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二半期考试卷.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高二半期考试卷.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高二半期考试卷.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高二半期考试卷.doc_第4页
2011-2012学年高二半期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 学 年 上 学 期 平 潭 育 英 中 学 半 期高二年语文科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准考证号 (友情提示:所以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4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潺湲(yun)泠然(ln) 出岫(xi) 决起而飞(xu)B.央浼(min)纤尘(xin )盘桓(hun)叨陪鲤对(do)C.埋怨(mn) 潦水(lo) 迤逦(y) 茕茕孑立(ji)D.遄飞(chun)怔住(zhn)流憩(q) 战战兢兢(j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当益壮 一愁莫展 斐然成章 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 沐浴清化 携幼入室 意气用事 C骄首避观 夙遭闵凶 乐天安命 欣欣向荣D天高地迥 三径就荒 垂天之云 如愿以尝3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句相同,句不同 句不同,句不同 句相同,句相同 句不同,句不同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此小大之辩也 B.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审容膝之易安 门虽设而常关 C.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5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刘病日笃 而后乃今将图南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屈贾谊于长沙 乐琴书以消忧 谨拜表以闻 宾主尽东南之美 察臣孝廉A BC D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零丁孤苦,至于成立7.指出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中的“致”相同的一项( )A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B 但以刘日薄西山 C 襟三江而带五湖 D 策扶老以流憩8.指出下列句子与“童子何知”句式相同的一项( )A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B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C 齐谐者,志怪者也D 怀帝阍而不见二、默写(每空1分,共6分)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知来者之可追。 (2)善万物之得时, 。(3) ,烟光凝而暮山紫。(4) ,秋水共长天一色。(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大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徙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大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训子相,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遣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 “方今小人道长,王室将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告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注陈定:字仲弓,颍川许昌人,桓帝时曾任太丘县令,以平正闻名乡里。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去濮阳令归 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 辞:言辞 C故不造也 造:拜访 D征,皆不就 就:任职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 好人伦,多所赏识。 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遂复投扬州刺史刘繇于曲阿。 A B C D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1)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3分)(2)劭鄙其人而不肯对。(3分)(3)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3分)四、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共6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 弃 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13、 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4、 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3分)答: 五、文学名著阅读(共10分)1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A诸葛亮送给刘备一幅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说:“将军欲定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B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兵解了北海之围。