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第四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1页
昌图县第四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2页
昌图县第四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3页
昌图县第四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4页
昌图县第四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图县第四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卷第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50分)一、社科类现代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关于儒学的价值观念,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曾论及:“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这说明儒学与现实人生紧密相关,重视伦理道德教化与政治的关系。政治统治依靠伦理教化的支持;伦理教化的原则规范应力求适应政治的需要。儒学始终对现实人生表示了极冬的关注,面对来生来世却不去过问和追求。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一价值观的表露。孟子提出修身立命说,荀子发展为无神论,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都批评了道教的神仙说和佛教的来世说以及无生说。因此,儒学的价值观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把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的实现,放在今生,放在当世,而不以彼岸世界为归宿。儒学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孟子把有无伦理教化看做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他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儒家学说认为伦理教化比刑罚还要有效。儒学在伦理教化原则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结构体系。“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礼”是“仁”的具体体现,是“仁”产生出来的各种条目。没有“仁”,“礼”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没有“礼”,“仁”就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仁”的统率下,儒学提出了忠、孝、节、义等规范,提出了温、良、恭、俭、让等要求,作为对人们实行伦理教化的准则。 儒学还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把道德需要视为人的一种最为迫切的需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儒家认为义重于利,强调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孟子特别强调道德修养的能动作用,儒家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社会和谐安定的根本保证,只有达到个人的“诚意”、“正心”和“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个人和整体、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上,儒家突出个体为善的主动性,“我欲仁,斯仁至矣”,认为通过艰苦的长期的修养,“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皆可以为禹”。应当通过个人道德主动性的发挥来完善人格,以达到“君子”、“贤人”、“圣人”的理想境界。 (节选自王平古典小说与古代文化讲演录)1下对对“儒学的价值观”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班固说儒家是“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指出了儒家学派的作用,也说明了儒学价值观就体现在帮助君主治理社会上。 B儒学始终对现实人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表现了儒学价值观首先重视的是此生此世的“人”的问题。 C孟子、荀子和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他们的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批评道教的神仙说和佛教的来世说以及无生说等方面。 D与佛道的以彼岸世界为归宿相反,儒家提倡把人生的追求和价值的实现放在今生今世,以治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目标。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认为,人吃饱穿暖生活安逸了而不对他们实施教育,那么人就和禽兽判别不大了。 B“忠、孝、节、义”等道德规范,“温、良、恭、俭”等对人们实行伦理教化的行为准则,它们的核心都是“仁”。 C孟子的“舍生取义”是让人们在生死关头,为了义要勇于舍生,因为儒家把道德需要视为人的一种最迫切的需要。 D儒家认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求仁可以得仁,即使像尧舜禹这要的古代圣人,也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伦理教化之所以与政治关系密切,是因为政治统治要依靠伦理教化的支持,而伦理教化也要力求适应政治的需要。 B儒家认为伦理化比刑罚还要有效,这说明儒家治理社会的主张和以刑罚为主来治理社会的主张是有明显不同的。 C儒家很重视“礼”,认为没有“礼”,“仁”就不能发挥具体的作用,可见“礼”就是儒学伦理教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D孟子之所以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作用,是因为个体为善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人个的道德修养是社会的和谐安定的根本保证。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苦斋记刘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赛马也1。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2。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梀、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3,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4。人莫知其乐也。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5,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6,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37,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注 1章溢:字三益,龙泉(今浙江龙泉县)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2 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3 瀄滵(ji m):水疾流的样子。