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汉代哲学公元前206 公元220年 1 秦朝用法家理论 由于法家推崇法治 主张争力 在群雄争斗之中 确实能成为夺权的有力武器 秦始皇就是用这种理论 统一了六国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 但法家理论严酷暴烈 严而少恩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 汉代秦制以后 选择了黄老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所谓黄老就是经过改造的先秦道家一派的思想学说 主要精神是依托黄帝老子 讲道术 倡清静无为而无不为 即在休善生息中图进取 黄老无为而治的理论 对汉初政权的巩固 社会的安定 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经世致用之效 但是 黄老 无为 之术只能起到缓和阶级矛盾的暂时作用 因它放松了对下层的干涉 特别不利于驾驭地方割据势力 因此 在经济繁荣和政治无为的背后 又潜伏着新的危机 甚至会危及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 国家经济已相当雄厚 年轻有为的汉武帝决心利用较为扎实的根基 一反 无为而治 的汉室传统 实行 有为 的强力政策 那么用什么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呢 汉武帝采纳了三十多岁的董仲舒提出的 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建议 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 2 一 汉代的哲学思潮 汉代大体上有五个系统思潮 1 黄老哲学其特点是强调与民休息 清净无为 他们重视老庄 但又汇合了法家等百家的思想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主要有 陆贾 司马淡 经法 文子 淮南子 严君平 3 2 新儒学系统其特点是 揉和儒 法 道三家思想于一炉 对 大学 中庸 孝经 的重视是新儒学形式的理论标志 4 大学 侧重于教育 伦理问题 故叫 大学 它探讨如何通过教育 在人的思想中确立封建政治和道德规范 这无疑是对法家轻视道德教育的极端偏向的一种纠正 它确立了三纲八目 三纲 明德 美好的道德 亲民 管理好老百姓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认为这三条是人一生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 八目即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这是达到三纲的步骤 大学 的道德规范是 君惠臣敬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 朋友之交讲信用 中庸 为子思写 也是政治哲学 它侧重于探讨教育 道德的根据 人性与天道问题 孝经 则解决了 大学 中庸 中提出的一系列封建政治和道德原则中谁是最基本的问题 主张 孝 为本 并解决了孝与忠的问题关系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贾谊 董仲舒等 5 3 唯物主义无神论系统代表人物主要有 杨雄 桓谭 王充 王符 仲长统 4 佛教的传入5 道教系统 6 二 汉代的哲学问题 1 天人关系问题以董仲舒为代表 他以儒学为宗 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 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 宣称 天者 百神之大君也 天者 万物之祖也 万物无天不生 百神非天不灵 天决定一切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 他提出了人本于天 天人相类 人副天数 天人感应的理论 7 在天与人的关系上 他提出了人本于天 天人相类 人副天数 天人感应的理论 在他看来 人是天的缩影 是天的副本 说 人之为人 本于天 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人的模样与天的模样无什么区别 的形体之说 人有骨格 乃因天有时数 一年有366天 故人有小骨格366块 天有十二个月 人有大骨头十二块 天有五行 故人有五脏 天有四时 人则有四肢 天有昼夜 故人有睡醒 从感情认识上说 天有冷暖之时 故人有好恶之心 天有寒暑之季 故人有喜怒之情 天有冬夏之令 故人有刚柔之性 人的道德品质 均是 天意 天志 的体现 对于人之中的君主与天的关系 董仲舒主张 君权神授 谴告 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 8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为谶伟迷信提供了理论基础 谶伟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流行 到西汉末年 