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南县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命题人:管 静第卷(阅读题共66分)一、(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用“疯长”来形容网络文学十年间的发展是毫不为过的。十年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网络文学以原生态的迅猛生长力突飞猛进,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今天这个网络无所不及的时代,网络的触角有多长,网络文学的枝蔓就能延伸多长。那么,疯长过后,网络文学接下来的目标是否还仅仅满足于攻城略地、占领地盘呢?在具备了与传统纸质文学平分天下、分庭抗礼的资格后,网络文学是否已经到了检省自己的时候?首先,“我是谁”:身份的迷失。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什么?在我们当初很随意地冠之以“网络文学”之名后,网络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胀破了这一命名本身的内涵所指,导致今天网络文学身份的迷失。无疑,网络文学最初是为了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区分而提出来的,所以,这一命名标示的是这一文学的传播载体,而非其属性与特质。但是,发展到今天,网络文学与纸质文学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纠结状态。不仅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已经渐次地融入传统的作家队伍和作家组织当中,更为复杂的还在于,网络文学已经不仅仅栖居于网络,很多网络文学作家在名声鹊起后也向纸质媒介进发,在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在出版社出书;同时,随着网络的普及,许多传统作家也喜欢把作品粘贴到网上,在网上首发。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文学如果还仅仅泛指一切“网络上的文学”,显然已经毫无意义。摆在网络文学面前的选择有两个。其一,继续我行我素,继续狂欢;其二,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的规模扩张转向“集约型”的品质提升。继续我行我素的狂欢当然可以,也来得自由省力,但是,如果没有品质作为保障,当网络文学带给人们的新鲜刺激渐渐退却之后,这场狂欢还能持续下去吗?高歌猛进的态势还能得以维持吗?由此可见,占得“市场份额”后的品质提升,已经成为当前网络文学必须作出的决断。没有一个健全、平衡的文学生态系统,任何文学都难以获得持久而健康的生长。这正是目前的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缺失的。有论者曾指出,网络文学目前是处在“无监管、无批评、无引导”的“三无”状态,其实,如果从整个文学生产的全过程来考察,网络文学缺失的岂止是这“三无”。首先,就创作主体而言,与传统纸质文学作家相比,网络文学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文化水平千差万异,更遑论文学修养,这就使得网络文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作品创作中,没有一种有效的价值观念的引导,有作者为了赚取点击率,不惜“爆猛料”、“造噱头”,导致一些作品格调低下。再次,作品产生后,无论质量优劣,趣味高低,人人可以凭借网络瞬间将其传播出去,既无审查,也无监管。最后,在作品传播的过程中,没有文学批评的参与和优胜劣汰的淘选机制。如众所知,创作与批评是文学的两翼,失去文学批评的网络文学注定难以完成漂亮的飞翔。同时,优胜劣汰的淘选机制也是任何文学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7月14日,有删改)1下列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的命名最初是为了与传统的纸质文学相区分而提出来的。B网络文学目前缺失的是“无监管”“无批评”“无引导”的“三无”。C网络文学在带给人们的新鲜刺激渐渐退却之后必须提升作品品质。D网络文学要健康生长,必须有优胜劣汰的机制和文学批评的参与。2下列关于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的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突破人们传统的思维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编织自己的文学梦想。B网络文学攻城略地后,和纸质文学几乎呈现出平分天下、分庭抗礼的局面。C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在本质上都属于文学,都要有监管、有批评、有引导。D网络文学虽发展迅猛,但短时间内难以拥有像纸质文学那样的生态系统。3根据原文信息,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品质提升后,还继续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B网络文学作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文化水平差异大。C将来网络文学作家向纸质媒介进发,出版自己的书籍。D网络文学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剔除糟粕、留住精品。二、古诗文阅读。(共33分)冯胜,定远人。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悦,俾居幕府,命国用典亲兵,委以心腹。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为都督同知。引兵溯河,取汴、洛,下陕州,趋潼关。守将宵遁,遂夺关,取华州。还汴,谒帝行在。授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寻从大将军征山西。久之,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辽东边害。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以步骑二十万征之。帝复遣故所获纳哈出部将乃剌吾者奉玺书往谕降。胜出松亭关,分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驻大宁逾两月,留兵五万守之,而以全师压金山。纳哈出见乃剌吾惊曰:“尔尚存乎!”乃剌吾述帝恩德。纳哈出喜,遣其左丞、探马赤等献马,且觇胜军。