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上海闵行揪住利益巧破题.doc_第1页
2012-7上海闵行揪住利益巧破题.doc_第2页
2012-7上海闵行揪住利益巧破题.doc_第3页
2012-7上海闵行揪住利益巧破题.doc_第4页
2012-7上海闵行揪住利益巧破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体差异大、诉求多样化、维权意识强,新时期社会管理难点多上海闵行揪住“利益”巧破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社区都面临着利益格局与生活方式的调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诉求表达渠道更加多样。如何满足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基层社会管理面临挑战。上海闽行区畅通表达渠道,细致、扎实地与百姓互动,切实解决了涉及群众利益的大小事情。做法不见得有多高明,但却反复印证了他们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信息化时代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基层群众工作该怎样做?上海闵行区正在探索一整套适合现代群众需求的工作方法。近日,记者深入闵行的多个街镇,亲身感受了闵行群众工作方法的新气象。“当下,群众细分程度更高,差异性更大,各群体的利益诉求更广泛,群众权利意识更强了。”闵行区委书记孙潮说,“这就要求我们的群众工作方法也要作出调整,要用多样的方式做群众工作,重点要在维护和捍卫群众利益中做好群众工作,防止群众工作和群众利益两张皮。”“周周会”畅通表达平台“信息化时代,面对面的沟通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村里发放的免费理发券快过期了,大家要用掉哦。妇科体检日期定了,妇女们要相互转告”传达完毕,马桥镇金星村村支书徐小燕开始听大家的意见,“户口冻结时间太长,孩子要读书,迁不进来啊”与此同时,金星村的7个小组都在开“周周会”,村干部全部到会主持。在金星村,“周周会”已不新鲜,2010年,村里统一规范了“周周会”的程序:村干部轮流到会;一般开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会议结束后,村干部开碰头会,梳理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养鸡太多,太吵,能不能先杀了公鸡?”“五组缺公共厕所,能否建设起来?”“周周会”收集的问题大都有了反馈并得到解决,村里暂时不能解决的,就向上报告。现在,马桥镇村村都开“周周会”,镇党委还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一年间,全镇“周周会”已活动528次,参与人数达到了23760人次。在徐小燕看来,“周周会主要是群众发泄情绪的平台,倾听群众意见让我们的群众工作能做到点子上。”在闵行,每个街镇都有群众表达的平台,而且各具特色。莘庄镇开设了“民生莘课堂”,对社区居民关注的问题每月开展咨询;颛桥镇开设“咨政面对面”平台,一改“你说我听”的局面,每次活动事前通报主题,让镇党委与镇政府和群众充分沟通。在闵行的村镇干部眼中,“信息化时代,只有面对面的沟通,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情绪,化解群众的怨气。”虽然有些群众的话当时不好听,但在沟通中,我们体会到群众的苦乐。这样才能有知有味地做工作,也不再觉得累了。马桥镇党委宣传委员 茹洁红“楼道自治”激活社区细胞“住户全部参加,每月开会,还常常举行活动”乍一走进古美街道68号楼楼道,有些疑惑:这是楼道还是客厅?皮沙发围成一圈,墙面上挂着楼内居民“全家福”,摆放着书报架。楼组长樊频笑着说:“这是本楼居民的共用客厅。”这么漂亮的客厅,曾经却是停放自行车的地方。作为楼组长,樊频带领另外的组长和志愿者先与物业协商,在地下车库辟出了自行车停放点,并安装了带门禁的铁门。居民们把自行车、电瓶车安心放入地下车库,公共空间就腾出来了。这才有了一个楼内居民公共交流的平台“公共客厅”。在古美,有127个楼道推行居民自治,每个楼道公共客厅风格各不相同。有的以学习见长,有的以手工活为主。楼道自治的管理大体是相同的,都有楼道公约、楼道基金;管理团队以楼组长为核心,志愿者参与,分担不同角色。古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区,知识分子多、年轻人多、新上海人多。