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庄子故事两则教案庄子故事两则 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3、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4、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自学能力。5、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阅读品位。 (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 、阅读、讨论 2、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品故事、写故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归纳相关的文言现象。2、领略两则故事中的旨趣。 教学难点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双方的辩论思维。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古时有一位大师,他的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师平静地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 面对死亡,这位大师表现的是何等的坦然!他就是庄子。谁能介绍一下庄子的基本情况?(找同学介绍) 大屏幕显示: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二、题板书与目标展示 1、课题板书2、目标展示(知识目标)庄子与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 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且不说,后如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庄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了庄周秋水篇的精神。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1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 2再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义板书: (1)惠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疑问代词,怎么。 (5)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6)鱼出游从容 从容:安闲自由;现在多指“在危险面前冷静不慌忙”。 (7)是鱼之乐也 是:这。同桌相互检查过关。3说故事:梳理故事情节 板书:情节出人意料(不喜却疑、不避自迎)第一则:相梁-往见-欲代-搜-往见第二则: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四、交流与合作学习 1、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提纲与交流。2、教师巡回指导。 五、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六 、课堂检测 分角色朗读,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小组讨论、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差异, 体会形象鲜明的人物。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一、二组讨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七、课时小结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主备教师:卢伟 时间:2. 8 备课组长签字:科目: 语文 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 1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喻意。 2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 、阅读、讨论 2、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品故事、写故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把握故事的主旨。 教学难点 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眩目的文化第一次大繁荣。其中有一个独立特行的一派,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 国 君,后者都被他的长相吓跑了。这就是庄子,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二、题板书与目标展示 1、课题板书2、目标展示(知识目标)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2、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3、结合两则故事,比较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在庄子与惠子游于谦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那么,“惠子相梁”的故事完全是虚构吗?也不全是。惠子可能确实比较热衷于功名富贵,但不大可能做出伤害朋友庄子的事来。 四、交流与合作学习 1、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提纲与交流。 提问:(1)庄子讲鹓鶵故事中,鹓鶵、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学生思考,明确:(1)故事里,鹓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如庄子。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如惠子。腐鼠比喻功名利禄。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再听故事: “运斤成风”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庄子与惠子的友谊。 楚国郢人捏白垩土,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2)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表现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庄子的这种人生态度,我以为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样的眼光我们可以在冰冷的现实中找寻到诗意,从而丰富我的精神家园。2、教师巡回指导。 五、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六 、课堂检测 七、课时小结 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人物对比鲜明。惠子相梁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八、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情节出人意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欲代子相-搜与国中-庄子往见-奇鸟之喻人物对比鲜明。惠子相梁: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力辩,重逻辑分析;一巧辩,重艺术观赏。 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资料:1、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找智慧。”2、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ava顺序查找面试题及答案
- 煤矿把钩工考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分支机构考核办法
- 家电公司加盟商管理规章
- 排水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抗代谢药试题及答案
- 湖南驾考试题及答案
- 山东成考试题及答案
- 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及答案
- 非遗传承:童心匠艺启蒙
- 医院净化设计方案
- 2024年度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汇编及答案
- DB3710T 117-2020 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服务规范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第16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试大纲(2023修订版)
- 防范工贸行业典型事故三十条措施解读
- 幼儿园食谱营养计算表
- 2025届甘肃省平凉市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