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摸底考试题一.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摸底考试题一.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摸底考试题一.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摸底考试题一.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摸底考试题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摸底考试题一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下面一段话,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jin ,以免重蹈f 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 (傅雷家书节选)中新网10月31日电 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于今日在北京逝世,xing 年98岁。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缅怀这位老人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 越的贡献,更以淡b 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 )释着各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虽然只是一条僻 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抛开一切成长的烦恼,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驰(chng) ,(rng) 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2下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不二法门。 B不失自知之明的人,才不会自负与自卑。C为了准备校际男子篮球赛,他们进行了刻苦的训练,从目前的状况看,获得冠军是十拿九稳的事。 D小明到医院去看望因胳膊骨折而住院的朋友,临走之时,他送上了诚挚的祝福“祝你弥留之际,早日恢复健康。” 3默写。(5分)(1)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2)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 (3)槲叶落山路, 。(温庭筠商山早行) (4)一年四季之景无不可爱。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展现那个季节的景色。 , 。(5)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 ,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厄运() 牟取mu 参差不齐(ch) 顾名思义gB哂笑(x) 隔膜m 迥乎不同(jing) 吹毛求疵cC喑哑(yn) 沉湎min 草长莺飞(yng) 海誓山盟mngD濯洗(zhu) 征兆 zho 怡然自得(y) 因地制宜y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蒋介石实在受不了这意外的打击,他坐卧不安,茶饭无心,叫着“天亡我也,天亡我 也!”B 一些在农村工作多年的老同志都拿不准的政策法规,王成龙却能对答如流,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政策大辞典”。 C 说起雷锋,任何一个人都会唯唯连声,仿佛有说不完的话。D 为了争取到那块土地的开发权,方大强精血诚聚,一直都在做各方面的准备。1、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这句表现了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2、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4、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 , 。5、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征战生活的语句是 , , 。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 6、“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鬂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 ,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从感受角度写边塞萧瑟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 。”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现作者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的语句是:“ , ?”6、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足蒸暑土气, 1、今夜偏知春气暖,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3、鸡声茅店月, 。5、以水喻愁,往往可以收到具体可感的效果,如李煜绝命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在国败、夫亡、失宝时写的武陵春中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感慨:“ , 。”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李绅对贫苦百姓田间除草的描写;白居易的观刈麦中“ , ”,这是对贫苦百姓割麦的描写(用的名句填写),他们都对劳动人民充满了同情。7、我们今天要表达“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意思时,常常会引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这句话:“_,_ 1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怀古伤今 吹毛求庛 不求胜解 狂妄自大袖手旁观 根深帝固 锲而不舍 持之以桓错别字 改正 2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4分)A汲取(j ) 肇始(zho ) 藻饰(zo ) 矫正(jio)B诘难(nn ) 狡黠(xi ) 咀嚼(ju ) 滞碍(zh)C瑕疵(c ) 省悟(xng ) 脊梁(j ) 抹杀(m )D诓骗(kung ) 脂粉(zh ) 涉猎(li ) 抽噎(y)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字有误,请改正。(2分) 温文而雅 光彩熠熠 战战兢兢 冥思苦想不屑置辩 彬彬有礼 按捺不住 随声附合( )改为( ) ( )改为( )2、给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襁褓( )( ) 喑哑( ) 禁锢( ) 静谧( )3、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横线上填写汉字。(4分)红妆素裹 ( ) 无限暇想( ) (chng ) 憬 引(hang ) 高歌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襁褓(bo) 成吉思汗(hn) 亵渎(xi) 重蹈覆辙(chn) B旁骛(w) 弥留之际(m) 骈进(bn) 强聒不舍(u)C扶掖(y) 怒不可遏() 妖娆(ro) 一抔黄土(pu)D睿智(ru) 恪尽职守(k) 枘凿(n) 气吞斗牛(du)2找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风骚 渲嚷 留滞 孤军奋战 B陵驾 凭调 忐忑 自知之明C嬉闹 灵柩 谀词 脑羞成怒 D沉吟 陨落 田圃 断章取义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休鋟( ) 猖蹶( )( ) 陇亩( ) 怫然( ) 舴艋( )( )社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等死,死国可乎( )(2)复立楚国之社稷( )(3)休鋟降于天( )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6)斜晖脉脉水悠悠( )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12分)鸿鹄( ) 所罾( ) 倾颓( ) 崩殂( ) 缟素( ) 胄( ) 猥( ) 攘( )除 舴( )艋( ) 韩傀( ) 殆(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8分)发闾左適戍渔阳_通 _ 为天下唱 _ 通_ 将军身被坚执锐_通_ 故不错意也 _ 通_ 欲信大义于天下_ 通_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_通_ (7)自董卓以来 _通_ (8)必能裨补阙漏 _通_填空。 (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 。(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 。(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 ;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9 分)1、田家少闲月,_。2、_,闻者为悲伤。3、今夜偏知春气暖,_。4、月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5、 观刈麦一诗中写农民虽然辛苦,却不肯休息的反常心态的诗句是_,_。6、自古英雄多磨难,_。