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动物医院检验学血液检查是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判定疾病的性质、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必不可少的手段。临床上常常遇到有的患病动物,一时难以确定是哪个系统、哪个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大夫就得对患病动物进行“全身功能扫描实验室检验项目”检验了。所谓“全身功能扫描实验室检验项目”是兽医科学家们经过研究,选择那些能反映全身不同系统、器官或组织功能的实验室项目,这些项目能较科学、较正确地反映其功能。其检验操作简便、易掌握和较迅速,用样品少,成本低,检验数据准确。临床上如果怀疑某系统、器官或组织功能异常或有病变发生,为了弄清其功能异常或病变发生的性质,常需做整个系统、器官或组织疾病的实验室检验项目。血液成分正常值宠物血液学参考值:白细胞分类(DC)项目 单位 犬 猫RBC(红细胞) 1012/L 5.58.5 5.010.0HGB(血红蛋白)Hb: g/L 120180 80150HCT(血细胞比容)和压积PCV: L/L 0.370.55 0.240.45网织红细胞(RETIC) % 01.5 01.0MCV(平均红细胞容积) fL 6070 3955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pg 1924 13.017.0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g/L 320360 300360血小板(PLT) 109/L 200500 300700WBC(白细胞) 109/L 6.017.0 5.5019.50中性粒细胞 % 6077 3575 (分叶核) 109/L 3.0011.50 2.5012.50中性粒细胞 % 03 03 (杆状核) 109/L 00.30 00.30淋巴细胞 % 1230 2055LYM(淋巴细胞) 109/L 1.004.80 1.507.00单核细胞 % 310 04 MoNo(单核细胞) 109/L 0.151.35 00.85 嗜酸性粒细胞 % 210 012 EOS(嗜酸性粒细胞) 109/L 0.101.25 01.50 嗜碱性粒细胞 % 0 0BASO (嗜碱粒细胞) 109/L 0 0 血浆蛋白 g/L 56.082.0 58.084.0血纤维蛋白 g/L 1.503.00 1.503.中间细胞比率 % 315粒细胞比率 % 60-77淋巴细胞 0.8-5.1中间细胞 0.1-3.4粒细胞 4.0-10.8红细胞平均体积 62-72血红蛋白含量 20-50血红蛋白浓度 300-380红细胞分布宽度(SD) fL37-54红细胞分布宽度(CV) % 11-15.5血小板平均体积 fL 7-12血小板平均宽度 % 0.1-30.0血小板压积 % 0.01-9.99血小板大细胞比率 % 0.1-99.9宠物血清生化参考值:项目 单位 犬 猫 ALT(GPT丙氨酸转氨酶) U/L(30)* 580 164AST(GOT天门东氨酸转氨酶) U/L(30)* 1080 060ALP(ALK碱性磷酸酶) U/L(30)* 10120 2.237.8LDH(乳酸脱氢酶) U/L(30)* 100 63273AMY(淀粉酶) U/L(37)* 7401670 3001843Lipase(LPS脂酶) U/L(25)* 0258 0143 CK(肌酸激酶) U/L(30)* 860 50100SDH(山梨醇脱氢酶,标准差) U/L(30)* 812 48GGT(-谷氨酰转移酶) U/L(30)* 010 010T-BIL(总胆红素) mol/L 215 210D-BIL(直接胆红素) mol/L 2.005.00 02.00TP(血清蛋白)PP g/L 5478 5680ALB(白蛋白) g/L 2438 22351-球蛋白(GLOB或lg) g/L 35 391-球蛋白 g/L 612 492-球蛋白 g/L 37 36-球蛋白 g/L 518 1727BUN(尿素氮) mol/L 3.68.9 5.410.7CREA(肌肝) mol/L 60150 70160CLU(葡萄糖) mol/L 3.36.7 3.57.5CHOL(胆固醇) mmol/L 3.97.8 1.816.98TG(甘油三酯) mmol/L 0.100.90 0.100.90UA(尿酸) mmol/L 00.12 00.0Na mmol/L 138156 147156 Cl mmol/L 100115 117123K mmol/L 3.85.8 3.84.6Ca mmol/L 2.12.8 1.752.50P mmol/L 0.872.10 1.292.26Mg mmol/L 0.791.06 0.621.03pH(动脉) 7.367.44 7.367.44(静脉) 7.347.46 7.337.41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kPa 4.805.87 3.734.27PCO2(静脉二氧化碳分压) 4.276.53 4.275.07PaO2(动脉血氧分压) kPa 12.0013.33 12.0013.33PO2(静脉血氧分压) 3.206.40 4.676.0HCO(碳酸氢根) mmol/L 1824 1724AG(阴离子间隙) mmol/L 1525 1525血氨(休息) mol/L 1171 1758血乳酸 mmol/L 0.221.44 皮质醇(休息) nmol/L 50250 30300T4(甲状腺素)(休息) nmol/L 1840 1332T3(三碘甲腺原氨酸) nmol/L 1.53.0 0.52.0铁 mol/L 1722 1238TIBC(总铁结合力) mol/L 4761 3175Osm(血浆渗透压) mmol/L 295315 301314血球仪参考资料项目缩写正常值临床意义血红蛋白Hb120160/升增高:多为生理性或血液浓缩降低:可反应贫血的程度红细胞计数RBC4.05.5增高:红细胞增多症、脱水、血液浓缩。降低:各类型贫血、失血。