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交大附中03-04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一、按要求填空(18分)(一)按原文填写诗句(每句1分)1、世间行乐亦如此,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如私语。 , 。3、多情自古伤离别, ! ? 。此去经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二)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共收诗305篇,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分为 、 、 三大类,其表现手法主要是 、 、 。诗经是我国 诗歌创作的源头。5、陶渊明是我国 时期的伟大诗人,因为他的诗中为人传诵的大多是描写农村景色和村居生活的作品,因此被称为 。6、词到宋代已经发展成熟,其风格主要有 和 。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 ,全诗共114字,应属于 。以下所有选择题答案都填入后面的表格中二、诗词鉴赏(每题2分,共22分)7、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两篇诗歌中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梦诗第一节的前两句中先后用“信难求”和“可睹”两词,目的在于以“难求”的虚无缥缈的瀛洲来衬托“或可睹”的天姥山的可求性。B、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都写了月光和浩瀚的江水,月明江阔,明月如盘,江水无言,静谧、空寂、船上的人更觉孤独凄凉。C、梦诗“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用一“失”字写出诗人对“梦境”的无限留恋、向往,大有“痛失”之感。D、琵琶行中处处表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诗人“青衫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二者共同的遭遇,引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感伤。8、比较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克风流人物”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都有追思千古、仰慕前贤的情感。在表达上都是气势磅礴,有豪迈之气。B、“浪淘尽”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都有历史的沧桑感和忧患意识。C、“遥想公瑾当年”和“想当年,金戈铁马”都含有对“建功业”的赞扬和向往,也有诗人内心的失意。D、苏词中的“人生如梦”的辛词中的“凭谁问:廉顾老矣,尚能饭否”都含有报国无门的悲哀和愤慨。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9、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一项是( )A第一联中“暄妍”原指天气和暖,景物明媚,这里指梅花开得特别妍丽;“风情”既指百花的风采神韵,又指出园里美丽的风光。B第二联中“疏影横斜”,指斜出的花枝疏疏落落的影子;“暗香浮动”指飘动着的缕缕清幽的香气。C第三联中“霜禽”即冬禽,“霜”还形容鸟羽洁白:“断魂”是形容哀伤极深。D第四联中“微吟”指低吟诗句的诗人:“狎”是亲近的意思:“檀板”和“金尊”分别代指歌舞和酒宴。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在百花凋谢之时,梅花独自开放,似乎要占尽山园里的美丽风光,一个“独”字,极言梅花的品格不同于凡花,寄托诗人孤高的品格。B次联抓住梅的摇曳多姿、幽香沁人的特征,用“山”和“月”为背景加以烘托,着力表现梅花的神清风骨,淡雅娴静的精神品格。C第三联又以“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烘托梅花品貌兼美,寄托诗人怜香惜玉之情。D末联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梅花以高人雅士的形象,写得亦梅亦人,成为诗人品格的自我写照。破阵子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克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禅(近侍贵臣冠饰)元出兜鍪(战盔)。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1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掷地刘郎玉斗”,用的是鸿门宴上范增把刘邦的玉斗掷地破之的典故。B“持帆西子扁舟”用的是范蠡的典故:范蠡向吴王献西施,吴灭后,不受越封,复取西施乘舟而去。C“燕雀岂知鸿鹄”用的是项羽的典故,项羽少时,与人佣耕,曾慨叹“燕雀岂知鸿鹄之志哉”。D“肯把牛刀试手不”,用的是论语中的典故:孔子至武城,闻弦歌之声,以为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不着这样的教化,就说“割鸡焉用牛刀?”1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范增、范蠡与南伯同姓,又都是才智出众,有胆有谋,作者以此相比,是希望南伯像他们一样,竭诚尽智为国君作出贡献。B对范南的“迟迟未行”,作者一方面表示理解,一方面又劝他要在实际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积小功才能成大功。C这首诗以议论为主。用语委婉,口气亲切,既有中肯的事理分析,又有真诚的情感激励。D用典是辛词的一大艺术特色,这首词也不例外。这里大量用典,可以显示自己的渊博,从而加强说服力量。13、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受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14、阅读闻一多的口供,完成下题。口 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鸦背着夕阳,黄昏里满了蝙蝠的翅膀。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荼!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诗中处各空了一个词,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 )( )A 靠 B映 C遮 D驮A拥 B飞 C织 D装15、对死水中诗句“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水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A以动衬静,这死水中的蛙鸣更让人感觉到这里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B几声哇鸣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让人感到了几许活力、几许希望。C此处的青蛙可以和鲁迅笔下被关在“铁屋子”里的少数清醒者相类比。D此处的歌声是丑恶者的喧器,它们在为就要到来的死亡唱挽歌。