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小学数学教材培训资料第一部分 教科书修订方案第二部分 修改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 一、二年级上册教科书修改说明及教学建议第一部分 教科书修订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教基二厅函【2011】21号通知中教材修订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修改后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多种方式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对教材的试用意见和建议。根据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以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要求,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为宗旨,引导“学与教”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保障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二、修订目标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明确小学数学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启迪思维和发展智力,形成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小学生现实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落实“四基”目标要求为重点,处理好“数学学科特征与儿童的认知特点”、“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掌握技能与减轻负担”、“保证基本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教材,突出本套教材“生活中学数学”和“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鲜明特色。精心打磨既能实现“四基”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三、修订思路(一)改为16开本,保持按课时设计“导学导教”的体例教材是学生学、教师教的重要素材和活动,教材以改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方式为着眼点,找准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和知识的生长点,恰当地划分课时,并设计出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建构理念:整体设计开放的过程,具体引导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模式:创设情景探索学习交流学习归纳整理尝试运用。教材呈现方式如下:1.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需求。针对每一课知识点的学习,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事例,或提出引导性、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了解为什么学数学,激发解决问题的愿望。2.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动手实践中主动获得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是本套教材“学数学”特色的基本理念。教材通过卡通朋友“自己试着做一做!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组合作”等指导性、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空间。同时,呈现书中同伴的个性化做法,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帮助。3.充分交流、展示学生的个性化方法。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卡通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分享个性思路和方法的机会,同时,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交流、介绍新的方法。这种交流学习,第一,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第二,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分享;第三,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4.在问题讨论、归纳、整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建立模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同时,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的问题,师生共同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整理,发展数学思维,形成一般方法,建立模型。5.精心设计尝试练习和形成性练习。根据每节课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分别设计尝试性练习、形成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二)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彰显“生活化”风格让儿童拥有快乐的童年,让学生在愉快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本套教材编者的理想和追求。修订教材继续做好以下几点:1.通过教材卡通朋友和书中同伴的问话、提示和交流,开放学生的心情,增加教材的可读性。2.用心安排每一册教材的第一单元,通过活动性、开放性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愉快地开始新学期的学习提供帮助。3.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或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4.选取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和数据,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把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活动安排在适宜的季节,让学生在愉快地生活中学习。5.设计“玩”中学数学,自主做数学的活动,把枯燥的数学练习变成愉快的生活。(三)进一步突出“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教材特点“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设计思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是“问题解决”的目标要求之一。本套教材修订把落实数学课程标准问题解决的要求和进一步突出“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特点融合在一起,明确以下修订思路。1.用“情境问题”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熟悉的、喜欢的情境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在实验教材一、二年级加、减、乘、除计算多数内容以“情境问题”呈现的基础上,修订教材将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内涵丰富的事例,使加、减、乘、除的内容都做到:根据熟悉的情境和问题,列出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列式计算。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在四则计算的全过程。2.用“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思路:一、二年级结合加、减、乘、除计算。