白细胞计数WBC617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等降低:常见于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坑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白细胞分类DC中性杆状核粒细胞ST1-5%0.01-0.05中性粒细胞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毒及伤寒感染,某些血液病、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病症、脾功能亢进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0.50-0.70噬酸性细胞EC0.05-50.0005-0.05噬减性粒细胞EB0-10-0.01淋巴细胞L25-350.25-35高于0.5*109/L感染单核细胞M3-80.03-0.08总蛋白TP54-78克/L增高;见于高度脱水(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肾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新鲜尿液分析参考值:项目和单位 犬 猫 颜色 浅黄色、黄色 淡黄色、黄色透明度 清亮 清亮比重(SP、GR) 1.0151.045 1.0351.060尿量ml/(kg.d) 2440 1618PH 4.57.5 4.57.5GLU(葡萄糖) KCT(酮体) PrO(蛋白质) 微量 OB(潜血) Hb(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 BIL(胆红素) 微量 +UROB(尿胆素原) 微量 微量RBC红细胞/HPF(高倍镜) 05 05WBC(白细胞/HPF) 05 05管型/LPF(低倍镜) 偶见透明管型 偶见透明管型上皮细胞/HPF 有时看到 有时看到脂肪滴/HPF 不多见 常能看到细菌/HPF 结晶/HPF 变化不定 变化不定尿沉渣微生物试纸检查:10项BlOOd(RBC/dl :红细胞:Bilirubin(md/dl): 胆红素:UrObilnOgen(mg/dl)尿后胆色素原、尿胆素原:KetOneS(mg/dl) 酮:甲酮:PrOtein(mg/dl) 蛋白质:Nitrite 亚硝酸盐:GluCOSe(mg/dl) 葡萄糖:PH PH值:SPeCifie 比重:LeUCOCyteS (WBCdl)白细胞:肝脏疾病检验项目: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尿素氮(BUN)、血氨、谷氨酸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山梨醇脱氢酶(SDH)、碱性鳞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胆红素、尿胆红素原、胆固醇(CHOL)、葡萄糖(GLU)、凝血酶原时间(PT)、磺溴酞钠(BSP)清除实验、肝活组织检验。(一)血液(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红细胞检查: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呼吸载体携带氧气至全身各组织,并协同维持酸碱平衡.这一功能是通过其内含的血红蛋白来完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微红色的胶体物质,由珠蛋白结合亚铁血红素而成,其分子量为64458。它是一种呼吸载体,每克血红蛋白可携带氧1.34ml。研究发现,红细胞内充满小颗粒,最小的直径约为6.5mm,相当于一个血红蛋白分子的直径。此种颗粒于近红细胞膜处最多,越往中心部越少,这一分布与瑞特染色(Wrighr srain)血片上红细胞的着色特点,即周边深、中心部浅染现象是完全一致的。人类成熟红细胞的直径为6.7-7.7um,从正面观察为圆盘形,侧面观呈单凹或双凹性圆盘状,此外形有利于红细胞生理功能的完成。因为:胞膜的面积大,便于进行气体交换;胞膜有盈余,保证红细胞易于伸展变形,虽然其直径为6.7-7.7um,却能顺利地通过直径仅为3um的脾窦。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CFU-S),在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BFU-EH和CFU-E)阶段,分化成为原红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它通过脱核而成为网织红细胞。此种增殖、分化、成熟的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网织红细胞再经约48h即发育成熟。红细胞释入血液后,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在红细胞生成素及其他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动态平衡时。在病理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破坏这一平衡,均可导致疾病。如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即可造成各种贫血,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各项红细胞参数的检验对贫血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红细胞(RBC)检查的临床意义: 动物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a. 出血性贫血:见于寄生虫病、内脏损伤、有毒植物中毒、大外伤及大手术后。其特点只是单纯的红细胞数目的减少,每个红细胞的大小、形状及所含的血红蛋白基本不变,常在出血后7296h外周血液涂片常常出现有核红细胞。b. 溶血性贫血:见于血液寄生虫病(焦虫病、锥虫病等)、溶血性细菌感染(钩端螺旋体菌、溶血性梭菌等)、病毒感染(马传染件贫血病)、化学药品中毒(铜、铅)、有毒植物中毒(蓖肉毒)、代谢病(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症)、自体中毒、异体免疫(注射某些疫苗)、白体免疫(幼驹溶血性黄疽)等。这类贫血的检验特点是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血浆及尿中有游离的血红蛋白,范登白间接试验呈强阳性。红细胞火大小不均匀异形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明显增多(是骨髓造血功能旺盛的反映)。c. 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性贫血:见于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及有毒植物(如蕨中毒)所致的盆血。