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用韵.ppt_第1页
诗经中的用韵.ppt_第2页
诗经中的用韵.ppt_第3页
诗经中的用韵.ppt_第4页
诗经中的用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的用韵 一 詩經 的韻例 一 幾種詩體 古體詩就是 古風 它產生最早 形式多變 沒有規則的限制 比較自由 主要指汉魏六朝时的诗 2舊體詩 近體詩 今體詩萌芽与南朝齐梁时代 形成于唐朝初年的具有严谨格律的诗体 都是指 格律詩 而言 主要分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排律等 3詩餘指 詞 而言 有長調 小令 慢 引等不同格式 用 詞牌 作為格式的標誌 二 格律要素 平仄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句 構成七言律詩的其中一個標準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押韻 對仗對仗的要求 相對的兩句必須句式相同 詞性一致 平仄根據體裁不同也要符合各自的規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王維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 三 詩經 的格律 韻例 即關於用韻的格律 也就是關於什麽地方用韻 什麽地方不用 怎樣用韻的一些規則 詩經 的韻例韵母 韵头 主要元音 韵尾韵 主要元音 韵尾 芣苢 采采芣苢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之部 采采芣苢 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 月部 采采芣苢 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 薄言襭之 質部 靜女 靜女其姝 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 搔首踟躕 侯部 靜女其孌 貽我彤管 元部 彤管有煒 說懌女美 煒 微部 美 脂部 合韻 自牧歸荑 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 荑美 脂部 異 職部 貽 之部 合韻 柏舟 泛彼柏舟 在彼中河 髧彼兩髦 實維我儀 之死矢靡它 歌部 母也天只 不諒人只 真部 泛彼柏舟 在彼河側 髧彼兩髦 實維我特 之死矢靡慝 職部 母也天只 不諒人只 真部 伐檀坎坎伐檀兮 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漣猗 不稼不穡 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獵 胡瞻爾庭有縣獾兮 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 元部 坎坎伐輻兮 置之河之側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穡 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 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職部 坎坎伐輪兮 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淪猗 不稼不穡 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獵 胡瞻爾庭有縣鶉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 文部 碩鼠 碩鼠碩鼠 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 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 爰得我所 魚部 碩鼠碩鼠 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 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 爰得我直 鼠女女 魚部 麥德國國直 職部 碩鼠碩鼠 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 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 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 誰之永號 苗勞郊郊號 宵部 總結 1 從韻的位置看 a 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 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踯躇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b 另有句中韻 主要是因爲句尾是代詞或語氣詞 采采芣苡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 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 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 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 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 薄言襭之 2 從一章所用韻數來看 可分一韻到底和換韻兩類 以 静女 为例 第一章 姝 隅 躇 押韵 押侯韵 是一韵到底 第二章 孌 管 押韵 押元部 炜 是微部 美 是脂部 微 脂 合韵 而且中间换一次韵 3 從韻腳的距離看 可分三種 A 句句押韻如 静女 二章 静女其孌 貽我彤管 孌 管 押韵 押元部 彤管有炜 炜 是微部 说懌女美 美 是脂部 微 脂 合韵 B 隔句押韻 一般是奇句不押韻 偶句押韻 另外句首入韵 这是 诗经 最常见的押韵方式 如 关雎 二 四 五章关管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鸠 洲 逑 押幽部 C 交韻 一般是奇句與奇句押 偶句與偶句押 如 静女 第三章 自牧归荑 奇句 韵脚是 荑 洵美且异 偶句 韵脚是 异 匪女之为美 奇句 韵脚是 美 美人之貽 偶句 韵脚是 貽 荑 美 属于脂部 奇句相押 异 是职部 貽 是之部 职 之合韵 偶句相押 二 詩經的韻部 一 定義 韻部 就是押韻字的歸類 一般來說 互相押韻的字原則上屬於一個韻部 二 古今韻的比較 主要有三種情況 古今都押韻古押今不押古不押今押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主要原因就是語音的變化 三 古韻的歸納古韵 清代以来 研究音韵的学者们按照 诗经 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 诗经 时代的韵部来 叫做 古韵 即上古时代 主要指先秦 的韵部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輾轉反側 職部 现代音推测古音结论得de服fue u ek侧ce 坎坎伐輻兮 置之河之側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穡 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 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職部 伐檀 碩鼠碩鼠 