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屠呦呦的作文一_第1页
有关于屠呦呦的作文一_第2页
有关于屠呦呦的作文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于屠呦呦的作文一 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位中国得主。她获得诺贝尔奖带给我们多重启示。立足客观、全面的角度,我们看待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才不会跑偏。 首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成果。一直以来,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的争论持续不断,容易犯厚此薄彼的错误。事实上,中西医都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今天,我们要做的是,充分认识中西医各自的价值,将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是一味地作没有意义的辩论。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教授说,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 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它是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安德森的话表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离不开中医,也离不开西医。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研究员顾丰也表示,屠呦呦的发现和研究工作为我们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就应该像她这样,从分子学角度研究出中医中药的药物作用,为人类造福。社会特别是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 合作共赢,不仅经济领域适用,在医药界一样适用。 其次,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精神之光爆发的巨大力量。 40多年来,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40 年后,屠呦呦终于得到诺贝尔奖的桂冠。这背后,屠呦呦等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当她成为 85岁的老太太时,因为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赢得了整个人类的赞誉。 从 1969 年 1 月开始,历经 380 多次实验、 190 多个样品、 2000 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 68;研究中,为了破解难题,她重新把 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让她茅塞顿开;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因为环境差,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就像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所说的那样,屠呦呦“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绝不是偶然的,她的身上始终闪耀着精神之光。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这既是一次中西医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屠呦呦40多年不懈追求精神的完美回报。 有关于屠呦呦的作文二 2011 年 9 月,屠呦呦获得 2011 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这是该奖项设立 65 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有多重要? 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 50 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 年 5 月 23 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 523 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 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 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 500 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 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 2000 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 640 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 200 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 68%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 12%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 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 1971 年10月 4 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 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 190 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后来,为 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 21 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 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并得到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的嘉许。 因为拉斯克奖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