特点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值相应一致的下降。外周、血液见不到有核红细胞,表示骨髓再生的功能衰退。d. 营养不良性贫血:见于矿物质不足(如铁、钵、铜等)所致的贫血,其特征为小红细胞浅染性贫血,常见者如猪缺铁性贫血。因Vit不足(如VB12、核黄素、叶酸等)所致的贫血,其特征为红细胞呈现大红细胞正染性贫血。e. 继发性贫血:见于慢性肝病、肾脏疾病、寄生虫病、肿瘤、白血病等所引起的贫血,其特征为红细胞呈现小红细胞正染性贫血。1) 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原因的出血。见于消化性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2) 红细胞寿命短:如各种原因的溶血,见于输血不合溶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3) 造血原料不足:如慢性失血者对铁的重新利用率减少,铁供应或吸收不足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原料不足使血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也有铁供应并不缺少,而是由于先天的或后天获得性的某种原因星期红细胞内酶的缺陷,而致铁不能被利用合成红蛋白,铁堆积在细胞内外,使发育中的细胞功能受障碍,红细胞过早死亡而致贫血;红细胞小,中心苍白区扩大等,但其血清铁和储存铁却都增加;在幼稚红细胞的周围围绕沉着铁颗粒,此为铁粒幼细胞贫血,有时可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原因不明。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贫血也见于某些药物如异烟肼,硫唑嘌呤,酒精,铅中毒,继发于某些疾病如内风湿关节炎,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能不全等。4)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如抗肿瘤药物,磺胺类药物,保泰松,有机砷、马利兰等,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物理因素如x线、60钴、镭等核素照射均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亦可继发于其它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因有尿素、肌酐、胍类、酚、吲哚等物质潴留,可对骨髓和红细胞有不良影响;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了解的造血功能障碍,常有全血细胞减少。(2)红细胞增多动物绝大多数为相对性增多,也称假性红细胞增多症。绝对性增多比较少见。a. 相对性增多(浓血症):一般多为机体脱水造成血液浓缩而使红细胞数相对地增多。鉴于各种脱水情况,如急性胃肠炎、肠便秘、肠变胃、渗出性胸膜炎与腹膜炎、日射病与热射病、某些传染病及发热性疾病等。b. 绝对性增多:为红细胞增生过剩所致。偶尔见于老年或中年动物,除红细胞绝对增生外,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和肝、脾肿大。或发生于幼畜,只见红细胞的绝对增生,可达1600l 800万mm3以上,而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增多,肝、脾不肿大,具有遗传性,特称为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此外,也有由于代偿作用而使红细胞绝对数增多,见于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及慢性肺1)原发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系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疾病,红细胞计数在(7-10)1012/L,由于同时有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增多,故目前认为本病为多能干细胞受累所致;常见于40-70岁年龄组;典型患者,不但周围血液红细胞增多,且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有时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可以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心血管病: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如房室间缺损、法洛四联症。肺疾病: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纤维化、矽肺和各中引起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的原因。异常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由于携氧能力降低而造成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偏高有关。此外,引起红细胞数增高的药物有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由于血液水分的丢失,如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而长期不能进食等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多,而并非是红细胞生成真性增加,多为暂时性增多。红细胞计数医学决定水平:高于6.81012/L,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低于3.51012/L为诊断贫血的界限,应继续寻找原因。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二) 血红蛋白(HGB Hb)测定的临床意义。