胜已深入,逾金山,至女直苦屯,降纳哈出之将全国公观童。大军奄至,纳哈出度不敌,因乃剌吾请降。胜使蓝玉轻骑受之。玉饮纳哈出酒,欢甚,解衣衣之。纳哈出不肯服,顾左右咄咄语,谋遁去。胜之婿常茂在坐,遽起砍其臂。都督耿忠拥以见胜。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出伤,惊溃。胜遣观童谕之乃降,得所部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辎重互百余里。而都督濮英殿后,为敌所杀。师还,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帝大悦,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会有言胜多匿良马,使阍者行酒于纳哈出之妻求大珠异宝,失降附心,又失濮英三千骑,而茂亦讦胜过。帝怒,收胜大将军印,命就第凤阳,奉朝请,诸将士亦无赏。胜自是不复将大兵矣。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选自明吏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拔之以为根本 拔:攻取B金陵龙蟠虎踞 虎:猛虎C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典:掌管D使使者迎劳胜等,械系茂 系:拘囚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为敌所杀 若属皆且为所虏B因乃剌吾请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国用之卒,子诚幼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冯胜喜好读书,通晓兵法,英勇多谋略。元朝末年,他和哥哥冯国用一起筑寨自保,后来,归顺了太租。B冯胜在归顺太祖以后,屡立战功,当了元帅。在哥哥冯国用英年早逝以后,他承袭哥哥的职务,掌管亲军。C冯胜征讨辽东时指挥有方节节胜利。但是他藏匿良马,勒索珠宝,受到太祖处罚,从此不能再领兵作战。D冯胜在明朝开国功臣中威望很高。但是因为太祖的猜忌,再加上他多次因小事违逆皇帝心意,最终被赐死。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译文: (2)师还,以捷闻,并奏常茂激变状,尽将降众二十万人入关。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雨晴 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8、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4分)9、“卧看天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4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六小题)(6分)(1)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暖暖远人村,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5)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辛弃疾永遇乐)(7)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8)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塑像与目光张鲜明那种眼光,那种洞穿曲折回环的文明的眼光,高高悬在历史的上空。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在蓝天白云之间,突然就看到了那两尊巨型塑像,炎黄二帝的塑像。不,不是“看见”,而是炎黄二帝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占据了我整个心灵!一座山,整整一座山啊,嶙峋地站着,峥嵘地站着,站成两个活生生的头颅,山人合一,在无垠的苍穹之下,以浩瀚无际的目光,与太阳和月亮一起,与波光粼粼的黄河一起,照耀着我们,沐浴着我们,谁能不为之深深地震撼?这震撼,来自灵魂和血脉的渴望。多少年,多少代,多少灵魂在追寻:我是谁?我们的血脉在不停地叩问:我从哪里来?爷爷奶奶说,咱们是炎黄子孙;父亲母亲说,咱们的血脉像黄河、长江一样悠长,而这血脉的源头,来自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可是,可是,炎帝是什么模样?黄帝是什么模样?到哪里去祭奠他们?我们千百次追问着。我们只能把炎黄二帝的祭坛设在心里,想象他们筚路蓝缕的身影,想象他们开疆拓土的豪壮,想象他们仰观天象的智慧,想象他们俯察万物的艰辛就像回味着史记里那一页页像风一样飘渺的传说。终于,一群中原儿女,再也按捺不住对于炎黄二帝的渴念,在古老的黄河岸边,以一座高山的挺拔和巍峨,去复原和描摹他们灵魂深处对于人文始祖的想象。这是一场伟大的接力。开始是几个人,在黄河岸边,在邙山脚下,悄悄地创意和谋划;后来是几十个人在一起规划和行动;再后来是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几百万人、几千万人、几万万人从百姓到官员,从海内到海外,所有炎黄子孙都投入和关注着这个伟大的工程。他们规划设计,他们捐款筹款,他们宣传发动,他们风雨无阻地投入建设。从一九八七年到二零零七年,整整二十个年头,无数中华儿女,用双手,用双肩,用心血,用汗水,用整个心灵,测量着天地的高度、日月的光亮,并用这一切雕塑着人文始祖的高大和辉煌。终于,炎黄二帝回来了,回到了他们创业和出发的地方。他们以山的姿态,站在黄土高原的终点,站在地上悬河的起点,站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他们比肩而立,一个凤目龙准,英姿勃发,气宇轩昂;一个广额厚唇,智慧深邃,宽厚仁爱。他们在凝望,西望雄关,北眺太行,东览华北大平原。不,是在凝望整个华夏大地!看啊,炎黄二帝,在深情地看着我们,在天地之间凝视着他们的子孙!我的眼睛,化作趋光的蝴蝶,与香烛一样燃烧着的黄河一起,沿着巍然屹立的邙山,袅袅上升,袅袅上升,去承接那天光一般清澈、深邃的目光。那目光,像时空隧道一样深远。与之对接的一刹那,天啊,五千年的岁月,带着披荆斩棘的意象,带着星河流转的沧桑,带着奋发和创造的力量,像滔滔黄河一样滚滚而来,把我深深地裹挟,把我高高地托举。面对这目光,弯曲的腰板必定挺直;面对这目光,疲软的心灵必定坚挺、坚毅、坚强。也许,我们也有软弱的时候,也有懈怠的时光,那么,让我们来到黄河岸边,来到邙山脚下,来接受那伟大目光的洗礼吧,它将告诉你:大地在下,苍天在上,人是万物的灵长,创造是我们的宿命,奋进是我们的方向,开拓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凭仗!