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文小而不为.docx_第1页
不因文小而不为.docx_第2页
不因文小而不为.docx_第3页
不因文小而不为.docx_第4页
不因文小而不为.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因文小而不为坡家学校 霍成祥 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要从“课堂小练笔”下手,做到读写结合,逐步提高,平缓过度。而不是为应战中考而拼命的搞“话题作文”集中训练。孰不知,作文水平的提高靠的是日积月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近两年的作文教改中,我受王玉华教授的指点和帮助谨记“不因文小而不为”。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出了一条读写结合,由片断训练到整篇作文的教学思路,减缓了习作的坡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至深处,说一说 所谓“说一说”是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作文,口头作文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优点,方便,快捷,形式多样,而我主要以课堂为载体,以激发情感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口头作文随机性强这一优点。在进行口头作文指导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关键要创设各种情境。用一句句真诚的话语,用一首首感人的歌曲,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大脑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感到兴奋,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二、读文有感,写一写 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如背影一文,朱自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刻画了父亲步履蹒跚,穿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车站送别的一点一滴都令学生感受到父爱的真挚。学生读到这儿默默无语,都沉醉于这伟大的父爱之中学文后,我要求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来写一段读后感。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深切的感受:父爱如山,他为孩子付出的:一点一滴积起来是一个大海,一粒一颗堆起来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凑起来是一幕天空。翻开陈旧的相册。你记起了吗?心中那沉甸甸的关爱,就是父亲为你做的平常而又特别的事 读后感这种形式,小学就有,到了初中阶段已不是训练的重点,但恰当的采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有感而发,往往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习作。 三、抓住“空白”补一补 文章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我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炼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如八年级上册信客一文的结尾,作者写道:“任劳任怨的信客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学完本文后,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信客平凡的一生,和不平凡的人格。我趁机问学生:“如果你参加了信客的葬礼,并荣幸的接受了一个任务为信客写一篇墓志铭,你会怎么写呢”学生有感于信客的高尚情怀,佩服信客的为人,都想尝试着完成这项任务。20分钟后,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其中有位同学这样写: 以“信”字立身,三十年往返于家乡与上海之间的路上,风尘仆仆,历尽艰辛,为游子与家人传递信、物,架起城乡沟通的桥梁。一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为人诚实守信,忍辱负重,宽容厚道。担当教员,乐为人梯,治校有方,桃李满园。在世为人民服务,离去深得乡邻敬重。四方百姓口碑相传,晚辈后生刻石纪念。 通过撰写这篇墓志铭,学生加深了对信客职业精神的理解,也在余秋雨典雅大气的行文中学到了不少作文之道。 四、欣赏古诗,改一改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文。这些古诗文语言凝炼,韵意悠悠。蒲松龄的叙事古文狼扣人心弦;王维的写景诗山居秋暝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清新自然;汉乐府的励志诗长歌行大气磅礴,催人奋进;陆游的爱国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学生很容易沉醉在这古韵经典中,这时我往往适时的要求他们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将这些古诗改写成现代文,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他们的写作,可谓一箭双雕之举。 例如:学完了李白的送友人后,我要求学生把这首五言律诗改写为一篇叙事小短文,学生被诗中那种“故友惜别”之情所感动,积极性特别高,改写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其中有位同学这样写道:“我与友人提马并肩,一路无言,来到城外。举目远望只见:一抹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北,一湾清流围绕东城潺潺而过。一阵凉风吹过,泛起丝丝寒意,此地一别,朋友啊!你就要像那随风飞舞的蓬草,离家远行,飘泊万里。我明白,此刻你孤独的心就像天边的浮云飘忽不定。看,那天边的落日缓缓下沉,恋恋不舍地收起最后一缕余晖。落日对大地如此依恋,余晖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挥一挥手,你跨马而去,跨下马儿也为你我的离别而萧萧长鸣 小作者,紧扣诗句,围绕诗意,加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流畅的笔墨写出了挚友惜别的感人一幕。 五、精彩篇章,仿一仿 所谓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消除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最多的还是仿片断,这种方法运用起来灵活机动。 仿片断,亦称点仿。这种方法就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的方式。局部模仿,范文较多,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运用“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对百草园的其乐无穷进行了描写,不仅成功的运用了连词,而且层次分明,顺序井然。通过分析,在学生们佩服鲁迅先生写作功底的基础上,我要求同学们运用句式进行仿写,有位同学写出了这样大气的语段: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浩如烟海传承文明一直滋养着这片神圣的东方沃土,不必说振惊世界的工程巨制万里长城,不必说技压寰宇建筑奇观四大名楼,也不必说战国的都江堰,秦朝的兵马俑,唐代的莫高窟,明清的宫殿群;单是这四大发明,就足以让我们的祖国向世界人民夸耀。 读了这段话,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成功的片断仿写,说它成功,就成功在小作者经历了从“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 另外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也适当引导学生对所学篇章进行全仿。 实践证明,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以上的种种练笔形式,命题紧扣教材,篇幅短小,学生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