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 谶伟迷信也就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一度成为西汉末 东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宗教神学 9 谶 按当时的解释是 诡为隐语 预决吉凶 也就是用模棱两可的文字来预言人事吉凶 抽签 亡秦者胡也 今年祖龙死 刘秀当为天子 刘秀发兵捕不道 卯金修德为天子 刘歆 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李通 纬 当时的解释是 经之支流 衍及旁义 是相对于经来说的 是对经的解释 发挥 故往往有经便有纬 10 谶讳迷信把天人感应进一步向神秘主义推进 以王充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者 对谶讳迷信说进行了抨击 他高举 疾虚妄 的旗帜 全面分析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宗教迷信 他主张天道自然无为 反对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在他看来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抹杀了天与人的区别 指出天与人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 天无目的 无意志而人有目的 有意志 有感情欲望 反驳了天地故生人的思想 指出天地生人 生物都是自然而然 万物的产生都是天地合气的结果 犹如夫妻合气 生育子女一样 正是因为天道自然无为 因此人不能以自己行动去感应天 天也不会随人的行为而发生感应 11 2 世界生成论 宇宙生成论 宇宙与世界相通 四方上下曰宇 往古来今曰宙 淮南子 原道训 世为迁流 界为方位 汝今当知 过去现在未来曰世 东 西 南 北 东南 西南 东北 西北曰界 严楞经 先秦对宇宙生成讲得较简单 老子 中说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易 大传 但不太系统 到汉代就相当丰富了 如 淮南子 中说 道始于虚廓 虚廓生宇宙 宇宙生气 然后由气分成天和地 有的提出 天地成于元气 董仲舒在书中也提到 元气和顺 把元气视为天地间气之整体 汉代天文学中也有 元气 概念 王充认为 人与万物都是天地生成的 天地是无意识的物质实体 又说 天地万物 俱禀元气 12 3 形神关系形神关系问题源于先秦 管子 中就有 精气 说 认为人的精神作用源于精气 说 天出其精 地出其形 无疑是唯物主义 但有形神二元论倾向 认为神也是气 只不过是精气而已 荀子提出了 形具而神生 的命题 肯定了形为神的基础 比管子前进了一大步 汉代思想家着重探讨了这一问题 桓谭提出了烛火之喻 认为精神居形体 如 火之燃烛矣 烛灭则 火不能独行于虚空 不能存在 神也不能离形而存在 王充进一步发展了桓之观点 以充分理由证明人死不能为鬼 其理论根据是 人之所以生者 精气也 精气为人的血脉 死后 血脉枯竭 即精气消灭了 可见 所以死者也是精气 既然精气已失 当然也就无所谓灵魂存在 13 4 古今之变 历史观 汉代思想家都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 司马迁提出过 通古今之变 究天人之际 是汉时哲学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陆贾 奉书出使赴南藩 折服枭雄语不凡 更有一篇传治道 古今得失好推源 董仲舒认为 天不变 道亦不变 意即形式可变 历史本质则不能变 王者有改制之名 无易道之实 他主张历史可按 三统 黑白赤 三正 的形式循环变迁 周而复始 但实质不能变 这些变动 董仲舒叫做 新王必改制 以表示一个新的皇帝重新受天命统治人民 但社会的实质 道 则是不能变的 因为 道之大源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14 淮南子 认为 社会历史 因时而变 制宜而适 先王制度如不适宜可以废除 又说 如有利于民便 不必法古 如有助于事情的完成 就不必循旧 坚持了进化历史观 司马迁也重视从人事得失成败来说明历史变化的原因 否定天能主宰历史 但未完全摆脱天命论和历史循环论 杨雄在历史观中有许多辩证思想 认为历史 有因有革 可则因 否则革 肯定了继承与变革的必要性 15 唯物主义者王充在历史观上 针对 今不如古 的复古主义观点 指出人类总是后代超过前代 今胜于古 汉高于周 是历史事实 他从人们的衣 食 住 行等方面论证了今胜古 汉高周的铁的事实 王充又针对复古主义者把社会的发展或倒退 完全归结为统治者的好坏 完全是由圣贤决定的观点提出了批判 力图从历史的发展中找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 找出一种必然性 认为历史的发展决定于 天时历数 社会的 昌衰兴废皆天时也 并非取决于君主的贤愚 世之治乱 在时不在政 国之安危 在数不在教 贤不贤之君 明不明之政 无损益也 也就是说 社会治乱 国家安危 不是决定于君主的贤愚 政治的清浊 君主和政治对社会发展既无帮助 也无妨碍 是以取决 时 数 王充所说的 时 数 是一种盲目的自然力量 他是用自然原因来说明社会的兴衰治乱 