(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稍逊(xn) 分外(fn) 风骚(so) 济慈(c)B喑哑(n) 丝缕(1) 襁褓(qin bo) 折腰(zh)C闪烁(shu) 颤抖(chn) 凝望(nn) 留滞(zh)D静谧(m) 遐想(xi) 栖息(q) 角落(jio)2、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2分) A妖娆(ro):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qin bo) B田圃(f):田地。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丝缕(l):丝线。 凝望(nn wn) C成吉思汗(hn):元太祖铁木真。 喧嚷(xun):大声喊。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D颤抖(chn du)。 枯黄:干枯焦黄。 微漾(yn) 冻僵(jin)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沁(qn)园春 草茸茸(rng) 栖(x)息B披蓑(shui) 戴笠l 耸(sng)立 寂寞(m)C襁(qing)褓 留滞(zh) 闪烁(shu)D成吉思汗(hn) 禁锢(g) 颤(chn)抖2下列加粗词语没能结合语境解释的一项是(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B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能够忍受冬寒)C用这些成语打击敌人,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鞭笞那些行为不轨的人,是有力的武器。(用鞭子或板子打)D她不是不想去救球,可她实在太累了,即使站起来,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形容来球变化莫测,难以捉摸)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诲(hu)禅师(chn)掠夺(lu) B 旁骛(w) 承蜩(zho)亵渎(d)C 羡慕(xin)佝偻(gu)骈进(pin)D 解剖(po) 强聒(gu) 直捷(ji)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庸碌(l) 颓废(tu) 重蹈覆辙(zh)B 创痛(chung)扶掖(y) 方枘圆凿(n)C 相契(q) 谀词(y) 气吞斗牛(du)D 涕泗(t) 舐犊(sh) 禁不住(jn)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庸碌:忙碌 重蹈覆辙:踏上 谀词:奉承 B 枘凿:榫 凭吊:依靠 涕泗:泪C 扶掖:扶持 垂手:放下 赤子:赤诚 D 气吞斗牛:打斗 廓然无累:空阔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次艺术节办的栩栩如生,全校师生交口称赞。B 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处。C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1、选出没有多音字的一项( )A折腰 可汗 风骚 妖娆 B喑哑 禁锢 斗笠 襁褓C角落 凝望 寂寞 静谧 D莽莽 田圃 喧嚷 滞留2、找出下面诗句中的没有错别字一项( )A当所有的鸟儿因娇阳而昏晕,B隐臧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C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漂荡D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3、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 例子。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一)渔家傲秋思(10分)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 _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5分)答: _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 (2分)A、盛大的阅兵仪式,壮观的群众游行,美轮美奂的国庆之夜庆祝新中国成立周年盛大典礼上的这些场景,成了全国亿万人民难忘的记忆。B、“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D、当“甲型H1N1流感”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草 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风骚(so) 成吉思汗(hn) 稍逊(xn) B、田圃(p) 喧嚷(rng) 襁(qing )褓C、喑(yn)哑 润如油膏(go) 禁锢(g)D、妖娆(ro) 静谧(m) 颤(zhn)抖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留滞 栖息 夜莺 丝缕 B、凝望 斗笠 揰憬 朦胧C、僵硬 荡漾 闪烁 沉寂 D、覆盖 喧响 幽暗 光辉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熊猫憨态可掬,周围的人忍俊不禁地笑了。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社j( ) 妖娆( ) 喑( )哑 静m( )拮据( ) 精髓( ) 脍zh( )人口 翘( )首企盼2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4分)迫不急待 惹事生非 焕然一新 通霄达旦 郑重其是 锲而不舍 3、.仿照加点的句子再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2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 ,_;_,_。1.下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在方格中。(2分)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创新是民族强胜的动力。2.在横线上写出加点字的读音。(2分)挂着露滴的鲜花,是那样娇弱纤 巧,对我们充满炽 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襄樊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B.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风雨无阻背残疾同学上学的女生张贺婷被评为“2008感 动襄樊年度人物”。C.中华民族富有创新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不断发扬。D.我们练习写作文,要多读多写,日子久了,自然熟能生巧。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分外(fn) 解剖(po) 深邃(su) 余晖(hu)B忐忑(t) 伫立(zh) 浩瀚(hn) 禁锢(jn)C颓废(tu) 弥留(m) 灵柩(ji) 襁褓(qing)D繁衍(yn) 强聒(gu) 颤动(chn) 亵渎(xi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余晖 借鉴 陨落 B灰烬 侮辱 辩护C栖息 风骚 嗔怒 D昏晕 丝缕 蕴涵3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故乡作者鲁讯,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人,他与契诃夫、欧亨利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C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政治家、军事家、诗人。D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康有为。他曾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B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过于恃才放旷,招致了杀身之祸。C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这方能称之为“敬业”。D沁园春雪中勾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6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B小说有矛盾冲突,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C小说的故事性强,比其他的文学样式更感人。D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 传扬。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填空(2) 商山早行最能体现“早行”的诗句是: _ , (3)武陵春中表现形象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孤独寂寞,忧愁无限的诗句是 , (4)沁园春雪中毛泽东以豪迈的气势称颂当今的英雄豪杰的诗句是 _ _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_ _. (6)过尽千帆皆不是, 。(7)苏轼在江城子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受到朝庭重用的诗句是_ _ 文言基础知识积累26分1. 准确拼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4分)陈胜王 以数谏故 尉果笞广 以头抢地 度德量力 陟罚臧否 分麾下炙 休祲降于天 2找出下面句子中通假字,并指明通哪个字。(4分)(1)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2)故不错意也 通 (3)自董卓已来 通 (4)仓鹰击于殿上 通 3准确理解下面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1)会天大雨 ;与皆来会计事 ; 会挽雕弓 。