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十二中2012年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期中考卷.doc_第1页
平江十二中2012年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期中考卷.doc_第2页
平江十二中2012年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期中考卷.doc_第3页
平江十二中2012年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期中考卷.doc_第4页
平江十二中2012年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下期中考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江十二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班级: 姓名:一 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2分)A、环谒(y) 澎湃(png) 亘古(gn) 拈轻怕重(nin)B、骊歌(l) 羸(li)弱 哺育(b) 叱咤(ch ch)风云C、颦蹙(pn c) 蓦(m)然 冗(rn)杂 忧心忡忡(chn)D、羁绊(j pn) 彷徨(png) 嫉(j)妒 锲而不舍(qi)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逼狭 阻抑 炽痛 澜语 B 怪诞 镐头 污秽 机抒 C 暑名 家喻户晓 炯然不同 警报叠起 D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义愤填膺 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邓稼先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化学学家,获1957年诺贝乐化学学奖。B、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主人公是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D、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作家,他以作品小酒店闻名于世。4、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_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_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 2、他_孤独,_有“永恒”为伴。 3、过去他_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_。 A、1如果 仍 2诚然 并且 3遭受 兴奋 B、1如果 也 2虽然 可是 3遭到 高兴 C、1如果 仍 2诚然 可是 3遭受 高兴 D、1如果 也 2虽然 并且 3遭到 兴奋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县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6.古诗文积累填空(9分)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用“敲棋”这一动作含而不露地表达出作者寂寞无聊心情的句子是“ ,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耳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也被赵翼:“江山代有人才出,_ _”的殷切期盼所激励;我们也在“ ,青山独归远”的美丽画卷中目睹了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 ,壮士十年归”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在春潮急雨当中体会到“春潮带雨晚来急, ”的恬淡与静谧。7.名著阅读。(4分)班级举行“我愿与_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备选人物:阿廖沙 沙僧 诸葛亮 星期五 王熙凤 我愿与_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30字以上)8.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1分)【近之黄河】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二、阅读理解 (共42分)(一)文言文比较阅读(17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及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才能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甲】、【乙】两文分别从 和 论述了这个道理。【甲】文中方仲永因为 最终 。(4分)10. 【乙】文中衍生出一些成语,试写出来.(2分)11解释下列的词语.(3分)当涂( )涉猎( )往事( )12.【甲】、【乙】两文中的中心人物方仲永和吕蒙都经历了一番变化,说说他们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方仲永: 吕蒙: 13.翻译下列语句。(4分)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二)阅读社戏中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4-17题。(9分)(甲文)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是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羊蹲在草里。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乙文)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地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14、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甲、乙的内容。(2分)甲文: 乙文: 15、“我”去时的心情和回时的心情有何不同?(2分)16、甲文中画框中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3分)17、说一说甲乙两文写景的特点。(2分)(三)现代文阅读(16分) 母亲的贺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当年,他刚刚20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第二天早上4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怀揣着那张贺卡,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18.本文依次叙写了写贺卡 等情节。(2分)19.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 20.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21.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他”的手中?(4分)2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B.本文既刻画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三、 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带上欣赏的眼镜,你会由衷地赞叹“生活真好”;打开心灵的窗户,你会由衷地赞叹“拥有亲情真好”;怀着博大的胸怀,你会由衷地赞叹“遇上挫折真好”;举起自信的火炬,你会由衷地赞叹“前途真好”亲爱的同学,风华正茂的你,又想对什么说声“真好”呢?请以“_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 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5A D C C C6.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竹中窥落日 谁家玉笛暗飞声 双袖龙钟泪不干 各领风骚数百年 荷笠带斜阳 将军百战死 野渡无人舟自横7。示例一 沙僧 西游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着师傅,打点行李,问路化缘,做事认真,我愿与他交朋友。示例二 阿廖沙 童年阿廖沙生活在弥漫着暴力和仇恨的家庭里,我愿意与他交朋友,给他一些帮助,让他成长的路上多一些温暖和快乐。8(1分)略 (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 (2分)符合题意1分,简洁有力1分。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9 反面 正面 因为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10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11当权,当道 粗略地阅读 指历史12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因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吕蒙:孙权劝学,吕蒙就学最终学有所成13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14、甲文:月夜航船。乙文:月下归航。15去时心情很急切,回时很轻松欢悦(几分留恋)16、山是不动的,动的是船,这种写作手法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