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晋笑琴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0 故宫(第一课时)课堂寄语: 领略故宫风采 感悟艺术辉煌学习目标:1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难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本课的介绍顺序。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规范完成学案,熟记基础知识。2. 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学习准备:搜集有关故宫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习过程】一、 课前自主学习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不好的地方可多读几遍)2自学课后生字,要求读准、会组词。3读写下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规模宏大 玲珑 矗立 烟雾缭绕奇珍异宝 永恒 绚丽 鸣钟击磬4默读课文,你对故宫有了怎样的印象。 5浏览全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故宫的? 6.检查预习情况,摸清学情。二、 课堂合作交流1文本再现,自由读课文。2组内交流本文主要内容,组长总结评价。 3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4. 相互交流搜集的故宫图片和文字资料。5. 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故宫的?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三、 学习成果展示1多种形式展示朗读课文。可小组齐读,也可个人读。读后让学生简单评价(如声音是否洪亮、有无读错的字、感情是否丰富等)。2 展示生字词学习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读课后生字,书写自主学习3中的词语。3. 展示课文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练。4. 展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分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5展示自己从文中积累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故宫风采,作者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为我们介绍了故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你也来到了故宫,请你介绍一下故宫的建筑。五、反馈练习,达标测评。一.看拼音,写汉字lng lng ch l dio k lio ro( ) ( ) ( ) ( ) jio jin gng din xun l yng hng ( ) ( ) ( ) ( )二.选词填空。矗立 屹立 挺立 耸立1.戈壁滩上( )着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2.中国犹如一只雄狮巍然( )在世界的东方。3.天安门前( )着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4.我住在大山里,我家的周围群山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 ),( ),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 )和( )。【课后反思】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晋笑琴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0 故宫(第二课时)课堂寄语:体会故宫的规模宏大 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2了解建筑的布局和功能,感受故宫的辉煌与壮丽,体会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学习重点:弄清作者的介绍顺序,了解各个建筑的布局和功用。学习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学法指导:1先自学 ,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组长整理问题结果,并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2. 展示时教师适时点拨【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听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生字: 词语: 2.说说这篇课文的整体结构和故宫的建筑特点,在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3.故宫的建筑那么多,文中重点介绍了那些建筑?在文中划出来。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摸清学情。学生自我评价自主学习情况。二、课堂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组内合作交流:体会故宫的文化艺术价值。3. 组内相互检查,组长总结评价。4.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三、学习成果展示1.交流展示自主学习2。2.交流展示自主学习3。3.展示合作交流1。4.展示合作交流2,重点指导有感情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由读、小组内轮流读、同桌互动、小组赛读)。5. 评议。四、 总结收获,拓展延伸1.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古老的故宫是一座永恒的文化殿堂。因为它拥有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拥有绝无仅有的珍贵文物,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请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收获更多的知识。五、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规模 ( )的建筑 ( )的角楼( )的天空 ( )的宫殿 ( )的珍宝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故宫的?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建筑物的名称。( ) ( ) 交泰殿 中和殿 ( ) ( ) 3.比一比,组词语。风( ) 雕( ) 玲( ) 珑( )凤( ) 碉( ) 岭( ) 胧( )【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孟 毅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1 青 花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2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3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法指导: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拔。【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搜集有关青花瓷的一些资料。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3再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不懂的地方。4自学本课的7个生字,会认本课的6个二类字。5速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两鬓斑白: 锲而不舍: 纷至沓来: 郑重其事: 如饥似渴: 茅塞顿开: 精湛: 瑕疵: 迷惘: 7想一想课文如何分段?并概括段意。 二、小组初步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教学流程】一、导课,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三、各小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展示。四、交流探究,精彩展示。(以抽题的形式确定各组展示的内容)1交流青花瓷的有关的资料,教师最后补充。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3展示生字、词语,并指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多读几遍。4展示词语的含义,教师补充。5展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如何分段、概括段意。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读了这篇课文,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六、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A. c B.wng C.bn D.ku鬓( )疵( )惘( )窥( )2听写本课词语。( )( )( )( )( )( )3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使它变成不同的字,并组词。 ( ) ( ) ( ) 宾 契 喜 ( ) ( ) ( ) 4我能把课文朗读流利、通顺。七、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孟 毅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1 青 花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学法指导:自学、合作交流,教师点拔。【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听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3“我”是怎样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配方的?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文中多处描写父亲神态的语句,找出来,注意有怎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在超越中得到的传承。 