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嘉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pdf_第1页
2012年嘉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pdf_第2页
2012年嘉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pdf_第3页
2012年嘉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pdf_第4页
2012年嘉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嘉兴中考物理试卷 解析 一 选择题 共一 选择题 共 6 6 6 6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4 4 4 分 满分分 满分 24242424 分 分 1 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 空瓶就能 挂 在嘴唇上 原因是 A 唾液把瓶粘住了B 瓶内气压减小了C 瓶外气压增大了D 瓶子质量减小了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人的嘴和唾液都没有黏性 小瓶不可能被粘住或吸住 它之所以能挂在嘴唇上 跟 吸出瓶内的空气有关 跟大气压的作用有关 解答 解 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 使瓶内气体变少 气压变小 小于外界大气压 此 时小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 被压在了嘴唇上 故 B 正确 唾液不是胶水 它是粘不 住小瓶的 所以 A 不合题意 瓶外的大气压是不变的 故 C 错误 瓶子的质量并没 有减小 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大气压的存在即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有关大气压的很多实例中 所谓的 吸 其实都是大气压的 压 在起作用 2 如图电路中 用导线连接下列两点后 会导致电路短路的是 A a cB b cC b dD d e 考点 电路的三种状态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 可 能会烧坏电源 解答 解 用导线把 b d 两点连接起来时 相当于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端 连通 造成电源短路 电路中电流过大 可能会烧坏电源 且两灯泡均不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 短路和断路的理解和掌握 电源短路是指电 流不经过用电器 直接从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 容易烧坏电 源 3 据报道 一辆横穿铁路的拖拉机 因故障而停在铁道上 此时从远处驶来一列火车 尽 管司机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是缓慢行驶的列车还是将拖拉机撞 飞 了 这是因为火车 的 A 动能很大B 速度很大C 势能很大D 功率很大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的影响因素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越大 速度越快 动 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解答 解 缓慢行驶的列车还是将拖拉机撞 飞 了 说明列车具有的能量很大 这里的能量 只要指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 质量越大 速度越快 动能就越大 因列车是缓慢行驶 故速度并不大 但由于列车的质量太大 导致其动能很大 动 能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就越大 故将拖拉机撞飞 故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点评 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要素 缓慢行驶 列车质量很大 然后结合动能的影响因素即可 解答 4 概念图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构建概念图时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完整性 和逻辑性 下列各项中的概念 能分别代表图中 的是 A 机械能 动能 势能B 分子 原子 离子 C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D 生物 植物 动物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各个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 此题会迎刃而解 解答 解 A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故 A 正确 B 分子 原子 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不符合上述包含关系 故 B 错误 C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中 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 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 不符 合上述包含关系 故 C 错误 D 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 符合上述包含关系 故 D 正确 故选 A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 个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 明确分类是物理常用的学习方法 是一道基础题 也是中考的热点 5 如图所示 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 并滴入几滴酒精 塞进塞子后 用气筒往 瓶内打气 当塞子跳出时 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往瓶内打气时 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 往瓶内打气时 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 瓶塞跳出时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 瓶塞跳出时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做功 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 例如克服摩擦做功 压缩 气体做功 弯折铁丝做功等 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 气体膨 胀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少 温度降低 解答 解 AB 瓶子里装有一些水 用力打气 压缩瓶内气体做功 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 温 度升高 故 A 正确 C 错 CD 当瓶塞跳起时 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 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温度降低 故 CD 都正确 故选 B 点评 这是一个典型的对外做功 气体膨胀做功 内能减少的例子 要记住如何解释这种 现象的出现 6 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 其原理是 光照增强 光敏电阻 R0阻值变小 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 玻璃透明度下降 反之则玻璃的透明度上升 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0是定值电阻 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串 并联电路的设计 专题 应用题 图析法 分析 具有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透明度的功能 并且光照增强 通过电路中的电流 降低玻璃两端的电压 从而降低玻璃透明度 所以玻璃应与一电阻并联 这一电阻 应是在光照增强时 它两端的电压减小 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答 解 A C 选项中的电路图 光敏电阻 Rx与定值电阻 R0串联连接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 原理可知 阻值变小 分得的电压也变小 而光敏电阻 Rx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会变 小 所以在光照增强时 电路中的光敏电阻 Rx两端的电压变小 定值电阻 R0两端 的电压变大 而光照增强时 应使玻璃透明度下降 玻璃透明度在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时会下降 所以玻璃应与两端电压变小的电阻并联 即玻璃应与光敏电阻 Rx并联 所以 A 选项不符合要求 C 选项符合要求 B D 选项中 玻璃与电源并联 它两端的电压不变 