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教学的放与收.doc_第1页
浅谈语文课教学的放与收.doc_第2页
浅谈语文课教学的放与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语文课教学的放与收“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这句话道出了写作与阅读过程中强烈的主观性因素,因此,作为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就必须做好放与收的相对统一。所谓放,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和掌握课文中有关的知识内容;所谓收,就是指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纳和综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明确化,系统化、完整化。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就应该表现为引导得法,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即放与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上,则表现为目标明确,思维活跃,新旧知识与经验能融会贯通,从而学有所得。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内驱力,增强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自动律,让他们在分析理解与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深深地走出自己的心理轨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和地运用知识。但是,强调放,决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反,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更突出一些,任务也就更艰巨一些。因为这中间有许多工作要做得很细。第一,放要有明确的目标这就像撒网捕鱼一样,撒网的目的是为了捕鱼,离开了捕鱼这个目的,撒网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一篇未经讲读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未曾到达的境界,这个境界同学生的经验与知识原有水平是有着一定的距离的。而课堂教学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走完这段距离,到达这个境界。这中间,走的过程自然是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迈动自己的脚步,走出自己的脚印来。但是,朝哪个方向走,走到什么地方去,却应由教师来引导与点拨。这也就是说,在学生分析与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和思维导向,否则,学生就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与那个要到达的境界背道而驰。如讲读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就要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而这些关系则是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的描写来揭示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就是这篇课文总的教学目的,也是教学这篇课文要达到的总的知识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成若干个步骤与层次。在每个步骤与层次上,再给学生必要的引导与提示,或者设计出若干个具体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阅读课文时可以依次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小说是围绕着什么来展开故事情节的?2、情节从什么地方开端?这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怎样?3、于勒去美洲后,故事情节有了怎么样的发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什么变化?4、船上巧遇是高潮。菲利普夫妇突然见到于勒,态度又有了怎么样的变化?5、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从分析小说曲折的故事情节入手,一步一步深入的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又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1、小说开始时,菲利普老是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表现他什么心理?2、在船上撞见于勒时,他的神态、动作如何?又表现他什么样的复杂心理?等等。在前面我们已经将这篇课文的总的知识目标比做是学生未曾到达的一种境界,那么这些在具体步骤或层次上的问题和提示就是学生思维道路上一个个必不可少的路标,正是这些路标引导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境界,现实整个课堂教学的目的。第二,放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数”,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要吃透教材,第二是要吃透学生。所谓吃透教材就是充分而且深刻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技巧,把握课文知识的难点、重点以及各个段落层次的突破点。教师只有对教材掌握到这个“数”上,引导才能准确得体,问题的设计才可能恰如其分地提示课文的知识内容,否则,引导就可能走向歧途,问题设计就可能不着边际。如有的教师在讲到故乡中杨二嫂这个人物时,认为作者对她身上的各种恶习是取批判态度的,所以用了漫画的笔调绘其形、摹其声,杨二嫂似乎是反面人物。其实杨二嫂和闰土一样,“二十余年”后,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她“终日坐在豆腐店里”,可见她原是很本分的;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这只能理解她生得标致,别无他意;至于“豆腐西施的买卖非常好”,更不能理解为她本人有什么过错。可二十年后,她却变成“细脚伶仃的圆规”,竟“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还借口有功,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不难理解,杨二嫂这种变化和闰土的变化一样,也是那样的社会造成的。作者写杨二嫂和闰土的不同变化,显然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当时农村日益衰败、日趋破产,从而揭示出广大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社会根源。可见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个艺术形象,意在映衬闰土。而把杨二嫂作为反面人物来分析,显然是错误的。准确无误地把握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一切的设计与步骤就无从谈起。所谓吃透学生,就是要充分细致地把握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原有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与特点。其实,用“跳起来摘桃子”来比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的情形是十分确切的。这里揭示出两个问题:其一是规定的目标须是鲜美可口的桃子,如果挂在树上的是一些青皮未褪、生涩不可口的果实,他们就不想去跳。这实际上反映着我们规定知识的质量问题。我们规定的知识太肤浅、幼稚了,质量低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他们就会感到寡然无味,从而失去积极性。其二是桃子的位置须是在学生跳起来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否则他们也不跳。这实际上反映着我们的规定知识与学生理解能力的距离问题。这些知识远远地超出他们的理解水平,他们就不会启动思维,不会主动地探索和求取。有的教师讲读故乡时,用一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认读辨析课文中的生癖字词,然后又用组词造句的形式来检查评价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最后又学生抄写课文的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等等。这就是知识目标的质量过低的表现。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浅俗不堪,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而有的教师则让学生根据课文表现的思想内容分析鲁迅当时的世界观是属于进化论还是阶级论,这样的目标设计质量又过高,学生几乎是望尘莫及,结果是冥思苦想,无所收获。总之,质量过低学生就会感到无聊而疲惫,质量过高,他们又会感到困惑而疲惫。只有目标的设计恰如其分了,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第三,放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每一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应该是一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知识链。放,要放得科学,放得系统,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道路上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到到达理想境界为止。以上这些说明了放的过程中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三个因素其实是相联系着的。目标的制定和顺序的安排是以“心中有数”作为依据的,离开了“数”,目的和顺序就是盲目的,随意的,混乱而不科学的。然而,教师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把握情况又必须也只能通过教学过程中具体目标的制定和具体顺序的安排来表现,没有目标和顺序,“数”就无从体现。因此,这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放,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然而,有放必有收。正如捕鱼,撒网必须收网,才能捕得到鱼,放是前提,收是目的。实际上,放即寓示着收,放得准确,是为了收得充分;放得系统,是为了收得有效。但是,放毕竟代替不了收。那么,收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收要做到鱼满而收网,水到而渠成这一点,主要是说明简要及时。鱼群未到而收网,是为时过早,网中无鱼;水到而渠不成,是为时过晚,水就会四下漫延。实际上,在教师把预定的知识指标放下去后,其观察和检查工作应贯穿于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的全过程中,时时留意他们的反馈情况,把握他们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到了估计学生将知识领会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及时进行综合和归纳。综合与归纳,对于那些反应敏捷、理解速度快的学生是一种及时的肯定、安慰和进一步充实,而对地那些反应较为迟钝、理解速度慢的学生来说又是一种及时的拨迷、修正和补足。因此,收得及时,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收要做到准确而无误,简洁利落准确无误是就知识而言的,也就是说,教师的归纳综合,要恰如其分地揭示知识要点,要高屋建瓴,高度集中地揭示课文有关内容。简洁利落是说知识要具体明确,严谨清晰。在放的过程中,则要让新知识与学生的感情经验融合交织,印证补充提高;在收的过程中,则要使新知识在学生认识中理性化起来,变成一种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