6思考课后第3题,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1) (2) 二、小组初步交流一下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流程】一、导课,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三、各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并准备展示。四、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各小组长抽签,确定本组展示的内容。2各小组C生展示生字词,A生批改。3展示朗读课文,展示好的小组给予鼓励。4交流展示分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段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5展示自主学习3、4小题,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质疑,并板书。6展示自主学习5小题,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7展示交流课后3题,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的,是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青花瓷艺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么完美的青花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们一样的人,都在默默地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事物,你还能举出例子来吗?2、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请写下来,跟大家交流。六、反馈检测,能力提升。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重( )事 如( )似( ) ( )而( )舍( )至( )来 茅( )顿( ) ( )不( )待( )树( )帜 两( )斑( ) ( )色( )香2、读一读。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唱歌。人间瑰宝青花瓷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3、回忆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练习说话并填空。我赞美独树一帜的人间瑰宝青花瓷,我更赞美 。七、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粉粉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2 陆羽与茶经 (第一课时)课堂寄语:做人品高尚 志向远大的人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简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学习难点:能简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学习准备:查找茶经“陆羽”的有关资料。【课前预习】一、 自主学习1.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自学本课1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词。3. 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有关陆羽的什么事?4浏览课文,想一想本文是按 思路写的,课文以 为线索引出下文。5. 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一 小组内合作交流1.交流对陆羽的了解。2.初步交流自主学习的内容,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 班上交流展示1.交流展示陆羽的有关资料。2.用多种形式展示读文,展示本课生字及词语。3.交流展示本课主要讲了陆羽的什么事情?4.交流展示课文的写作顺序及线索。5.展示本文的写作特点。6.学生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学习。三、课堂小结 【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2.我能辩字组词。 煎( ) 坑( ) 舀( ) 荼( ) 剪( ) 吭( ) 滔( ) 茶( )3.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Zho( ) zi( ) 朝 载 Cho( ) zi( )4.本文是按 思路写的,课文以 为线索引出下文,【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粉粉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2 陆羽与茶经 (第二课时)课堂寄语:细细品读,慢慢欣赏。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讲述陆羽的三个事例,体会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高贵的精神品质。学习重点:读懂课文,了解陆羽的故事。学习难点:体会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学习指导: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课前预习】一、 自主学习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陆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浏览28段,思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中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3.自由读911段,思考:(1)陆羽为什么要写茶经,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部书的?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2)为了写茶经,陆羽又做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读到这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3)茶经是怎样的一部书?它有怎样的价值? 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4)默读12自然段,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一、小组内合作交流1.交流讲述陆羽的三个小故事,从中体会陆羽的精神品质。 2.交流文中的重点词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二、班上交流展示 1.交流展示对节课的认知情况。 2.交流展示28自然段的理解,读好文中的对话。 3.交流展示911自然段的理解,读中体会撰写茶经的经过。感知陆羽人品高尚、志向远大。 4.交流展示对12自然段的理解,体会陆羽推广茶艺的巨大影响和奉献精神。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文中有三处用了“不仅而且”这样的句式,把它们找出来,指出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词语。(1)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2)一千年也难得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 )(3)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孟 毅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3* 敦煌壁画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才能和顽强的意志。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3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学习重难点:了解敦煌壁画的特点,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的意识。学法指导:自学 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学习准备:搜集有关敦煌壁画的内容、图片等。 【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自学本课的5个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3再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二、小组交流,重点领悟。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古代的画师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出敦煌壁画的?由此,你体会到什么?3.敦煌壁画的重要价值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三、准备展示和质疑。四、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各小组长抽签,确定本组展示的内容。2认读本课生字。3展示朗读课文,展示好的小组给予鼓励。4交流展示分段,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段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5交流展示小组交流1、2、3,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质疑。五、教师小结,拓展延伸。1.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信。2.欣赏搜集敦煌壁画的图画。六、反馈练习,达标测评。1.给下面字注上正确音节。( )( )( )( )( )( )( )凹 璀璨 孜 皴 摹敦2.造句。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3.课文我知道。(1)敦煌壁画是( )、( )、( )等石窟的总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壁画最多的石窟群。(2)敦煌壁画这篇课文从以下方面对敦煌壁画的特点作了介绍。 。 。 。七、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李粉粉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24* 编钟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曾侯乙编钟的神奇特点和重要价值,体会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家的创造才能。 