呈现内涵丰富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年级以后,在实验教材已有“解决问题”内容安排的基础上,修订教材一方面适当增加“解决问题”的活动设计,另一方面把实验教材中个别综合应用的内容作为解决问题的主题素材。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两步以上的运算顺序。本套教材打破“先学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采用呈现具体的、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或知识背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计算的重要作用,学会数学运算。基本模式是:“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总结运算顺序尝试应用。4.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体会为什么学数学。本套教材在分数、小数计算和其他知识的编排上,打破“先学方法,再学应用”建构思想,而是采取在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出新的需求,进而学习数学。如,分数化简的问题,在传统教材中,都是在学习了最大公因数和约分之后再安排。本套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设计“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简”的活动。在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化简、交流、比较的基础上,引出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需求。这样编排,一方面使学生真正了解分数化简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体会到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价值。(四)精心设置“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实验教材特别重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的活动设计,每册安排了46个主题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标准,修订教材一方面精选已有的活动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综合与实践”部分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增加“问题解决”的活动设计,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修订教材计划每册安排3个主题活动。(五)在问题探索中,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修订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1.每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设置“探索乐园”。把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结合单元内容安排的“探索乐园”,改为每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是“探索乐园”,并且从一年级开始编排。一方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部分“探索规律”的要求,另一方面,探索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模型及解题思路和方法。2.设计“问题讨论”栏目。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恰当的内容,设计开放性、挑战性较强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合作研究,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六)重新安排“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标准和要求的变化,确定教材修订的思路:1.删去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可能性”的内容,结合其他相关内容,渗透可能性思想。如,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探索乐园”中结合红白珠子的排列规律,提出:盒子中可能有几颗珠子?再如,二年级下册认识1000以内的数后,设计“掷点写数”的综合与实践活动。2.第一学段由实验教材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改为每个年级安排一个单元。3.第二学段重新安排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每册教材安排一个单元,螺旋上升,突出重点。(七)适当整合“图形与几何”的单元安排根据一线教师反映实验教材有些内容安排分散的意见,修订教材重新调整“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如,把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下册两次安排“观察物体”整合为一个单元。再如,认识方向由二年级上、下两次安排整合为一个单元,并后移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八)重新调整“数与代数”的内容安排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确定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结合本套教材试用的情况和强化计算技能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素材的精选,整体把握“数与代数”的核心知识点和生长点,螺旋上升,合理编排,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积极愉快地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1.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恰当编排万以内数的认识。修订教材万以内数的认识仍然分为五段,进一步明确每段的重点。一年级上册分两次认识20以内的数,重点是结合具体的事物理解数表示的意义;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重点是数数,估计物品的个数,用不同的方法数数;二年级下册认识1000以内的数,重点是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同时,增加用珠算表示数;三年级上册认识万以内的数,重点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感受大数的意义。2.根据数的认识范围,螺旋上升,恰当安排“数的运算”的内容,使每一册教材有一个重中之重。3.合理安排口算、笔算、用计算器计算。把20以内的加减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分别安排在同一册教材;在加强笔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口算;合理安排用计算器探索数的运算规律。(九)精简辅助栏目去掉实验教材中的“知识窗”,利用充分体现时代特色的“兔博士网站”,介绍数学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介绍数学文化、数学发展等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放学习的空间。同时,去掉与数学实质相关性不大的阅读材料。第二部分 修订的主要内容一、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删除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部分内容后,数与代数在第一学段中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从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条目来看,四个部分共45条,其中,数与代数有21条,占47%。从第一学段修订教材的内容安排看,六册教材共安排310课时(包括整理与复习28课时),其中,数与代数和探索乐园共218课时,占总课时的77.3%。所以,本套教材把合理编排数与代数的内容作为第一学段教材修改的重点。