选项错误 伏尔泰提倡 天赋人权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在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 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不是卢梭提出的 d 选项错误 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 提出 三权分立学说 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卢梭没有提出分权思想 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21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 十七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土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 计表 可知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在不断增加 结合所学可知是由于科学发 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故 a 正确 材料中得不出宗教改革是否影响人的价值取向 故 b 排除 此 时进化论还没有出现 故 c 排除 逐渐抛弃 说法较片面 故 d 排除 22 答案 c 解析 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是否定了天主教关于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的观 点 而 生物进化论 提出则是否定了天主教 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 的观点 所以上述两种学说是 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与传统的宗教观念不同 故选 c 题干中的信息没有体现人的价值和 作用 故排除 a 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故 b 不符合史实 宗 教改革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故 d 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 所以排除 23 答案 c 解析 进化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可 而且使得物理学与生物学实现了基本理论原 则的统一 这说明自然科学之间有某种共通之处 c 项符合题意 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社 会科学的没落 a 项不符合题意 普遍接受 说法太绝对 b 项不符合题意 进化论是适用于生 物科学领域的假说 并且该理论一直受到质疑 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4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美术的发展 据材料中 深受德国古典哲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 和 在艺术创作中注重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 可知其为 18 19 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所产生的浪漫主 义美术 代表艺术家为法国的德拉克洛瓦等人 答案选 b 其他三项与所给材料信息不符 排除 25 20 分 1 特点 在继承先秦儒学体系基础上杂糅了其他学说 强调神权色彩 与宗法一体化 结构相融合 6 分 负面影响 主张独尊儒术 易禁锢思想 不利于其他学术流派的发展 迎 合专制统治的需要 使民间读经的功利性增强 对儒学之外的学问尤其是自然科学发展有消极影 响 4 分 回答出 2 点即可 2 倡导个人主义 抨击封建专制和儒学束缚 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理性思想 对东西方文化存 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 4 分 3 统治阶级和以董仲舒 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待儒学的态度 2 分 儒学发展是否 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2 分 中国思想界的解放程度 2 分 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6 12 分 示例 论题 元明清时期 东学西渐 与 西学东渐 推动了中西方文明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 西方传教士将西方文化带入中国 促进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 影响了明 清之际进步思想 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 促使部分中国人 士大夫阶层 开始面向世界 与此同时 中国的四大发明 火药 指南针 印剧术 造纸术 先后传到西方 对新航 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战胜封建势力有重要推动作用 启蒙思想家也利用儒 家思想来反对基督教神学 中国文化成为推动欧洲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动力之一 总之 元明清时期 中西方文明的互动 推动了双方的社会发展和世界的进步 27 20 分 1 特点 人文主义教育与社会转型相伴而生 借助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优秀元素 以培养和弘扬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为目标 重视培养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 8 分 2 变化 国民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