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教育问题及对策邵燕楠(西南大学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美姑县是最早被国家认定的“141”个贫困县之一。美姑县辖9个区,36个乡镇,290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750户,总人口183000人,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8%,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自治县。截至2004年底,美姑县有乡村人口180734人,其中有110个贫困村。截至2000年有贫困人口93246人,其中70%以上的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山和二半山地区。全县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常耕面积12824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98%。农村人均占有耕地0.072公顷。仍然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阶段。解放前,彝族处于奴隶社会,严格意义上讲,没有现代形式的教育。彝族是靠通天的使者,毕摩,来传授行为规范和一些知识。知识是掌握在毕摩手中的。毕摩是一种巫术的性质。解放后,彝族地区的教育有了发展。1956年开办了第一所小学,1966年开办了第一个初中班,1972年开办了第一个高中班。一 教育的基本概况全县共有中小学232所,其中小学228所,其中,中心校24所,村完小2所,村非完小165所,教学点37个;初中4所,带帽初中3所,完全中学1所;中小学分布在河谷地带的有35所,占总数的15.09%,分布在二半山地区的有93所,占总数的40.09%,分布在高寒山区的有104所,占总数的44.8%。 2001年,四川省开始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随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美姑县有29所学校受益,共投入资金1400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建筑面积18958平方米。在牛牛坝学区中心校配备了电脑,在10个片区中心校配备了电视及VCD等设备。 2004年度,美姑县财政对教育投入2434.0728万元,其中教师工资2297.6374万元,业务费34.2万元,公务费52.2454万元,村小建设50万元。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姑县的教育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学校危房多,校舍容量不够;教育投入不足,等等,但本文主要探讨美姑县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第二,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低下。因为学生是教育中的最终的、直接的受益人,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目的,而教师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直接操作者,因而,这两个问题是核心、关键的问题。对于美姑县来说,诸多其他问题的产生、甚至解决的方案,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着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或者改善。这两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综合的、复杂的,不能简单化地把一个问题的产生归结于一个原因,得出一个对策,应该用复杂的思维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现象所产生的种种原因,并根据这些交叉、错综复杂的原因来思考对策。(一)学生流失严重 全县现有712周岁的学龄儿童22875人,男童11945人,女童1093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龄儿童22600人,少数民族男童11800人,女童10800人。1315周岁适龄生7320人,男3840人,女3480人,其中少数民族7230人,男3790人,女3440人。其中,712岁周岁适龄儿童未入学的1352人,其中女童1183人,13至15周岁适龄生未入学的6052人,其中女童2997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94.09%,其中女童入学率89.1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7.31%,其中女生入学率为13.88%。2004年,小学生在校生数20968人,其中女童9518人,少数民族20692人。初中在校生1276人,其中女483人,少数民族学生数1230人。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姑县存在着入学率较低、辍学率较高的问题。 具体来讲,小学低年级段入学率较低,而高年级段的辍学率较高。我们可以从各个年级的学生数所占总学生数的比例来说明这个问题。2004年,小学一年级学生数3654人,占小学生总数的17.43%;二年级学生数3865人,占小学生总数的18.43%;三年级学生数6987人,占小学生总数的33.32%;四年级学生数3644人,占小学生总数的17.38%;五年级学生数1632人,占小学生总数的7.78%;六年级学生数1186人,占小学生总数的5.66%。初中一年级学生数为56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4.59%;初中二年级学生数为391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30.64%;初中三年级学生数为316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24.76%。表一 美姑县小学各个年级学生数表年级学生总数所占比例(%)小学一年级365417.43小学二年级386518.43小学三年级698733.32 小学四年级364417.38小学五年级16327.78 小学六年级11865.66总计20968100表二 美姑县初中各个年级学生数表 年级学生总数所占比例初中一年级569 44.59初中二年级39130.64初中三年级31624.76总计1276100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在校学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小学一年级的入学率也明显地低于小学三年级的在校生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数为1186人,而升入初中的仅有569人。