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8A试生产工艺.docx_第1页
TS-8A试生产工艺.docx_第2页
TS-8A试生产工艺.docx_第3页
TS-8A试生产工艺.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S-8A试生产工艺1: TS-8A生产过程中的应急方案: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滴加,保证反应釜搅拌不能停!并立即反馈相关信息,等待调整方案。2 : TS-8A合成步骤A: 现场备料阶段 每釜生产共计加水:2310kgA-1 F2:15.000.01Kg;A-2 F4:3.000.01Kg;A-3 80%浓度S2:3001Kg;(丙烯酸:240kg)A-4 T1:8.000.01Kg;A-5 XD3:80包;B: 原材料及设备检查阶段B-1 原材料F2检查是否失效(滴少量F2与地面上,有气泡冒出为合格);B-2 原材料F4检查是否结块(正常为白色粉状固体);B-3 原材料S2用pH试纸测定pH值(正常S2溶液pH值为34,试纸呈橙红色,可与比色卡进行比较),对pH值数据有异议可通知技术部检验对S2原材料进行主含量测定;B-4 原材料T1检查重量是否符合;B-5 原材料XD3检查是否有结块(正常为粉状或片状固体,异常为固体部分结块或为膏状固体);B-6 以上原材料均由现场操作员进行检验,并且均需检查包装有无破桶或破损情况。有异常的原材料不能进入生产阶段。现场班组长及时与生产助理进行确认。B-7 技术部给出的异常原材料处置方案处理除外;B-8 检查设备是否有搪瓷脱落,检查釜内是否有物料。C: 配料阶段C-1 F2溶液:向配料釜中精确计量去离子水1722Kg,投15.000.01Kg的F2,搅拌5分钟;C-2 F4溶液:向配料釜中精确计量去离子水1502Kg,投入3.000.01Kg的F4,并搅拌10分钟以确认完全溶解后,再精确加入8.000.01Kg的T1,搅拌10分钟以确认完全混溶。C-3 对配料釜浓度出现怀疑或不确定,可通知技术部检验员对配料釜浓度进行检验。D: 准备溶液阶段D-1 把所需的F2溶液187.51Kg抽到高位计量罐;D-2 把所需的F4+T1溶液共1611Kg抽到高位罐,D-3 把所需的80%浓度S2溶液3001Kg抽到高位罐;D-4 检查高位罐溶液颜色(正常高位槽溶液均为无色液体,出现其他颜色为异常情况)。出现异常需立即进行反馈并停止使用该溶液。E: 加料阶段E-1 往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17302Kg,开动搅拌器;E-2 往釜内加入XD3共80包2000kg。F: 滴加控制阶段F-1 投料完毕后,盖好反应釜釜盖和入孔盖,完毕后充入氮气保护10分钟。F-2 运转正常后开启加热按钮升温,温度显示达到52-53时,关闭加热按钮,使其自然升温至56,并保持平稳。F-3 温度平稳后,开始滴加物料F2溶液187.51Kg,F2物料滴加时间20020分钟,滴加速度约为:10kg/10min。滴加过程应注意匀速加入。F-4 在开始滴加F2溶液5分钟后,开始滴加物料F4与T1混合溶液1611Kg。F4与T1混合溶液滴加时间19020分钟,滴加速度约为:8.5kg/10min。滴加过程应注意匀速加入。F-5 在开始滴加F4与T1混合溶液5分钟后,开始滴加物料S2溶液3001Kg。S2溶液滴加时间18020分钟,滴加速度约为:17kg/10min。滴加过程应注意匀速加入。F-6 滴加时段温度控制:滴加的整个过程温度必须控制在572之间。如果温度有上升,根据车间温度,先放空搪瓷釜夹套内1/3-1/2热水。10-15分钟内温度继续上升,再放空1/3夹套热水。待温度平稳无继续上升趋势。注意:在深秋或冬季时节,不能一次性将夹套内热水全部放空或冲入冷水,易导致后期温度无法保持住。F-7 滴加结束后加入50KG的水清洗高位槽和相关联管道,并保温反应45分钟。G: 试验阶段在恒温45分钟后取样至实验室,由实验室检测流动度。整个过程温度保持在572之间。H: 中和及入库阶段H-1 取样检测合格后,向反应釜加入150kg去离子水降温,开启搅拌,将物料打入中和釜。同时打开中和釜冷却水进水阀门进行冷却降温;H-2 待温度降至35后,在30-45分钟缓慢加入95Kg的片碱进行中和,加入片碱过程中禁止快速加入,防止中和反应过程中局部骤热或片碱沉入釜底和粘附在釜壁上。搅拌45分钟;待降温到40以下后取样检测。H-3 中和釜取样检测pH值,检测pH值在6.02.0之间,合格后留样。H-4 在调整好pH值后准备入库,入库前注意应先检查各部位阀门,确认阀门开启正确后,打开入库泵把反应釜内的物料打入指定的母液罐。H-5 入库完毕,停止搅拌。H-6 在料液入库完后,检查所有的反应釜阀门情况并关闭。3 TS-8A合成注意事项3.1 投料前必须检查反应釜内是否有杂物,确定各个操作流程所涉及之手动阀门是否开关正确。3.2 投料前必须检查反应釜是否有腐蚀、铁锈或搪瓷脱落现象,发现应及时报告。3.3 投料时应注意检查袋装物料的数量,确保投料准确。往配料釜中投料时顺序为先加入去离子水,再打开搅拌器,最后投入固体物料。3.4 F2和F4溶液应现配现用。3.5 该工艺关键步骤为滴加控制。在滴加物料时注意物料滴加顺序、滴加时间,控制好滴加的速度,注意匀速滴加,并控制好温度在572之间,并严格控制滴加时间。3.6 一定要在反应完全检测合格后才开始降温,待温度降至规定温度时再加入M3进行中和,检测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