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 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 爰得我直 鼠女女 魚部 麥德國國直 職部 硕鼠 1 主要採用系聯法 所利用的材料 主要是 詩經 韻字和 說文解字 的諧聲偏旁 兼及先秦兩漢韻文 重文 異文 通假 讀若 音訓等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 詩經 韻字 歸納韻部 然後根據諧聲關係 擴大韻部範圍 如此推衍 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 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2 研究者 宋代吳棫著 韻補 開始探求古韻面貌 明代陳第著 毛詩古音考 等書 考訂古音 徹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讀古韻的 叶韻 說的謬誤 提出了古今音異的觀點 清代顧炎武著 音學五書 分古韻為10部 江永著有 古韻標準 分古韻為13部段玉裁著有 六書音韻表 分古韻為6類17部 清戴震著有 聲韻考 及 聲類表 分古韻為9類25部孔廣森著有 詩聲類 分古韻為18部 王念孫分古韻為21部江有誥也分古韻為21部 章炳麟分古韻為23部 晚年又主張冬侵合為一部 為22部黃侃分古韻為28部 現代學者王力 主張脂微分部 确定周代 诗经 韵29部 战国楚辞韵30部 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 三 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雙聲疊韻1 古音 1 古代漢語語音 2 專指上古 周秦兩漢 音 2 今音 1 現代漢語語音 2 專指 切韻 為代表的中古音 3 專指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 3 音類 聲母 韻母和聲調的類別 4 音值 聲母 韻母和聲調的實際讀法 5 字母 1 拼音文字或注音符號的最小的書寫符號 2 古人稱聲母的代表字為字母 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是双声 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是叠韵 双声叠韵现象是汉语音节的特点 它在汉语语音史上有重要地位 反切注音法就是以双声叠韵为依据的 切上字与被切字双声 切下字与被切字叠韵 没有对汉语音节双声叠韵的认识 就不能产生反切 甚至可以说不会产生汉语音韵学 从文学创作角度说 双声叠韵被广泛地应用到诗文创作中去 可以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读起来音韵铿锵 诗经 大量使用双声叠韵词从语言研究角度说 今天还可以利用双声叠韵关系 在甲方言区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字 在乙方言区未必就有这种关系 双声叠韵要以当时当地的语音为准 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 自然要以上古音为准 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词的构成 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 对研究先秦双音词也有要重要作用 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构词法有密切关系 先秦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但也有一些双音词 那时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 即双音词的两个字存在双声叠韵关系 古人称双音节单纯词为联绵字 联绵词 在联绵字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双声叠韵关系 一 雙聲 定义 即兩個字的聲母相同 古代的聲母 三十六字母 中国传统音韵学的概念 表示中古聲母系統的36個代表字 唐末守溫和尚原定30字母 宋人又增益6母而成36字母 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時代共同語標準音的聲母系統 傳統的三十六字母與上古三十二聲母 红色部分爲中古聲母 喉音 影晓匣喉音 晓匣影喻 古读营如环 羽如扈 牙音 见溪群疑牙音 见溪群疑舌音 端透定泥余 古读余如荼 渝如偷 舌头 端透定泥舌上 知徹澄娘 章太炎 娘日归泥 半舌 来半舌 来齿音 精清从心邪齿头 精清从心邪半齒 日半齿 日齒音 庄初崇山舌音 章昌船书禅正齿 照穿床审禅 唇音 帮滂并明重唇 帮滂并明轻唇 非敷奉微 二 疊韻 定義 指兩個字的韻相同 現代的韻母包括韻頭 韻腹 腹尾 聲調 而這裏的 韻 與之有別 韻只要求韵腹 韵尾相同 而不区别韵头 中古的韻 廣韻 韻 韵腹 韵尾相同 區別聲調 而不区别韵头 廣韻 的產生 北宋初年 陳彭年 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詔令據 切韻 及唐人的增訂本對 切韻 進行了修訂 修訂本于真宗景德四年 西元1007年 完成 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西元1008年 改名為 大宋重修廣韻 簡稱 廣韻 這是第一部官修性質的韻書 是 切韻 最重要的增訂本 三 雙聲疊韻構詞法 双声叠韵聯綿詞 以形容詞居多 雙聲 參c n差c 踟ch 躕ch 栗l 烈li 觱b 發bo 繽b n紛f n 侘ch 傺ch 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样子 突t 定 梯t 圆滑貌 透 猶y u豫y 疑 便pi n 並 嬖b 幫 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 疊韻 窈y o窕ti o 虺hu 隤tu 窈y o糾ji o 夭y o紹sh o 懮y u受sh u 形容步态优美 須臾 嬋ch n媛yu n 觳h 觫s 雙聲兼疊韻 輾zh n轉zhu n 也有名詞 雙聲 蝃d 蝀d n 蒹ji n葭ji 見 伊y 威w i 虫名 影 疊韻 崔cu 嵬w i 芣f 苢y 倉c n 庚 n 蠨xi o蛸xi o 薜b 荔l 鎡z 基j 農具名 也有不是聯綿詞而有雙聲疊韻關系的合成词 玄xu n黃hu n 匣 說yu 懌y 疑 灑埽 饑 見 饉 群 親戚 清 妻妾 清 肯k n綮q ng 溪 涕t 泗s 經營 貪婪 剛強 古音通假古音通假 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面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一 本有其字的假借 本有其字 而人们在书写时写了一个音同音的字 剥 字的本义是剥开 假借为 击 诗经 豳风 七月 八月剥枣 麋 字的本义是鹿一类的动物 假借为眉毛的 眉 荀子 非相 伊尹之状 面无须麋 蚤 字的本义是跳蚤 经常被借来表示 早晨 的 早 诗经 豳风 七月 四之日其蚤 孟子 离娄下 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有本字的假借 人们一般称之为通假 东汉的郑玄说 其始书之也 仓卒无其字 或以音类比方 假借为之 趣于近之而已 二 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无其字 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 如 1 第一人称代词本无其字 就借用本义是一种锯类工具的 我 字来表示 后来一直沿用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