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习题二: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1)本月人工费用分配率=18700(1240+1660+500)=5.5#101:12405.5=6820#201:16605.5=9130#301:5005.5=2750本月制造费用分配率=20400(1240+1660+500)=6#101:12406=7440#201:16606=9960#301:5006=3000(2)101#产品成本=8台成本+12台成本=8台计划成本+(1月份投入成本+2月份投入成本-8台计划成本+3月份投入成本)=(1月份成本+2月份成本+3月份成本)=12000+38000+2200+8800+1980+6020+20000+6820+7440=103260101产品单位成本=10326020=5163本月完工12台成本=1月份投入成本+2月份投入成本-8台计划成本+3月份投入成本=103260-27600-7100-6160=62400元201#完工产品成本=(9300+1060+1100+15000+9130+9960)=45550单位成本=4555030=1518.3(3)借:库存商品A产品 62400B产品 4555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7950习题三 成本计算的简化分批法采用简化分批法,要累积三个数字:累积制造费用、累积每个批次产品的总工时、累积全部批次的总工时,要注意简化分批法只和分配间接费用有关系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1)701七月份投产,八月全部完工,原材料成本=12400+10600=23000元(2)702原材料成本七月投入30800元,一次性投入,完工3件的成本=30800元8件3件=11550元(3)703投入原材料25000元2、累积工时的计算701累积工时=1020+1780=2800 702累积工时=4140+5560=9700 703累积工时=1200 各批次累积生产工时=2800+9700+1200=13700小时3、直接人工的分配累积工资薪酬=24800+36850=61650元工资薪酬的累积分配率=6165013700=4.5元/小时701应负担工资薪酬=28004.5= 12600元702完工的3件产品应负担工资薪酬=68004.5= 30600元703未完工,不计算4、制造费用的分配累积工资薪酬=27920+48800=76720元工资薪酬的累积分配率=7672013700=5.60元/小时701应负担工资薪酬=28005.60 = 15680元702完工的3件产品应负担工资薪酬=68005.6= 38080元703未完工,不计算5、701完工产品成本=23000+12600+15680= 51280元 单位成本=5128012=4273.33 702 3件完工产品成本=11550+30600+38080= 80230元 3件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 802303 = 26743.33第七章1) 小号丝光毛巾的标准产量合计20000.825000.8602800(条)中号丝光毛巾的标准产量合计2400135001403800(条)大号丝光毛巾的标准产量合计15001.220001.2803720(条)(2) 月末在产品成本30284(元)完工产品总成本388600(元)其中:小号丝光毛巾总成本10720(元)单位成本5.36(元)中号丝光毛巾总成本16080(元)单位成本6.7(元)大号丝光毛巾总成本12060(元)单位成本8. 04(元)习题三(1) A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704000(元)B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352000(元)(2) A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675840(元)B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380160(元)(3) A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660000(元)B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396000(元)(4) A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660000(元)B 产品应负担的成本396000(元)习题四(1) A 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12000(元)A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1000(元)B 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800(元)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400(元)(2) A 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218000(元)A 产品的单位成本54.50(元)A 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22000(元)B 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6200(元)B 产品的单位成本6.2(元)B 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0第九章习题二(1)首先,计算出高点的混合成本总额:由于低点业务量为 50000 小时时的变动成本总额为50000 元,则可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和高点的混合成本总额如下:单位变动成本(b)=50000/50000=1(元)高点混合成本总额=176250-1*75000-60000=41250=41250(元)其次,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单位变动成本(b)=(41250-32500)/(75000-50000)=0.35(元)固定成本总额=41250-0.35*75000=15000(元)或 =32500-0.35*50000=15000(元)则:混合成本的数学模式为:Y=15000+0.35x(2)当企业计划期的计划机修小时为80000 小时时,其总成本可计算如下:产品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混合成本总额=80000*1+60000+(15000+0.35*80000)=183000(元)习题四(1)预测该企计划年度三种产品的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计算表(加权平均法)单位:元项目 A 产品B 产品C 产品合计销售收入 30000 64000 66000 160000变动成本 18000 35200 42900 96100边际贡献 12000 28800 23100 63900销售比重 18.75% 40% 41.25% 100%边际贡献率 40% 45% 35%固定成本 31950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39.9375%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80000(2)各种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额及保本点销售量计算如下:保本点销售额 保本点销售量A 产品 80000*18.75%=15000(元) 15000/300=50 (件)B 产品 80000 * 40% =32000(元) 32000/160=200(件)C 产品 80000*41.25%=33000(元) 33000/120=275(元)(3)预计实现的税前利润为:(160000-80000)*39.9375%=31950(元)(4)若实际销售A 产品100 件,B 产品215 件,C 产品80 件,实际保本点可计算如下。