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配置与进程管理.docx_第1页
linux网络配置与进程管理.docx_第2页
linux网络配置与进程管理.docx_第3页
linux网络配置与进程管理.docx_第4页
linux网络配置与进程管理.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NIX系统实验报告 二一五年UNIX系统实验2实验报告实验项目1: 学号姓名课程号B0900110实验地点信息学院指导教师万少华时间2015-11-20评语: 成绩教师签字实验二 Linux网络配置与进程管理【实验目的】1.掌握Linux初步的系统管理; 2.会在Linux下安装各种软件; 3.学会使用vi编辑器; 4.掌握Linux网络的配置; 5.掌握掌握Linux的进程管理命令。说明: Linux是多用户系统,每个系统用户都需要使用用户名和口令。系统为每个登陆用户在/home目录下建立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子目录(root用户的主目录为/root)作为用户登陆的起点,用户可以在自己的主目录下创建文件和子目录。每一个用户都会使用机器上的文件和资源,因而如何对这些用户进行管理,保证系统的效率和安全就显得非常重要。Linux使用相应的命令完成对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运用这些命令,可以控制用户的增加删除和权限控制,以及日志的查询。 在Linux下,软件有多种安装包格式,而每种格式又有自己的安装命令和方法。目前,Linux下流行的安装包格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二进制分发包格式;二是源代码分发包格式。RPM包是Red Hat Linux提供的包封装格式,后缀名是.rpm;tar封装包是以tar与其他压缩工具(如gzip,bzip2)将应用程序和相关文件封装成包的方式,后缀名的格式主要是为.tar.gz、tar.Z、tar.bz2或.tgz。RPM包是应用程序已经预先编译过的可直接安装文件。对于以tar包分发的二进制包,则需使用命令将tar包解压,然后运行相应目录中的应用程序或运行程序提供的脚本。源代码包就是源代码可见的软件包。一个软件如果有源码,任何人都能看到它是如何开发而来的,用户可以通过修改源码来定制、优化软件,以适合实际需要。vi编辑器有3种操作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末行模式(Last line mode)。 Linux中,通过编辑一些文本文件也可以对网络进行配置。在linux中,用户可以执行多个程序,每个程序又会有多个进程,某些进程可能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某些进程又可能为非法或危险的,这就造成系统负载过重。作为管理员,必须要了解如何查看系统进程并进行相应处理,以维持系统的整体性能。实验过程:一.系统管理:1.查看用户和组文件:进入/etc目录,#cd /etc,#ls显示出/etc中的文件#cat passwd执行结果显示出用户帐号文件# cat shadow,显示用户口令文件# cat group,显示用户组帐号文件# cat gshadow,显示用户组口令文件2. 用户和组帐户的维护命令增加student用户组# groupadd student增加student用户,并且指定用户组为student# useradd -g student student,产生一个新的用户student,其属组为student。为student用户设置密码# passwd student,执行后提示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student,输入新密码,设置成功。使用su命令将当前用户由root转换为student # su student,由rootlocalhost root变为studentlocalhost root。使用id命令显示当前用户的UID和GID$ id,执行后显示uid=1001(student) gid=1002(student) groups=1002(student)。显示登陆者自身的用户名称$ whoami,执行显示student,说明当前用户名称为student。将当前用户切换为root $ su,执行后需重新输入密码。使用id命令查看student的UID和GID # id student,结果与在student用户下执行id命令相同。# usermod -l stu student,结果将student用户名改为stu使用groupmod命令修改student用户组为stu :# groupmod -n stu student 查看stu用户的UID和GID,注意和student进行比较# id stu,执行后发现用户stu与之前的student的UID和GID相同。删除stu用户:# userdel stu。(1)使用“”命令创建一个新用户user01,设置其主目录为/home/user01。(2)使用“”命令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3)使用“”命令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4)使用“”命令给用户user01设置密码。(5)使用“”命令再次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6)使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提示:登陆成功。