16、对再别康桥诗句内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A第三节写康桥河中的水草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欢迎态度,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他对康桥永久的恋情。B第四节中“那榆荫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阴蔽日,非常清凉。此时的诗人浮想联翩,想到了过去在此读书的美好情景。C诗人把潭水比作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与浮在潭面上的水藻相杂,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幽幽的,醇醇的,如梦一般。D第五、六节诗人面对美景又勾起了美好的回忆:当年自己曾“撑一支长篙”在河上泛舟;曾“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何等的愉快!三、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721题(每题2分)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赤壁之战)17、古代对人的称谓方式很多。下列四项中,用人物的任职地点称呼的一项是( )A刘表 B刘豫州 C司马光 D苏东坡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A 确实 必须 B 的确 一定C 果真 一定 D 实在 必须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B 故兵法忌之C 荆州之民附操者D 鼎足之形成矣20、对“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操手下的众人,从远处来,既疲劳,消息又蔽塞B 曹操的部下,来自远方,既疲劳,消息又不灵C 从远方来的曹操的部队,当然疲劳,衣衫破烂D 曹操的军队从远方来,疲劳不堪21、诸葛亮列出了曹军的几个不利因素,下列说法不属于曹军不利因素的一项是( )A(曹军)远来疲敝B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C操军破,必北还D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谈贾岛访隐者不遇访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间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我国唐代以“推敲”面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仅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就可想见当时来访者所问的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这句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来访者的问题: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这三番问答,至少需要六句才能表达,可是贾岛却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里的“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了。 这首诗的成功,一方面是构思精巧,另一方面是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不能相遇,自然也应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来访者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断之以二问三问,愈发显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问答,表达感情逐层深入,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希望落空:“只在此山中”,使世人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的色调。从表面看,贾岛在选取景物入诗时,好像是信笔而书,所虑不远;在色彩的选用上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其实,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正是诗人精心摄取入诗的。这松与云,这青与白,其形象与色调恰和大山深处的隐者身份是相符的。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苍松赞其风骨,白云显其高洁,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倾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22、第一段说“此诗就是一个例证”,文章用这首诗证明了什么?(不超过20个字)(2分)23、作者认为访隐者不遇一诗的抒情有一个逐层深入、起伏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怎样的?(3分)惘 然 若 失24、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说青松白云的形象和色调同隐者的身份是相符的?(2分)答: 25、本文说,诗人访隐者不遇,心情是惘然若失的:也有人说,诗人虽然访隐者不遇,但心情是欢畅愉悦的。对诗人访隐者不遇的心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说出理由。(3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塘征用协议书
- 法人代持股协议书
- 电子承兑退换协议书
- 排球在线技能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搪瓷桶、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先进石墨微滤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功能厨房剪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羊城工匠”职业技能竞赛(保育师)赛项备考试题库
- (2025年)《医患沟通学》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石家庄市深泽县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
-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
- 劳动保障协管员管理办法
- 【课件】7-1 慢充不充电故障诊断与排除
- 透过性别看世界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戏曲鉴赏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GRR-计数型(范例填写)
- 最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论文参考文献99例,参考文献
- GB/T 3767-201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 GB/T 2585-2021铁路用热轧钢轨
- GB/T 16825.1-2008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