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该砌体结构构造要求复核如下,引用的规范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项目涉及到的条文款目及简述实际情况一般情况及引用规范GB50003-2001高厚比要求按6.1.1要求,其实际高厚比与许用高厚比如下表:符合4.2.1款,4.2.2款要求,为刚性方案。判断为:满足要求内横墙(1)(地下室)内横墙(2)(地下室)内横墙(一三层)内纵墙(地下室)内纵墙(一三层)外纵墙(地下室)外纵墙(一三层)窗间墙(1)窗间墙(2)7.1010.4212.757.928.006.766.815.196.8112c26.7325.6225.7523.8323.8322.1024.6623.4324.66一般要求、按6.2.2款要求: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潮湿房间的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为MU10。、按6.2.6款要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长度,在墙上不宜小于100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80mm。当利用板端伸出钢筋拉结和混凝土灌缝时,其支承长度可为40mm,但板端缝宽不小于80mm,灌缝混凝土不宜低于C20。、按6.2.8款要求: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按6.2.9款要求:山墙处壁柱宜砌至山墙顶部,屋面构件应与山墙可靠拉结。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防裂措施要求、按6.3.1款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为60m。、按6.3.2款要求:判断为:满足要求屋面应设保温层、隔热层。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待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L/4范围内设置(L为横墙长度)。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纵向钢筋不宜少于24,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或26钢筋,钢筋网片或钢筋应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不小于1m。顶层墙体有门窗等洞口时,在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6钢筋,并应伸入过梁两端墙内不小于600mm。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按6.3.3款要求: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6,钢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满足要求 基本满足要求(有些图纸不详) 满足要求 防裂措施要求、按6.3.4款要求: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宜沿竖向每隔400500mm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120mm墙厚不少于16或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每边不小于600mm。、按7.1.3款要求: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横墙上隔层设置。、按7.1.5款要求:圈梁宜连续墙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m。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4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按7.2.1款要求:砖砌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下列规定:钢筋砖过梁为1.5m;砖砌平拱为1.2m。、按7.2.4款要求:砖砌过梁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砖砌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不宜低于M5。砖砌平拱用竖砖砌筑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240mm。钢筋砖过梁度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按7.4.6款要求:挑梁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1/2的钢筋面积伸入梁尾端,且不少于212。其余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2L1/3。挑梁埋入砌体长度L1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1.2;当挑梁上无砌体时,L1与L之比宜大于2。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图纸不详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抗震设防情况及引用规范GB50011-2001一般要求1、 按7.1.2款要求:房屋的层数7,总高度21m。2、 按7.1.3款要求:普通砖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3、 按7.1.4款要求: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2.5。4、 按7.1.5款要求: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15m。、按7.1.6款要求: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承重窗间墙最小宽为1m、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为1m、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为1m、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为1m。、按7.1.7款要求: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50100mm: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图纸不详基本满足要求 抗震设防情况及引用规范GB50011-2001出屋面的烟囱。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构造措施要求、按7.3.1款要求:构造柱设置部位:楼电梯间四角、隔15m、单元纵横墙交接处。、按7.3.2款要求: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按7.3.2款要求: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横墙承重时:(对外墙及内纵墙应设置圈梁;对内横墙尚应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适当加密。、按7.3.3款要求: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圈梁紧靠板底圈梁在本节第7.3.3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最小纵筋应为410, 最大箍筋间距应为250mm;按本规范第3.3.4条3款要求增设的基础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412。、按7.3.5款要求: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楼、屋盖应符合下列要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梁上不应小于配筋80mm。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配筋拉结。、按7.3.7款要求:7度时长度大于7.2m的大房间,.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6拉结钢筋并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按7.3.8款要求: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按7.3.10款要求:门窗洞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过梁;支承长度68度时不应小于240mm.。、按7.3.12款要求: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配置2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图纸不详图纸不详 满足要求 地基及引用规范GB50007-2002构造措施要求、按8.2.2款要求:扩展基础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70mm;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0。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300mm;每延米分布钢筋的面积应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10。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图;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基本满足要求但保护层厚不满足要求混凝土及引用规范GB50010-2002构造措施要求1、 按10.1.1款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不应小60mm。、按10.1.3款要求: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钢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按10.1.4款要求: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按10.1.5款要求: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按10.1.6款要求: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按10.1.7款要求: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其上部与板边垂直的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七分之一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该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四分之一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按10.1.8款要求: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产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设计报告
- 2025年大型商业街区改造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城市风貌保护研究报告
- 煤粉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丙烯腈装置操作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矿山地质调查员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废钢加工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政策法规研究报告
- 网商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加密协议标准化-洞察及研究
- 输蔗破碎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1新高考语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小说《石门阵》赏析及试题详细解析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 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 【课件】 体量与力量-雕塑的美感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万玮:《班主任兵法》
- 拔牙知情同意书
- 《结构化学》课件第二章-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建议
- 个人分期还款协议书的范本
- SOP的作用与重要性
-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