参考值:动物:临床意义基本上相同于红细胞,但动物贫血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减少程度不一样,如严重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更明显。而大红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减少比血红蛋白明显。因此,同时检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鉴别有意义。血红蛋白的测定,对各种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分析贫血性质不可缺少的指标。(1)血红蛋白增高:见于脱水、便秘、腹泻、肠变位、牛的瓣胃及真胃阻塞、大出汗、渗出性胸、腹膜炎、休克以及饮水吞咽困难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心肺性疾病,由于代偿作用所致的红细胞数增多时,血红蛋白相应地增高。(2)减少:比较多见,见于各种贫血、血孢子虫病、急性钩端螺旋体病、胃肠寄生虫病及某些毒物中毒等。(三)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参考值:1. 红细胞大小不一(动物:红细胞大小不异常见于各种严重贫血,和某些非再生性贫血,如VB12和叶酸缺乏性贫血,铁、铜和VB6缺乏性贫血,猫白血病毒感染大红细胞可能增多。多染性红细胞或大红细胞增多有时见于小型poodle,表现为红细胞数减少,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正常或稍增加。此情况一般少见。)红细胞形态变化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在分析贫血原因时,术语小红细胞和大红细胞等描述细胞大小,其实际含义是指细胞体积而不只是指直径大小,故可从血片直接感知直径而推知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容积。(1)小红细胞(microcyte):(动物:比正常红细胞个体小直径为23m,有时在正常秋田犬血液里也能看到。)A缺铁性、缺铜性、缺维生素性B6和慢性失血性贫血,小红细胞也是低色素。B.慢性肝衰竭,先天性静脉导管未闭,后天性门一腔静脉侧枝沟通。C.红细胞年龄时变小,但仍含有正常的血红蛋白,表现酸性深染色。 (2)低色素性(hypochromic):动物:A.由于代谢或慢性铅中毒影响了血红蛋白生成。 B.缺乏营养或其他原因,铁、铜缺乏,包括慢性血丢失;吡哆醇(V6)缺乏,必须有它参加,动物才能利用铁合成血红蛋白;V12缺乏,多见于犬;丙酮酸激酶缺乏,多见于Basenji犬。红细胞的生理性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有的红细胞仅于其周边的着色,中央不着色,成为、环行红细胞,提示其血红蛋白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3)高色素性(hyperchromic):整个红细胞均染成红色,血红蛋白含量多。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球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单染区消失,细胞着色教深,整个红细胞均染成红色,而且胞体也大。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多正常。最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4)多色性(polychromaic):它是刚脱核而尚未完成熟的红细胞,故其细胞体积较大。由于胞质内尚有少量嗜碱性物质(RNA),因而红细胞被染成灰色或淡灰蓝色。正常动物为周血中此种细胞占1%左右。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尤见于溶血性或急性失血性贫血。(5)细胞着色不一(abisochromia):指同一血涂片中,同时出现低色素和正常色素性两种形态细胞,有时又称双形性贫血(dimorphic anemia),多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2. 红细胞形态改变(1)球形细胞(spherocyte):该红细胞在血液中为球形,而在涂片上则显示细胞中心着色深浓,体积较小,有球形之立体感。其主要变化为细胞厚径加大,是细胞的直径与厚度之比减少至2.4:1或更小(3.4:1)。球形细胞的气体交换功能较正常红细胞为弱,且容易招致破坏和溶解。主要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血性贫血或直接理化损伤如烧伤等),偶尔见于小动物但无临床意义。(2)椭圆形细胞(elliptocyte):红细胞呈椭圆形、干形,两端钝圆,长轴增大,短轴缩短。长度可大于宽度3-4倍,最大直径可达12.5um,横径可为2.5um。这种红细胞生存时间一般正常,有时可缩短,但血红蛋白并无异常。其形成机制可能与遗传所致的细胞膜异常基因有关,因为细胞只有成熟后才会呈现椭圆形,且将此种红细胞置于高渗、等渗、低渗溶液或正常人血清内,其椭圆形保持不变,而幼红细胞,即使是网织红细胞,均不呈椭圆形。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可达25%,甚至高达75%)、大细胞性贫血(可达25%);偶见于缺铁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巨幼细胞贫血、镰形细胞性贫血。正常人血液中约占1%,但不超过15%。(3)靶形细胞(target cell):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其外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有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区呈红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或柄状而成为不典型的靶形细胞.靶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但厚度边薄,因此体积可正常.近来研究证明,此种细胞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化学成分发生变异,以及铁代谢异常所致.