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并购汤姆逊案例ppt.ppt_第1页
TCL并购汤姆逊案例ppt.ppt_第2页
TCL并购汤姆逊案例ppt.ppt_第3页
TCL并购汤姆逊案例ppt.ppt_第4页
TCL并购汤姆逊案例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团队 孟凡根 201292280358 李江峰 201292280355 马赛 201292280357 胡春贺 201292280353 杨斌 201292280360 TCL并购汤姆逊 TCL简介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 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 经过20年的发展 TCL集团现已形成了以王牌彩电为代表的家电 通讯 信息 电工四大产品系列 并开始实施以王牌彩电为龙头的音视频产品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发展来拉动企业增长的战略 TCL集团发展理念 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 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 汤姆逊公司简介 汤姆逊是法国最大的国家企业集团 位居全球第四大的消费类电子生产商 曾经多年占据着全球彩电业霸主位置 它旗下拥有汤姆逊和RCA两大国际品牌 而RCA的创立者 正是赫赫有名的发明大王托马斯 爱迪生 并购案例基本情况 并购过程 并购综合分析 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借鉴与启示 并购案例基本情况 并购案例基本情况 2004年1月29日 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签订协议 重组双方的彩电和DVD业务 组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企业 TCL汤姆逊电子公司 即TTE 并购过程 一 初步谈判 汤姆逊算法 现金流量法 TCL算法 未来盈利估算 对未来36个月盈利做评估 以这个评估的价值来估算双方进入这个公司资产的价值 二 汤姆逊的妥协 7000万以知识产权方式兑现 汤姆逊公司 汤姆逊公司 2000万的现金 三 进一步谈判 摩根斯坦利公司安永会计事务 波士顿投资咨询公司 审核评估 TCL公司 3000万美元的财务缺口 04年1月中 04年1月29日 04年1月初 四 并购完成 李东生立即给对方发书面函 希望推迟签约 惊动两国领导人 汤姆逊反馈回意见按时间签约 并且承诺给TCI一个额外的补偿 合资组建TCL 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 这家简称为TTE的公司在全球拥有10家工厂 5个研发中心 29000名雇员 并购综合分析 拓展全球业务的雄心 1 追求协同效应 2 引入更先进的技术管理 3 绕开贸易壁垒实现本土化 4 并购动因 并购风险 TCL在并购过程中 输出过大 资金陷入短缺 加之在国外生产使原本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丧失 TCL在并购过程中的成本风险很大 成本风险 财务风险 技术风险 TCL预期过高 但实际上并没有达成 没有做提前的坏准备 财务亏损严重时 不能及时处理 而陷入财务困境 高端技术仍然掌握在法国汤姆逊公司手里 并没有放到合资公司里 2020 3 16 19 可编辑 此时 李东生派出精兵强将到美国 而欧洲的业务 则基本维持着原班人马和原有的模式 实际上 中国总部没办法真正从业务流程上实现管理和监控 从2004年末到2005年整整一年 TCL 汤姆逊总部并没有完全控制欧洲的采购 工厂 研发和产品 TCL 汤姆逊总部对欧洲利润中心完全没有控制力 真正的操作管理都没有合在一处 2005年中 TCL的平板电视才开始大规供应上市 这时候 竞争对手已经开始降价了 TCL从产品开发 供应链管理到整个体系都没有适应这种变化 平板电视如此迅速的杀将过来 使TCL 汤姆逊公司的步子全乱了 亏损额一再飙升 营业情况 并购Thomson后的绩效出现亏损 且亏损幅度越来越大 与这样的国际巨头联手 TCL将得到什么样的机会 TCL又将付出多少成长的代价 能并购名闻全球彩电业的汤姆逊公司 对于TCL来说得到的不仅是彩电领域技术创新方面的提高 还可以通过汤姆逊公司在北美 墨西哥 欧盟的市场 避开欧美市场对中国电子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 显然这次并购 TCL不但没借机提升自己 反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与合并之初的风光不同 TCL与阿尔卡特和汤姆逊的合资公司都在全面亏损 亏损也造成了TCL集团的整体亏损 至少在短期内不能让投资者看出整合带来的一片生机 TCL的股票单价也随之下跌 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 TCL收购的汤姆逊彩电业务所获得的CRT 阴极射线管 技术已经落后于时代 现在的主流产品是平板 据相关资料显示TCL集团2005年度第3季度集团公司期内亏损人民币4 46亿元 前3季度亏损总额达11 39亿元 现金流 7 87亿元 而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漏洞 在TCL集团的内部员工看来 都要归 功 于集团2004年所做的2次收购行为 由于东西方的企业管理文化方面的差异 TCL整合汤姆逊彩电业务的努力只停留在整体采购来节约成本等方面 协同效应并不明显 没有产生1 1 2的效果 TCL还被多品牌道路拖累 在消费类电子领域 尚无成功运营多个品牌的先例 索尼等大公司相继抛弃了其寄生品牌专心集中兵力发展主力一线品牌 在TTE中Thomson RCA TCL这3个品牌同时存在 市场容量有限 资源竞争严重 借鉴与启示 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 避免因为注重 大 而忽略了并购的经济效益 一 理想的对象应该是规模较小 技术新且成长性好的企业 而TCL所选择的汤姆逊公司是规模大且亏损的 就算需要并购的技术是急需的 也必须考虑被收购企业扭亏的可能性以及难度 否则其国外业务的长期亏损只能使中国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 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时 需要从战略上进行必要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准备 才可能实现并提升并购的战略价值 二 加强风险意识 在并购的每一个关节上把风险降到最低 三 据相关调查证明 一般并购的平均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