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旱天雷》教案.doc_第1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旱天雷》教案.doc_第2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旱天雷》教案.doc_第3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旱天雷》教案.doc_第4页
七年级音乐下册《旱天雷》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音乐下册旱天雷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旱天雷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感受并对比二泉映月与龙腾虎跃这两首情绪反差极大的乐曲。引领学生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丰富的表现力。2、 熟悉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了解二泉映月的发展手法;了解“名扬四海的中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3、 通过“国乐新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并了解民族音乐也是在发展、进步并适合时代潮流的。一、 欣赏旱天雷内容介绍广东音乐旱天雷由扬琴家严老烈根据三宝佛中的三汲浪改编。改编者运用民间音乐创作中常用的放慢加花技法,对原曲给以新的节奏处理,并充分发挥场琴密打竹法和善于演奏大跳形成的特长,使陈调出新声。由于改编后乐曲的情绪有了根本性变化,所以新名为旱天雷。乐曲表现人们在久旱逢甘霖时欢欣的情绪。二、 视唱彩云追月1、 教学要求原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由任光创作。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洁澣夜空的迷人景象。通过吹奏,熟悉、了解更多的优秀的民乐作品,扩大吹奏的音域。2、 教学建议(1) 可让学生自学该曲,教师进行指导。(2) 乐曲中的几处切分节奏和附点四分音符节奏要注意唱准。(3) 可组织学生编配一些打击乐器伴奏,增强演奏的效果。(4) 这首乐曲体现我们古典的韵味,精致、细腻,吹奏时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准确性,不要过快。三、 音乐小辞典广东音乐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19世纪下半叶在广州地区流行,当时以琵琶为主奏乐器,辅以筝、箫、三弦、椰胡等,之后出现了“五架头”组合,采用二弦(精弦硬弓)、提琴(类似板胡的中音乐器)、三弦、月琴、横箫五种,俗称“硬弓形式”。1926年开始采用“三件头”演奏,以二胡(改用钢丝弦,现称高胡)主奏,辅以秦琴、扬琴,俗称“软弓形式”。后在三件头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丝竹乐器,使之得到丰富、发展,一直流传至今。四、 音乐园地重整山河待后生是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演唱者京韵大鼓著名表演艺术家骆玉笙演唱字正腔圆,情绪饱满,完全体现了“千里刀光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