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4).doc_第1页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4).doc_第2页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4).doc_第3页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4).doc_第4页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0第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标新立意 泄密 目不暇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B推波助澜 洞悉 别开生面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苍海一粟 松驰 超凡绝俗 老骥服枥,志在千里 D芸芸众生 亵渎 寥若辰星 失之东隅,收之桑渝2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的第一场雪,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困难,一位摔倒在路上的妇女,被一 位好心的司机七手八脚地送到了附近的车上。 B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C道听途说的事情,不能轻易相信,更不要随意传播,要知道,三人成虎,一旦流 传开来,说不定会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D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空城计的受到赞扬, 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空城计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CCI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以极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地概括了每一个 当选者的崇高精神,对他们的闪光点予以展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 B法国总统萨克齐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执意要会见达赖,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严正警 告:中法关系受到影响,直接取决于萨克齐会不会改变现有的态度。 C加强油品市场的监测和监管,严厉打击虚假销售、偷逃税款、油品走私、经营假 冒伪劣油品以及合同欺诈、违法行为等,确保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D欧盟委员会16日宣布,将调查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等信用评级机构 在近日波及全球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中反应迟缓。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到了唐代,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的作品: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诗人则是杜甫,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传奇”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学体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一个高峰,代表作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等,明清传奇则是戏剧,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C曹禺和老舍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话剧雷雨和茶馆。老舍还是一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杰出的戏剧家,马尔克斯是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喜剧威尼斯商人、小说百年孤独和雪国。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萧 放 中国的人文节日大多依托着一定的自然时序,在岁时节俗中,人们融入了较多的时季意识,因自然物候的变化,而兴起对社会人生的感怀。九月节俗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日,宜晴。人家用赤豆饭祀灶。”(民国乌青镇志)灶神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处在寒露与霜降之间,此时在蒙古形成的冬季风开始自北南侵,气候明显转凉,寒风乍起,草木黄落,人们明显感受到了九月的秋寒,江苏常熟白茆等地农民将重阳视作寒气新到的节点名为“重阳信”,即立秋后的第一个寒信;南京人有这样的俗谚:“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入室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俗的中心内容。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重阳时节,天气初寒,人们不仅在肃杀秋风中感受到季节的冷暖变化,而且在夏冬时气的升降中,难于适应人们容易感染时疾。这样,重阳时节在古代被视为危险的季节。在神秘的阴阳观念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数的板盛,凡事盛极必衰。因此,九九重阳之日,有如五月五日是令人生畏的灾日。人们为了避开这一不吉之日,就采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行为,以出外登高野游的方式,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在具有原始信仰的古人那里,由室内到室外的空间移动,即能禳解生存的危机,这种登高避祸的方式在古代节俗中常常出现,有九日登高、正月十五日登高等。登高习俗可能最初起源于平地居民,异于平川的高山,在原始居民观念中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周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这种登高习俗后来随着文化的移动,播布全国。 