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b卷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25道,每道2分,共50分)1.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a. 自耕农经营 b. 田庄式经营 c. 租佃制经营 d. 官民合营2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使用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 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3“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 )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 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4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6.“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奖励农耕 d.商鞅变法7.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8.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a. b. c. d.9.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传统自耕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 b. c. d.10、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1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给交通工具的变革带来革命性飞跃的重大发明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飞机的发明和使用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13、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1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16、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17“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制约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d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与苏联(俄)的哪一政策方针基本相似(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 d、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中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1、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22、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名”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 )a、国家制度的不断变化 b、政治体制的不断变革c、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23两极格局的结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最能说明( )a美苏两国操纵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b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开始c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d两极格局结束是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2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 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愿望 b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c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d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25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花费上万元去欧洲旅游成为一种新潮。这不,2005年五一长假,王先生决定随团去欧洲旅游。在交了旅游团费后,又拿出一万元人民币在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王先生在欧洲独自活动中可能会( )a在英国伦敦大剧院,花20英镑买票观看了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b在法国巴黎,花50法郎买票参观了时装博览会c在意大利威尼斯,花300里拉租了一条独木舟欣赏水上人家的生活风情d在德国柏林,他离团独自乘车去纽伦堡,花20马克购买门票参观了当年审判纳粹战犯的纽伦堡法院遗址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b卷 答题卡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5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材料二: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请回答:(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4分)(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4分)(5)结合材料回答,从苏联经济政策的转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严格意义上的的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间,第一个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摘自陈宝森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差年份人均产值国家类型1970年1992年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美元摘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材料三“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而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化出现的原因。(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4分)(3)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4分)(4)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分)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3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题b卷答案一、选择题(50分)12345678910cbbadaacab11121314151617181920baddbbbcba2122232425bdcca二、非选择题(50分)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分)(2)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4分)(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分)(4)发展商品生产。(4分)(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4分)2、(1)科技发展;通讯手段进步;两极格局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确立。(4分)(2)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其根源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4分)(3)观点片面。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4分)(4)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面试护理真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初中地理真题分类及答案
- 韩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体育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岗位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务部门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重大规划考研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入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监会空白合同(标准版)
- 电气转正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头道汤的课件
- 护肤品分析与讲解
- 肠外营养疗法规范或指南2025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Q-JJJ 9002-2025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
- 2025年新闻记者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制药设备改造管理制度
-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诗歌观点态度评价
- DB31/T 1013-201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环境质量要求
- 德普置业-湖南长沙美洲故事项目东区营销思路
- 初级管道工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