这就说明,在小学低年级段,入学率不高,而在高年级段辍学率较高。学生流失的现象严重。 为什么会出现低入学率、高辍学率的问题?根据调查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对于经济贫困的家庭来说,教育的成本太高,导致许多适龄儿童的家庭难以支付必要的教育费用,从而使儿童失学在家。第二,彝族没有受教育的传统,父母没有送孩子上学读书的意识,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与制度,让彝族父母与孩子看不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与利益。第三,学校的布局不尽如人意,家校的距离远,从而使一部分年幼的儿童失学在家。 贫困是制约美姑县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据粗略估算,美姑县至少还有约一半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到2004年底,仍有62506的人口没有越过温饱线。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教育费用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是压在肩上的承重的负担。2004年,四川省开始实施“一费制”。1对于乡镇的孩子来说,每生每学年需要交180-220元,其中,杂费60-100元,课本费75元,作业本费15元,信息技术教育费30元。对于在村小就读的孩子来说,每生每学年需要交170-210元,其中杂费50-90元。就读于乡镇中学的初中学生,每生每学年需要交285-345元,其中,杂费70-130元,课本费155元,作业本费20元,信息技术教育费40元。除了“一费制”外,还存在其他的收费项目。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住宿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2005年,四川省开始实施“两免一补”,免除一部分贫困生的书本费和杂费,这并不意味着一部分贫困生不用交钱读书了,他们仍然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通常来讲,少数民族的教育机会成本高于汉族。教育机会成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学生入学后,家庭经济收入的损失;第二种,在有限的资金下,由于购买学习用品,就不能买其他用品或进行家庭投资。对于第一种,可以从学生辍学后做什么反映出来,是否喂养牲畜,参加体力劳动等。第二种类型涉及到家庭的价值观,权衡长远投资与短期投资。事实上,家长权衡教育机会成本后,会做出让孩子读书或者不让孩子读书的决定。由于彝族没有在学校受教育的传统,看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教育是否能为他们带来好处和利益,就成为孩子上学的关键。 就目前看来,长远的教育投资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没有后期回报的。因为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农村的孩子处于劣势,很难学有所成,考上大学,或者通过接受教育后,增加收入,找到正当的一份职业。读完书后,极有可能仍是回家务农,但又与当地的生活习惯格格不入,因而一部分人外出打工,但挣得钱确实不多,贴补家用或者缓解因为受教育而带来的家庭收入的损失实在是微不足道。因而,一方面,改变或者扭转家长的价值观念,但另一方面,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务之急,改变农村教育中存在的这种怪圈和恶性循环。 同时,村民并没有看到教育为当地的发展带来的好处。的确,教育确实没有给社区的发展带来利益,相反,由于对教育的投入,农民的负担更重,从现实来说,孩子去读书,家里的农活没有人干,农民的家庭收入受到了影响。而且学校所教授的内容,与农村无关,是以城市的生活为基础的,是学术上的知识,而不是实用技能的知识。学校与当地村社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得到村社的支持。学校就是学校,是独立于当地村社的。学校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把村社排除在外,学校直接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 学校的布局大多集中在人口稠密或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按照当地的惯例,50户人家以上建立教学点。那么,就造成了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不可能来上学,主要原因是孩子太小,父母担心路上安全问题。这也是造成小学低年级中,大龄儿童多的一个现象。据统计,有5380名在校中小学生居住在河谷地带,占学生总数的24.01%,其中女生2650人,占女生总数的24.91%;居住在二半山的学生人数为8980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40.07%,其中女生4120人,占女生总数的38.72%;居住在高寒地区的学生数为8048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35.92%,其中女生3870人,占女生总数的36.37%。 (二)师资数与量的不足 2004年,美姑县在职中小学教职员工1122名,其中,女教师有378名,男教师744名;汉族教师405名,少数民族教师717名;高中教师有15名,初中教师126名,小学教师981名。另有代课教师314名。 然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按学生比例概算,小学教师应达到1510名,但现在加上代课教师仅有1495人,如果严格按照事业改革要求清退代职代课教师,还缺小学教师529人;初中教师应达到162名,现仅有126人,还缺36人,高中教师应达到24名,现仅有15人,缺9人。缺中小学教师共574人。如果按2010年“普九”目标来概算,需小学教师1585名、初中662名、高中107名,合计需教师2354名,到2010年中小学教师需净增1232名。 教师的素质也不尽如人意。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美姑县至今仍然存在着代课教师,代课教师的学历普遍低下。据统计,小学毕业的代课教师有205名,占代课教师的65.28%,初中毕业的有101名,占代课教师的32.16%,高中和中专毕业的有8名,占2.5%。