其形成过程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首先溶解成一镰状或弓形空白区,其后弓形空白区的两端继续向内弯曲延伸,以至连接成一环形透明带.此种细胞的生存时间约仅为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或更短.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尤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C病,也见于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状态。应注意与血涂片制作中未及时固定而引起的红细胞形态改变相区别。(4)口形细胞(stomatocyte):红细胞中央有裂缝,中心苍白区呈扁平状,颇似张开的口型或鱼口.此种红细胞有膜异常,使Na+透过性增加,细胞膜变硬,因而脆性增加,致使细胞生存时间缩短.常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也可机见于乙醇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及肝病患者等正常人偶见(4%)。 (5)镰形细胞(sickle cell):红细胞外形呈镰刀状、线条形,或呈L、S、V形等。主要原因是含有的异常血红蛋白S(HbS)的红细胞,在缺氧情况下溶解度降低,形成长形或尖形的结晶体,使细胞膜发生变形。因此,检查镰形细胞需将血液制成试湿片,然后加入还原剂如偏亚硫酸钠后观察。普通血片中呈现的镰刀红细胞可能是在脾骨髓或其他脏器的毛细血管中因缺氧而致变形的红细胞。镰状细胞贫血(HbS-S,HbS-C)和镰状细胞特性的血标本,在缺氧的条件下,可有大量镰状细胞。 (6)棘形细胞(acanthocyte):动物:A.由于技术或使用高渗溶液损伤了红细胞膜。 B.自体免疫性疾病,如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血小板缺乏性紫癜。 C.严重疾病,如肾性尿毒症或肾病,血管肉瘤、脾切除,犬的严重肝疾患(严重慢性被动性肝充血)。 D.丙酮酸激酶缺乏。 E.遗传性-脂蛋白缺乏症。红细胞表面有针尖状突起,期间距不规则,突起的长度和宽度可不不一。多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脂蛋白缺乏症,可高达70%-80%;也可见于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尿毒症。棘红细胞应与皱缩红细胞区别。皱缩红细胞,也称距齿状红细胞(crenated cell,echinocyte),可因制片不当高渗容液等原因引起,红细胞周边成锯齿形排列紧密、大小相等,外端较尖。 (7)新月形红细胞(meniscocyte):红细胞残缺不全,体积大,状如新月形,直径约20um.此种红细胞着色极淡,必须仔细辨认,否则不宜发现.在蒸馏水试验是出现此种细胞是由于红细胞内渗透压高,将水分吸入使细胞体积胀大,又在涂片时细胞被推破所致.见于某些溶血性贫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其意义不明.正常人涂片上不见此种细胞. (8)泪滴形细胞(tear drop cell):成熟红细胞形如泪滴样或梨状.其形成机制尚无定论,可能是由于细胞内含有Heinz小体或包涵体所致;或是红细胞膜的某一点被粘连而拉长之故.被拉长的细胞可长的细胞可长可短.多色性细胞亦可有此形状者.多见于贫血、骨髓纤维症时偶见于正常人。 (9)缗钱状形成(rouleaux formation)当血浆中的某些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高时,可促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发生改变,而使其互相连接如缗钱状,故而得名。(10)裂红细胞(schistocyte):为红细胞碎片(cellfragments)或不完整的红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有各种形态如刺形(burr)、盔形(helmet)、三角形、扭转形等。此系红细胞通过因阻塞而致管腔狭小的微血管所致,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正常人血涂片中裂片细胞小于2.(11)红细胞形态不整(poikilocytosis):指红细胞形态发生各种明显改变的情况而言,出现不规则的奇异形状,如豆状、梨形、蝌蚪状、麦粒状和棍棒形等。此种细胞在某些感染或严重贫血时多见,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异形红细胞产生的原因尚未明,有人认为是化学因素,尤其是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和丙氨酸等对红细胞的形态有影响,亦有人认为是物理因素所致。(12)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eryhrocyte)即幼稚红细胞。动物:3个月以下的健康幼猪血片上可看到,有时也见于非贫血性的正常犬猫血涂片。异常见于再生性贫血(溶血性或失血性),一些分再生性贫血,如严重缺氧、肿瘤(血管肉瘤和骨髓肿瘤等)、红细胞性骨髓增生、红白血病、内毒素血症和铅中毒。动物兴奋使脾脏也能增多(特别是犬100个WBC增多小于5个)。血片上出现有核红细胞时,往往也会看到豪-若氏小体。正常时,1周之内婴幼儿血片中可见到少量有核红细胞,而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如见于外周血血涂片则为病理现象。病理情况有。1) 溶血性贫血:最常见于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系增生,除了网织红细胞大量入血外,一些幼稚红细胞提前释放入血,此种现象说明骨髓有良好的调节功能。2) 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见于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及红白血病。由于骨髓中大量白血病细胞充斥而排挤释放幼红细胞,也可因髓外造血缺乏控制能力所致,有核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在红白血病时,则可见到更早阶段的红细胞,且伴有形态上有巨幼样变及其他畸变的有核红细胞。