修改后的内容安排如下:册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一上110以内的数21120各数110以内的加、减220以内的加、减3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一下100以内的数1100以内加、减口算2100以内加、减笔算1认识整时、半时2认识人民币二上1100以内加、减混合,认识小括号2表内乘法(一)3表内除法(一)4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二下1000以内的数1有余数的除法2多位数加、减口算3多位数加、减笔算1认识千克和克2时、分、秒三上万以内的数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笔算2除数是一位数口算、笔算3两级混合运算吨的认识三下1小数的初步认识2分数的初步认识1两位数乘两位数2简单小数加、减3简单分数加、减124时计算法2年、月、日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的安排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1.调整了“数的运算”的内容安排,突出各册重点。20以内的减法由一年级下册移到了一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由二年级上册移到了一年级下册;表内乘法和除法(二)由二年级下册移到了二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由三年级下册移到三年级上册。2.调整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的内容编排,强调口诀归纳方法,降低难点。实验教材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把7、8、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以及“倍”的认识穿插编排(这也是传统教材的编排方式)。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看,这种传统的编排一方面比较散乱,不利于学生形成归纳总结口诀的方法和求商的思路,另一方面学生也难于理解“倍”的概念。在多方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教材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分为三个知识点:7、8、9的乘法口诀;用7、8、9的口诀求商;倍的认识。这样学习数学,一方面便于学生形成口诀归纳总结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口算的正确率。3.多种方式加强口算。首先把20以内的加、减集中安排在一年级上册,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集中安排在二年级上册,作为学期的重点内容。另外,把“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和“有余数的除法”又分别安排在下一个学期,创造在不同学期进行基本口算练习的机会。同时,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分别单列了口算的知识点。4.把“时、分、秒”的内容适当后移。“认识整时、半时”从一年级上八单元移到一年级下第二单元;“时、分、秒”从二年级上八单元移到二年级下第七单元。这样调整的依据有以下两点:首先,课堂上这些内容学习的早晚并不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第二,教师和家长反映课本上关于时间的内容,学生理解困难,也不宜考查。(二) 图形与几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删去和降低的要求,结合教材试用中教师的意见,综合考虑“图形与几何”内容及各册的容量,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的内容调整结果如下表:册次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一上1长、短、高、矮2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一下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左右、前后、上下相对位置二上1观察物体2认识角、直角二下1线段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3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米、厘米、分米三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平移、旋转、对称三下1千米、毫米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辨认方向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的安排与实验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1.“观察物体”由一年级下和二年级下两次安排整合为一个单元,安排在二年级上册。同时,删去原来用正方体搭立体的内容。2.米、分米、厘米的认识由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移到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并增加认识和测量线段的长度。3.辩认方向的内容由二年级上和二年级下两次安排整合为一个单元,安排在三年级下册,降低了要求。(三) 统计与概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标准,本套教材第一学段设置三个单元,分别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册次单元标题主要内容一上分类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二上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结合熟悉的事例,初步体会统计的意义,经历简单数据分类整理,并用涂色方格表示的过程,初步体会统计和用象形统计图标表示事物的意义。三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亲身参与调查活动,收集、整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的安排与实验教材相比有以下变化。1.删去了三年级上册“可能性”单元和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2.删去了二年级下册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统计图。 3.把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用图表示数和统计方法的内容整合为一个单元,安排在二年级上册。4.三年级下册全部设计学生亲身参与的调查活动。(四) “综合与实践”和“探索乐园”的主题内容册次综合与实践探索乐园一上1.搭积木1.有规律现象2.有趣的数学2.加法运算规律3.玩扑克、做数学一下1.生活中的表1.有规律的事物2.数字开花2.图中数的规律3.商品价格调整二上1.套圈游戏1.九宫格中的排列规律2.摸球游戏2.图中填数的规律3.游动物园二下1.我们的侧量1.简单的组合规律2.掷点写数2.简单的推算3.参观爱国教育基地三上1.学会购物1.排列规律与余数应用2.室外测量2.搭配问题3.运输方案三下1.名山一日游1. 数图形的规律2.阳光体育运动会2.简单逻辑推理3.铺地面二、第二学段(46年级)(一) 修订思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和要求,结合实验教材试用情况,第二学段教材修改思路如下:1整体构架基本不变,个别单元进行调整。如,把“负数的认识”由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移到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把“分数的再认识”由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移到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精选反映时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鲜活事例,设计学生亲身参与的知识发生、生成、应用数学活动,突显本套教材“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特色。