2.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及词语。 3.引导学生设计节目单,提高从读、学、写的迁移,运用及创造能力:学习重点难点:知道曾侯乙编钟的特点,理解它的重要价值。学习指导: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学习准备:查找有关编钟及曾侯乙统计编钟的图画、照片和文字材料。【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 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编钟写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4.曾侯乙编钟有哪些特点? 5.曾侯乙编钟有什么价值?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一、 小组内合作交流。 1.文本再现。 2.交流自主学习第3、4、5题。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班上交流展示。1.正确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展示本课生字及词语。 3.交流展示课文的内容及结构。 4.交流展示曾侯乙编钟的特点。 5.交流展示曾侯乙编钟的价值。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设计二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时间及宣传词。【反馈练习,达标测评】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赞叹不已: 泪水涟涟: 国泰民安: 2.补充句子,并回答问题。 (1)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 )、保存最( )、音律最( )、气势最( )的一套编钟。 (2)这套编钟以( )的气势、( )的铸造工艺、( )的音乐效果以及( )的乐律铭文震惊了世界! (3)你从上面两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王伦芝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语文百花园五(第一课时)课堂寄语:积跬步,可以至千里。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病句病因,并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总结出修改病句的规律性知识。2.拓展交流如何按照文章的叙述顺序来理解文章内容。3.独立阅读,感受优秀神秘的藏族文化学习重点:学会修改病句。学习难点:总结修改病句的规律性。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课前预习】一. 自主学习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有哪些? 2、病句常见的类型 。 修改病句应遵循的原则有 3、修改病句的步骤 4、我会用修改符号正确修改课本123页的病句。5、分角色读三个人的对话,他们三个交流的重点是什么?谈谈自己的阅读的体会,和全班同学共享。6、自学短文,小组内讨论交流:(1)藏戏是怎样形成的?(2)你平常看过的戏剧与藏戏有哪些不同之处?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情况二、 班上交流展示1.交流学过的修改符号、病句常见的类型。归纳修改病句应遵循的原则及步骤,教师可进一步总结。2.展示用符号修改书上的病句。3.交流自己学完本单元后的阅读感受。4.交流藏戏的形成及藏戏与戏剧的不同之处。三、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小结:灵活运用修改符号是学习中必备的,在学习每一篇文章,学会文章的叙述顺序,为自己以后的写作作一个铺垫。2.查阅资料,了解中华戏曲。 【反馈练习 达标测评】一、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1.秋天的九寨沟是一个中最美丽的季节。2.我们要继续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3.一大滴松脂被苍蝇和蜘蛛包在里面了。4.我爱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和西红柿等。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故宫是按_顺序写的。2.青花一课的故事情节有些_,不太容易读明白。不过,如果能按_的顺序去阅读,就好懂多了。3.敦煌壁画是从_、_、_方面来介绍敦煌壁画的。【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王伦芝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语文百花园五(第二课时)课堂寄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条理地介绍一处祖国的名胜古迹、山水风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中感受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2.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来介绍,学会抓住重点来讲。3.说话连贯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学习重点:学会抓重点、有条理地表达。学习难点: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兴趣。学法指导: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拨【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_”。2.我会认真阅读“活动建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1).回忆自己所了解的祖国的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或者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或风景名胜。挑选某处古迹或景点,扮作旅游大使,向大家宣传、介绍。(2).搜集有关此处古迹或景点的资料,理清介绍的次序,并绘制游览示意图。(3).练一练,说一说,按照自己绘制的旅游路线图,向同学们介绍某个古迹或景点。3.我会做好发言准备,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4.我会做好活动评价评价标准是:是否有条理地介绍某一处名胜古迹或风景胜地。说话的速度、语调是否适当。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是否能举例子、列数字来说明文物或景物的特点,使人信服。介绍时是否讲清地名和方位。介绍时是否能用准确而生动的语句描绘名胜古迹或风景胜地。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1.交流自己喜欢的名胜古迹。2.选出最佳发言者代表本组发言。二、班上交流展示1.发言准备2.介绍交流展示3.围绕标准进行口语交际评价(1)依据评价标准,对各代表的发言进行评价。(2)评出最佳旅游大使。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壮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让我们胸怀祖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做宣传灿烂文化的旅游大使。2.举办旅游博览会围绕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以“神州行”为题将自己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和购买的纪念品拿出来和同学们分享,共享一场旅游圣宴。【反馈练习 达标测评】1.五岳名山是 2.洛阳_甲天下。【课后反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王伦芝 使用时间:2012年 月 日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语文百花园五(第三、四课时)课堂寄语:“民以食为天”,品尝人间美食可谓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学习目标:1.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练习写一篇记叙性的说明文。2.习作时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地介绍这一美味食品,注意表达的顺序,突出其特色。3.进行习作训练,让学生感受中国的民食文化。学习重点:训练记叙和说明的表达方法。学习难点:感受中国的民食文化。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点拨【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2.了解这种食品这种食品叫什么?外形是什么样的?它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是怎样制作的?它的味道怎么样?吃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说说食品的来历,或有关的故事传说。4.采用什么方法来介绍这一风味小吃。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合作交流】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二、班上合作交流班级:六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导学案内容修改意见1.交流食品的制作。2.说明食品的吃法。3. 叙述食品的故事。4.欣赏例文,交流感受。5.小组内互评,共同修改作文。三、课堂小结“民以食为天”,同学们的风味小吃勾起了食欲,相信这些美味的食品会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在品读作文的同时品尝美味的风味小吃。【课后反思】【佳作欣赏】我爱家乡的面窝我的家乡有许多风味小吃,比如说豆皮呀,烧麦呀,汤包呀而我最爱吃的就是面窝了,它既便宜,又好吃。面窝的做法其实很简单。你看,那位大妈手上拿着一把特殊的铁勺,铁勺的中心部位是凸出来的,四周都是凹进去的。先舀一勺米浆在勺里头,然后再往上面撒芝麻,最后再将那把特殊的勺放入油锅。一下子,油锅里的油开了花。当第一个已经炸得透黄的时候,那位大妈就把面窝上下翻个面,当第二个也炸得透黄的时候,这面窝就炸好了。我觉得这面窝挺像轮胎的,花五角钱买了一个,便津津有味地吃起了“轮胎”,又酥又软,真好吃!我狼吞虎咽地先把“轮胎”给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