C. 刘玄德离北海来见公孙瓒,具说欲救徐州之事。瓒曰:“曹操与君无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曰:“备已许人,不敢失信。”瓒曰:“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玄德曰:“更望借赵子龙一行。”瓒许之。曹操知道刘备前来帮助陶谦,害怕前后受敌,便带兵离开徐州。D. 曹操大权在握,行为日渐专横。为了探视百官之心,在许田打围时,曹操故意做出欺君之举。汉献帝不甘受辱,与伏皇后商议,赐给董承藏有密诏的锦袍,让他谋划除去曹操。董承就与王子服、马腾等人计议,准备再联合刘备共同行动。 E. 刘表的长子刘琦惧怕继母蔡夫人加害,苦苦哀求,向诸葛亮讨得了条良策,带兵守江夏。刘表病死,蔡夫人与蔡瑁按照刘表的遗嘱,立刘琮为主。在曹军的强大攻势下,继承父业的刘琮准备献城投降曹操,归降后刘琮母子被杀死。16、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字数100字左右)(5分)(1).后人诗曰:“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说的是曹操“割须弃袍”的故事,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2).简述关羽“挂印封金”的故事。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1719题。(共13分)在种类繁多的树木中,中国的批评家和艺术家觉得有几种树因为有特别的线条和轮廓,所以特别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他们便从许多树木中,选出这些树木,把它们当作绘画和诗歌的题材,使它们和人类的某些情感发生联系。在这些树木中,最杰出的是松树、梅树、竹树以及柳树。人们对于松树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的,而且是最有诗意的。松树比其他树木更能表现出清高的性格。世间有各式各样的美,温柔的美,文雅的美,雄壮的美,庄严的美,峥嵘的美,纯然的力量的美,以及古色古香的美。松树因为具有这种古色古香的美,所以在树木中占有着一个特殊的地位,有如一个态度悠逸的退隐的学士,穿着一件宽大的外衣,拿着一根竹杖在山间的小道上走着,而被人们视为最崇高的理想那样。同时中国人在欣赏松树的时候,总要选择古老的的松树;越古越好,因为越古老是越雄伟的。当一个人站在松树下仰望它时,他感到松树的雄伟,年老,和一种独立的奇特的快乐。老子曰:“天无语。”古松也是无语的。它静默的、恬然自得的站在那里;它俯视着我们,觉得它已经看见许许多多的小孩子在成长了,也看见许许多多的壮年人变成老年人。它跟有智慧的老人一样,是理解万物的,可是它不言,它的神秘和伟大就在这里。梅树一部分由其枝丫的浪漫姿态,一部分由其花朵的芬芳而受人们的欣赏。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在我们所欣赏的众树之中,松、竹和梅是跟严冬有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岁寒三友”,因为松和竹都是常青树,而梅又在残冬和初春开花。所以梅树特别象征着清洁的性格,那种清爽的、寒冷的冬天空气所具有的清洁。它的光辉是一种寒冷的光辉,同时它和隐居者一样,在越寒冷的空气中,它越加茂盛。它和兰花一样象征者隐逸的美。宋朝一位诗人和隐士林和靖说:他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他在西湖的隐居之地孤山,今日常常有诗人和学士的游迹,而在他的墓下便是他的“儿子”鹤的墓。讲到人们对于梅树的芬芳和轮廓的欣赏,这位诗人在下的两句诗里表现的最为恰切: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切诗人都承认这两句诗最能够表现出梅树的美,要找到更恰当的表现方法是不可能的。竹因其树身和叶的纤细而受人们的爱好,就因为它比别的树木更纤细,所以文人学士把它种在家里来欣赏。它的美比较是一种微笑的美,它给予我们的快乐是温和的,有节制的。种的很疏的细竹欣赏起来最有意思,因此无论在现实生活上或绘画上,两三株竹跟一个竹丛一样的可爱。人们能够欣赏竹树的纤细的轮廓,所以在绘画里也可以画上两三枝竹,或一枝梅花。竹树的纤细的线条与石头的嶙峋的线条很是调和,所以我们往往看见画家把一两块石头和几枝竹画在一处。 柳树随便种在什么地方,都容易生长起来,它常常是长在水岸边的。它有文雅的气质,它是最美妙的女性的树。为了这个缘故,张潮认为柳树是宇宙间感人最深的四物之一,他也说柳树会使人多情起来。人们称中国女人的细腰为“柳腰”;中国的舞女穿着长袖子的长旗袍,是想摹仿柳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的。柳树最容易种植,所以在中国,有些地方满植着柳树,蔓延数英里之远;风吹过的时候,造成一片“柳浪”。不但如此,金莺喜欢栖息在柳枝上,因此无论现实生活上或艺术作品里,柳树和金莺常常是在一起的。 摘自林语堂先生的论树与石,有改动。17、(4分)文中列的四种“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的树的美质是什么?(每点不超过10个字) 18、(5分)结合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神秘”和“伟大”各有怎样具体的含义? 第三段中说的“一切诗人都承认这两句诗最能够表现出梅树的美”,这种美该如何理解? 19、(4分) 请分析第五段中画线之处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七、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2分)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即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这段话主要意思是: 21、按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仿造两个句子,形成一组排比句,表达同一个中心意思。(4分)只要你不拒绝雪山的冷漠,圣洁的山中雪莲就不拒绝你美好的心愿; ; ;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窝的平凡,诱人的辉煌就不拒绝你放飞的渴望。八、写作(7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自觉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是自身有所认识而产生的觉悟。但这种觉悟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旦形成它的力量是很大的。