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上册期末期末复习题.docx_第1页
9年级上册期末期末复习题.docx_第2页
9年级上册期末期末复习题.docx_第3页
9年级上册期末期末复习题.docx_第4页
9年级上册期末期末复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年级上册第一、二章复习题班 姓名 。一、填空题: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把2(X+7)2-4X=8化成一般形式为 ,二次项系数是 2、方程4X2-4=0的解是 X2=34X的解是 (X-4)(X+3)=0的解是 3、X2 +8X+9=0的解是 (X+2)2-1=0 的解是 4、当k 时关于X的方程(k2-3)x2-(k+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5、两个连续正整数的积为702设较大的数为X,则关于X的方程为 6、若X2 +2X-3的值与2X+13的值相等,则X的值是 7、X2 +6X+ =(X+ )2 X2 +8X+9=(X+ )2- 8、当 k 时,关于x的方程(k22)x2(k)x+2=0是一元二次方程10、对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当b24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1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逆命题是 这两个命题都是 命题,因此它们叫 。12、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 每个 都由 , 组成。它有 、 之分。13、把“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是 结论是 1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为10厘米和24厘米,则这个菱形的边长为 面积等于 厘米2。二、选择题: 15、解一元二次方程X2 X12=0,结果正确的是 ( ) A X1=4 X2=3 B X1=4 X2=3 C X1=4 X2=3 D X1=4 X2=316、对于一元二次方程X2 5X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程没有实数根 B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1数根 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方程有一个根为017、若代数式4X2 -2X-5与2X2 +1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 ( )A 1或- B 1或- C -1或 D 118、一个小组有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1张,已知全组共送贺卡42张,则该小组共有A 12人 B 6人 C 7人 D 14人 ( ) 19、当t取什么值时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2 -t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A B +2 C -2 D 20、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3X2-4x= X2+1 B 3+4 x =2 x 3 C (x+1)21= X2+1 D =2 x21、把方程X2+3=4X配方得 ( ) A (X-2)2=7 B (X+2)2=1 C (X-2)2=1 D (X+2)2=222、若X=1是 X2mx+1=0的一个根,则 m为 ( ) A 2 B -2 C 2或-2 D 023、解一元二次方程不用的方法是 ( )A 公式法 B 因式分解法 C 直接开平方法 D 加减法24、两个正方形支纸片,小正方形的边长比大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多4cm,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少32 cm2,则大小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 ) A 18 cm和10 cm B 17 cm和11 cm C 16 cm和12 cm D15 cm和13 cm25、到ABC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 B 任何真命题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C 如果x=y,那么 D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等于斜边上中线的2倍27、在ABC中C=900,A=300则abc= ( )A 12 B 12 C 112 D 123三、按要求解方程28、因式分解法: (X2)2 7(X2)=0 29、直接开平方法 (X2)25=0 30、配方法: X2 8X15=0 31、公式法 (x-3)(x+1)=5 四、解答题: 32、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2 m的矩形耕地上,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纵向与横向互相垂直)把耕地分成大小不等的六块作实验田,要使实验田的面积为570,问道路应为多宽? 33、某种衬衫,平均每天可销售40件,每件盈利20元,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天多售10件,如果每天要盈利1400元,每件应降价多少元? 34、当X取什么值时一元二次多项式(4X-2)2比一次多项式4X小2? 35、如图:种花养殖大户李大爷打算建一长方形花圃,使其一面靠墙(墙长15米)其余三面用总长为40米的篱笆围成,设花圃的长BC为X米,花圃的面积能为182平方米吗?此时BC多长? 花圃的面积能为200平方米吗?为什么?花圃的面积最大能为多少平方米?此时BC多长?A D B C36明;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交点与同一底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7角形的三条中位线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7 cm则原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第三章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比例尺是150000的地图上,若图距是20mm,则实际距离为 m。若实际距离为8km则图距是 cm2、若(x-y)y=23则xy= 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54,且它们周长之和为140cm,则周长分别为 4、ABC中,D、E分别为AC、AB上的点,若ADE=B,AB=8,DE=3,BC=5,则ADAB= ,AD= 5、矩形的面积为1200 cm2,它们相邻边之比是34,则它的对角线长为 6、已知:,则= 7、已知ABCDEF,若A=400B=600,则F= 8、若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D作DEBC交AC与点E,已知AD:BD=32则SABCS四边形BCED= 9、在ABC和A,B,C,中若A=680B=400,A,= 680当C,= 时ABCA,B,C,10、 A 如图,AD是RtABC斜边BC上的高请你填入一个比例式 使ACDBCA。