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计算表(加权平均法)单位:元项目 A 产品B 产品C 产品合计销售收入 30000 64000 66000 160000销售比重 18.75% 53.75% 25.5% 100%边际贡献率 40% 45% 35%固定成本 31950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41.3125%综合保本点销售额 77337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尽管销售收入总额不变,但由于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边际贡献率高的B 产品的销售比重从40%提高到53.75%,而边际贡献率的C 产品的销售比重从41.25%降低到27.5%,因此,保本点销售额由80000 元降低到77337 元。(5)若该企业的固定成本能够在A、B、C 三种产品之间合理的分配,则采用分别计算法预测企业的综合保本点如下。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计算表(加权平均法)单位:元项目 A 产品B 产品C 产品合计销售比重 18.75% 40% 41.25% 100%固定成本 13200 7200 11550 31950边际贡献率 40% 45% 35%保本点销售额33000 16000 33000 82000习题五(1)要实现目标利润,各因素的变化如下。a) 目标销售量=(60000+40000)/(20-12)=12500(件)销售量应增加=12500-10000=2500(件)b) 固定成本总额=(20-12)*10000-40000=40000(元)固定成本应降低60000-40000=20000(元)c) 单位变动成本=20-(60000+40000)/10000=10(元)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12-10=2(元)d) 售价=(60000+40000)/10000+12=22(元)售价应提高=22-20=2(元)(2)要达到目标利润,单位变动成本应为20*98%-(60000-2000)+40000/11000=10.7(元)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12-10.7=1.30(元)习题六(1)甲产品的单价=20/(1-36)=31.25%(2)由 安全边际率=(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预计销售量可得:预计销售量=2000(件)预计利润=(2000-1600) (31.25 20)=4500(元)(3)实现目标利润的产销量=(18000+3000+6000)/31.25(1-4%)-20=2700(件)第十章习题二(1) 损益表(变动成本计算法)销售收入 600000减:变动成本 320000边际贡献 280000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 80000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100000 180000税前利润 100000(2) 变动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 100000加:当期已减除的固定制造费用 80000减:按加权平均法应减除的固定制造费用 84000*完全成本计算法的税前利润 96000完全成本计算法下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为20.20 元,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为4.20 元。故在完全成本计算法下,当期应转作销售成本的固定制造费用为84000 元(4.20*20000)。习题三(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损益表(变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 第二年销售收入 700000 800000变动成本:变动制造成本 420000 480000变动营业与管理费用 35000 455000 40000 520000边际贡献 245000 480000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 150000 150000固定营业与管理费用 65000 215000 65000 215000税前利润 30000 65000损益表(完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 第二年销售收入 700000 80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 0 116470本期生产 660000 570000期末存货 116470 543530 40714 645756销售毛利 156470 154244期间成本 100000 105000税前利润 56470 49244(2) 第一年差异原因分析:由于本期没有期初存货,故差异的产生在于生产量和销售量的不等。此外,由于期末存货大于期初存货,故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其差额可验证如下:150000/170000*(170000-140000)=26470(元)第二年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由于各期生产量不相等,各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也不同。本期期初有存货且本期销售量大于生产量,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下料口管理办法
- CQI审核管理办法
- 临床质控员管理办法
- 煤矿灾害防治与重大事故处理课件
- 福建省薪酬管理办法
- 中国洗染业管理办法
- 物流分包方管理办法
- 甲方与结算管理办法
- 陕西浮桥管理办法
- j酒店车辆管理办法
- 2023年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勘界定标技术报告
- von frey丝K值表完整版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安全生产条件核查表
- GB/T 5696-2006预应力混凝土管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GB/T 3299-1996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
- 大客户战略管理
- 精轧机组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
- 2022年机械制图期末试卷及答案
-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