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3分)A、 饿莩(f) 孝悌(t) 诅咒(z) 疾风劲草(jn)B、 虎兕(s) 缜密(zhn) 殷红(yn) 缄口不语(jin)C、 攻讦(ji) 引擎(qng) 停泊(b) 诗味隽(jn)永D、 渥然(w) 沉湎(min) 歼击(jin) 命途多舛(chu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B、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C、第21届成都花展在百花潭公园举行,园内展出3万余盆鲜花,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如花似锦。D、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南通人画南通”美术作品展于6月19日在刚刚建成开放的城市博物馆东馆展出,追寻历史文脉、彰显通城魅力是此次美术作品展鲜明的主题。B、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C、春节、清明、中秋等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们不是饱含我们传统文化的载体呢?D、由于计算机运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但是”后面补写一个比喻句,写出“80后”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3分) “80后”真正经历了“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时代,在这个年代里,物质极大丰富、信息极度膨胀,各种思潮交织碰撞,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冲击,价值观、人生观趋向多元化。不可否认,在一些“80后”身上体现出浮躁、焦虑、浅薄、动、追功逐利的不良风气和拜金主义倾向。但是, 。5、请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再写三句话,使上下文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生活中有了书籍,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求得心灵的慰藉。书是炎炎盛夏中的一片绿荫,是 ,是 ,是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题。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注】践更:服徭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已振人之命 振:挽救 B、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恃,凭仗 C、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稍稍、稍微 D、不可者,各厌其意 厌:满足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客乃见郭解 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B、解遣人问其名姓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C、之旁郡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D、厚施而薄望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季氏将伐颛臾)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解姐姐的儿子被人杀死,仇家未获,当郭解从仇家口中得知外甥是强迫他人喝酒而自招杀身之祸后,便不怪罪仇人而放走了仇人。B、有人对郭解不敬,“箕踞视之”,他的门客要杀掉此人,郭解不但不责怪,反而嘱咐尉吏免掉此人的徭役。C、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不听贤人豪士的调解,郭解替他们调停也无用,等郭解离去后,洛阳的豪士再从中调解,才肯听从。D、文中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如“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的情节,衬托出郭解声望很高。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2分)答: (2)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2分)答: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分)答: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答: 三、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夜 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夜雪”的。(4分)答: (2)作者为何夜不成寐,“时闻”到夜深时的折竹声呢?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被贬江州时。讶,惊讶。衾,被子。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2)惟草木之零落兮,_。(屈原离骚)(3)亦以明死生之大,_。(张溥五人墓碑记)(4)沧海月明珠有泪,_。(李商隐锦瑟)(5)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6)同是天涯沦落人,_。 (白居易琵琶行)(7)问君能有几多愁?_。 (李煜虞美人)(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王勃滕王阁序)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2-15题。泪 为 谁 流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片刻间,风雨大作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12、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4分)答: 13、“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答: 14、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5分)答: 15、这篇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生动感人。小说在结构布局、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较为出色。你最欣赏小说中的哪一点?请简要分析,写一段鉴赏文字。