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二章之必做好题(五).doc_第1页
高一物理第二章之必做好题(五).doc_第2页
高一物理第二章之必做好题(五).doc_第3页
高一物理第二章之必做好题(五).doc_第4页
高一物理第二章之必做好题(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012马鞍山模拟)如图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a-t图象),图中斜线部分的“面积”A表示()A位移B初速度C末速度D速度的变化量202(2012洛阳模拟)现有四个不同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BCD203(2012洛阳模拟)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归功于他们采用了正确的物理方法,些列表述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用放大法测出了静电力常量B伽利略用理想实验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法拉第用归纳法得出了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D库伦用微分测出了静电力常量204(2012卢湾区一模)A、B两质点从同一点开始沿直线运动,右图中的、分别为二者的-t图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t=1s时,B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t=2s时,A、B两质点间的距离等于2mCt=2s时,A、B两质点间的距离最大Dt=4s时,A、B两质点相遇205(2012昆明模拟)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都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10s末,a、b两物体相距最远C30s末,a、b两物体相遇D30s末,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60m206(2012凯里市模拟)一物体从A到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中点时刻的速度为v1,通过AB位移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可以判断()A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1v2B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v2C无论物体做什么运动,v1v2D无论物体做什么运动,v1=v2207(2012开封模拟)-个鸡蛋的质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桌面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下列估算较接近的是()A60g 0.8mm 0.5sB1Og 80m 5sC60g 80m0.5sD1Og 0.8mm 5s208(2012景德镇模拟)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5m/s,方向向东,第5s末的速度为10m/s,方向向西,则第几秒末开始向西运动()A第2秒末B第3秒末C第9秒末D第15秒末209(2012惠州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N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C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并提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10(2012惠州二模)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物体匀减速的位移是匀加速位移的两倍B物体在01s内向正方向运动,1s末改变运动方向C03s内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D物体在3s末回到原点221(2012东至县模拟)一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在竖直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开始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O-h1过程的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h1h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A在Oh2升过程中,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在Oh1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C在Ohl上升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D在h1h2上升过程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222(2012东城区模拟)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法拉第223(2012东城区)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石块在下落过程中()A石块下落2s末的速度为10m/sB石块下落2s末的速度为20m/sC石块下落2s内下落的高度是40mD石块下落2s内下落的高度是20m224(2012东城区)发现电磁感应的科学家是()A安培B库仑C奥斯特D法拉第225(2012潮州二模)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或正确的是()A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汤姆孙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右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n为量子数当氢原子核外电子由n=2的轨道跃迁到n=3的轨道的过程中,吸收光子的能量是1.89eV226(2012长宁区二模)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其实验思想是()A小球沿斜面运动时加速度较小,速度的测量比较容易B小球沿斜面运动时速度较小,位移的测量比较容易C测量小球沿斜面运动时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 st2,合理外推到90D测量小球沿斜面运动时速度平方与位移的比值 v2s,合理外推到90227(2012长宁区二模)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麦克斯韦提出光是电磁波,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奥斯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法拉第总结出右手定则D安培研究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楞次提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228(2012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在用光电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等器材测量小车作匀速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两挡光片的间距d不变,仅改变两挡光片的宽度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两挡光片各自宽度变小还是变大,测出的加速度不变B只要两挡光片宽度的减小量相同,测量误差就可避免C从理论上讲,两挡光片的宽度都变小,测量的误差会减小D两挡光片的宽度都变小,测得小车的加速度必定变大229(2012长春一模)质量m=1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0-8s内的平均速度方向与1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B物体在0-2s内的速度变化比2-4s内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在2-4s内合外力做的功为零D物体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230(2012宝山区一模)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停地减少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231(2012安徽一模)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秒内的位移是8m,第3秒内的位移是0.5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5秒末的速度一定等于8rn/sB汽车的加速度可能小于3.75m/s2C汽车的加速度一定等于3.75m/s2D2.5秒末的速度一定等于0.5m/s232(2012安徽一模)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时间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做往复运动B物体做曲线运动C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D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233(2012安徽一模)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质点以2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B质点最初4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在4s末相遇234(2012安徽一模)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t2时刻I在II的前面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v1+v22235(2011珠海一模)如图,小球自光滑轨道由静止自由滚下,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小球下滑过程中正确的图象是()ABCD236(2011株洲一模)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中国男子运动员在4100m接力比赛中勇夺冠军某次甲乙两个运动员在直道上练习接力跑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这一过程可以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侍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乙在接力区须奔出距离是()A16mB18mC20mD25m237(2011株洲一模)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许多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的磁效应是法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的B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通过实验测定的C行星运动定律是第谷系统完整地提出的D牛顿有句名言:“如果说我比笛卡尔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就牛顿发现牛顿第一定律而言,起关键作用的这位“巨人”是指伽利略238(2011株洲二模)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在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科学思想和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实验及其发现中表述正确的是()A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获得的数据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成功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值的大小239(2011郑州模拟)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C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首次命名了正、负电荷,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40(2011浙江模拟)两个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并排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同向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于物体A和B上,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下来设两物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素分别为1、2,两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图线a、b所示已知拉力F1、F2分别撤去后,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彼此平行(相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0.1,=0.2B若m1=m2,则力F1对物体A所做的功较多C若F1=F2,则m1小于m2D若m1=m2,则力F1的最大瞬时功率一定是力F2的最大瞬时功率的2倍241(2011闸北区二模)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库仑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42(2011增城市模拟)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t=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243(2011鹰潭一模)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244(2011盐城模拟)一物体在多个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撤去其中一个力,则在其以后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动能EK的变化图象可能是()ABCD245(2011盐城二模)某航模小组在一次训练中,制定了飞机离开地面最初20s内的飞行计划设在水平方向运动速度为x,竖直方向运动速度为y,x和y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飞机按此计划飞行的过程中()A前6s内沿直线斜向上升,后14s内沿曲线上升B前6s内沿直线斜向上升,后14s内沿曲线下降C20s末达到最大高度D6s末达到最大速度246(2011徐州模拟)有一辆车长为3896mm的汽车正在行驶,当t=0时开始刹车(位置如图a所示),在t=ls时汽车恰好停止(位置如图b所示)若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是()Al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B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C开始刹车时汽车的动能D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247(2011徐州模拟)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第谷第一次对天体做圆周运动产生了怀疑248(2011徐汇区模拟)如图所示,一小球被限制在x=0与x=x1之间运动,设开始时小球从x=0处以速度v0向右运动,假定小球在区间内运动时能保持恒定速率,且每次在x=0或x=x1处碰撞返回后,其速率减为原来速率的一半则下列图中描述小球自运动开始后至第二次回到x=0处的位移-时间图正确的是()ABCD2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