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故选 C 点评 对于这类题目的电路图的分析要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按照题意进行分析找出玻 璃两端的电压随光照增强而降低的电路图 二 填空题 共二 填空题 共 3 3 3 3小题 小题 20202020空 每空空 每空 3 3 3 3分 分 7 如图是体重常见的红外线感应水龙头 当手对着红外线感应窗时 水会自动流出 1 使用该水龙头时 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反射 感应窗内的红外 线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 2 当手一直处在感应范围内时 该水龙头在连续出水 4 秒后却自动停水 6 秒 如此反复 某人用 20 秒洗手一次 则使用该水龙头比使用持续出水的普通水龙头能节水360毫升 该水龙头的水流量均为 30 毫升 秒 考点 光的反射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应用题 分析 1 红外线感应水龙头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 当人体的手放在水龙头的红外线区 域内 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由于人体手的摭挡反射到红外线接收管 通过集 成线路内的微电脑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脉冲电磁阀 电磁阀接受信号后按指定的指 令打开阀芯来控制水龙头出水 当人体的手离开红外线感应范围 电磁阀没有接受 信号 电磁阀阀芯则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来控制水龙头的关水 2 根据题意算出洗手一次节约的出水时间 然后乘以 30 毫升 秒即为节水体积 解答 解 1 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反射 2 洗手一次节约出水水时间为 6s 2 12s 30 毫升 秒 12 秒 360 毫升 故答案为 1 反射 2 360 点评 了解一下红外线感应水龙头的工作原则是关键 它不是接收人体的红外线 而是感 知人体反射的红外线 8 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中 属于动滑轮的是乙 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 当分别沿 力 F1 F2和 F3方向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 则 F1 F2 F3的大小关系是F1 F3 F2 考点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定滑轮的轮轴是固定的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的轮轴与物体一起运动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解答 解 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 用 F1的力提升重物时 用的是定滑轮 根据定滑轮不省力 故 F1 G 用 F2的力提升重物时 用的是动滑轮 根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 故 F2 frac G 2 用 F3的力提升重物时 用的是定滑轮 根据定滑轮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故 F3 G 故答案为 乙 F1 F3 F2 点评 本题通过比较作用力的大小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属于基础题目 9 如图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演示仪的示意图 1 当指针指示的数值增大时 表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则螺线管 A 端为S极 2 为了验证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线圈匝数有关 应将开关 S 从 a 点换到 b 点 并调节变 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 使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考点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 具当指针指示的数值增大时 表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能看出 此时的指针 应向左偏 故该通电螺线管应排斥小磁片 故能判断该螺线管的 N S 极 2 当将开关 S 从 a 点换到 b 点时 由于接入电路的螺线管变长 即电阻变大 所 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在该题中要求电路中的电流与原来相比是不变的 所以需向 上移动滑片才能实现上述目的 解答 解 1 据图能看出 此时的指针应向左偏 故该通电螺线管应排斥小磁片 据同 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 该螺线管的左端是 S 极 右端是 N 极 故 A 端是 S 极 2 验证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线圈匝数有关 即需要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 改变线 圈的匝数看电磁铁的磁性有何变化即可 故当将开关 S 从 a 点换到 b 点时 由于接 入电路的螺线管变长 即电阻变大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而在该题中要求电路 中的电流与原来相比是不变的 所以需向上移动滑片才能实现上述目的 故答案为 1 S 2 上 点评 熟悉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并能结合欧姆定律并利用控制变量的思维分析是解决该题 的关键 三 解答题三 解答题 10 如图是探究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实验过程用到了许多科学 方法 1 怎样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呢 方法是 把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 由静止开始下滑 2 怎样反映 摩擦力 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 方法是 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或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 3 怎样得到 小车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呢 必须要用推理的方法 即 如果小车运 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那么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 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阻力对物理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 采用控制变量法 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可以让小车从斜面 的同一高度滑下 2 小车在水平面上是靠惯性滑行的 所以受到三个力 分别是重力 支持力和摩 擦力 由于不同的表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 即不同表面对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不同 而导致其滑行的距离不同 故我们据小车滑行距离的远近或小车速度减慢的快慢来 比较 摩擦力 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根据实验可知 表面越粗糙 滑行距离最近 表面越光滑 滑行距离越远 所 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时 小车将不受摩擦力 即将永远运动下去 即做匀速直线运 动 解答 解 1 在该实验中 我们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 即为了控制小车在水平 面上开始滑行时的速度相等 采用了让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 由静止开始 下滑的方法 2 由于不同的表面的粗糙程度是不同的 即不同表面对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不同而 导致其滑行的距离不同 故我们据小车滑行距离的远近或小车速度减慢的快慢来比 较 摩擦力 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 3 根据实验可知 表面越粗糙 滑行距离越近 表面越光滑 滑行距离越远 所 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时 小车将不受摩擦力 即将永远运动下去 即做匀速直线运 动 故答案为 1 同一位置 2 小车速度减少的快慢 3 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 