这是离开人而从历史外部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动力 未能找出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因 但是 王充这种思想对反对唯心主义英雄创世说 无疑有其合理性 16 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强大的 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我们不能否认 尤其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 更是如此 今天也不能忽视 如中东国家并非其生产力发展而是其地理条件好 石油多 鞍山能成为钢都 抚顺能成为煤都 景德镇能成为瓷都 宜兴能成为陶都 自贡能成为盐都是与地理环境分不开的 当然也不能夸大 淮南子 说 坚土人刚 弱土人肥 垆土人大 沙土人细 山气多男 泽气多女 风气多聋 障气多哑 陈亮认为钱塘之气暗弱 当然 他认为历史发展与政治人为毫无关系是不对的 这就客观上为统治者的黑暗统治开拓了罪责 王充还试图探索社会发展的经济原因 认为 让生于有余 争起于不足 仑禀实知礼节 衣食足知荣辱 把人们的道德观念与经济情况联系起来 无疑是闪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火花 总之 汉代思想家一般都承认历史是进化 发展的 而且较关心经济发展 注重人的作用 故较之先秦前进了一大步 17 5 人性学说先秦时 人性问题就已提出 且展开过争论 孔子提出了 性相近 习相远 的命题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人生来就有善端 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 荀子则说人性本恶 到汉时 对此问题的争论进一步展开和深入了 董仲舒提出 性三品 对什么是性 他下了定义 说性是 天质之朴也 又说 生之自然之资 谓之性 即是说 人性是人的自然资质 他进一步又提出了 情 的学说 认为与人性相联的有情 人有性情 如天有阴阳 性倾向于善 情则倾向于恶 二者是对立的 但都是受命于天的结果 故他主张要 养性以制情 他进而又把人性分为三等 一是性过情 这是 圣人之性 是善的 一是情胜性 又叫 斗筲之性 斗筲形容才识短浅 论语 说 斗筲之人 何足算也 具有这种性的人 生来刁顽恶劣 即使后天教育也不能改恶以善 而只会为非作歹 一是 性与情不相胜 这是 中民之性 有这种性的人 也可以为善 也可以成恶 这一类人只要顺从地接受封建道德的教育和感化 就可以行善 一般地主官僚 士大夫都属于这个行列 可见 他的 养性制情 主要是对这一种人而言 18 杨雄认为人之性是 善恶混 修善则善 修恶则恶 强调后天修养 主张从言论 行动 仪容 所为四个方面去努力修养善性 王充认为 人性禀于元气 因禀气有厚薄 故人性有善性 气厚则善 薄则恶 认为至善与至恶的人性是不可改变的 中人之性是可以改变的 可见王充的人性说与董仲舒相似 不过 王充是以唯物主义出发 汉代一般说来 比较多地把人性归之于气 把性划分为不同类型 董仲舒还划分性与情的不同 不是只执著善或恶之一端 且注重对中民的教化 这些都比先秦深入 19 三 经学的演变 1 什么是经学 经 即指经典 在先秦时代 不是专指儒家著作 到汉武帝以后 专指儒家学者确定的经典 故经学是属儒家之学 是阐发 训解儒家经典之学 是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正统 在社会生活 思想领域有最高权威 有极重要地位 经学又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不同 经学不等于哲学 包括了哲学 文学 历史等 玄学同样不等于哲学 只是哲学成份多一些 中国文史哲不分家 这与经学体系有关 汉代儒家经典通常指六经 20 诗 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传说古诗本来有三千篇 经孔子删订 存留三百零五篇 概称三百篇 即流传至今的 诗经 分 风 雅 颂 三部分 孔子对 诗 的教育作用评价很高 认为 不学诗 无以言 又说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书 即 尚书 是中国最古的一部史料总集 上自尧舜 下至春秋初期 相传孔子共搜访到三千多篇 他去其虚妄 删其重复 将余下的百篇编篡成书 孔子编辑和传授 书 的目的就在于宣扬文武之政 使后人得到精辟的历史借鉴 21 礼 为孔子选取 士 必须学习的各种礼制 共十七篇 就是流传至今的 三礼 之一的 仪礼 三礼即 周礼 仪礼 礼记 周礼 讲各种官制 仪礼 讲各种典礼节仪 礼记 讲礼的性质 意义和作用 孔子认为 不学礼 无以立 孔子认为 立于礼 必须从自我修养上下功夫 能从心理上克制自己不符合礼的不正当欲望 即 克已复礼 在言行上要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这样才能不越礼 相传孔子曾编过 乐经 但后人从未见过 孔子爱好音乐 也很重视音乐之教 孔子主张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孔子把礼教和乐教视为政治的重要手段 认为 