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 造成教师数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困难,没有财力设立足够的教师岗位。教师素质低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机会或者没有资金参加培训。 教师培训机会少。人们普遍意识到教师培训很重要,但县政府并没有把其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也没有制定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现有的培训计划是学历性质的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学历培训。据统计,2004年,美姑县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名,中级396名,初级712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培训的内容没有关注教学质量,甚至所培训的内容与当地的教学条件毫无关系。如,有些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但学校却没有一台电脑设备。对新课改的培训几乎没有。不仅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少,而且教师培训的资金也很少。州、县教育局却无暇或无力配套教师培训的资金,外出的培训费、路费教师个人承担。今年暑假,县教师培训中心将培训1,270名教师,为新课改做培训。但教师需要自己负担培训经费以及在培训期间的吃住问题。三 对策 针对美姑县教育存在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我认为,从现实情况出发,有两个对策可以改善美姑县教育的现状,打破美姑县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低级循环。第一,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的实施,第二,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实行顶岗实习,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在美姑县,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小学低年级段,存在着如何让孩子“进得来”的问题,高年级段存在着如何让孩子“留得住”的问题。正如前面的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关键词:贫困、教育成本以及教育回报。那么,针对这些原因,如何找到对策?我们认为,在现有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两免一补”的实施是改善这些问题的一个对策,显然,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能简单地依靠“两免一补”,然而,“两免一补”确实能够从一定的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的严重局面。 2004年秋季,中央开始在民族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指对农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免学杂费,对寄宿制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其中,免费教科书由中央财政部拨款来解决。美姑县的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免除教科书的费用为27.5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免除教科书的费用为40元。杂费的免除以省为主,市(州)补贴的形式来解决,由省来决定免除杂费的标准的幅度。美姑县免除杂费的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55元,初中,每生每学期85元。原则上,接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同时也享受免除杂费。目前,美姑县免除教科书的投入资金51.917万元,受益的中小学生数18383人,其中初中1091人,投入资金4.364万元,小学17292人,投入资金47.553万元;享受免学杂费18383人,共投入资金104.3795万元,其中初中1091人,投入资金9.2735万元,小学17292人,投入资金95.106万元。 全县共有普通、重点寄宿制学生6140人,普通、重点寄宿制学生占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27.4%。学生生活补助的标准按各地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美姑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为:普通寄宿制小学每生每月补助30元,初中每生每月补助40元;重点寄宿制小学、初中每生每月补助50元,高中每生每月补助60元。 “两免一补”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在校的贫困生,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和家庭的教育负担。“两免一补”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儿童能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因而,贫困是“两免一补”发放的最主要和第一位的指标,而不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最贫困的儿童,由于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因而,学习成绩很低,这些儿童是最需要资助的,他们的学习成绩低,并不是因为天赋或智力或者不努力的原因,而在于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过程处于劣势。“两免一补”就是要针对这些儿童,使他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两免一补”不完善的地方在于资助的学生可能不是最贫困的、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两免一补”并没有资助所有的贫困的学生,资助面占农村贫困面的30%-40%。那么如何确定最需要得到资助的贫困生?四川省教委规定了确定贫困生的四条原则:第一,绝对贫困户,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第二,孤儿;第三,伤残军人、烈士的后代;第四,疾病或受灾的儿童。