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静电现象 二 静电现象 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人们就说它带了 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是否一样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验电器 作用 结构 使用 原理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想一想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为何会张开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片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思考 张角的大小 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原子构成初步及对静电现象的解释 1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正电荷 负电荷 呈中性 构成物体呈中性 2 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得到电子 带负电 失去电子 带正电 3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课堂小结 一 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 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 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 验电器 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 原子构成初步及对静电现象的解释 1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正电荷 负电荷 呈中性 2 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得到电子 带负电 失去电子 带正电 3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1 验电器带电时 两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 2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 玻璃棒带 电 丝绸带 电 3 有A与B两个带电体 若A与B相互排斥 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 那么A一定带 电 B与C一定能相互 4 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 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 现象而吸引细小的灰尘 5 有A B 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 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带正电 则C一定带正电B 若A带负电 则C一定带正电C 若B带正电 则A一定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ABCD A B一定带同种电荷 C则可能不带电 6 有A B C D四个带电体 已知D带正电 若A排斥B A吸引C C排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本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从“零”起步:韩国光州金龟初中汉语零基础学生汉字偏误剖析与教学策略构建
- 一类线性双曲型方程Neumann边值问题高阶差分格式的构建与分析
-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判定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数学解方程组单元试卷及答案
- 基层公文处理与写作课件
- 新解读《GB-T 39699-2020橡胶 聚合物的鉴定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 新解读《GB-T 20671.3-2020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 第3部分-垫片材料耐液性试验方法》
- 著名口红测试题及答案
- 煤矿笔试题目及答案
- Q-GDW-1480-2015-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肩颈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 心血管疾病诊断
-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整本书阅读:《水浒传》导读讲义-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必考名著(全国解析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大全(500题全)
- 外国人来华工作邀请函范文
- 烟火表演光影效果研究-洞察分析
- C919机组培训-导航系统
- 装饰装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设施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