(2)辍耕之垄上 ;今吾以十倍之地 ; 要离之刺庆忌 。(3)遂用猖蹶 ;然操遂能克绍 ; 由是先主遂诣亮 。(4)受命以来 ; 先帝不以臣卑鄙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解释上文中加点字。躬:_ 每:_ 惟: 诣: 2填空。(1)三个臭皮匠,顶个 。(2)徐庶进曹营, 。(3)“卧龙”指 ,三国故事中有一外号“凤雏”的人是 。3简答(1)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 (2)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明刘备是个 的人。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5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写出来源于三国故事里的二个成语: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选择正确的译文。(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 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 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C先帝(刘备)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我住的草庐里来探望我. 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 7填空。(10分) (1)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2)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 ”。 (4)苏轼评价 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写出该作者体现这一风格的诗句吗?(至少两句) 诗句 (5)陈涉太息日:“ ! !” (6) ,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理解运用(38分) (一) (15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会天大雨 会:适逢 B上使外将兵 将:带领 C为天下唱 唱:倡导 D宜多应者 应:回答 2“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把 B因为 C认为 D凭借 3文中画线语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正确的一项译文是( ) A现在要灭亡了,是死,举行大计也是死,等于都是死。 B现在逃跑也是死,举行大事也是死,大家都等着死。 C现在逃跑也要死,发动大计也要死,不如都去死。 D现在逃跑也会死,发动大事也会死,同样都是死。 4对文中画线句子“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认为项燕已经战死了,或者可能逃亡了。 B认为项燕不是已经战死了,而是已经逃亡了。 C有的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认为项燕逃走了。 D或者认为项燕可能战死了,或者认为可能逃走了。 5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B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 C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全部经过。 D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的谋划。 6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3分) (1)陈涉世家中表现全文主旨体现作者抱负的名句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总结先汉兴隆的原因的原句是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7从下面的说法中找出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陋室铭、桃花源记、捕蛇者说中的“铭”、“记”、“说”都是古代的文体。 B水浒、红楼梦是长篇小说,故乡、孔乙己是中篇小说。 C“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这三个成语均出自论语。 D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依次是马克吐温和莫泊桑。 (二) 以人为鉴(12分) 郑公魏征卒。征寝疾,上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征薨(hong),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日:“人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en)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 【注释】 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上:指唐太宗李世民。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薨:公侯死称薨。鉴:镜子。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兴替:兴衰。替,衰落。朕:皇帝自称。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4分) (1)郑公魏征卒 (2)并为书石 (3)可正衣冠 (4)朕亡一鉴矣 2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3选出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3分) 郑公魏征卒 并为书石 士卒多为用 得鱼腹中书 A与不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 C与不同,与也不同 D与相同,与不相同 4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 。(3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2 , ,人比黄花瘦。3 , 。敲门试问野人家。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的句子是 , 5当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可喜的提高。其实,在我国古诗词中就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来。 , 二综合性学习:(8分)6 雨不仅仅是诗文里的“常客”,还常常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俗语中,请写出一条有关“雨”的俗语,并说说它的深刻涵义。(2分)_三浅层阅读理解(29分)(一)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故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分)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悲怆的情调里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和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8试分析词中的“无留意”的意境。(2分)答: (四)读博客,写跟帖。(2分)有两朵花在一起,其中一朵能结果,一朵不能结果。一天, 能结果的花对不能结果的花说:“你明知自己不能结果,为什么还要开放呢?”“我也知道,结果能让我们的生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甘甜,但开花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啊!”不能结果的花说,“我的生命会因开花而美丽、而芬芳、而获得别人的赞美,能享受到这种直透心底的幸福和快乐,我为什么不尽情地开放呢?”利琪有感而发:一朵花,纵然无法结果也会努力绽放;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应大声歌唱。紧接着有好多跟帖出现:奕奕跟帖:人不可能完美无缺,正因为残缺,完美才得以出现。天涯跟帖:成功者的首要标志,是他思考问题的方法。13你会有什么跟帖呢?请写两则。(1)(2)(六)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4分)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御:马夫。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相:担任国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自下:谦虚。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对:回答。15解释下列短语。(4分)(1)裨补阙漏: (2)名显诸侯: (3)以遗陛下: (4)荐以为大夫: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7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鲜明生动,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虽不够慎重,但表现了晏子的机智。18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说说他们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