重阳登高大概萌芽于汉代,杜公瞻在荆楚岁时记注文中说:九月九日宴会,不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引证了一则传说,解释重阳登高习俗的起源。吴均接着这个故事说冷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莱萸囊,“盖始于此。” (摘自百科知识2006年20期)5下列对“重阳节”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千百年来,我国各地重阳节的节俗是完全一致的,人们都要登高避祸,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祭祀灶神。 B重阳节的习俗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赋予它不同的内涵。 C重阳节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它寄托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期盼,为眷恋生活的人们开辟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D重阳节起源于古人祭祀大火的仪式,人们祭祀大火星,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避免在季节更替的时节感染时疚。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汉代到梁代,每逢九月九日重阳时节,男女老幼都要外出登高、饮酒、佩戴茱萸囊。 B古人在大火星出现时节要举行迎火仪式,在大火星退隐时节要举行送行仪式,这体现了早期人类对犬自然的敬畏。 C长江流域的人们把重阳节看成了寒气新到的节点,是暑寒交接的时间界标。 D在古人的观念中,登高意味着接近天神,易于获得神的福佑,因此登高的习俗逐渐播布全国。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这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B在农历即太阴历通行之前,曾流行过以大火星即心宿二的运行为依据的“火历”。 C登高避忌的习俗在九月祭祀大火的仪式盛行的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行 D根据民国年间的乌青镇志重阳祭灶习俗的记载可以推断,古代九月有用赤豆饭祭祀“大火”的习俗。了。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第8lO题。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又中宏辞。郭子仪辟佐朔方府,子仪入朝,使主留事。李怀光与监军阴谋矫诏诛大将等,以动众心,欲代子仪。黄裳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怀光流汗服罪。于是诸将狠骄难制者,黄裳皆以子仪令易置,众不敢乱 入为侍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贞元未,拜太子宾客,居韦曲。时中人欲请其地赐公主,德宗日:“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迁太常卿。时王叔文用事,黄裳未尝过其门。婿韦执谊辅政,黄裳劝请太子监国,执谊日:“公始得一官,遽开口议禁中事!”黄裳怒日:“吾受恩三朝,岂以一官见卖?”即拂衣出。 皇太子总军国事,擢黄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夏绥银节度使韩全义愉佞无功,因其来朝,白罢之。俄而刘辟叛,议者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唯黄裳固劝不赦,因奏罢中人监军,而专委高崇丈。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崇文素惮刘滩,黄裳使人谓日:“公不奋命者,当以涟代。”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蜀平,群臣贺,完宗目黄裳日:“时卿之功。” , 始,德宗创艾多难,务姑息藩镇,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黄裳每从容县言:“陛下宜鉴贞元之弊,整法度,睃损诸侯,则天下治。”帝尝问前古王者所以治乱云云,黄裳知帝锐于治,恐不得其要,因推言:“王者之道,在修己任贤而已。王者择人任而责成,见功必赏,有罪信罚,孰敢不力!”帝以黄裳言忠,嘉纳之由是平夏、翦齐、灭蔡、复两河,以机秉还宰相,纪律设张,赫然号中兴,自黄裳启之。 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河中、晋绛节度使,俄封邠国公。明年卒,年七十。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枢葬焉。尝被疾,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然除吏不甚别流品,通馈谢,无洁白名。当大政未久,不究其才,及处外,天下常所属意。卒后数年,御史劾奏黄裳纳邰宁节度使高崇文钱四万五千缗,按故吏吴凭及黄裳子栽,辞服。帝念旧功,但流凭昭州,原载不问。 (新唐书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九十四)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除吏不甚别流品 除:任命,授职。 B以机秉还宰相 秉:通“柄”,权力,权柄。 C黄裳未尝过其门 过:经过。 D阴谋矫诏诛大将 矫:假传(命令)。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明杜黄裳“善谋”和“雅澹”的一组是 A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 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 B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 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 C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 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 D赫然号中兴,自黄裳启之 纳邠宁节度使高崇文钱四万五千缗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黄裳针对藩镇长官长期呆在朝中、不理政务的现实,常常劝说德宗皇帝,以贞元年间的弊政为借鉴,整顿法度,削减藩镇特权,皇帝欣然采纳,于是带来了中兴的局面。 B杜黄裳任太常卿时,曾劝辅佐朝政的韦执谊请求太子监理国政,韦执谊并未以礼相待,杜黄裳愤怒地说,我受三朝恩惠,岂能因一个官职出卖自己!说完拂袖而出。 C杜黄裳为门下侍郎时,刘辟叛乱,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武力平叛,奏请免除宦官监军,专门委托高崇文平叛。凡是军队的进退,黄裳都参与指挥,无不合乎军机。 