3) 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尤其是骨髓纤维化,周围血涂片可阶段性出现有核红细胞,作为涂片中最显著的变化,源于髓外造血和纤维化变化的骨髓。4) 脾切除后:骨髓结构正常时,仅有个别的有核幼稚红细胞可能到达髓窦,并由 此进入周围血液,通常立刻被脾脏扣留。脾切除后,无此约束,因此血涂片中常可见到少量有核红细胞。4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1)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basophil入stippling cell):动物的也叫嗜碱性颗粒正常的犬有时可以看到。牛和绵羊增强了红细胞的生成。A. 用Romanowsky法染色呈蓝色,用瑞氏染色呈蓝黑色。B. 它们是异常RNA残存部分的凝块。C.所有类型的贫血都可看到,如再生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D.D.铅、铋、银、汞金属几硝基苯、苯胺等中毒时增多,尤其是铅中毒时增多明显,但其病例检出率小于30%。铅中毒时常引起贫血,表现出明显的红细胞再性反应,血片上可看到多染性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嗜碱性点彩。E.表示红细胞生成有缺陷。简称点彩红细胞,指在瑞氏染色条件下,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的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点状物,即核糖核酸(ribonucleicid,RNA), 属于末完令成熟红细胞,其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其可能的原因有2种:重金属损伤细胞膜:使嗜碱性物质凝集。嗜碱性物质变性,近来有人证明,此是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原叶琳与亚铁结合受阻之故,其中以铅的作用最为明显,所以在铅中毒时,此种细胞明显增加,常作为铅中毒诊断筛选指标。在其他各类贫血中,亦可见到点彩红细胞,其增加常表示骨髓造血旺盛或有紊乱现象。正常人血涂片中很少见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110000)。(2) 豪焦小体(HowellJollys body):又称为染色质小体。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的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12um的暗紫红色圆形小体。已证实此小体为核碎裂或溶解后听剩残余部分。可见于脾切除术后、无脾症、脾萎缩、脾功能低下、红白血病和某些贫血患者;在巨幼细胞贫血时,更易见到。 (3) 卡波环(Cabot ring):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呈环形或8字形。其来源及性质未明。有人认为是核膜的残余物,出现此环表示核分裂异常;也有人认为是纺锤体的残余物质(电镜下可见此时形成纺锤体的微细管着色点异常);现认为可能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豪焦小体同时存在。可见于白血病、巨细胞性贫血、增生性贫血、铅中毒或脾切除后。 (4) 寄生虫:当患者感染疟原虫、微丝蚴、杜利什曼原虫等时,可见红细胞胞质内相应的病原体.(四) 血细胞比容(HCT)以前称为血细胞压积PCV)的测定临床意义动物A.血浆层的颜色变化.a.深黄色的血浆正常黄色:正常马的血浆是黄色,尤其是饲喂苜蓿和青草时;牛吃干草是饲喂青草是血浆颜色变黄.浓血症:红细胞比容增加,如减少液体摄入,增加体液丢失等.溶血:血浆中间接胆红素增多.肝细胞损伤:血浆中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增多.胆道堵塞:血浆中直接胆红素增多。 b.无色到淡色或乳白色血浆 犬猫的正常血浆清亮无色;正常驴的血浆为乳白色;骨髓功能降低;急性出血。c.脂血血Bussan浆 血浆内含有过多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脂蛋白,血浆呈乳白色。饮食原因:犬猫饮食过多的含脂肪的食物。但血清中胆固醇一般正常或稍升高。异常脂血:血清中胆固醇增加。1)糖尿病:有时产生脂血。2)急性胰腺炎:胰岛细胞和腺组织都受影响时。3)甲状腺机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从胆管排出减少。4)肾上疾病或其他疾病影响了肝机能。B.双相现象:血浆层红色云雾状,红细胞层与血浆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犬血液出现双相现象,说明有不成熟的红细胞存在,包括网织红细胞,或有大量异常红细胞存在。C.淡黄层也叫白细胞层,淡黄层内包含白细胞和血小板。淡黄层变红表明此层含有薄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检验犬恶心虫微丝蚴时,可用淡黄层涂片,在显微镜下检验。参考值:windrowed法:男性0.4-0.54;女性0.37-0.47。微量法:男性0.47+0.04;女性0.42+0.05;临床意义 血细胞比容是用于计算红细胞3个平均指数的要素之一,有助于贫血诊断和分类;可以评估血浆容量有无增减或稀释浓缩程度,有助于某些疾病治疗中补液量的控制1.增高 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大手术后、腹泻、失血、大面积烧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达o80LL)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可用于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输液及输液量。 3. 减低 见于各种贫血。由于贫血种类不同,血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并不与红细胞计数值完全一致。