在古美新上海人需求调研中发现,94.37的新上海人愿意参与社区建设。然而,现实是社区的每个居委会平均要管理1350余户家庭、4000余人口。缩小自治平台规模,让自治组织能够直接有效地和居民进行情感沟通十分必要。而楼道,作为居民日常生活起居的必经场所,自治主体从30至100多人不等,自治范围相对较小,让群众自我管理具有可行性。古美九村337弄14号楼的自治组织名叫“合家欢乐”,组长冯秀英说,楼内51户人家全部加入,每月开会,还常常举行活动。“原来住在对门,见面也不认识,更不打招呼,现在大家熟悉了,不仅打招呼还有笑容了。”冯秀英说。当熟人社区建立起来后,居民通过自律方式解决楼道堆物、住宅群租、违章搭建、安全隐患等问题。新时代富嘉花园17号楼居民们感慨地说:“楼道自治,使邻里相互间都成了朋友,大家也得到了实惠!”楼道自治,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打造了一个熟人社会,让曾经冷冰冰的水泥砖墙的楼道有了温度、有了凝聚力。古美街道办事处主任 徐 知“拆迁补偿”维护长远利益“动迁牵涉几辈人,必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梅陇镇曙建村正在为上海市第二中学(梅陇校区)的建设进行动迁,涉及3个生产队118户村民,每户的经济状况各不相同。梅陇是城乡结合部,动迁年年有,如何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镇党委领导、村党支部领导态度明确:动迁牵涉几辈人,必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曾获批100平方米宅基地,但实际只有40平方米的房子,动迁怎么补偿?按拆一还一的标准,这户家庭未来的生活就会遇到新问题。“我们向村民讲清动迁的意义,同时把补偿方案交给群众讨论,请大家提意见。”村总支书记李家贤说,“村民与村干部达成共识,这户村民是因为规划控制的限制没能盖更大的房子,他遵守规则了,不能让他吃亏,应该享受规则允许的户均面积标准。”村民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使一些未来可能产生麻烦的问题提前得到解决。有村民提出:“农民和独生子女按计划生育政策可以生两胎,但现在生育的孩子都还未成年,按民房审批政策还不能批建民房,在动迁补偿时是不是也要考虑?”动迁工作组觉得有道理,决定为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按成年人的一半面积给予动迁备案。因为动迁方案为村民想得周到,签约也特别顺利。“原来一个工程动迁要花9个月,而这次半个多月就基本完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李家贤书记说。动迁难点仍是利益问题。只要把群众合法的利益照顾好,为群众想得更长远,难题就不容易出现。梅陇镇党委副书记 李育心“跟踪接访”回应居民心声“政府确实是在为我们老百姓做事”吴泾镇虹梅景苑4个街坊是新建的动迁集中安置小区。入住一年多来,随着公建配套和生活设施的逐步完善,各类文体活动和兴趣班的不断推出,“新居民”们渐渐适应了社区生活和居民身份。“环境好了,蚊子苍蝇少了,走几步路就能去听歌唱戏,晚上嘛,在小区里走走聊聊,都是认识的,日子过得不要太开心呃!”而就在去年年初,动迁居民刚入住时,由于房屋集中建造,农民集中入住,而动迁小区所在居委会又处于筹备阶段,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的沟通也不太顺畅,很多问题解决滞后,动迁农民普遍不交物业管理费,给物业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心声,镇党委、政府建立接访制度,在镇、村、动迁小区设立11个接访点,镇三套班子成员、科室部门负责人到接访点及时收集、梳理村民反映的问题。充分了解村民的诉求后,他们又建立了跟踪制度、检查制度和责任包干制度,制作了问题汇总表和未解决事项跟进表,进行全程跟踪,对解决事项予以销案、没有完成的跟踪督办,对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民动迁房小区统一实行约50的物业管理补贴,既解决了动迁群众物业管理费用问题,也调动了物业公司的积极性。经过努力,去年以来,4个动迁小区增设了老年活动室7个、视听室6间、健身点11个,安装晾衣架300根、休闲椅90只,新增免费自行车租赁点4个、自行车120辆,推动江川3路驶经动迁小区。农民喜欢听书,就在动迁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