(7)使用“”命令锁定用户user01。(8)使用“”命令再次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9)再次使用user01用户登录系统,提示:登陆失败。(10)使用“”命令解除对用户user01的锁定。(11)使用“”命令更改用户user01的帐户名为user02。(12)使用“”命令再次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13)使用“”命令删除用户user02。(14)使用“”命令创建一个新组stuff。(15)使用“”命令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16)使用“”命令创建一个新帐户user02,并把他的主要组和附属组都设为stuff。(17)使用“”命令查看/etc/group文件中的最后一行。(18)使用“”命令给组stuff设置组密码。(19)使用“”命令在组stuff中删除用户user02。(20)使用“”命令再次查看/etc/group文件中的最后一行。(21)使用“”命令创建一个公用组群student,并指定组群的GID为600。(22)使用“”命令创建student.txt,在VI编辑器下编辑完成用户信息。(23)使用“”命令创建password.txt,在VI编辑器下编辑完成用户信息。(24)使用“”命令批量创建用户账号,使用“”查看/etc/passwd文件发现student.txt文件的内容出现在/etc/passwd。(25)使用“”命令暂时取消shadow加密。(26)使用“”命令利用chpasswd命令为用户设置口令。把口令文件重定向给chapsswd程序,使用“”命令再次查看/etc/passwd文件,发现password.txt文件中的口令均出现在/etc/passwd文件中相应用户的口令字段。(27)使用“”命令利用pwconv命令回复shadow加密。使用“”命令再次查看/etc/passwd文件,发现已恢复shadow加密。(28)先用useradd创建一个peter,再用userdel删除peter。(29)临时禁止jerry用户登录系统,将口令文件/etc/passwd中的用户名jerry的一行前加入“#”。先添加用户jerry,输入useradd jerry命令。 切换到jerry用户,输入su jerry命令最后将口令文件/etc/passwd中的用户名jerry的一行前加入“#”。(30)使用“”命令创建peter,使用“”命令删除peter。(31)使用“”命令添加用户jerry。(32)使用“”命令切换到jerry用户。二.软件的安装:1.rpm包软件的安装将实验用到的软件放到U盘里,利用之前学过的挂载方法将U盘挂载到linux系统中,然后将软件复制到/etc中。进入/etc目录#cd /etc使用rpm命令安装vsftpd软件(FTP软件) rootlocalhost etc# rpm -ivh vsftpd-1.1.3-8.i386.rpm进入vsftpd目录# cd vsftpd # ls, 列出文件,看到vsftpd.conf文件,安装成功。回到/root目录# cd -卸载vsftpd:# rpm -e vsftpd 2二进制包软件的安装用与上边同样的方法将要用到的软件复制到/etc目录下。将压缩包jakarta-tomcat-5.0.30.tar.gz复制到/usr/local/目录下rootlocalhost etc# cp jakarta-tomcat-5.0.30.tar.gz /usr/local/ 使用tar命令将jakarta-tomcat-5.0.30.tar.gz 进行解压缩rootlocalhost local# tar zxvf jakarta-tomcat-5.0.30.tar.gz 查看目录,生成了目录jakarta-tomcat-5.0.30 进入jakarta-tomcat-5.0.30目录:# cd jakarta-tomcat-5.0.30 回到/usr/local目录删除目录和安装文件rootlocalhost local# rm -fr jakarta-tomcat-5.0.30 rootlocalhost local# rm -fr jakarta-tomcat-5.0.30.tar.gz 3.源代码包软件的安装将httpd-2.0.52.tar.gz 复制到/usr/local/目录rootlocalhost etc# cp httpd-2.0.52.tar.gz /usr/local进入/usr/local/目录rootlocalhost labsoft# cd /usr/local使用tar命令将httpd-2.0.52.tar.gz 解压缩rootlocalhost local# tar zxvf httpd-2.0.52.tar.gz rootlocalhost local# ls 进入httpd-2.0.52目录 # cd httpd-2.0.52 对源码进行配置rootlocalhost httpd-2.0.52# ./configure 编译源代码rootlocalhost local# make 安装软件rootlocalhost local# make install 清除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无用文件rootlocalhost local# make clean 列出文件,查看后可知安装完成rootlocalhost apache2# ls 4.vi编辑器的使用:vi编辑器有三种模式:文本模式,命令模式,末行模式。在想进行文本编辑的时候要在命令行模式下输入i,I,或a,A,即可对其进行编辑;编辑结束之后,如果想退出则按esc键,进入末行模式,输入wq为自动保存后退出,输入q!则强制退出。三. 网络配置命令:1.