(五) 红细胞平均指数(MCV)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将红细胞3个平均值测定的指标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依据(见表)贫血分类 MCV MCH MCHC 贫血正细胞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某些溶血性贫血大红细胞贫血 增高 增高 减低 各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不良的贫血单纯小细胞贫血 减低 减低 正常 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减低 减低 减低 缺铁性贫血及铁利用不良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动物临床意义:增大:见于大红细胞性贫血。正常幼犬猫比成人犬猫相对较大,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也相对较多。A.骨髓活性增加,外周血液中未成熟红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出血和溶血性贫血。 B.VB12和叶酸缺乏,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C.某些肝病疾病、骨髓痨(全骨髓萎缩)及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减少:见于小红细胞性贫血。A.铁缺乏和一些小动物的Cu缺乏、慢性失血性贫血。 B.尿毒症、慢性炎症。小红细胞性贫血可低至MCV50fl、MCH15pg、MCHC220g/L;大红细胞贫血可高至MCH150fl、MCH50pg,但MCHC正常或降低;MCHC典型的增高仅常见于球形细胞增多症,但罕见超过380g/L。红细胞3个平均值只是表示红细胞总体的平均值,正常细胞性贫血并不意味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就无改变。如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贫血的形态学属正常细胞性贫血,但其红细胞可能有明显大小不均和在大细胞异常性贫血时也可能有小细胞存在,在小细胞贫血时也可以出现一些大红细胞或异常红细胞,这些改变只有在血涂片中才能观察到。因此,使用红细胞平均值具有一定局限性,必须进行血液涂片来观察红细胞形态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动物临床意义:1.由于贫血形态学分类 即Bussan分类法。不同病因引起的贫血,其红细胞形态学特点不同,Bussan按MCV和RDW两相参数将贫血分成六类,其分法对贫血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Bussan贫血形态分类 MCV RDW 贫血类型 多见疾病 正常 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正常 增大 正常红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正常 大红细胞性贫血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增大 增大 大红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中合征正常 小红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 减少 症增大 小红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却铁性贫血 2.用于却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即使早期MCV仍在参考值范围,RDW值就变大。当MCV变小时,RDW值变得更大,以后降到参考值范围,以及给铁前小红细胞并存。随着正常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和小红细胞减少,逐渐变得正常了。另外,缺铁性贫血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区别,前者RDW值变大,后者基本正常,但两者MCV值均变小。1.进行贫血形态学新的分类 贫血的形态分类以往使用红细胞平均值3项指标,即MCV、MCH、MCHC作为依据,1983年Bussan提出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蒸气隔离膜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建设CRM软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磁屏蔽织物带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光伏能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高压直流变换器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铁氧体磁芯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金融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造口术配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七年级生物动物的迁徙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对外交流试卷及答案
- 自考英语一单词
- 派出所纪律作风整顿工作总结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及答案
-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 2024(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开学第一课 课件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财税公司报告
- 脱发患者的头皮及头发护理方法
-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