(在80字以内)(6分)答: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技术艺术化和艺术技术化雷振岳3月24日,生活周报报道,对正在热播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些观众表示,“动不动就是意大利歌曲什么的,听不懂!”对此,著名音乐人陈小奇日前也忍不住炮轰央视青歌赛与市场脱节,“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赛为什么歌越来越难听?原因就是他们都在追求技巧,所以就没有那么通俗上口,没那么好听了。”不少观众也坦言:“怎么在青歌赛上,选手就唱不出一首贴近百姓心窝子的歌呢?难道比赛就只是为了获奖?就不能顾及一下电视机前那千万双注视你的眼睛?”对此,有专家表示,通俗易懂的歌曲通常没有什么技巧性,而为了向评委展示自己的演唱功底,一些选手在选歌时只选难的,只侧重于音质、音色、音准、呼吸、节奏等声乐技巧的展示,忽视了与观众情感的交流。其实,关于这一点,两年前就有人提出过,青歌赛演唱应该多一些群众作风、群众气派、民族作风、中国气派。也就是说,不论如何表达,都应该让群众和观众得到真正的感官愉悦和精神愉悦,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让群众听得懂,觉得好。这种“走进群众心中”的艺术才是真正的经典艺术,这种扎根群众基础的歌手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民艺术家,这种具有群众作风和群众风度的演唱技巧才能得到相得益彰的双赢结局和艺术可持续发展。 当歌手们将表演对象投射到评委身上,而不是观众身上;投射到高分身上,而不是真诚身上;投射到功名身上,而不是激情坦荡身上,艺术表现力也就会大打折扣。投射到评委身上,歌手会拼命选择难度大、技巧性强,甚至用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文歌曲表现美声唱法魅力,用过分的拖腔表现气息绵长,容易出现炫耀技巧的倾向,平实作风就会受到抑制。投射到高分身上,演员就会将评委当作“艺术的唯一”,评委的好恶标准就是最高的艺术标准,出现谄媚评委,冷落观众,不与观众互动交流的现象,观众成了多余,艺术就会留下缺憾。投射到功名身上,歌手就容易将歌唱当作艺术道具,以获得大奖,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情真意切;因为精神紧张,难以达到气息的流畅,艺术水准则大打折扣。这种所谓的金牌选手已不是金牌,而成了“自我砸牌”;这样的艺术已不是真正的、人民的、情感的艺术,而成了“倾斜的艺术”;这种经典艺术已不是“演绎艺术”,而成了“卖弄技术”,这种所谓的精华艺术已融合太多虚伪和矫揉造作的成分。所以,它所训练、选拔出来的艺术家很有可能是“技术艺术家”,而不是货真价实的人民艺术家。作为国家级的重要艺术赛事,青歌赛的这种不良倾向值得关注。 当然,作为重大比赛,适当增加难度和技巧性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技巧无论怎样高、难,都必须有坦诚的情感和爱戴来依托,技术只是道具,真情才能永恒。借助技术开发,让艺术情感、艺术灵感和艺术翅膀飞向更加高远辽阔的地方,借助艺术的想象力让技术为艺术锦上添花。就像去年的民族唱法金奖获得者刘和刚,演唱水平高,吐字清晰,高音区演唱声音通透、嘹亮、醇美、自然,这就是一种技巧表现,可是观众并没有觉得“距离远”,而是觉得“非常亲切”,因为他的选曲父亲触动了观众和评委们共同的“点”,那就是博大精深的爱。所以,真正将技术技巧和艺术需要达成不留痕迹的结合,这恰恰是歌手艺术观的一个表现,能够做到天衣无缝的结合,更是艺术能力的高超,而不是一味成为“炫技派”。所以,希望下一届的青歌赛,不妨将艺术追求和艺术态度也纳入对歌手的考核内容,借此培养歌手们歌唱技术的艺术化,而不是相反的歌唱艺术的技术化,让艺术走向呆板和冷落,远离真情和观众,这实在不是观众想看到的,也违背了艺术客观规律。(选自2008年3月29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16、下列属于演唱“艺术技术化”的一项是(3分)A、演唱以声乐技术为基础、为服务道具,以技术的艺术化为其最终的目的。B、演唱具有民族作风、中国气派,让观众得到真正的感官愉悦和精神愉悦。C、演唱艺术成了“倾斜的艺术”、“卖弄技术”,其中融合太多虚伪和矫揉造作的成分。D、演唱中适当增加难度和技巧性,借助技术开发,让演唱艺术锦上添花。1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评论,结合央视举办的全国青歌赛,联系现实的艺术生活实际,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技术和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B、本文开头从生活周报的“报道”、音乐人陈小奇的“炮轰”、观众的“坦言”以及专家的“表示”写起,入题自然,又为下文议论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C、文中引用民族唱法金奖获得者刘和刚的事例,进一步强调了青年歌手要讲究高超的演唱技巧,但不能一味成为“炫技派”。D、一些选手不选择通俗易懂的歌曲,是因为通俗易懂的歌曲没有技巧性;他们只选难的,是因为这样可以展示他们的音质、音色、音准、呼吸、节奏等声乐技巧。18、文中说:“作为国家级的重要艺术赛事,青歌赛的这种不良倾向值得关注。”造成“青歌赛的这种不良倾向”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6分)答: 19、作者认为青歌赛选手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达到“歌唱技术的艺术化”的境界?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业务个人年终总结
- 事业人员安全培训课件
- 课程顾问工作总结与计划
- 《给自己写信的人》课件
- 辽宁省2025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化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 公司法培训课件
- 《相见欢》朱敦儒课件
- 2025果品种植订购合同
- 公司本质安全年培训课件
- 2025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项目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年食安员、食品安全总监、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大数据系统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 ICU常见体位护理
- 降本增效总结汇报
- 叉车产品数据表
- (完整版)文化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 2023年骨科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 中国昆曲课件
- 2025国开电大知识产权法形考作业1234答案
- 公司内部电子发票管理制度
- 市政道路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