3进一步合理细化单元内容的知识点和生长点,整体设计每一课的学习活动,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供启发性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4精心设计每一课的习题,既关注形成性训练,又关注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减轻学生数学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和形成练习的效果。(二) 年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安排如下:册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上1.升和毫升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乘、除法混合运算4.倍数和因数5.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工具1.线与角2.垂线与平行线1.平均数2.单式条形统计图四下1.用字母表示数2.三位数乘两位数3.运算律和积、商的变化规律4.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5.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观察物体(二)2.多边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五上1.小数乘法2.小数除法3.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4.方程1.方向与路线2.多边形面积3.土地问题(公顷、平方千米)1.随机现象2.可能性大小五下1.真分数和假分数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乘法和除法1.对称、平移、旋转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1.单式折线图2.复式折线图六上1.比和比例2.百分数的认识3.百分数的应用1.圆和扇形2.圆的周长和面积3.比例尺1.扇形统计图2.选择统计图六下1.负数的认识2.正比例和反比例1.位置2.圆柱和圆柱(三) “综合与实践”和“探索乐园”的主题内容册次综合与实践探索乐园四上1.参观植物园1.植树问题2.编学籍号2.数线段的规律3.读书调查四下1.驾车旅游1.多边形内角和2.我的拼图2.探索乘法计算规律3.测量身高五上1.旅游方案1.鸡兔同笼问题2.铺甬路2.密铺3.估算玉米收成五下1.公交车上的数学1.用集合图表示事物2.包装扑克2.比赛场次3.设计包装箱六上1.测量旗杆的高度1.找次品2.学会理财2.逻辑推理3.喜欢数学情况调查六下1.记录天气1.身份证号码2.木材加工问题2.数字密码3.节约水资源4.开发特色资源5.生活小区三、全套教科书数据(一)各部分内容课时统计册次总课时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探索乐园整理与评价页码一上533932324112一下533860324112二上513443325108二下513290325108三上513380325108三下513092325112第一学段310206397181228660四上5228104325112四下543383325116五上5530114325120五下5222164325116六上5222173325112六下4391107214108第二学段3081447318221239684合计618350112254024671344(二)各部分课时比例数与代数: 350618=56.63%图形与几何: 112618=18.12%统计与概率: 25618=4.05%综合与实践: 40618=6.47%探索规律: 24618=3.88%整理与评价: 67618=10.84%(三)全套教材书印张1.1-2册教科书1344页码,正好84个印张。2.编者的话、目录、附页共78页码,合4.875个印张。第三部分一年级上册具体修改情况及教学建议按照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本套教材的修订方案,对一年级上册教材修改作了认真、细致的修改,具体情况如下:一、教材单元调整1把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移到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把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数的减法”移到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3教材最后一个单元设置了“探索乐园”。4一年级上册删掉了“投球游戏”的实践活动,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玩扑克 做数学”移到一年级上册。教材单元安排有所调整,总课时量没有变化。计算内容部分前移,但是,难度没有增加。二、教材主要修订内容1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整合与调整。把实验教材“15”“0”“610”三个小节,改为“110”和“0”两个小节,并把0的认识放在了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之后。同时,把学习重点放在:数的书写,从具体情境中认识10以内各数,理解数的意义,学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这样修改的依据主要有两点。第一,学生上学前都已经会数、认10以内的数(甚至更大的数),但是,数的书写往往不规范,对各数表示的意义缺乏认识。所以教材把110各数的认识安排在1课时,在学生用110各数表示“动物乐园”中各种动物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活中哪些事物还可以用110各数表示”。“练一练”把练习的重点放在数的书写练习。第二,从具体情境中认识0和理解0表示的意义对小学生来讲比较陌生,而且110各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都没有涉及到0。所以,把0放在单元最后,一方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2对“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0的加减”进行了调整。实验教材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为“5以内的加减法”和“610的加减法”两个小节,0的加减法安排在初步认识减法之后,而且加法和减法同时编排。从教学实践看,虽然0的加减计算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刚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小学生来讲,很难理解0加几或一个数减0表示的意义,更无法用操作和数学直观表示。所以,修订教材增加了“0的加减”小节,并把它安排在10的加减之后。这样,一方面可强化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降低学习的难度。3增加问题情境,进一步突显本套教材“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鲜明特色。实验教材对10以内的加减计算全部采用“情境问题”的呈现方式。修订教材在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第65页“8加几”和第76页“12减几”分别增加了情境图,使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也都以“情境问题”的形态呈现。4增加“提问题”的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课程目标的情况,修订教材在“情境问题”列出算式后,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的情况下增加了“提问题”的内容。如,在学习了10以内加法和减法之后,第42、43页给出动物乐园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算式表示;第67页,结合7、6、5加几的计算,设计了一幅河边几种小动物的情境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计算。5集中安排探索规律内容,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一年级上册“探索乐园”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选择了两个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一是联欢会教室布置和表演排队的情境,让学生发现事物中的最简单规律;二是根据珠串的排列规律,判断盒子中珠子的颜色。第二课时,数的运算和排列中的规律,一是在实验教材原一年级上册“10的加法”中渗透加法交换律的内容,二是增加了发现数形图中数的排列规律,并根据规律填数的内容。6增加开放性、挑战性内容,启迪学生智慧。如,第49页,在实验教材用小棒拼数字的基础上,增加用小棒拼算式的内容。