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他指出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 强调礼乐是政治和刑罚的基础 22 易 本是一部占卜的书 由阴阳组成八卦 两两相叠 又构成64卦和384爻 孔子十分喜欢 易 读到 韦编三绝 的地步 他对 易 经作了传 摈弃了其卜筮内容和神秘色彩 而将其作为哲学和政治伦理思想来传授 使 易 成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 春秋 是迄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编年史 由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 春秋 整理而成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 公元前722年 到鲁哀公十四年 公元前481年 共242年的大事 春秋 记载简略 而寓意深刻 所谓 微言大义 孔子作 春秋 的目的是 正名分 寓褒贬 明善恶 所以学习 春秋 主要是以史为鉴 培养政治道德观点 后人屡有为 春秋 作传的 成为经典教材的有 三传 其中 公羊传 和 谷梁传 主要是阐发 春秋 的义理 而 左传 则以叙述史实为主 23 2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争以汉代通行文字写的为今文经学 主要是隶书 用汉代以前的文字写的叫古文经学 蝌蚪文字 今文经学政治性较强 密切为现实服务 讲阴阳灾异 微言大义 很多都是迷信 但其中不无自然科学知识 古文经学 尊重历史 重文字训诂 强调典章制度 不讲阴阳灾异 微言大义 当然 其训诂也繁琐 叫 分文析字 烦言碎词 争论状况 刘歆 韩歆 贾逵 由何休做三篇文帝驳斥古文经学家的主张 此三书叫 公羊墨守 左氏膏肓 谷梁废疾 今文推公羊春秋 此书如墨子守城一样牢不可破 而左氏 谷梁均为古文经学家所赞许 故何反对 后来郑玄则主张今 古文统一 写了 公羊发墨守 左氏针膏肓 谷梁起废疾 三文 论证自己观点 24 四 汉代哲学的特点 1 不断地摸索统一的思想理论2 综合潮流3 繁琐的注释 形式上看 4 注重宇宙生成5 哲学为政治的合理性作论证 25 1 不断地摸索统一的思想理论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都想统一中国 政治上的统一主张也就是产生了统一思想的要求 如商鞅就主张用法家思想统一 荀子则主张用儒家思想来统一 吕代春秋 作过统一思想的尝试 以道为主 以儒为辅 秦始皇焚书坑儒 以法为教 汉初统治者接受教训 用黄老无为思想来统一 武帝则 废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综合潮流与统一意思想的要求相适应 汉初思想家都采取了一家为主 揉和各家的思想 先秦是 自是而相非 各家是冰碳之不容 荀子 吕氏春秋 开始综合各家学说 汉代便成为一种潮流 如 淮南子 以道为主 董仲舒以儒为主 26 3 繁琐的注释 形式上看 由于定下了经典 故使人们只能注经 不敢离经叛道 使一大批学者去从事经典训诂 不是解放思想 而是使思想凝固化 思想无活力 这一方面不如先秦 对我国思维方式有强大影响 4 注重宇宙生成 先秦哲学较重视心性 汉代哲学则注重宇宙生成 几乎每一个哲学家都论述了宇宙生成问题 27 5 哲学为政治的合理性作论证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 哲学要为政治服务似不无道理 但如何服务 服务形式怎样 则是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 先秦由于诸侯争霸 各国都想寻找为自己服务的哲学 故学术界百家争鸣 互较高低 学者到处游说 择主而从 政治家也可择论而立 哲学与政治双方都有选择余地 松散的政治组织会给思想以一定自由 汉代则不一样 政治上的统一 要求哲学只能为自己论证 一个政权 只能容忍一种思想 不要争鸣 凡合统治者胃口则存 否则会视为异端 如 论衡 到王充死后100多年才公之于世 桓谭的 新论 难以传下来 王符把自己书叫 潜夫论 汉四百年左右 比战国两百年留下的著作要少的多 28 先秦时政权对哲学的干预要少一些 汉时则直接干预 一是开辩论会 带围剿式 如今古文之争 二是确立五经博士 通晓五经则做官 用权与利主宰哲学 使哲学成为政治的婢女 29 孔子提出过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说 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又说 男女之别 国之大节 节 气节 节操 孟子提出过 五伦 即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中庸 中也提出过 五伦 思想 君臣 父子 夫妇 兄弟 朋友 荀子在 王制 君道 等篇中都肯定了君 臣 父 子关系不能改变 韩非则更明确提出 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三者顺则天下治 三者逆则天下乱 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在这里已把君臣 父子 夫妻间的尊卑关系绝对化 