(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3期)11给炎黄二帝塑像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述。(6分) 12怎样理解第段中“炎黄二帝铺天盖地而来,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占据了我整个心灵”这句话?(5分) 13第段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何特色,请作简要分析。(5分) 14给炎黄二帝塑像,有人认为此举意义重大,很有必要;有人认为劳民伤财,实属多余。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4分)四、(24分)1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浚jn 形骸hi 佶屈聱牙j 带罪立功B、劲头jn 旋风xun 为虎作伥wi 扺掌而谈C、沏茶q 戛然g 掎角之势j 筚路篮缕D、蓦然m 搪塞si 暴戾恣睢su 怙恶不悛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华裔、哈佛、草根这些都是林书豪的身份标签,华人从他身上找到身份认同,美国人则认为他代表了“美国精神”,这是他能一马当先的原因。B霸王别姬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可谓路人皆知,但几乎没人能说清楚霸王项羽是在哪里诀别虞姬的,又是怎么诀别虞姬的。C安徽著名的黄山,山势龙飞凤舞,婉蜒雄伟;云雾常铺,烟云滚滚,雾浪滔滔;山形树影,时隐时现,虚无漂纱:真可谓美不胜收啊!D我们一定不要被眼前这个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戮力同心,毕其功于一役,就一走能把这部关乎全厂生产的机器装好。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18.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恶意软件”下定义。(4分)恶意软件是一种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恶意软件是在未明确提示用户的情况下强行安装的恶意软件的安装未经用户许可,属于一种强行安装恶意软件是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的答_ _1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交通耗能是我国社会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其石油消耗总量占全社会石油消耗总量的30 以上,并且汽车尾气已成为大中城市温室气体的首要来源。一辆中耗油轿车每年少开1200公里,将节省120升石油,减少碳排放294公斤;一个人每年少搭乘飞机5000公里,将节省200升石油,可减少碳排放695公斤。文明出行,防止交通堵塞,也是为绿色出行作贡献。相关部门倡导:短途出行,请尽量步行或乘坐公交,省钱省力;开车时避免汽车发动机空转,停留时间超过l分钟应熄火;长途旅行请尽量坐火车,减少乘飞机的次数;安全驾驶、文明礼让,保证交通顺畅。( l )请你简要概括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0 字以内)(2分) ( 2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一条公益宣传标语。(3分)答: 20仔细观赏下面漫画,请简要概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 内容: (3分) 寓意: (3分)五、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因此,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和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读了上述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1. B(与原文“网络文学缺失的岂止是这三无”不符。)2. B(从原文“在具备了与传统纸质文学平分天下、分庭抗礼的资格后”可以看出两者已是平分天下、分庭抗礼了。)3. D(A项超前肯定,这是未来不确定的事情。B项原文是“大多没有”。C项网络文学作家向纸质媒介进发时既定的事实。)4B(名词作状语,像猛虎一样。)5C(用在主谓之间/动词,到。A项:被动结构。B项:通过。D项:定语后置标志。)6C(原文有“会有言”,不一定是事实;“从此不能再领兵作战”错,原文是“胜自是不复将大兵矣”,冯胜从此以后不再统领大军了,而不是“不能再领兵作战了”。)7(1)太祖攻占地盘至妙山,冯国用和冯胜一起前来归顺,很受亲近信任。(略:攻占、夺取。偕:共同、一起。亲信:古今异义,亲近信任。见:表被动,各1分,句义1分。)(2)军队返回,(冯胜)把捷报上报,并上奏常茂行动过激引起变乱的情况,率领全部投降部众二十万人进入关内。(以:把。闻:使动用法,使闻,译为报告、上报。状:情况。将:率领。各1分,句义1分。)8. (4分)(1)内容:诗的前两联通过西南方天空“缺”出的一隅(西南方天空露出的一片蔚蓝),天空中一抹不动的纤云,羽毛“犹湿”的鸣鹊和低沉的残雷来表现雨过天晴之景。(2分 注意要有修饰语表现出雨晴,如羽毛“犹湿”、 残雷等,只写鸟鹊、雷声不给分)(2)手法:诗人主要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式来表现雨晴。比喻:首联“江面清”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清明之色。“纤云不动小滩横”一抹微云好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拟人:鹊羽未干说“衣犹湿”,雷声没有马上消失说它是怒气未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过天晴的特点。9. (4分)(1)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的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卧看牵牛织女的寂寞凄凉。(2分)(2)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的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天明,表达作者雨过天晴的喜悦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2分10、略11、【答案】(1)炎黄二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2)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无限崇敬;(3)激励我们开拓、创造和进取。