第89页,在“判断盒子里左边第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基础要求下,蓝灵鼠提出“盒子里可能有几个珠子”的问题,一方面帮助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又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同时渗透可能性思想。第98页第8题 “想一想,议一议”的两组题,既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是生活经验的提升,还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启蒙。三、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本册教材除了体现全套教材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 呈现儿童喜欢的数学,使儿童喜欢数学。一年级上册把让学生喜欢数学课本作为激发学生喜欢数学学习的基本策略。根据小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教材努力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充满童趣和童真。教材注意选取儿童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事物或童话故事等呈现教材内容, 通过儿童愿意参与的方式学习数学。如,选择了“动物园”、“池塘里游泳的鸭子”、“放气球的小朋友”、“熊猫请客”、“小猫钓鱼的故事”的情境图,并让学生“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这些活动,都是儿童喜欢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抽象图中的数字或学习计算,要利用这些素材,给每个学生充分的观察和说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让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喜欢数学。2、“玩”中学数学,提高学习的效率。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喜欢做才能提高效果。根据儿童爱玩、好奇、好胜等心理特点,结合口算技能训练设计了 “玩中学数学”的以玩为主要形式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把学生不喜欢的枯燥的训练,变为学生愿意参与的学习活动,进而达到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目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游戏,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有关的内容自己设计一些数学游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游戏活动,体验玩中学数学的快乐,提高计算技能。在这些活动中,“玩”是途径,高兴的“学”是策略,达到熟练口算是目的。3、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知觉动作思维是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册教材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的体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如,第四单元“分与合”的内容,全部是在学生摆花片的活动中学习的;加减法的第一次认识,都是结合情境图和问题,让学生“用花片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知道的?”;了解1120的组成时,让学生“数出13根小棒”,再启发“怎样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10个一是一十”20以内的加法,都是在摆小棒、花片的操作中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这些操作活动在学生学习数学中的重要价值,给每个学生创造操作、交流个性化做法的机会,充分利用学生操作的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理解数学。4、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个性化学习。教材注意选取学生熟悉的、有一定生活背景的、能够理解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参与“观察、探索、合作、发现”等数学活动,通过一些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交流。如学习计算时,“自己试着算一算”;学生操作后,“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小组合作整理加法表”;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时,等等。都为学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发展的空间,同时,改变过去传统教材只讲成人认为“好”的计算方法的模式,呈现多种计算方法。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算法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鼓励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怎样理解和把握这一要求,首先要了解这一要求提出的背景。第一,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解决同一问题所用的方法也会不同;第二,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只讲授一种计算方法,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现状。所以,“鼓励算法多样化”首先要建立在鼓励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是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算法,而不是要学习多种算法。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算法的交流中,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策略和水平。5、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1)重视数学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本套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本册教材主要体现:承认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有趣的、有现实意义的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生和发展的数学知识,充分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如 “认识5以内的数”, “鸟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用0表示”, “整理玩具”认识分类, “聪聪的星期天”认识钟表等等。(2)选取学生的真实生活素材,使学习变为愉快的生活。如第1页认识“前后左右”,“认识物体”把样子相象的东西放在一起等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活动。通过“身边的数学”及时呈现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3)呈现多元化的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第1页结合“师生交流课”使学生认识周围的同学,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整理小卧室”,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的生活习惯。教学中,一定要特别重视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生活经验当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和数学应用意识。6、重视情境图的观察,在解决问题中学计算。