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20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20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20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20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初中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一、基础知识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薀藻(yn) 查氏(zh) 蓑衣(su) 眈眈相向(dn)B澄清(chng) 篝火(gu) 应和(yng) .默而识之(sh) C.裨益(b) 霎眼(sh) 擂鼓(li) 一哄而散(hng)D.渔父(f) 松懈(xi) 絮叨(x) 咬文嚼字(jio)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老师的关爱下,使他终于又回到了课堂。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D、我们有聪明能干的双手,还怕什么呢?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C、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思而不学则殆(迷惑而无所得)B.学而不厌(厌恶) 其一犬坐于前(狗) 或王命急宣(有时) C.而顷刻两毙(但是) 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可以为师矣(凭借) D.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猿鸣三声(几声) 盖以诱敌(原来)5、选出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有关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 )A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他的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作者希望能够借这部作品引起社会对顽童的关注,给孩子以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B汤姆索亚最亲密的伙伴是哈克和乔哈波,他们三人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难忘的“海盗生活”并参加了镇上人为他们举行的丧礼,还一同挖出了印第安人乔藏在山洞里的一大箱金币。 C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一个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D在教会学校,并不熟悉圣经内容的汤姆索亚用通过“刷墙权”赚来的小玩意换来了九张黄票、九张红票和十张蓝票,因为这些纸条他获得了奖品圣经。结果却回答不出简单的问题而出了大洋相。6、诗歌默写:(7)、(8)小题2分,其余1分)(1)、海日生残夜, 。(2)、 ,听取蛙声一片。(3)、 ,我言秋日胜春朝。(4)、学而不思则罔, 。(5)、择其善者而从之,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表达意思与之相同的诗句是: , 。(8)、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描写早春美景、突出春雨可贵的句子是: , 。7、综合实践题:(1)、喜爱语文的你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下联。(2分)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 (2)、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面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同寻常的人。(3)、学校准备开展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你作为本次科技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请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开场白。(4分)二、文言阅读(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y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加点的词:(4分)(1)沿溯阻绝 (2)良多趣味 (3)属引凄异 (4)乘奔御风 9、翻译(4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4分)三、现代文阅读:(一)成长的桥(14分)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关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子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没有插销了。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猾”。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有力、平稳而又焦急、搀杂着心痛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懵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只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1、读了本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分) _12、第二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对答,结果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_13、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分) _.1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4分) _15、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谈一下理由。(4分) (1)句子: _(2)理由: _-(二)老水车旁的风景(16分)梁晓声其实,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它是一处旅游地最显眼的标志。旅游地原本是一个村子,两年前,这地方被房地产开发商发现并相中。于是在盖别墅和豪宅的同时,捎带着将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使之成了小型的周庄。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城里人络绎不绝地驾车来到这里,吃喝玩乐,纵情欢娱。