4 拊(f):击打。5 疏粝(l):指粗劣的饭食。6 跼(j):曲,屈。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大率不能甘而善苦大率:大概B其泄水皆啮石出啮:咬C一旦运穷福艾艾:停止,消亡D不可以御蓬藋御:抵御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剑溪之水出焉/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B倚修木而啸/觉今是而临非C吾闻井以甘竭/以予故咸以愚辱焉D刘子闻而悟之/苟非吾之所有6、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都符合章溢先生所持苦乐观的一组是( )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彼之苦,吾之乐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ABC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可以说是一篇阐释苦与乐辩证关系的文章,实质上也暗含了人对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应持的态度。B因为章溢先生居住的地方较偏远,与章溢交往的友人,只好早出晚归,因而倍感艰苦与劳累。C文章第一段写山中植物及其生长的环境之“苦”,从侧面向我们暗示了章溢先生的为人和志趣。D章溢举膏粱之子的例子是为了从反面说明只知享乐而不愿吃苦的行为可能会给自身带来危害。(二)文言文翻译。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9、 有人认为“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字用得绝妙,你同意吗?为什么? (4分)10、请你从“实”与“虚”的角度,对本诗进行鉴赏。(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1) , ,用心躁也。(2)然秦以区区之地, , ,百有余年矣;(3)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 ,申之以孝悌之义,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乙 选考题(20分)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中国式尊严 冯 华 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警示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有些无地自容。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S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忽然暂停发试卷,匆匆跑上讲台。“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她大声宣布,“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的也是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教室一片大乱,在S小姐的再三催促下,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按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如果我们换位置,就证明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我说,“反正我不换。”他也不换了。S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她说,“请将座位换开。”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她看了我几秒钟,没说什么,转身走开,宣布考试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她不时从我面前走过,我视若无睹。后来我提前完成试卷离场,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直接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那天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S小姐。“祝贺你,你这次考得很好!”她显然记住了我,态度热情,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语速很快地补充说,“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英语学习,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接下来我头脑一热,选择了她所教的一门功课作为专业课之一。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那段时间,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我正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决定要以写作作为终身职业。我买了电脑,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小说写到近一半时,我终于决定暂停学校课程,专心把小说写完。去办休学手续时,最令我踌躇的就是S小姐的课,虽然有充足的理由,但仍有逃离的羞愧。在办公室看到S小姐,出乎我的意料,她非常温和坦诚地告诉我,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如果你认为分数会给你目前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直到你自己认为解脱困境为止,你觉得怎么样?”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我告诉她,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她显得非常惊喜,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并大加赞赏,直到我脸红为止。“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切”她说,“我都能明白,对不起,我为你骄傲!”最后这句话害得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第3期)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小说开头部分写各种中文警示牌,说明很多中国旅客在国外缺少尊严,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该部分在结构上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B“我”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S小姐相遇,她对“我”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C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我”仍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有损尊严。D文章结尾说“我差点儿掉下泪来”,这泪里既有“我”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S小姐给予“我”理解和鼓励的感动。