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电化学 第一节 原电池【学习目标】:1.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活动过程】:活动一: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1.(1). 查阅教材初步认识电化学。 (2). 阅读材料认识原电池: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要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能。2. 探究:实 验 步 骤现 象锌片插入稀硫酸 .铜片插入稀硫酸 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ZnCu(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稀硫酸3. 总结原电池工作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动二:归纳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式书写规律1反应Zn+CuSO4=ZnSO4+Cu:(1)设计一个原电池装置图并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2)写出电极反应式。2.Cu片、Ag片、Ag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式书分别是:归纳:活动三:探究带“盐桥”的原电池。将氧化还原反应 Zn + Cu2+ = Cu + Zn2+设计成电池:硫酸铜硫酸铜硫s酸铜硫酸铜此电池的优点: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其中,用到了盐桥。什么是盐桥?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盐桥的作用是什么?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否则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减少了Cu2+而带上了负电。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思考: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铜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锌电极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课堂反馈】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H0B2CH3OH(l)3O2(g)2CO2(g)4H2O(l)H0C4Fe(OH)2(s)2H2O(l)O2(g)4Fe(OH)3(s)H0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H02.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4.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产生电流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Fe是负极,C是正极B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C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FeCl2溶液D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Fe电极5.把a、b、c、d四块金属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abcdBacbdCacdb Dbdca 6. 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质溶液为KOH,反应保持在高温下,使H2O蒸发,正确叙述正确的是:( )AH2为正极,O2为负极 B电极反应(正极):O2+2H2O+4e- =4OH-C电极反应(负极):2H2+4OH-=4H2O-4e- D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7.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锂的电池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 = 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 Li+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 = Li2+8.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 =Al3+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9.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 + 2OH 2eZnO + H2O,Ag2O + H2O + 2e2Ag + 2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g2O 是负极,并被氧化 B、电流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D、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10.利用反应Zn2FeCl3=ZnCl22FeCl2设计一个原电池。在下方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指出正极材料为_,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材料为_,电极反应式为_。 11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探究产物的有关性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请完成下列问题:(1)甲池中正极上的实验现象是_。(2)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上述实验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直接判断原电池正负极”,这种作法_(填“可靠”或“不可靠”). 答案:活动二: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原电池的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活动三解析:该电池中Cu和Zn分别做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正极是Cu22e=Cu,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回到正极;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答案:B10.解析:将Zn2FeCl3=ZnCl22FeCl2拆分为:Zn2e=Zn2(氧化反应)和2Fe32e=2Fe2(还原反应);结合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分析可知,该电池的负极应用锌,则正极所用材料活泼性应比锌弱,为保证Fe3在正极得电子,则电解质溶液为FeCl3等易溶的铁盐溶液。答案:(实验装置图如下)Pt(或石墨)2Fe32e=2Fe2ZnZn2e=Zn211.解析:当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时,Mg作负极(活泼性MgAl),Al作正极,电极上产生气泡;当NaOH溶液是电解质溶液时,Al作负极(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运城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北省仙桃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新疆国际医疗中心(新疆国际医院)第二次面向社会招聘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5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乐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东营招聘风电运维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怀化市辰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募见习生(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黑龙江加格达奇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江苏盐城市亭湖区招聘教师5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南宁学院公开招聘博士21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4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海淀试卷2020高三语文一模讲评
- 婚介公司员工规章制度
- JGT483-2015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 重症医学科健康宣教手册
- 高级咖啡师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缺血
- 耳鸣-教学讲解课件
- 肠易激综合征1
- GB/T 2664-2001男西服、大衣
- GB/T 17737.316-2018同轴通信电缆第1-316部分:机械试验方法电缆的最大抗拉力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