村里人终日里耳濡目染,思想迅速地商业化着。城里人成群结队地来到的时候,必会看到,在那水车旁有一老妪和一少女。老妪七十有几,少女才十六七岁,都穿着清朝的衣裳。老妪形容枯瘦憔悴;少女人面桃花、目如秋水,顾盼之际,道是无晴却有晴。老妪纺线,少女刺绣,成为水车的陪衬,景观中的风景。她们是景区雇来在那儿给观光客们看的,若有观光客与她们照相,或可得些小费。老妪是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在村里有一间半祖宅。村子受益于旅游业,有了些公款,每月亦给她50元。少女是从外地流落到这儿的。她的家在哪里,家境如何,身世怎样,没人知道。只有老妪觉得她是个好女孩儿。她们成为“同事”几天以后,老妪曾问过少女住在哪儿,少女说住在一家饭店的危房里,每天五元钱,晚上还得帮着干两个多小时的活。饭店里面有老鼠,她最怕老鼠。“就是每月150元,也花去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还得看主人两口子的眼色”少女说得泪汪汪的。“闺女,住我家吧。我那儿就我一个人,我也喜欢有你这么个伴儿,不会给你气受。”于是,少女作为老妪所希望的一个伴儿,住到了老妪家里。少女脸上的笑容多了,老妪脸上的皱纹少了。熟悉她那张老面孔的人,发现她脸上几条最深的褶子变浅了,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了。她脑后的抓髻也好看了,不像以前那么歪歪扭扭的了。她的指甲不再长而不剪。指甲缝也不再黑黢黢的了。她那身“行头”显然洗得勤了。她的好心情让她的小费也多起来了。有好心人提醒她:“你让那小人精住你那儿去了?千万防着点儿,万一你那点钱被她偷了,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老妪不爱听那样的话,她爱听少女的话。少女常对她说:“奶奶,尽量想高兴的事儿,那样您准能活一百多岁。”经历了许多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孤寡生活以后,忽然有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女伴儿,老妪返老还童了似的。然而有一天老妪忽然失明,接着咯血了。村里不得不派人把她送到县医院,一诊断是癌症,早扩散了。那么老的人了,也只有回家挨着。村里的负责人就对少女说:“她都这样了,你搬走吧,爱住哪儿往哪儿去吧。”少女哭着说:“我不搬走。奶奶对我好,我也要服侍服侍她”非亲非故,来历不明,还口口声声“奶奶,奶奶”叫得挺亲,就是不搬走,图什么呢?村里的负责人想到了老妪的一间半祖屋。于是,在老妪精神状态稍好的某日,村里的负责人带着一男一女来到了老妪家里,他介绍那男的是县公证处的,女的是位律师。他开门见山地对老妪说,她应该在临死前作出决定,将一间半的祖屋留给村里。那屋子是可以改装成门面房的,稍加改装以后,或卖或租,钱数都很可观。老妪说:“行啊!”村里的负责人又说:“那你就在这张纸上按个手印吧!” 老妪不高兴了:“我觉得,我一时死不了。”村里的负责人急了:“所以趁你还明白,才让你按手印嘛!”老妪就不理他们三个男女,把身子一转,背朝他们了村里的负责人没主意了,找来另外几个有主意的人商议,他们都认为老妪完全有可能被那个外省的小人精蛊惑了,把一间半祖屋“赠送”给那小妖精了于是全村男女老少同仇敌忾起来。没人愿意去照顾那糊涂的老妪了,少女就连她那份儿工作也不能干了十几天后,老妪走了。老妪攒下的钱不够发送自己,少女为她买了一件寿衣又没了几天,那少女也消失了,没跟村里任何人告别,也没留下封信(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5期。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16、文中对老妪的肖像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对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4分)17、文中有关少女的称呼有两个,先是“小人精”,后为“小妖精”,一字之差,耐人寻味。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称呼变化的妙处。(2分)18、少女最后为老妪做了什么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2分)19、从全文看,文章写村里人对老妪接纳少女这一行为的种种反应,有什么用意?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20、下面对标题中“风景”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2分)A.显示乡村旅游业的独有的韵味。B.预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C.展现江南农村古朴的风土人情。D.彰显心灵的纯净和人性的光辉。21、文章的标题是“老水车旁的风景”,但开头却说“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这“老”与“不老”该怎么理解?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3分)。 四、作文:只要你留心生活,身边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烂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每一道风景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请以“我眼中的风景”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答案:15 CDDCD 6、略7、(1)示例:看红楼,品辛酸苦辣。 看水浒,明侠肝义胆 品三国,明义薄云天 看红楼,叹世态炎凉 看西游,明是非曲直 (2)略(3)提示:称呼得1分;内容有针对性得1分;语言表达得2分;字数不符合要求扣2分。8、(1) 逆流而上 (2)的确,实在 (3)连续 (4)这里指奔驰的快马9、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呀。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10、(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11、父母温厚的爱。12、母亲认为“我”诚实可爱。13、“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知道了自己对父母是那样重要,要为父母读书。14、老实、诚实,理解父母、学习努力等。15、略(只要符合语境,语言简练,有点诗意,即可酌情得分。) 16、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生活状况的变化、精神状态的变化。老妪生活得到了改善,原先枯瘦憔悴的容貌也变了。 “连皱纹都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是因为她有了“好心情”,“返老还童了似的”。17、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感情的变化,村里人称少女“小人精”,是他们认为少女住到老妪的家里是为了老妪的钱,认为她精明,表明了村里人对少女的提防和排斥。称她为“小妖精”是人家认为老妪经她的蛊惑,才将房子“赠送”给她了,流露出的是他们的“同仇敌忾”之情。作者把村里人对少女的敌意融于称呼的变化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