B D C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3周长和为100 cm,则两三角形周长差为 ( ) A 25cm B 75cm C 50cm D 40cm2、下列各组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的 ( ) A 1,2,3,4 B 1,C 1.5,2,2.5,3 D 3、若P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PB,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B2=APPB B BP2=APABC PA2=BABP D AP2=APPB4、如果整张纸片与半张纸片相似,则整张纸的长和宽的比是 ( ) A 1 B 1 C 21 D 1.515、一个矩形剪去一个以宽为边的正方形后,所剩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的长和宽的比是( )A B C D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B 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C 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D位似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必相互平行。7、 A 如图在ABC中,DEBC,FGBC则ADE、AFG与ABC ( ) A位似中心为点A B 不是互为位似图形 D E C 位似中心为FG D 以上说都不对F G B C 8、已知RtABCRtA,B,C,且AB=5,BC=3,C=900,B,C,=2,则A,C,的长为 ( ) A 4 B C D 无法计算9、下列几组图形中相似的是 ( ) A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B 两边之比都是23的直角三角形 C 斜边上的高的比等于两直角边的比的两直角三角形 D 各有两边成比例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10、把ABC的各边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A,B,C,,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ABCA,B,C, B ABC与A,B,C,各对应角相等C 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D ABC与A,B,C,的面积比为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图,已知ABC中,ACD =BCD,DEBC,BC=6cm,AC=9cm,求DE的长 A D E B C2、如图,已知ABC中,AED =B,AD=6cm,BD=12cm,AC=12 cm,求线段EC的长 A D E B C3、如图,AD=2,AE=,AB=6,AC=3,DAB =CAE试证明(1)B =D (2)BC=3DE A D EB C4、如图,梯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O,ADBC易知AODCOB从而=,又因为AOB=COD从而AOBDOC。你认为这个推理正确吗?为什么? A D OB C第三章练习题1、已知一个矩形的长a=1.3m宽b=65cm,求ab的值2、若求与的值3、如图,ABC与AED相似,DEAB于E,BCAD于C,交DE于O。(1)写出这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式。(2)若AE=5,AD=13,CD=3。求BC的长。 B E OA C D4、如图,AD=5,AE=4,BD=6,CE=4.8,DE=2.5,BC=5.5,求证:ADEABC AE DC B5、已知ADEABC,A=700,B=450,AE=3cm,EB=4cm,AD=4cm,求AED的度数及AC的长。 A E DB C6、如图,BAD=EDC=EAC,ADEABC吗?为什么? A E OB D C 7、如图,内外两个矩形相似,对应边互相平行,外面矩形长为a,宽为b;内外矩形上下边框宽都为x ,左右边框宽都为y,则x、y的关系式是什么?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AD=4,若平行四边形ABCD平行四边形EFDA,求AE的长 D F C A E B 9、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连结DE,若AEAB=ADAC;AD=3,DB=5,AC=6,求CE的长 AD E B C10、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SABDSADC=23求BDCD的值 AB D C11、现有3条线段分别为5cm、10cm,12cm,请找出另外一条线段,使它们构成比例线段,则你所找的这条线段长多少? 第四章复习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在ABC中,C=900,A=300,若AB=,则= 若AB=,则= 2、在RtABC中,C=900,AB=,BC=则sinA= cosA= tanA= 3、sin =cos =; sin =cos = ;sin =cos =;tan =; tan = 4、在RtABC中,C=900,CDAB于D,AB=4cm,BC=3cm则sinA= cosB= sinDCB= sinB= tanA= 5、在RtABC中,C=900, cosA=0.8746,那么sinB= 6、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若sinA=cosB=则C= 7、在RtABC中,C=900, a,b,c分别为ABC的对边,下面式子成立的是( )a=csinA a=ccosB b=csinB b=ccosA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2sin300cos450-cos450sin450= 9、-tan600+tan450= 10、在ABC中,C=900,tanA=则cosB= 11、若 tan(+100)=1则锐角= 12、在RtABC中,C=900,若b=3,c=4,则cosA= tanB= 13、从A点观测B点,得仰角350,那么从B点观测A点,得俯角 ,从M点观测N点在南偏西400,那么从N点观测M点,M在点N的 。14、坡度越 ,坡面越陡,坡角越 。山坡与地平面成300的倾斜角,某人上坡走60米,则他上升 米,坡度是 。15、如图,防洪大堤的横断面是梯形, A D坝高等于6米,背水坡AB的坡度i =1:2,则斜坡AB的长为 B C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当+=900时,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 cos=sin B cos=cos C cos+cos=0 D sin=sin2、在RtABC中,C=900,cosB=则abc=( ) A 23 B 123 C 1 D 2 A3、如图,由山顶A处望地面D、C两点的 俯角分别为300,450,已测得CD=100米,则山高AB等于( ) D C B A 100米 B 50米 C 50米 D 50(+1)米4、一轮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航行,上午8时,该船在A处测得某灯塔位于它的北偏东300的B处,上午9时行至C处,测得灯塔恰位于它的正北方向,此时它与灯塔的距离是( ) A 40海里 B 20海里 C 20海里 D 20海里5、某人沿坡度为1:3的斜坡向上行走了10米,则它的垂直高度上升了( ) A 10米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