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西高2015年10月高一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3年荷兰女王退位,123年来,荷兰迎来首位男性国王,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但我国2000 多年封建社会中难见女皇的身影。造成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c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中国宗法制的传统2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3.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皇帝宝座 d祖先牌位 4史记蒙恬列传云:“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以下对材料中“通道”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御匈奴而修筑的长城 b为加强北部边防而修建的直道 c为征服岭南而修筑的灵渠 d为统一西南而修建的五尺道5. 钱穆曾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在 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请在“ ”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a. “中朝”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6、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吏部7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8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行中书省民间简称“行省”或“省”, 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据此从名称来源看,“行省”是a皇帝的秘书机构 b中央的派出机构c地方的自治机构 d朝廷的朝贡藩属9、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戌,命江浙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a.汉书 b旧唐书 c.宋史 d元史10明史解缙传载:明成祖入京师,解缙“擢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等人)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后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这说明 阁臣的主要职能始终是备皇帝顾问,不能参与决策 阁臣入职内廷,形成一个较稳定的机构,用以弥补废相后中枢机构的缺陷 “内阁预机务”,获票拟权,说明阁臣参与了军国要务的决策 明太祖年间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a. b. c. d. 11、“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清代宫廷戏宰相刘罗锅曾和它的这首主题歌一样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片名与剧情名实不符 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真实 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1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13、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其排列顺序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第一年为“甲子年”,第二年为“乙丑年”,以次类推相配排列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就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试推算,中国近代史上“庚子赔款”的“庚子年”是公历哪一年a1895年 b1898年 c1900年 d1901年14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15、鸦片战争后,英国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目的的是哪一条款a赔款 b开放通商口岸 c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 d协定关税16. 1841年某日广东牛栏岗村民贴出一则告示:“尔害我乡村,伤我男妇,不得不与畜类同斗。我现在全粤乡民数千百万之多,志切同仇,恨声载道。若不灭尽尔畜,誓不俱生。”这则告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黄花岗起义17、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18.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文明的倩影这个奇迹现已消失。”与此相关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近代浙江较早受到列强侵略,其中宁波、杭州等城市被迫开放,与之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0. “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中日甲午战争 b九一八事变c伪满洲国建立 d苏联对日宣战21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旗帜,这从根本上说明了a.蒋介石妥协政策不得人心 b.抗日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c.国民党内部各派势力分裂 d.阶级矛盾已经让位于民族矛盾22、下图是某同学在西安拍摄到的西安事变旧址照片。在关于这张照片的介绍中,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该事变发生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大背景下b、该事变是国民党内部爱国势力争取国共合作抗日的体现c、该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斡旋下得到和平解决d、该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3.日记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一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杀掉这么多的俘虏。但是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酷了。七千人的生命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位当事人的回忆最可能指证的历史是a日军攻陷上海 b日军实施细菌战c日军屠城南京 d日军占领台儿庄24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894年 b1900年 c1927年 d1937年25仔细观察右图,该委任状应该签发于 a.北伐战争期间 b.十年内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26. 直接导致国民政府发表右边这份声明书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7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宣言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a b c d28. 阅读“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统计表”,从中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 10个月零17天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零26天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零16天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世界人民团结合作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a b c d 29、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a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b日本731部队是一支细菌战部队 c1949年北平国共和谈最终破裂 d国共两党,合则利,分则弊30、日军侵华过程中,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2003年,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发现的毒气弹,就造成三人死亡、八人受伤的惨剧。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第卷(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36题12分,第37题各13分共计3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 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材料三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陆世仪指出了两种制度怎样的弊端?(6分)(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4分) (3)材料三体现元朝制度创新对当时中央集权国家的管理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3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1)材料一中反映的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条约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危害。(4分) 材料二(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维护主权的哪一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与材料一的关系。(3分)材料三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3)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6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b_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a_uuu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uuuu 杭西高2015年10月高一历史答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36题12分,第37题各13分共计25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6.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陆世仪指出了两种制度怎样的弊端?(6分)(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4分)(3)材料三体现元朝制度创新对当时中央集权国家的管理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分)37. (1)材料一中反映的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条约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危害。(4分)(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维护主权的哪一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与材料一的关系。(3分)(3)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说明。(6分) 36. (1)意图:分封制郡县制(2分)弊端:分封制下,权力世袭;(2分)郡县制下,官员迁转太快,不利于地方发展。(2分)(2) 郡县制的实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2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2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历代王朝沿用。(3) 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2025云南红河州泸西县急需紧缺人才公开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交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员遴选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定向招聘9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媒介运营总监等岗位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系统内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地勘中心陕西总队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废物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危险品仓库安全培训小结课件
- 学校教师请假管理办法(2025修订版)
- 2025年潍坊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全民国防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彩虹 第一课时 课件
- 2025至2030氨基酸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现状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纪委监委案件管理办法
- 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清单8-患者隐私
- 人行统计制度培训课件
- Unit 2 School life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
- 产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