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家庭洋溢书香.doc_第1页
让我们的家庭洋溢书香.doc_第2页
让我们的家庭洋溢书香.doc_第3页
让我们的家庭洋溢书香.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我们的家庭洋溢书香 于粉玲现在孩子的生活真幸福啊!上了年纪的人总会这样感叹。的确如此,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达到了小康,我们给孩子吃点好的、穿点好的,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家长仅仅限于此,就会坠入鲁迅先生所批评的“中国父亲”“只生不会养”的境地。不难发现,在现代的家庭有藏书的很少,我曾看到一篇文章,是关于世界各地人均购书的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购书15册,而中国每15人每年购书1册。不管这则报道的准确性如何,至少在某一程度上说明了中国人对阅读的冷漠,这与我们泱泱五千年文明大国是否相称呢?中国古人对读书相当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香门第”总是令人自然而然地生出些敬仰和羡慕。孩子是下一代,是未来和希望,我们的家长是否在带孩子去超市、去服装店的同时,也可以带我们的孩子去书店,给孩子买几本他喜欢的书,或者去邮局,为孩子订一两份孩子喜欢的杂志、报刊;我们的家长是否在家的时候,能静下心来,与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现在,我们不再要求我们的孩子着布衣、尝菜根,但让我们的家庭有点书香味是必要的,家中有些藏书,会让我们的家庭品味得以提升,让孩子可以随手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那就是家长留给孩子一辈子享用不完的财富。 2010年10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于粉玲许多学生与课外阅读的兴趣,但是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是很明确。如有的同学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吸取技巧,用在作文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我的做法是结合阅读教学,向他们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一是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对个别总为作文不会开头而发愁的学生,我采用这样的方法,引导他们选读“优秀作文”,让他们从若干篇习作的开头语中,进行仿效和借鉴,从而学会写开头。二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抓住配发的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一书,让学生在校内外的课余时间或回家后去反复阅读,并按我预先提出的思考题去思考去解答,遇到困难可向家长、同学、老师请教。三是摘读法。即摘抄所阅读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段,学生人人备有阅读积累本,每天一阅读一积累。每当指导学生作文时,我就提醒学生翻翻自己的阅读积累,从中选用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经过一番读书方法的指导后,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了,阅读时知道积累一些词汇和句段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渐渐提高了。 2010年11月 听课一得 于粉玲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大赛又结束了,最近几年,听了语文组诸多同志的课,感受颇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从备好课开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篇教材,不同教者对于教材的处理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内容设计,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学生的。但是在教学赛讲中,我们有的教师拿着名师教案在抄,这就失去了老师的个性创造内容,失去了班级学生的特殊差异考虑,我们的课堂成了演绎名师教案的流程。于是听课中就出现了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预先写在教案上,教师背诵教案的情况,这样的课堂不要说生成教学了,连演绎教学都是生硬的。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自己有时候也是仿袭着优秀教案,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自己明显感觉到对这些设计的处理有点力不从心。一是不适合自己的课堂,很多时候人家设计的一节内容自己一节课根本处理不完;二是不适合学生,许多方法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实现不了,于是只好草草结束,演绎了表层的教学内容,失去了深层的教学创新。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好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肯定要有教者自己的东西,也就是理论上说的备教材、备学生、备老师。借鉴名师的设计有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就如练字一样,“摹贴”“临帖”只是一个过程,最终是要丢掉字帖自己写的。我们在设计教学时,既要博采众长,又要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把语文课上得真实、扎实而朴实。 2010年9月不要吝啬自己的举手之劳 于粉玲电视曾播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年轻小伙子在晨跑,看到一位老大爷骑着三轮车吃力地上桥,他顺手一推,三轮车顺利上了桥,老大爷回过头报以感激的一笑。小伙子继续向前跑,来到树下,向上一跃,替小女孩取下拍上树的羽毛球,女孩子看着大哥哥的身影,甜甜地笑了。小伙子继续向前跑着,扶起倒在地上的指路牌、捡起地上的一个易拉罐看了这则公益广告,我深受感动。举手之劳,竟让生活如此美妙。我想:在我们的教学中也需要举手之劳。在工作中,同事之间经常会有一些事相求。当同事有事时,我们爽快地替她们代一节课;当同志教学中有困难时,我们毫不犹豫地帮她们找一些资料,修改教案、论文等等。举手之劳,我们帮她们解决了问题,而且让她们一点都不觉得有求于他的感觉,同时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就是举手之劳的魅力,对同志我们不要吝啬之间的举手之劳。在每个班中都会有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学生。有时老师都懒得说教,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做法:他坐不端正了,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况下,来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扶正他的身子,给他一个“惊喜”的眼神,这堂课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我们的“举手之劳”,举手之劳让我们获得“小顽皮”对我们“温柔之举”的关注,我们已经成功了。班级中有的学生有随意乱扔垃圾的习惯。这时,我们可以躬下身子拾起一片纸屑。当我们起身时,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同学躬下身子拾起剩下的纸屑。我们的举手之劳,已经感染了大家。这就是举手之劳的魅力,对学生我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