D杜黄裳曾奉命主持朔方府军务,李怀光与监军趁郭子仪入朝,暗中谋划假传圣旨制造混乱,想趁机取代郭子仪。黄裳得到诏书,判明真伪,果断采取措施,稳定局面。 第1I卷(共120分) 四、(23分)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王者择人任而责成,见功必赏,有罪信罚,孰敢不力?(5分)译文: (2)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性雅澹,未始忤物。(5分)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蜂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为谁辛苦为谁甜?”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慨?(3分)答: (2)蜂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做分析(5分)答: 13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的空缺部分。(两个小题任选一个)(5分)(1)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 ,戎马关山北, 。 (杜甫登岳阳楼)(2)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故忧愁幽思而作联离骚。 (司马迁屈原列传) 去时里正与裹头, 。 (杜甫兵车行),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y五 (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风库安西 杨闻宇 出嘉峪关,戈壁渐渐开阔,沙漠也雄浑起来。有人说,这皇是诗人想象的翅膀张扬得最恣意、最自由的所在,其实,诗人独占不了,这里也是内地各色人等流放巨大梦幻的地方。 沙海蜃景,时现于前方,动辄是清漾漾的湖泊,波湛水碧,淡烟浩渺,舟巧岛碎,倒影历历,明明在前边不远j飞一样的小汽车无论如何也撵追不及,车速太紧,竟消失了,没有了,车外只留下一片炉渣样的戈壁,望之悚然。传说,河西上古时代为西海,汪洋恣肆,鸥飞鲸扬,是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隔断印度洋,水退了,水鸟水族,能走的走了,走不动的灭了,海底就现亮出沙砂石块儿来了。如今,这古老的海底沉积物仍做着残留的清波梦,海魂在斜阳梦境里时时来撩拨燥热,爬行的汽车像水底的小甲虫,我们坐在车里,窥见这梦影了,竞一时发昏,想企及它、进入它,怎能呢? 嘉峪关西北边的黑山,灭绝人迹,黑山崖石上却有稀奇古怪的石刻,石刻被仿制成方砚形的块儿,正摆在嘉峪关的大玻璃窗里出售。光怪陆离的刻纹,表示什么,谁刻的,刻于何代,一下考证不来,但听考证者说,这黑山石刻的纹样,与内蒙古的阴山石刻,与广西的花山石刻,三地竟一模一样。于是,有人怀疑这是别星球上的天外来客的作品了。买的人也就一下子多起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诗苑里著名的佳句。小车司机和同行的画家老冯,还有一位地质队的陈师傅,是经常在沙漠行走的人。他们认为,“孤烟直”里的烟实际上指的不是烟,而是大漠上的龙卷风。此说我在书本上见到过,死活不敢信。车行数日,夕阳沉没之时,远际天边不时见到龙卷风旋起的沙柱,笔直插天,似乎豕动,至此我才信服了:古人行经大漠,渴热得要死,还要烧什么呢,光溜溜的沙上,又有什么可烧的呢?即便是无风天里的烽燧狼烟,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磅礴的长河落日相般配。千年前的王摩诘,能化此迷离远景成好诗,眼力不俗,笔底也真绝。疏勒河畔桥湾附近的沙漠上,距公路不远,有一寂寞古城,黄土版筑,粗率简陋,但见城垣尚好,雉堞女墙犹齐,城外城里,尘沙铺地,空空如也。中原土地上的城是砖城,十有九被拆了;河西沙漠上的城尽是土城,十有九还存在。此城叫梦城,起因是康熙皇帝夜晚做了个梦,梦见一座奇幻的城,翌日上朝,就要臣子把这个梦在生活里给寻找出来。人稠的地方,臣子不便撒谎,于是就在这远远的荒漠上捏造了个土城,驿马飞递,传报京都,去证实康熙皇帝的英明、远见城还在,可惜闹不清楚,当时的康熙听到驿报,是怎么表态的,笑呢,怒呢,还是缄默?尘沙幻影,人臣伪真,搅得我乏困的头脑晕晕忽忽。黄昏时分,小车飞似的驰进了安西县城。安西乃又名的“风库”。一年里,八级以上的大风达90多天,吹得天昏地暗。我们赶得巧,天光晴和,微风不兴,满眼水晶宫似的空明。县城新筑,典型的洁净之乡。一律青砖平房,玻璃明窗,房前统一是砖砌花墙,花墙间门楼低矮,格式雅致。街道水泥地面,宽直干净,没有坑洼补块,没有尘沙纸屑,也不见一个清洁工人。“风库”多风,秽物大概全都刮走了,吹得没影儿了。千百年来,这里走过骆驼客和牧羊女,走过单于与可汗,也走过戍卒和将军。刀戈、长鞭、鼙鼓、羌笛,都像是风库里的风一样,远远地去了,一去不返了。眼前的安西城,崛起的是一尊崭新的勇敢的生命,是一个强健的、弓箭样的灵魂。我们从旅途上的梦幻状态进入了安西城,安西城却绝不是一个短暂、甜蜜的清梦,它是一颗在风地里闪射光彩的沙海明珠。(节选自炎黄春秋)14.“这里是诗人想象的翅膀张扬得最恣意、最自由的所在”,沙漠哪些特点触发了诗人的想象(请分条概括)(6分)答: 15.请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1)古老的海底沉积物仍做着残留的清波梦,海魂在斜阳梦境里时时来撩拨燥热(3分)答: (2)眼前的安西城,崛起的是一尊崭新的勇敢的生命,是一个强健的、弓箭样的灵魂(3分)答: 16.文中写到了“王维的诗句”和“康熙的梦”,试分析其作用?(6分)答: 17.结尾“安西城却绝不是一个短暂、甜蜜的清梦,它是一颗在风地里闪射光彩的沙海明珠”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 六、(15分)18.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对联。(只填序号即可)(4分)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烟尘誓扫还金阙志复中原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答:上联: 下联: 19.小张向同事唐师傅借钱,下面是他写给唐师傅的一张借条,请指出这张借条中格式和内容存在的问题。(5分)今借到老唐是钱4780元。小张问题: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6分)“叫板”本是戏曲界的行业术语,指的是把道白的最后一句节奏化,以便过度到下面的唱段,就是演员在说白后、起唱前向鼓师暗示自己即将起唱。像越剧红楼梦的“金玉良缘”一折,演员在念完“从古到今,天上人间,是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啊”后,接着就伴随音乐唱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叫板”一词用得越来越频繁,使用范围日渐宽泛,词义也进一步引申,已经成为一个通用词。如“女排总决赛年轻女兵叫板排坛大姐大”“铁通今起叫板中国电信,电话初装费要降”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叫板一词的意义已被引申为 。 (1) 请给以上文段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答: (2) 概括“叫板”的引申义(3分) 答: 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动物园重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知识。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理论之后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值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D认“意”应为“异”B没有错字C“苍”摩为“沧”,“驰”应为“弛”,“服”应为“ 伏”D“辰”应为“晨”,“渝”应为“榆”) 。2C(A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白勺样子。B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 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多指逆潮流而动。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 C三人成 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D唱空城计:比喻掩饰 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此处与说实话 ,应为“唱高调(比喻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或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3A (B一面对两面:C并列不当,“违法行为等”改为“等违法行为”D成分残缺,可在“机构”后加“为何”或在最后加“的问题”;)4D(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二、(9分,每小题3分)5B(A各地重阳节的节俗不是完全一致的,呈现了一定的地域色彩,如祭祀灶神就限 于江南地区。C重阳节在古代曾经并不是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而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灾祸的季节;D人们祭祀大火星没有这么明确的目的;)6A(根据梁人吴均的记载,粱代佩戴茱萸囊的仅限于妇女。)7D(用赤豆饭祭灶,不等于用赤豆饭祭祀“大火星”。A。项依据原文第三段第四行“在内 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推断;B项依据 原文第三段第一行“火历让位于一般的历法”推断:C项依据原文第三段第三行“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推断。)三、(9分,每小题3分)8C(过:访,探望。)9A(“雅澹”即儒雅淡泊,心态平和。B项不是杜黄裳的看法;C项不能表明说明 杜黄裳“雅澹”;D项表明杜黄裳受贿,不能表明他“雅澹”。)10A(“藩镇长官长期呆在朝中、不理政务”错。原文“方镇选不出朝廷”意思是谠:藩 镇长官的人选不是由朝廷派出,而是由藩镇自行废立。)卷II四、(23分)11(1)君王选择合适的人选而任用他,并要求他才把事情做成功,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谁敢不尽力?(任:任用。责成:要求成功。信:确实,必定,一定。孰:谁。不力:不尽力。5处,每处1分) - (2)杜黄裳善于随机应变,有辅佐帝王的雄才本略。性情儒雅澹渔:不曾触怒别人。 (达:通晓。权:权变,灵活。王佐:辅佐帝王。雅澹:儒雅澹泊。忤物:触怒别人。5。处,每处1分)12(8分) (1)同情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到? 慨叹世人每日劳心于功名利禄。 (3分,两种理解均可) (2)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物抒情)(象征)的手法(3分)。描写蜜蜂不辞辛苦的劳 动,成果却被他人所占,发人深省(2分)。 先扬后抑的手法(3分)。前两句用极力称赞蜜蜂的占尽风光。后来落得“为他 人作嫁衣裳”,前后反差巨大,发人深思。(2分)。 (5分,答出一种即可给分) 13(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凭轩涕泗流 (2)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归来头白还戍边 老者衣帛食肉 (每空1分,共5分)五、(22分)14(6分)戈壁的开阔,沙漠的雄洋。沙海蜃景的奇幻。沙漠特有的“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古老的文化,寂寞的古城。(答出1点给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15(6分)(1)沙海蜃景(2分)引发了人们对河西曾为西海的思绪(1分)。(2)安西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顽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分),体现了一种顽强不 屈的进取精神(2分)。16(6分)进一步渲染了安西的旷远、空寂。为文章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发读者的想 象和阅读兴趣。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7(4分) 包含着作者对安西未来的美好祝愿,(1分)安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1分)巨大的发展潜力,(1分)顽强的奋斗精神,(1分)定会使安西变得更加美好。六、(15分)18上联:下联:(共4分,每联2分,有错即不得分)191写明“借条”字样,表明条据的性质。 2没有写清年、月、日。 3数字要用大写字码,后面还要加一个“整”字。 4人名要写全名。 5写明币种 (共5分,每点1分)20标题: 叫板:从行业用语到通用词(说出叫板词义演变的意思即可,3分) 引申义: 挑战;与之竞争(答出一个即可,3分)七、评分标准见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简析: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文言文参考译文: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县人,考中进士,又考中宏辞科。郭子仪征召他辅佐朔方府,子仪入朝,让杜黄裳留下来主持军中事务。李怀光与监军暗中谋划假传圣旨诛杀大将等事。以此扰乱军心,想趁乱取代郭子仪。黄裳得到诏书,判断这是假的,拿来质问李怀光,怀光吓得流汗认罪。于是诸将当中凶狠骄横难以控制的,黄裳都以郭子仪的名义撤换掉,众人不敢作乱。 入朝做了侍御史,为裴延龄所嫉恨,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