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 绪论PPT课件.ppt_第1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 绪论PPT课件.ppt_第2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 绪论PPT课件.ppt_第3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 绪论PPT课件.ppt_第4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 绪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危重症护理学 曲阜市中医院李倩 2020 3 19 1 突发事件 海啸9 11恐怖事件SARS事件禽流感矿难火灾车祸意外事故 录象 2 海啸 3 海啸 4 9 11恐怖事件 5 SARS 6 黑龙江龙煤矿难171人遇难 7 矿难 8 火灾 9 车祸 10 电梯 行李传送带 煤气爆炸 山体滑坡 11 2005 8 18高秀敏心脏病突发在家中去世 让人痛惜 12 13 基本概念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病人生命 提高抢救成功率 促进病人康复 减少伤残率 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以现代医学科学 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 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 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14 起源与发展 世界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现代急危重症护理的起源 19世纪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 15 现代急救护理的起源 16 20世纪50年代 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 辅以 铁肺 治疗 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 监护病房 17 20世纪60年代 心电示波装置 电除颤器 人工呼吸机 血液透析机使用 重症监护病房 ICU 建立 18 20世纪70年代 在德国会议上提出了急救事业国际化 国际互助 标准化的方针 国际间统一呼救电话 加强急救车装备 交流急救经验等 1970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组建 1972年 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73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SS 法案 安全 高效 畅通 规范 1980年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 称 空中救护站 是世界空中急救最发达国家 1983年 美国危重症医学成为新学科 19 起源与发展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早期 急诊只是医院门诊的一个部门 危重症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 便于护士密切观察与护理 80年代 从大城市开始相继成立了急诊室 急诊科和急救中心 1980 10 30 卫生部颁发 加强城市急救工作 的指示 1983年卫生部颁发 城市医院建立急诊 室 的方案 各地相继成立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 1982年 协和设立第一张ICU病床1984年成立ICU 20 起源与发展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90年代 1983年 急诊医学成独立学科 1986年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 正式成立 设立全国统一呼救号码 120 1989年 卫生部将建立急诊科和ICU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条件之一 2003年 SARS后 国家投巨资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体系 21 急救走向国际 22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一 院前急救二 急诊科救护三 危重症救护四 急救护理人才培训和科研工作 23 一 院前急救 定义 也称院外急救 是指急 危 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包括事发地点的现现场救护和转送医院过程中的途中救护 是院内急救的前提和基础白金时间10 20min黄金时间60min白银时间6h白布单时间 6小时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帮助 普及急救知识 初步急救技能 24 25 二 急诊科救护 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 是院前救护的延续 合理的就诊区域 完善的急诊硬件 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 以提高急诊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26 三 危重症救护 定义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念 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设备 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 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生理功能监测 生命支持 防治并发症 27 四 急救护理人才培训和科研工作 加强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培养和业务技术培训工作 加强急危重症护理的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 提高学术水平 28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是集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科救护 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治疗的 生命绿色通道 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9 EMSS一体化 院前急救 急诊科救护 ICU救治 急诊科救护 转送医院 转送ICU ICU抢救 急救流程示意图 现场救护 途中救护 30 31 32 EMSS系统 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有监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急诊服务强化治疗 ICU 33 具备良好的系统通讯网 急救电话收接畅通 120 999 112等 自动显示呼救方位与救护车的动态变化 自动记录呼救时间 自动同步录音 急救资料储存 危重病人病情资料储存 提供医疗咨询 6 120 院前急救指挥调度软件系统中的三方通话功能可以达到中心调度台 现场救护人员和患者三方通话 34 流动急诊室 我国最常用的是救护车 运输工具 急救包急救盒急救箱救护车 35 急救护理人员素质 思想素质 高尚的医疗道德 同情心 社会责任感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具有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 同时要有团队作战精神 业务素质 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 急救护理相关的知识 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集知识 智慧和实际工作能力于一身 身体和心理素质 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稳定的情绪 良好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身体素质 36 专业化 EMSS的发展方向 37 国际急救标志 生命之星 整个标识以圆形为基底橄榄枝组合 平和安全圆环中心采用国际急救标志 生命之星 蛇杖 医学与健康6个角 发现Detection报告Rep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