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观察突触的结构,回答相关问题(1)突触的结构: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2)其他结构d轴突,e.线粒体,f.突触小泡,g.突触小体。2传递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传递特点及原因(1)特点:单向传递。(2)原因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根据各级中枢示意图填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各级神经中枢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3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的功能人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人脑的语言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言语区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共研探究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其特定的结构。根据下图信息,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突触的类型和结构(1)从图1看出,相邻神经元相接触的突触类型主要有两种,甲为轴突胞体型,可表示为:;乙为轴突树突型,可表示为:。(2)填写图2各部分的名称,其中属于突触亚显微结构的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实质上属于细胞结构的细胞膜,突触间隙的液体实质上属于内环境的组织液。2神经递质(1)突触小泡内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其成分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等,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线粒体。(2)神经递质类型: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3)作用机理: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其本质为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4)从图3看出,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神经递质的去向:酶水解,载体运回突触小泡。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合两图可以看出兴奋的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2)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是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神经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4兴奋传递异常分析(1)若某种有毒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总结升华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实验分析(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尽管ab与bd距离相等,但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所以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兴奋只能由c点传到d点,不能传到a点,a点不兴奋,d点可以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对点演练1如图表示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据图判断正误(1)电信号到达“1”时,依赖“3”结构中的化学物质传递到,但到达时又转换为电信号。()(2)每个神经元都只有一个轴突,但结构可以有多个,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其他神经元的结构构成这种连接。()(3)突触的连接方式只有轴突胞体。()(4)同一个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或者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5)“3”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6)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变化。()(7)“6”上能与“3”内物质结合的结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不具有专一性。()(8)有较多的“2”存在说明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解析:兴奋通过突触时的传递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正确。突触组成方式主要分为三类: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轴突与树突相接触;轴突与轴突相接触,故(2)正确,(3)错误。一个神经元的末梢释放的递质可能会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4)正确。“3”结构为突触小泡,其产生与高尔基体有关,(5)错误。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6)正确。受体和神经递质的结合是具有专一性的,(7)错误。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分泌过程消耗能量,(8)正确。答案:(1)(2)(3)(4)(5)(6)(7)(8)共研探究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它们有各自的功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1)结合教材,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回答下列问题: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相关生理功能有关的结构依次是大脑、小脑、脑干。注意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无法对脊髓进行控制,而成年人则能。由此说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结合教材p20“资料分析”,从及下面排尿反射的示意图,然后分析:婴儿会尿床,没有控制排尿的意识。婴儿排尿反射的过程(用字母和箭头表示):cabbd。成人能“憋尿”,但在医院尿检时,也能主动排尿。主动排尿的过程(用字母和箭头表示):acbbd。主动排尿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根据排尿反射示意图得出: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2人脑的高级功能(1)言语区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人类的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言语区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完成下图,然后分析:s区受损出现不能讲话的现象,具体是指:b。a:口腔和声带不能运动,发不出声音b:能发出声音,但不能组织语言,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我们做英语试题(包括听力测试)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h区、v区、w区。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生理或病理现象参与或受损的神经中枢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v区和w区参与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舞蹈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参与某同学跑步时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参与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2)学习与记忆完成下图并回答问题:根据上图得知:学习中除了要上课专心听讲(注意)外,还要课后认真复习(重复),才能不遗忘。总结升华言语区的分区及损伤症中枢名称别名受损后的病症病症的症状运动性书写中枢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病人可听到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对点演练2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言语区听话中枢(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选da项,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只有低级中枢的调节;b项,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是只有大脑参与的高级中枢调节;c项,言语区的调节只是大脑高级中枢参与的活动;d项,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体现了大脑对脊髓排尿反射中枢的控制。1图中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刺激a点,则除b点外,c、d、e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的b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c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率受突触限制d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需要组织液为传导介质解析:选a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由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存在突触延搁,因此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率受突触限制,c正确;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即该过程需要组织液为传导介质,d正确。2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解析:选b神经元之间兴奋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至突触后膜,故突触前神经元可以合成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传递兴奋的重要化学物质,没有兴奋产生,不会有神经递质释放;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定受体,改变膜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3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科学的是()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解析:选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会得听觉性失语症。4如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用箭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