自觉,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集体,都是需要的。请以“自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2011-2012 学 年 上 学 期 平 潭 育 英 中 学 半 期高二年语文科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4分)1. C/A泠然(ln) B央浼(mi)叨陪鲤对(to)D怔住(zhn)2B 解析:A项中“愁”“筹”;C项中“骄”“矫”;D项中“尝”“偿”。3:风气息记述志向4.B/而:均作连词,表转折,却。A之:均作结构助词,上句,的;下句,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均作介词,上句,表对待,对于;下句,表比较,比。D上句,连词,表目的,来;下句,介词,表时间,在。5B解析:“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南”,名词作动词,南行、南飞;“星”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屈”使动用法,使屈;“乐”意动用法,以为乐;“闻”使动用法,使闻;“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孝廉”名词作动词,为孝廉。6:徘徊不前,逗留观望(:古: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少:古:辛酸悲苦今:身心劳苦: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7: A 使动用法 (B 名词做状语 一天天 C 意动用法,以为衣襟 D名词做动词 拉着)8:B宾语前置 ( A状语后置 C 判断句 D 被动句)二、默写(每空1分,共6分) 答案略三、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10解析:离职、卸任。答案:A11解析:从侧面说明许劭对人洞察入微,不是“直接表现”。许劭与耿介刚直的李逵产生矛盾,不能说明他善于知人。而是有引人非议之处。答案:C 12(1)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 (2)许劭鄙视(看不起)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 (3)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他们品评的话题(对象)。 参考译文许劭字子将,是汝南(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郡平舆(平舆,故城在今豫州汝阳县东北)人。年轻时严守名誉节操,喜好研究传统礼教所规定的人际关系(品评人物),(对当时的人物)作过许多赞赏的评定。 许劭最初担任汝南郡的功曹,太守徐谬很敬重他。府中官员听到许子将做了官,没有人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掩饰自己的行为的。汝南郡的袁绍,是豪门贵族中任侠的人,他从濮阳令卸任回家的时候,车队当道,随从众多,将进入汝南郡的时候,竟然辞谢宾客,遣散随从,说:“我这样的车队和服饰(排场)怎么能让许子将见到?”于是轻车简从地回到家乡。 许劭曾去颍川(颍川郡,辖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与很多有德行的人结交,唯独不去造访陈定。另外陈蕃丧妻后回乡归葬故里,乡人全来(吊丧),却只有许劭不去。有人问许劭这样做的缘故,许劭说:“陈太丘交游太广,难以周全;陈仲举生性大严厉,少有通融。所以我不去拜访他们。”许劭(对时人)所作的多数判断衡量便是如此。 曹操尚未出名的时候,常常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地(见许劭),求许劭为自己品评。许劭鄙视他的为人,因而不愿意为他品评,曹操就找到可乘之机,胁迫许劭,许劭无可奈何,只得说:“你是太平之世的奸贼、动乱之世的英雄。”曹操听后非常高兴地走了。 许劭父亲的伯父是许敬,许敬的儿子是许训,许训的儿子是许相,这三个人都做了朝廷的三公(大尉、司徒、司空)。许相靠着善于谄媚侍奉宦官,所以自己得到了朝廷的封侯,他数次派人请许劭。许劭憎恶他品行不端,始终没有去看他。 许劭的邑人李逵,豪迈刚直气节高尚,许劭开始对他亲善,但后来因为与他有了隔阂(结下了仇怨),加上与堂兄许靖不和睦,当时的议论因为这两件事有些看不起他(许劭)。 当初,许劭与许靖都有很高的名望,喜好共同审核评论乡里的人事,每月总是更换品评的话题(对象),所以汝南地区民间有“月旦评”的说法。 司空杨彪征召他为属官,地方按照方正、敦朴的科目荐举他,朝廷直接征召他,许劭都不就任。有人劝说许劭做官,许劭回答说:“现今小人道路深长,朝廷将要动乱,我打算到淮海去躲避,保全我的一家老幼。”于是南行至广陵(广陵郡,辖境在今江苏安徽交界处)。徐州刺史陶谦对他以礼相待,待遇优厚。许劭感到自己不安全,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外在的表现是仰慕有名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招御我虽然优厚,将来势必会变得虚假刻薄。我不如离开他。”于是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投奔扬州刺史刘繇。此后陶谦果然把众位寄居在徐州的士大夫抓了起来。到了孙策平定东吴的时候,许劭与刘繇向南跑到豫章(豫章郡,辖今江西及其南部一带),接着死在那里。时年46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很出名,汝南人称平舆的深潭里出了两条龙。四、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共6分)13、“欲”。它巧妙的写出了黄昏时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霎那之间的景象。 14、用典 下阙用了三个典故:第一,诸葛亮指挥战斗的形象。借此暗示自己当年抗击金兵时潇洒风度,抚今追昔,感慨不已。第二,楚辞中的招魂篇。借此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举难以实现的满腹哀怨与牢骚。第三,杜甫诗中“纨绔不锇死,儒冠多误身”(奉曾韦丞相丈二十二韵),表现对议和派的强烈控诉,以及自己一身落魄蹉跎的痛苦心境。(具备其中一点且句意通顺,即给分)五、文学名著阅读(共10分)15、答案:CE.(C. 曹操获悉吕布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怕后方不稳。E. 蔡夫人与蔡瑁假照刘表的遗嘱。)16. 答案:马腾被杀,马超兴兵报仇。曹军大败,马超直入中军捉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