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和推理法 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以及合理的外推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11 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 不配合 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 科学素养 1 甲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 此时小车保持静止 若在右盘中加入一个较小的砝 码 小车理应向右运动 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扔保持静止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存在摩擦力 2 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此时天平平衡 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 大量白烟时 砰 的一声 橡皮塞冲出 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 重新塞上橡皮塞 此时会 发现天平仍然平衡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跑出的白烟质量恰好等于进入吸滤瓶中 的空气质量 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 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 并接 上一个气球 3 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 不配合 时 可取的做法是C A 否定相应的理论 B 放弃实验 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 查阅资料 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 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可从摩擦力的角度分析小车仍保持平衡的原因 2 瓶中白烟冒出的同时 有空气进入瓶子 冒出白气的质量与进入瓶中的空气质 量相等 所以天平仍然平衡 为防止橡皮塞冲出可在吸滤瓶的支管上套一个气球 3 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当理论与实验现象不服时 可找出理论的适用 条件 看实验条件是否符合理论的适用条件 解答 解 1 由于小车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所以当小车保持静止后 再在右盘中加入 一个较小的砝码 小车往往扔保持静止 故答案为 存在摩擦力 2 瓶塞冲出 瓶中白烟冒出的同时 有空气进入瓶子 冒出白气的质量与进入瓶 中的空气质量相等 所以重新塞上橡皮塞 天平仍然平衡 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 皮塞被冲出 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 并接上一个气球 故答案为 跑出的白烟质量恰好等于进入吸滤瓶中的空气质量 气球 3 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 不配合 时 应查阅资料 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即选择 C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是一道实验题 认真审题 充分理解题意 找出实验现象原因即可答题 另外 应知道 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要知道各理论的适用条件 12 如图是在舟山最后安装 测试后的 海洋石油 981 钻井平台 远远望去 该钻井平台的 四个立柱 踩 着两只船 处于半潜状态 1 5 月 9 日 海洋石油 981 钻井平台在南海荔湾 6 1 区域成功钻探 该地点位于舟山 东南约 1728 千米的海面 如果在两艘船的拖曳下 以 2m s 的速度移动 则从舟山到达钻探 地至少需连续航行多少小时 2 钻井平台工作时 如果要将 1 立方米的石油从深 1500 米的海底抽到海面 为克服其重 力需要做多少功 石油 0 8 103千克 米 3 g 10 牛 千克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功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 已知钻井平台移动的速度和距离 利用 t 得到移动的时间 2 已知石油的体积和密度 可以得到石油的重力 已知石油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 利用 W Gh 得出克服重力做的功 解答 解 1 钻井平台移动的时间为 t 8 64 105s 240h 2 体积为1m3的石油受到的重力为G mg Vg 0 8 103kg m3 1m3 10N kg 8 103N 克服石油重力做的功为 W Gh 8 103N 1500m 1 2 107J 答 1 钻井平台移动的时间为 240h 2 克服石油重力做的功为 1 2 107J 点评 在解答克服重力做功的问题时应该明确 外力方向与重力方向是相反的 13 从 2012 年 3 月 25 日起 嘉兴 舟山等 6 个环杭州湾的城市正式公布大气 PM2 5 的监 测数据 PM2 5 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 微米的颗粒物 与较大的颗粒物相比 不易沉降 且富含大量有毒 有害的物质 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更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图是某城市一天的 PM2 5 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 这一天 PM2 5 的最高值出现在18时左右 出现这一峰值的可能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烧 进行各种生产排放的有害物质 以及车辆活动带来的道路扬尘 有机物的挥发等 2 PM2 5 中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 6 月 1 日起北京市车用汽油开始 执行地方新标准 油品硫含量指标限值由每千克 50 毫克降低为每千克 10 毫克 按照北京市 现有机动车每年消耗汽柴油 5 4 109千克计算 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减少多少千克 假 设油品中硫燃烧后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 3 利用太阳能也能有效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某小区路灯利用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蓄电池 做电源 其电压为 12V 容量为 24A h 表示安 小时 若路灯的规格为 12V 24W 则 正常工作时通过路灯的电流是2安培 充足电的蓄电池可供路灯使用12小时 考点 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率与电能 时间的关系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 PM2 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 微米的颗粒物 与较粗的可吸入颗粒物 相比 PM2 5 粒径小 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 5 产生的主要 来源 是日常发电 工业生产 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 粒径 2 5 微米至 10 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 来自道路扬尘等 2 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 PM2 5 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如 机动车尾气 燃煤 有机物的挥发等 2 油品硫含量指标限值由每千克 50 毫克降低为每千克 10 毫克 可求出现在硫含 量占原来含量的比例 再由每年消耗汽柴油的总质量 可求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的质量 3 由功率公式可求得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由蓄电池的容量 由容量可求得供电 时间 解答 解 1 从一天的 PM2 5 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可以看出 PM2 5 的值在 18 时左右达 到最高峰 在 0 1 0 12mg m3之间 原因可能是由于人类一天的活动 使用化石燃 料进行各种生产排放的有害物质 以及车辆活动带来的道路扬尘 有机物的挥发等 2 油品硫含量指标限值由每千克 50 毫克是指 1kg 油里含硫 50mg 即含 5 10 5kg 硫 则硫所占比例为 现在油品硫含量指标限值由每千克 50 毫克降低 为每千克 10 毫克 即现在 1kg 油里含硫 10mg 即含 1 10 5 kg 硫 硫所占比例为 全年现有机动车每年消耗汽柴油 5 4 109千克 则减少硫的排放量为 5 4 109千克 2 16 105kg 3 正常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