使用#netconfig命令开启网络配置界面,然后点击”yes”,在出现的界面中,根据屏幕提示输入网络地址和信息,IP address(网络地址):,netmask(子网掩码):,default gateway(默认网关):54,primary nameserver(主DNS服务器):。 设置完之后,用# /etc/init.d/network restart命令重新启动网络,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网络的所有接口,发现网络地址及子网掩码等为自己设定的值。2.#hostname,显示本机的机器名,执行后结果为localhost.localdomain。3.#ifconfig eth0,查看特定接口eth0的状态,结果显示link encap,HWaddr,inet addr,Bcast,Mask等信息。将eth0接口停止:# ifconfig eth0 down,启动eth0接口:# ifconfig eth0 up。将eth0接口停止:# ifdown eth0,启动eth0接口:# ifup eth0,显示ip_tables(c) 2000-2002 Netfilter core team。4.#route,执行后显示出kernel IP routing table的内容,包括Destination,gateway,Genmask,Flags, Metric, Ref。为接口eth0增加静态路由:#routeadd -net netmask dev eth0,在执行route命令,发现比之前的路由表多出一个的地址,其Genmask为,Flags为U,Metric为0,Ref为0。删除eth0路由表中的指定值:# route del -net netmask dev eth0。5. ping回送地址:# ping ,执行后不断显示64bytes from :icmp_sep=n tt1=64 time= ms,后强行结束时icmp_sep=54,提示:54packets transmitted ,54received,0%packet loss ,time=53007ms rtt min/avg/max/mdev=0.018/0.035/0.635/0.082ms。6. ping机器的网关,网关值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决定:# ping ,由于网络原因,无法ping通,结果显示n packets transmitted,0 received,+24 errors,100%packets loss;使用traceroute命令跟踪本机到地址之间的路由数据包:# traceroute ,由于网络原因,无法跟踪到。7. # netstat a|more,查看所有配置的端口,显示出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活动的互联网连接)和active unix domain sockets(积极的UNI X域插座)两个表项。# netstat -an| more,查看所有配置的端口,以数字形式显示IP地址。8. # tcpdump -c 10 -i eth0,监视eth0接口的TCP/IP连接,结果显示listening on eth0,之后即为所监听的eth0接口所发出的请求及接收应答情况。四.网络配置文件:1. #cat /etc/sysconfig/network,查看网络设置文件network,执行结果为NETWORKING=yes,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2. 查看IP地址和主机名映射的文件:# cat /etc/hosts,执行结果为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3. 查看端口号和服务名之间的映射文件,使用管道进行分页显示:# cat /etc/services | more,用#cat /etc/host.conf命令查看名字解析器配置文件,显示order hosts,bind;用命令#cat /etc/services查看端口号和服务器名映射文件;查看本机使用的dns服务器文件:# cat /etc/resolv.conf,执行结果为nameserver search localdomain;五.进程管理和查看登陆用户:1. ps的具体命令解释如下:1)ps a 显示现行终端机下的所有程序,包括其他用户的程序。2)ps -A 显示所有程序。3)ps c 列出程序时,显示每个程序真正的指令名称,而不包含路径,参数或常驻服务的标示。4)ps -e 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A参数相同。5)ps e 列出程序时,显示每个程序所使用的环境变量。6)ps f 用ASCII字符显示树状结构,表达程序间的相互关系。7)ps -H 显示树状结构,表示程序间的相互关系。8)ps -N 显示所有的程序,除了执行ps指令终端机下的程序之外。9)ps s 采用程序信号的格式显示程序状况。10)ps S 列出程序时,包括已中断的子程序资料。11)ps -t 指定终端机编号,并列出属于该终端机的程序的状况。12)ps u 以用户为主的格式来显示程序状况。13)ps x 显示所有程序,不以终端机来区分。最常用的方法是ps -aux,然后再利用一个管道符号导向到grep去查找特定的进程,然后再对特定的进程进行操作。使用ps命令的-f参数查看进程:# ps f,使用ps命令的-e参数查看进程:# ps e,使用ps命令的-l参数查看进程:# ps l。1.查看用户行为用#w命令,执行后显示用户名称,登陆时间,CPU使用情况等信息。查看登陆的相关信息用#who命令,显示root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