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doc

路基宽24.5m公路—I级说明及CAD图(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路基宽24.5m公路—I级说明及CAD图(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zip
路基宽24.5m公路—I级说明及CAD图(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
封面、目录
第一篇 总体设计
第三篇 路线
01 说明
02 路线平面图
平面图.dwg
03 路线纵断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dwg
04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05 公路用地表
06 路线逐桩坐标表
第九篇 环境保护
01 说明(T)
02 环境保护工程数量表
03 美化绿化设计图
美化绿化设计图(二).dwg
美化绿化设计图(一).dwg
第五篇 桥梁 涵洞
01 说明
02 桥梁工程数量表
03 桥梁设计图
桥型布置图w.dwg
04 涵洞工程数量表
05 涵洞布置图
K73+525钢筋混凝土盖板涵.dwg
第八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01 说明
02 交通工程横断面布置图
标线设计图.dwg
03 标志一览表
交通标志设置一览表.dwg
04 标志设计图
护柱设计图.dwg
标志设计图.dwg
防眩板设计图.dwg
第四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
01 说明
02 路基设计表
03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dwg
04 路基一般设计图
路基一般设计图.dwg
05 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路基横断面图.dwg
06 中央分隔带设计图
中间带设计图.dwg
07 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08 取土场一览表
09 防护工程数量表
10 防护工程设计图
01 防护工程.dwg
02 防护工程.dwg
11 路面工程数量表
12 路面结构图
沥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图.dwg
13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边沟、排水沟一般构造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678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1-10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30
积分
关 键 词:
路基 公路 说明 cad 总体 整体 设计 路线 线路 路面 排水 桥梁 涵洞 交通 工程 沿线 设施 环境保护
资源描述:
路基宽24.5m公路—I级说明及CAD图(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路基,公路,说明,cad,总体,整体,设计,路线,线路,路面,排水,桥梁,涵洞,交通,工程,沿线,设施,环境保护
内容简介:
1 - 第 四 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路基 1、设计依据 本路段路基设计,根据沿线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0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3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外业调查资料进行设计。 2、路基横断面 本路段路基宽度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01规定的设计速度为 80Km/基宽 中路面 行车 道宽度为 2 侧各设 中央分隔带 侧各设 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 在边沟外缘,填方坡脚(或坡脚排水沟外缘)、挖方坡顶(或坡顶截水沟外边缘)外侧 3、路基高度 本路段路基高度 4、路基边坡 填方路段 填方边坡高度小于 坡率为 1: 边坡高度大于 0超过部分的下部边坡率应放缓一级,采用 1: 挖方路段 挖方边坡设计以工程类比法为主,根据岩石风化、破碎程度及开挖边坡高度来确 定边坡率。土质密实的边坡,其边坡率采用 1: 1。 5、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该路段结合地形、土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确定的排水原则:排水系统畅通,不产生积水。本路段经过地形为平原区,路基排水主要采用浆砌矩形边沟、浆砌梯形边沟等排水设施排除;路面降水主要通过路面横坡自行分散排除。 浆砌矩形边沟: 在挖方路段设置 砌片石矩形边沟, 断面尺寸为底宽 沟内侧、顶面及底面均采用 2 - 每隔 10 15内填塞沥青麻絮;泄水孔间距为 3m。 浆砌梯形排水沟:在填方路段设置 制块排水沟,设 10砾垫层,具体尺寸参见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边沟、排水沟)。 6、路基防护 挡墙的型式主要是重力式路肩墙和重力式路堤墙,具体参见挡墙设计图。所以挡墙采用的设计参数参见挡土墙断面图,墙背土压力按库伦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墙体圬工容重为 18KN/计荷载:公路 二、路面 1、路面设计依据及原则 路面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5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及外业调查资料进行。 路面结构设计力求合理,并能满足对各结构层要求,材料组成设计及厚度计算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方便施工的原则。 路面设计采取标准轴载 计使用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12 年。 2、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依据交通量、道路等级对路面的使用要求,结构沿线气候、水文、地质及当地筑路材料的分布、施工经验等情况,经过对现有公路交通量实地调查,并整理分析确定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 次,路面设计弯沉值为 经计算确定路面结构层 及厚度如下: 路面结构: 上面层: 4中面层: 6下面层: 7基层: 177底基层: 18砾 路肩石:采用 沥青路面在 上 面层与 中 面层之间设 性沥青防水层, 在中面层与 3 - 下面层之间设粘层, 在面层与基层之间撒透层油。 3、 路面设计参数 路面设计参数采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50推荐值,并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及地质等具体条件确定。路面设计采用的材料、设计参数见表 2。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和土基回弹模量 表 2 材料名称 细粒式沥青砼 中粒式沥青砼 水稳碎石 1550 1550 水稳砂砾 土基回弹模量 40 抗压模量 20 1400 1200 1300 15 2000 1800 1300 劈裂强度( 然区划 路基土组 干湿类型 土基回弹模量 石土 /碎石土 中湿 40 4、 结构层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 ( 1)面层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 面层采用 面层采用 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0录 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配合比设计各阶段都必须进行马歇尔试验。粗、细集料及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0第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必须 符合表 3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指标表 表 3 年 降 雨 量( 500 1000 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级,不低于 4级 浸水马歇尔试验( 48h)残留稳定度, %,不低于 70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 %,不低于 70 沥青混凝土所用沥青采用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 4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0表 ( 2) 粘层 及透层油 面层与 中 面层之间, 采用 布量 粘层用于中面层与下面层之间,透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采用乳化沥青 可采用液体沥青 )2或 3和 S) 或 3。其规格、用量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0第 ( 3)基层 设计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推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值: 水泥:碎石 =5: 95 平均 7压强度 = 可根据使用的原材料找出更佳的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 7d 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3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 水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集料,集料的最小粒径不大于 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不小于 98%,其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35%。 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应符合表 4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的级配范围 表 4 层位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 质量百分率( %) 层 100 90100 60 80 29 49 15 32 6 20 0 5 ( 4)底基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配合比参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泥稳定砂砾采用悬浮密实型集料, 7d 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2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采用 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按重型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不小于 97%,其石料压碎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路基宽24.5m公路—I级说明及CAD图(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及排水、桥梁、涵洞、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6781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