E文章开头写S小姐对中国学生的偏见,要求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隔开,而后来却对“我”大加赞赏,可见,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13、小说中的“我”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分)14、作者最终获得S小姐的尊重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15、小说为什么以“中国式尊严”为题?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钱理群王瑶先生在建国后长期执教于北大中文系,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对中古文学史的研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中古文学史论,据有关专家说,可能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很少有超越他的著作;他另外一个最大的贡献是在建国以后,第一个写新文学史稿,是我们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所以有非常巨大的影响。1987年,王瑶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自我介绍这样一篇短文:“在校时诸多平平,鲜为人知。惟斯时曾两系囹圄,又一度主编清华周刊,或能为睽违已久之学友所忆及。多年来皆以教书为业,乏善可述,今乃忝任北京大学教席。迩来垂垂老矣,华发满颠,齿转黄黑,颇符颠倒黑白之讥;而浓茗时啜,烟斗常衔,亦谙水深火热之味。惟乡音未改,出语多谐,时乘单车横冲直撞,似犹未失故态耳。”“出语多谐”,是王瑶先生最为特别的语言表达方式。先生著作里的语言,和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异。先生著作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但在日常谈话中,他确实“出语多谐”。鲁迅先生喜欢给人起绰号,入木三分,到了刻毒的地步,王瑶先生也是这样,假如私下讨论一个人,或一类人,他会用一句话概括,概括得也是入木三分,让人终生难忘。我举个例子:他说我们学者中有一类,与其说是学者,不如说是社会活动家,是“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我们今天就到处遇到这样的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他或者根本没有学问,但极善公关,或者也有点学问,开始阶段还下了点工夫,取得一定成绩,然后就通过社会公关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以取得最大报酬,得到最大限度的好处,包括政治和物质的好处,通常情况下,还要超值。而他们一旦掌握权力那就很可怕,他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体制,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拉帮结派,“武大郎开店”,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有的就成了学霸。可以说,王瑶先生的概括是击中了某类人,以及我们的教育体制的要害的。王先生还把一些学者称为“二道贩子”,即向外国人贩卖中国货,又向中国人贩卖外国货。他并没有真学问,无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都并无真知,深知,一知半解,抓住一些皮毛,就到处炫耀,糊弄,他的学问全在一个“贩”字。这话说得非常刻毒,却也击中要害。王瑶先生在八十年代就看出了贩卖学术,即学术商业化的倾向,这样的眼光不能不让人折服。我现在在观察当下中国学术界与教育界时,常常要想起王瑶先生取的这样两个绰号,我觉得这都可以称得上某些学者类型的经典性概括。王瑶先生还有一段话也让我不能忘怀。有一天王瑶先生找到我,他说,我现在面临两难选择:我现在年纪已经大了,要是继续努力,发挥余热,不过是“垂死挣扎”;要是什么也不做,那就是“坐以待毙”,你说我该怎么办?他最后的选择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我当时听了以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反过来问自己:我是不是也面临着这样的两难,虽然我年纪比王先生轻。这是一个人类共同的生命命题:所有的人,都有同一个“死亡”在等待你,这是毫无例外,不可选择的;但由生到死的路途,却有“有为”(“垂死挣扎”)与“无为”(“坐以待毙”)两种选择。这背后是有一个人生哲理的,即人生意义和价值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过程。在“挣扎”的过程中,“有”所“为”,爆发出生命的火花,哪怕是只有一个瞬间,也会带来美感,就有了某种价值;如果选择“无为”,什么也不干,这样的生命就没有一点光彩,就真的“坐以待毙”了。这里有很深的哲理,但王瑶先生用一种玩笑式的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具有很大的冲击力。(节选自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删节)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中古文学史论是王瑶先生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之一,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没有产生超越他的著作。 B王瑶先生著作里的语言,是标准的学术语言,严谨而简洁,与他日常生活中谈话的语言存在很大差异。C王瑶先生用“武大郎开店”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一旦掌握权力就会充分利用现有体制,压制才华高于自己的同辈或年轻人的某类人。D王瑶先生在评价某些人事时,具有入木三分、不乏刻毒的鲁迅式的风格,那些精准的概括不但常常击中某类人或教育体制的要害,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E作者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他的个性与人格魅力。13、本文第二段王瑶先生的自我介绍中,“颠倒黑白”与“水深火热”分别是什么含义?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14、本文通过哪几方面来表现王瑶先生的“出语多谐”?(6分)15、王瑶先生所说的“垂死挣扎”和“坐以待毙”的选择背后,蕴含着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你是否认同王瑶先生的选择?请谈谈你的认识。(6分)第卷(表达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走进长白山,山高我高,山矮我矮;水清我清,水落我升;山高水长,古树与新枝共存,自然风光怡人。B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收官之作颁奖晚会于2007年3月28日晚隆重上演,各类冠军浮出水面,安徽省蚌埠市文化局选送的安徽花鼓灯获得大秧歌类金奖。C. 一位离家出走的年轻人来到公园电话亭,给家人打电话说,妈,我成了断线风筝,可想死你呢!D五一期间,沈阳植物园里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17、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的扩建将使我省的水路航运跨上一个新台阶,也成为东北地区物资集散转运的第一港口。 B贾平凹的长篇力作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书写了农民沉重的负担及农村文化失落所寄予的深层忧虑。 C根据上不第2009年土地报告,上海有300家土地“批而未用”的公司中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在册。 