【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回答该题,先逐段概括段意,后根据题干“给炎黄二帝塑像的原因”提炼答题内容。第三自然段从家人的话语中点出“炎黄二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第五自然段概括他们的丰功伟绩,抒发我们的敬仰之情;最后一段,点明炎黄二帝在今天的影响力。每点2分,共6分。12、【答案】(1)炎黄二帝塑像的高大雄伟,作者感到“覆盖了整个眼睛”;(2)炎黄二帝的灵魂、血脉、精神博大,使作者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因而占据了“整个心灵”。【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本句的理解抓住关键词“眼睛”“心灵”,从2个层面去诠释。“覆盖了我的整个眼睛”表现了炎黄二帝塑像的高大雄伟;“占据了我整个心灵”表现的是炎黄二帝的灵魂、血脉、精神博大。回答第一点2分,回答第2点,3分。13、【答案】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2分)。描写了炎帝的眼睛、鼻梁、气度以及黄帝的额头、嘴唇和性格,展现了他们的外部神态和内在神韵(3分)。【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表达技巧,这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重点描写的是炎黄二帝的外貌和精神。点明对偶修辞,2分。修辞手法答比喻或比较,可得1分。分析4分。14、【答案】答案示例一:可定、赞成或欣赏。(1)可表达我们对炎黄二帝的思慕、敬仰和缅怀之情;(2)可激励我们去创造、开拓和进取;(3)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影响力。答案示例二:否定、反对或鄙弃。(1)建造塑像、举办祭祀,兴师动众,劳民伤财;(2)形式主义,流于作秀。祭坛应“设在心里”,崇拜应体现在为祖国昌盛、统一和民族团结、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中;(3)推动图腾崇拜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滋生、助长封建迷信思想。【解析】本题属于探究题,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先明确自己的观点,2分,后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合理阐述,6分,共8分;脱离文本任意发挥不得分。15B(A戴罪立功;C戛ji然,掎j角之势,筚路蓝缕;D搪塞s,暴戾恣睢su)16C(A 项“一马当先”形容领先或带头,不合语境。B项“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属贬义。C项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D项意思应为“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17、A18、恶意软件是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强行安装运行,一种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19答案:(1)交通耗能是我国社会主要能源消耗之一,应该倡导低碳出行。(3分)(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4分)20【答案】内容:儿子为完成学校布置的给父母洗脚的作业,嫌父亲脚臭要求父亲自己先洗好,再给父亲写。寓意:漫画讽刺了当前学校德育中重形式而轻实质的现象,给父母洗脚,本是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是中华孝文化的表达,但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此次作业的意义所在,而只是功利地为完成作业,可见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完全失败的。这是一篇自主命题作文,给学生的空间较大,选材主要围绕“远方”展开,可以写追求、向往、探索、梦想在远方等方面的内容,材料比较好组织,便于抒情议论,学生有话可说,考查的重点在语言和材料的挖掘,以及探讨的深度,平时作文基础好,尤其是文笔好的同学分数不会太低。 【标题示例】 1. 遥远的诱惑 2. 在那遥远的地方 3. 路在脚下,梦在远方 4. 流浪的远方 5. 身未动,心已远 6.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远方 7. 梦归远方 8. 流浪着去远方 9. 向远方借梦 10. 让心灵去旅行 参考译文:冯胜,定远人。出生时黑气满室,多日不散。等到长大,英勇多谋略,与哥哥冯国用都喜好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太祖攻占地盘至妙山,冯国用和冯胜一起前来归顺,很受亲近信任。太祖曾从容询问平定天下的大计,冯国用回答说:“金陵龙盘虎踞,是帝王之都,应先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企服务部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政策法规适应性研究报告
- 高校国家资助合同模板(3篇)
- 高铁站设计施工合同模板(3篇)
- 高清合同模板(3篇)
- 安徽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爱心女孩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网络游戏合同终止及虚拟物品处理补充协议
- 航空航天项目单项目技术保密合同
- 体育机构运动员职业规划与权益保障合同范本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软件行业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研究生英语阅读综合教程reading more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课件
- 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
- 国家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大学
- ZXONE8700技术规范书
- 沥青拌和站设备租赁合同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