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 针灸推拿教研室 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穴位功能与结构经脉 穴位与脏腑相关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针灸时效和量效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经络现象的定义 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 病理现象 经络现象的内容 循经感传 循经皮肤病 循经感传障碍 经物理 化学 组织学技术检测出的循经现象等 一 经络现象 一 循经感传现象定义 指用针刺 艾灸 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 人体出现的一种酸 胀 麻等 得气 感 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 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路线传导 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 表现特征 感传路线 性质 速度 宽度 深度 方向 感传阻滞 感传的效应 感传路线 四肢基本一致 躯干部常有偏离 头面部差异大感传性质 感觉 酸 麻 胀 痛为主 少数流水感 蚁行感 冷热感 感传速度 速度缓慢 个体差异大 受刺激穴位的方法 强度及温度的影响 感传宽度 通常呈带状 因人 因刺激方法而异 感传深度 因机体部位不同 肌肉丰厚的位置较深 浅的则较浅 或者与经脉有关 肺主皮毛 肾主骨 脾主肌肉 感传方向 井穴躯干 头面部躯干 头面部穴位四肢经脉中途的穴位离心性或双向性传导感传阻滞 感传在做双向性传导时 一般匀速行走 经关节时稍有停顿 经行针后感传继续上行机械压迫 局部降温 局部注射液体 感传的效应 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 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为良性 也可能为劣性 但多数是和针刺效应一致的 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足三里 胃内关 心律 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研究 中枢兴奋扩散外周动因激发 一 经络现象 二 循经皮肤病是由于某些遗传因素 或内外环境的刺激 沿着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分布的呈带状的皮肤病 表现特征 基本循经 单经或多经并发 宽窄不一 断续分布 内脏相关 机理分析 一方面与自主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控制有关 另一方面与神经体液和微循环变化有关 一 经络现象 三 循经感觉障碍定义 是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 异常感觉或其他感觉障碍 是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经络现象之一 表现特征 感觉性质 多以钝性轻痛或压痛为主 感觉分布 体表多呈带状 体内趋于弥散性 路线与古典循行路线吻合 膀胱经频率最高 发作次数 一般数次 从某一恒定的点开始循经扩延一定的距离 发作时间不定 机理分析 内脏疾患 体表的损伤性病灶和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现代的经络研究 三个方面 肯定了循经感传 循经皮肤病的经脉现象的客观存在 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正常生命现象 以多种指标检测和显示了经脉的循行路线 对经穴 脏腑相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说明 十四经脉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 证明了人体的机能调节过程中确实存在某种循经特征以及经络学说所描述的特殊联系和规律 Pyongyang KoreaKinBonghan BonghanCorpuscle Acupoint 金凤汉 凤汉管和表层凤汉小体 BonghanDuct meridian 祝总骧经络是多层次 多功能 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 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循经感传的性质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对脏腑器官的影响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隐性感传 试验现场 足阳明胃经低电阻高声导 足太阴脾经 手三阴经 沿心包经分布的皮炎 沿肾经分布的皮炎 心包经阻断及再生 截肢前后 离体皮肤 筋膜 肌肉 正常家兔 缺血 离体 二 经络实质的几种主要观点与假说 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经络与血管 淋巴相关第三平衡系统 神经 交感 经络 内分泌 经络与结缔组织相关 从经络到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 筋膜系统 到筋膜学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原林 数字人的数据 2003年 中国 863计划第一军医大学获取数据 男 层厚0 2mm 数据量161GB女 层厚0 2mm 数据量149GB 虚拟人研究 研究方法 2 全身重建 全身筋膜重建 1 筋膜形成人体筋膜支架 2 包绕人体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所有功能组织器官 研究方法 4 重建过程 结果 1 躯干任 督二脉重建 结果 2 上肢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结果 3 下肢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筋膜重建与经络走行对比分析 6条主要经脉走行对比见表 单位 mm 国标经脉测量数值 LI 14 11 7 1 02 1 3 21 81 23 80 43 6 SJ 0 10 20 2 0 8 2 9 8 19 50 20 630 KI 18 810 2 7 9 5 72 5 6 76 5 5 61 190 GB 4 1 1 62 50 5 1 11 4 4 5 9 6 11 5 17 0 RN 0000000000 DU 0000000000 筋膜与经络的解剖学对比 筋膜系统所涉及的针灸问题 对经络的认识对穴位的认识新穴位的发现 器官门穴位新的针灸器具的革新 得气针 针刺机制的探讨 最大限度的牵拉结缔组织 Seoul KoreaKwang SupSoh苏光燮 经络管道 Primo 台盼蓝染色体染色 PrimovesselSysterm凤汉系统 腧穴的现代研究概况 梁繁荣 中医针灸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术带头人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84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王雪苔教授门下攻读针灸学研究生 1991年拜扬介宾教授为师 系统跟师学习名老中医临床经验3年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等职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 973专项针灸课题 经穴特异性的存在经穴效应特异性的规律影响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因素 局部始动 中枢整合 靶器官响应 真穴 假穴 真针 假针 得气与否 腧穴配伍 针刺时间 针刺手法 穴位针刺局部穴区 肥大细胞 脱颗粒现象 穴位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肥大细胞脱颗粒参与了针刺镇痛效应中针刺信号从穴位向靶器官传输与转换的过程 丁光宏 腧穴 靶器官 脑 脑功能成像 赖新生 经穴与脑功能高度相关 腧穴 脏腑相关内关 心足三里 胃 中国中医科学院朱兵教授经穴 脏腑相关的科学基础 小结 经络现象 含经络实质 穴位功能与结构经脉 穴位与脏腑相关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融资租赁委托合同
- 2025财产抵押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客运合同范本参考
- 2025装饰工程合同附加协议
- 视频监控产品合同范本
- 2025租赁合同担保的规定范文
- 旧料加工改造合同范本
- 软件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保安超龄返聘合同范本
- 解除挂靠经营合同范本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省级获奖大单元作业设计
- SMT-快速换线推进报告-.课件11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斜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研讨会
-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核心单词+短语
- 16学时《中医药膳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文本版)
- 《西方经济学》(下册)课程教案
- 费森CRRT设备操作流程-CVVH
- 智能渔业养殖系统开发合同
- LY/T 1828-2009黄连木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