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1页
马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2页
马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3页
马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4页
马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马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大漠孤烟直, 。 (2) ,铁马冰河入梦来。(3) ,儿女共沾巾。(4)浩荡离愁白日斜, (5) ,在河之洲。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7)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前两联。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ln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kng锵的鼓声里, ,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变得 (厚重/凝重)而雅致。(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积淀 绽放 kng 锵 斑ln (2)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2分) (3)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再仿写两句。(2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苏格兰公投引发全球关注,专家分析英国遭遇“分裂”难题的关键因素除了历史积怨,还有保守党与工党不顾国家长远利益的派系党争造成的。B、八国集团关于气候变暖问题作出了一项声明,希望世界上发达国家在2050年之前,能够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两倍。C、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北京时间9月26日,仁川亚运会男篮比赛第二阶段小组赛,中国男篮以108比67击败蒙古队,获得第二阶段首胜。4、名著阅读。(5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回答问题。(3分)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走。行者暗想道:“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破的?后来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 (2)格列佛游记中语言学校的教授提出取消词汇,采用以物示意的办法表达思想。请你依据原著内容说说这个办法的不方便之处。(2分)5、综合性学习。(10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纪念“九一八”事变83周年,我校九(1)班召开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加:(1)请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2)近年来,“蓝胖子哆啦A梦”,带着日本政府柔性推广自己的使命,出现在许多中国城市的街头。“哆啦A梦道具展”背后隐含了怎样的内容?阅读以下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许多国家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2013年4月6日,东京2020申奥委员会选定哆啦A梦为特殊申奥大使,日本官方表示,“哆啦A梦展现了日本的核心价值尊重和友谊”。哆啦A梦是日本输出国家价值观和实现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材料二:日本安倍政府上台以来,无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要求日本反省历史的正当要求,一再极力掩盖、漂白侵略历史,引发国际紧张局势。今年8月,在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日本政府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再次颠倒黑白,鼓吹“中国威胁论”,声称考虑设立一支类似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部队。材料三:美国当代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研究日本的著作菊花与刀中说,“他们(日本人)非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行动的看法,但当别人对他们的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所征服。”(3)请你为本次班会撰写一段结束语,要求紧扣班会主题。(4分)二、现代文阅读(55分)(一)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回答69题。(19分)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浸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注释】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6、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段概括。(4分)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B、文章第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D、文章第段通过梅花与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那些“俗常”之花的厌恶。E、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9、文章第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6分)(二)阅读不求甚解,完成1013题 。(18分)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10、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6分)11、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4分)12、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13、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4分)(三)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418题(1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1)渔人甚异之( )(2)率妻子邑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便扶向路(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16、填空。(3分) 本文以 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 、离开桃源、 等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17、渔人做了标记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我们该如何来理解。(3分)18、桃花源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三、写作(6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请以“生活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2)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但诗歌除外。(3)稳重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被扣分。(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答案1、略2、(1)din zhn 铿 斓(2分)(2) 厚重(1分)(3)示例: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3.D (2分)4、(1)“牛魔王“以吃斋为同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2)如果一个人要办的事情较多,范围比较广泛,他就不得不把一大捆东西背在背上,费时费力。5、 (1)示例1: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 实例二: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2分)(2)“哆啦A梦道具展”是日本企图掩盖和漂白侵略历史(2分),输出国家价值观和实现文化战略的重要手段。(2分)(计4分)(3)示例:同学们!屈辱的历史不容忘却,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是振兴民族的开始。祖国在我心中,努力学习、赤心报国必将成为我们今后学习生活中最永恒的主旋律!努力吧,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奏响祖国明天灿烂的乐章。(称呼语1分,“不忘国耻”1分,“振兴中华”1分,计3分)6、(1)梅花颜色缤纷多彩(2)梅花气质超凡脱俗(3)梅花香气清逸优雅、婉约内敛(4)梅花枝干姿态极美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在漫天飞雪中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仰慕和赞美之情。8、B D9、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再次点明梅花特立独行的风格;内容上:深化主题,将梅花的精神升华为华夏民族的心魂和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10、(6分)首先提出本段的观点: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2分);然后通过正反对比来论述好读书的益处(正反对比内容也可以分开论述)(2分);最后用陶渊明的事例进一步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