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完整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登高-完整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登高-完整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登高-完整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登高-完整版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多年前 一个秋天 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 长江边 大风凛冽地吹 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 漫山遍地满是衰败 枯黄的树叶 江水滚滚翻腾 急剧地向前冲击 凄冷的风中 有几只孤鸟在盘旋 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 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 老眼浑浊 蓬头垢面 老人步履蹒跚 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 有肺病 疟疾 风痹 而且已经 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 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 可是 这位老人 一生坎坷 穷愁潦倒 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 而此时 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 他远离家乡 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 面对孤独的飞鸟 面对衰败的枯树 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读一读 登高 杜甫 一 作者简介 名杜甫 字 自称 时公元712 770 经历了安史之乱 作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有 杜少陵集 三 三 评我国伟大的 主义诗人 他所作的诗歌被人誉为 诗 艺术上形成 的艺术风格 他本人被誉为 背景介绍 杜甫身逢战乱 从48岁开始 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 一直在外飘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 此时 安史之乱 已结束4年 一读诗文 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诗文 要求 读准字音 2 利用文下注释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 把握好停顿 语调与感情 体味情感 读出韵味 3 个人展示 二读诗歌 置身诗境 鉴赏诗文 一 阅读诗文 整体感知 问题 1 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是哪个字 明确 悲 问题 2 诗人为何而悲呢 明确 常年漂泊 晚年多病 处境艰难 二 鉴赏诗文 细细品味 问题 3 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 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 写了哪几种意象 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 表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 明确 风 急 天 高 猿 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回 落木 萧萧 长江 滚滚 精炼 问题 5 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请用词语描述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知道作者写的是秋天衰草凄迷 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观 中国的文人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 杜甫也不例外 看到眼前的秋景 不禁将心中情与眼前景合二为一了 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彩 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这种手法叫做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悲伤 哀伤 凄凉 愁苦 痛苦 问题 6 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杜甫在登高时有这种感受的呢 明确 八悲 艰难 国家艰难 战乱连连 社会动荡 个人艰难 颠沛流离 坎坎坷坷 这些几乎伴随了作者的一生 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民 还忧己 我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 有这样一个处世准则 可杜甫 无论穷达皆是兼济天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 苦恨 极度遗憾 遗憾的是 繁霜鬓 遗憾自己老了 不能为国效力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 潦倒 总结 这首诗以 字为核心 贯穿全诗 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 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 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 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 全诗起于 悲 而终于 悲 悲景起笔 悲情落笔 真是怎一个 悲 字了得 作业 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 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 至少三句 例 诗人悲在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