在确定贫困生的操作上遵循这样的程序:各个村委会决定本村贫困生的名单,然后送到中心校进行审查,中心校对这份名单进行调整或者去掉不合理之处,得出初步的推荐名单,进行公示,同时上报县教育局,县教育局确定最后的名单。从这个操作程序当中,我们发现,中心校对确定“两免一补”的目标人群具有很大的权限,也就是说,中心校的教师以及管理者成为选择“两免一补”受益学生的关键性人物。那么,就存在这种可能,贫困不是“两免一补”发放的最主要的和第一位的指标,却是主要地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决定资助发放的人群,而不是主要地针对贫困的学生,即是奖励优秀学生,是奖学金性质的补助。 如何使“两免一补”真正地落实到最需要资助的贫困儿童而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儿童身上?我们认为,村委会、中心校应该与扶贫办、民委开展合作,打破机构之间的隔离状态,共同确定贫困生的名单,同时,又可以加强互相的监督机制。由于教育管理以地方为主,因而,基层人员的素质就成为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培训地方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美姑县,教师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美姑县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代课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对于代课教师来说,素质低下是显而易见的。而师范毕业生却存在“扎根难”的问题。让师范毕业生自愿地到贫困山区教书,并不是仅靠解决物质待遇这么简单。同时,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也困难重重,除了教师没有培训的机会和资金外,教师没有时间离开教学岗位进行在职培训。在美姑县,骨干教师往往兼任两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如,语文教师兼任美术或者音乐课程,或者教师身兼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校长等数职。如何使教师有机会参加在职培训?如何使师范毕业生自愿地到贫困山区教书?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以缓解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现状。我们认为,开展学生顶岗实习的做法不失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对策。顶岗实习旨在通过师范学生前往贫困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轮换制实习,从而彻底更新贫困地区师资现状。其具体做法是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实习格局进行全面的改革,打破以各系科、各专业为实习单位的原有安排,各专业学生经教育专业进行统一培训后,形成多专业互补的综合实习小分队,定点定向到贫困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一年一届,便使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拥有了一支动态、稳定的本科学历的教师队伍。同时,现有的在职教师可以参加校外的在职培训。顶岗实习的具体思路是: 1贫困地区师资水平低下,不应再力图作基本达标的、普遍满员的、不分轻重的、在本系统内全面解决,而应集中其有限的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素质提高,以其作为顶岗实习的基础教育与高师实习一体化基地的、常设稳定的中坚力量。对地方基础教育,是其基本的教学骨干和力量;对高师实习生来说,是主要的指导教师。以构筑顶岗实习的基地系统,确保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的稳定和质量提高的连续性。 2高师系统进行全面改革。彻底打破以各系科、各专业为实习单位的原有安排,各专业学生需经教育专业进行统一培训后,再以教育设计为中轴(教育设计职能由教育专业担任),以此形成多专业互补的综合实习小分队,定点定向地到顶岗实习的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如此,一年一届,便使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拥有了一支动态、稳定的本科学历的教师队伍。以这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师教育如何面向基础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师资水平长期低下的问题。 3以高师学生实习一年为契机全面推进计算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河北承德县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14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河南新乡市长垣行知学校中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西安航天基地公办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福建省莆田市东峤镇卫生院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饭堂厨房承包合同7篇
- 护理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初级陈列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养殖业化生产合同
- 企业岗位职责考试题及答案
- 实习报告评分标准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计算、解决问题(同步练习)
-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2024年秋)
- 二次抵押贷款合同
- DZ/T 0462.5-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5部分:金、银、铌、钽、锂、锆、锶、稀土、锗(正式版)
- 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
- 芯片封装行业分析
- 健康指南绝经与乳腺癌的关联性
- 幼儿园教育课题研究培训
- 《家蚕小蚕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