D博客逐渐被视为一种用来推广企业的新渠道,博客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供应商与顾客之间进行实时交流。18、从下列文字中,概括“高纯度”饮用水的缺点。(不超过32个字)(4分)人们饮用纯净水的初衷,是避免污染,但纯净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绝不可小视。科学家指出,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据专家分析,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所谓“高纯度”饮用水,在消除细菌、有机污染物及致癌物质等的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众所周知,“水至清则无鱼”,试想连鱼都养不活的水,于我们人类能有多大好处呢?研究表明,“高纯度”饮用水的凝聚态结构,还会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淋洗出去。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答:“高纯度”饮用水_19、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认为:“被时代传播的是信任危机,将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如今“被字句”红遍网络。请根据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每条答案不超过60字。(6分)(1)某高校的09届毕业生张某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单位,但就在他为找工作到处奔波时,同学告诉他,学校已经公布了09届毕业生的就业名单,他已经到一家大型国企就业。他听后苦笑着说自己“被就业”了。(2)为四川地震灾区同胞捐款,本是善举,但却有企业嫌捐款数额不够多,没面子,竟强制扣除员工奖金凑数。广州某大型餐饮集团将旗下3000多名员工的奖金强行扣除,作捐款之用。员工们无奈地说,自己“被捐款”了。答:(1)被就业: (2)被捐款: 20、仔细阅读下面例句,自选一个对象,按照例句的形式进行描述。(4分) 例句:平常心,是惊心动魄激战后那只动情的琵琶,是车水马龙的马路边那朵小菊,是历尽艰辛后那宽容平和的笑容。 仿句:_ 21、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题不限,立意不限,不得抄袭旧作或他人作品。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句话吗,又没有实际的付出!然而就是这样一句话使受助的人也许从此走出阴霾,说话的人也表现了崇高的的境界。说苑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话不在多,在于能够温暖人心,在于能够对人有启发意义,同时更在于人的真诚。一1C(说“他们的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正确,一是说“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符合文意,二是批评道教和佛教的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不是荀子、孟子。)2D(“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即使像尧舜禹人人都能做得到”,理解不当。从原文看,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能动作用”“突出个人为善的主动性”并没有说“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且“人皆可以为尧舜”是有条件的,即“通过艰苦的长期的修养”。)3C (原文:“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可见儒学伦理教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仁” 二4D(御:盖,覆盖)5C(C均为介词,表原因,意为因、由于A 兼词,于此/助词,无实义,表停顿、舒缓语气 B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 D 代词,代上文章溢所说的话/结构助词,的)6A 是膏粱之子的奢侈行为,不符合。是指黄杜这种植物的功用,排除后可知选 A,另也是符合的。7B(“只好早出晚归”代,为了减轻路途劳苦,先生的朋友中有的就住在山上)8. (1) (2) (3)9.同意。(1分)送友人上船时,正是橘柚飘香的秋天,面对江风、冷雨,个“凉”字写出了身体上感觉到的逼人凉意。(1分)更透露离别时的心理感受。(1分)“凉”字正是情景交融的结合点,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伤感。(1分)10.开头两句实写送别的情景。而后两句为行人虚构了个凄清的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一轮孤月高照,两岸的猿啼一声声闯入梦境令他在梦中也摆脱不了愁绪。本诗虚实结合,通过想象友人的旅夜孤寂更好地烘托了送别的伤感之情。11.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三、12AE。(A项,小说的开头部分是小说的序幕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分析失当;E项分析“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过于武断。) 13有主见有魄力。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无论是换座还是中止学业写小说都表现出我的主见和魄力。自尊心强。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刻苦勤奋。能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每点2分) 14在S小姐要求换座时,义正词严,据理力争,在各国留学生面前保持了中国人的尊严;(2分)在S小姐的严格监视下,提前完成试卷,并顺利通过了考试,令S小姐刮目相看;(2分)我选择了S小姐的一门功课,为了维护尊严,刻苦学习。(2分) 15标题:作者以“中国式尊严”为题,意在强调尊严对于那些早已失去尊严的中国人的重要,从而使小说主题更突出。(2分)“中国式尊严”是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2分)启发:一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韧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赢得。(2分)四、12AE(A项不符合文意,原文是“可能到现在中古文学史的有关研究还很少有超越他的著作”;E项无中生有,肖像描写并非是本文塑造王瑶形象的主要手法,惟一有关人物外貌的信息来自于王瑶的自我介绍,而这依然属于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塑造王瑶“出语多谐”的个性) 13含义:“颠倒黑白”意思是自己头发本来是黑的,年纪大了,就变成白发;人的牙齿一般都是白的,然而自己吸烟太多,所以牙齿呈黄黑色。“水深火热”意思是喜欢饮茶和吸烟。(2分)这两句话道出了王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境,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形象概括。(或:这一代人曾经生活在“颠倒黑白”的时代(文革),身处“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体味了难以计数的辛酸。)(2分)作用:从侧面证实了后文所说的王瑶“出语多谐”,严酷的事实以幽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