并称之为 天下之常道 到了董仲舒时 他根据神学 阳尊阴卑 的理论 不仅定了 三纲 而且认为三纲完全出于天意 说 王道之三纲 可求于天 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四条绳索 君权 族权 夫权 神权 提供了理论根据 30 对于皇权专制的理论 董仲舒作了比较系统论证 首先 他继承了先秦以来君权神授的理论 说 唯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古之造文者 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取天地与人之中 以为贯而参通之 非王者孰能当 其次 在君臣关系上 他引用先秦以来的阴阳学说来比附君臣关系 说 君为阳 臣为阴 臣者君之合 下事上如地事天 谓之大忠 忠 患拔剑酣歌成往事 肃班就序赌新仪 31 董仲舒又论证了家长专制的理论 家长专制的理论 三纲 五常 中就是父为子纲 如果说皇权专制主要是强调 忠 的话 那么 家长专制则主要是强调 孝 这种家长专制 强调 孝 的说教在我国历史上早就存在 舜在古代是孝的典型代表 其父鼓叟三次害他 他均不计较 孔子说过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 孝慈则忠 直接提出了孝的政治目的 孟子说过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孝子之至 莫大乎尊亲 不孝有三 据赵岐说 按周礼规定 不孝有三种情况 一 对父母的过错曲意顺从 使父母陷于不义 二 家中贫困 父母年老 又不去当官以取得奉禄来供养父母 三 不娶妻子 没有儿子 断绝后代 孝经 中说 孝 德之本也 董仲舒则从理论上对家长专制 崇尚孝悌进行了论证 他说 父为阳 子为阴 子者父之合 父者子之天 二十四孝图 32 董仲舒还论证了丈夫专制理论 恩格斯说 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 主张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人提出过 礼记 中说 男帅女 女从男 妇 从人者也 幼从父母 嫁从夫 夫死从子 孔子说过 惟女人小人难养也 孟子提出过 服从丈夫乃妻妾之道 自己出过妻 跪坐 盘腿大坐 箕坐 但从哲学上论证的还算董仲舒最早 他说过 夫为阳 妻为阴 又说 丈夫虽贱则为阳 夫人虽贵则为阴 故有些书上把女人叫阴人 不管丈夫如何无用 妻子只能绝对服从 不任妻子怎样高贵 都应置丈夫的役使之下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之中 妇女处于丈夫的专制之下 人们常把一些不妥当的观点斥之为 妇人之见 认为妇女头发长 见识短 甚至认为只能生儿育女 烧火作饭 旧社会中 妇女好比洗脚水 洗掉一盆又一盆 女人要当兵 得女扮男妆 女人要读书也得改装男人样 朱元璋说 我若不是妇人生 天下妇人都杀尽 正因为妇女地位低下 故对妇女守节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掌握纺织品检测报告的标准格式与内容试题及答案
- 硫铵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市场营销对社会责任的探索与品牌价值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行性研究试题及答案
- 少先队的测试题及答案
- 发酵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证书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化水水处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证书的成功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对比分析2024年纺织工程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北京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英语试题和答案
- 2024年广东广州黄埔区穗东街道政府聘员招聘笔试真题
- 宝洁波士顿矩阵案例分析课件
- 【MOOC】电子技术应用实验2(数字电路综合实验)电子科技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45T 2306-2021 百香果无病毒健康种苗栽培技术规程
-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 课件 1.7 基尔霍夫定律
- 2024年度食品饮料品牌授权区域代理销售合同书3篇
- 关于清理35KV高压架空线路树障的安全技术措施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友谊地久天长》课件
-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2017)全文
- 美国加州租房合同范本(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