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其实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初步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二、介绍孟子及孟子三、听课文录音,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明确:寡人之民不加多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我们以这三句话为界,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四、分析课文(一)第一部分读一部分思考:1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2、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现代社会人口增加会加重社会负担,所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梁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明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二)第二部分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明确:打比方2、分析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体现了孟子比喻的什么特点? 明确:五十步和百步只是数量上有所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本质也是相同的,目的都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都是让百姓去送死,他们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王道,而是霸道,是虐民暴政。老百姓看穿了梁王的小恩小惠,不会来送死呢,所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用战争打比方,投其所好,用梁王熟悉、喜欢的战争比喻,便于启发对方。)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三)、第三部分:1、要实现王道之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明确:“不违农时”2、达到王道的成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明确:“五亩之宅”3、以上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方面?明确:养民,教民(物质、精神)4、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对比,比喻 指导朗读:排比句,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五、探究:梁惠王是否会接受孟子的观点。为什么?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国,是否用到了孟子的智慧?明确:没有,社会背景决定的,施仁政必须是在国家统一的情况下。关注民生,关注三农,义务教育免费,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六、教师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总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远在2300多年孟子的王道思想仍然熠熠生辉。最后齐读课文,再次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