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而数学应用意识的基础,首先是能发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大量的数学信息,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进而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比较容易做到,而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并提出问题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一年级上册教材把培养学生观察图,发现图中的信息作为教学目的,较多地选择了多种数学信息的情境,并通过“情境 + 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注意,虽然教材给出的问题在情境的上面,但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观察、感受、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提出问题并计算。在解决教材上的问题后,再通过“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或“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等,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继续提问题,重点是学习计算。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首先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重视对情境图的观察和信息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逐步培养问题意识,有些问题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可提出。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计算是在解决某个问题”。二年级上册具体修改情况及教学建议 按照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本套教材的修订方案,对二年级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现将修订情况按单元说明如下:一、 单元修改说明1.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整合单元)本单元是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观察立体”合并的。其中,观察由若干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移到第二学段,共安排2课时。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整合单元)是实验教材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二)”中的“加减混合”与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中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整合。共安排5课时(包括综合与实践),内容编排是:连加;加减混合;连减和认识小括号;猜购买物品。最后安排了综合与实践“套圈游戏”。3.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原第四单元),本单元内容编排稍有变化,增加了一些有实际背景的练习内容。共安排7课时,比实验教材减少1课时。4.第四单元:角的认识(原第五单元),本单元知识编排和课时没有变化,个别内容有些调换。共安排2课时。5.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原第六单元),本单元教材编排稍有变化,共安排7课时,比实验教材减少1课时。6.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整合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和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合的,共安排4课时(包括综合与实践)。7.第七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移动单元),本单元是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移过来的(不包括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内容编排变化较大,共安排17课时(包括综合与实践)。8.第八单元:探索乐园(增加单元),二、具体修改内容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增加了盲人摸象的故事情境和新农村建设的图片,丰富从不同角度观察具体事物的事例。2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和图片,将正面改为“前面”。第二单元:混合运算1连加的问题情境选用了我国27届至29届奥运会获奖牌的数据。其中,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三种奖牌数相加正好等于100。2连减安排在加、减混合运算后面,是为了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小括号。3第一次给出简单问题的答话,不要求笔答,要口答。4实验教材的“套圈游戏”改变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增加了让学生从“游戏规则”、“动物的摆放位置和套中某个动物的分数”中发现问题的过程,并设计了相关问题的讨论,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121页第2题中(2)“3辆三轮车有多少个车轮子”,23页第2题中(2)“4辆汽车有多少个车轮子”,25页第5题“一首古诗有多少个字”。2删去实验教材加法和乘法对比的练习课,“一共有多少个水饺”问题移到“整理与复习”作为巩固乘法定义的素材。第四单元:角的认识1第1课时认识角,考虑到从现实生活用品中找角相对比较难一点,所以把画角和从日常生活用品找角调换了顺序,同时,增加了在物品图片上描角的练习(32页第3题)。2第2课时认识直角,了解锐角和钝角。删去了观察红领巾、流动红旗和标志牌等认识三角形的内容,增加了在物品上找直角,在少先队旗中找角、描角的练习。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1为了强化用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把实验教材“乘除法的关系“一课移到“26的乘法口诀求商”知识点中。2用26的口诀求商删去用一句口诀计算4道题的内容,降低学习的难度。3实验教材“花店里的数学”作为“提问题”的情境。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1删掉了实验教材中的复式统计表。2实验教材中的“摸球”实践活动改为“综合与实践”,增加游戏规则和摸球结果记录方法的讨论;增加了摸球过程和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跨行互通与清算体系建设报告
- 2025年学前教育机构师资管理创新与职业素养提升报告
- 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通关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尾矿资源化利用与生态修复技术政策实施效果跟踪报告
- 2025年智能客服行业情感分析技术挑战与对策报告
- 2025产品二线市场总代理合同书
- 2025版新型复合材料围墙施工合作协议
- 2025版抹灰班组承包工程竣工结算合同
- 2025年度动产典当借款合同范本
- JJF 2216-2025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培训
- 工厂防呆培训课件
- 消防联动调试方案
- 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
- 图书管理员考试复习全书:试题及答案
- T-CECC 029.1-2024 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第1部分:医疗健康
- 污泥运输合同范本
- DBJ04T 289-202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标准
- 开学防自然灾害 反毒品安全主题班会 课件
- 运输车辆司机安全培训考试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