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校长网2012年中考试题汇编精选精析物态变化3(2012随州)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B霜的形成C水结成冰D露的形成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103034 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正确;C、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2012南充)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晶体的熔点是()A40B44C48D52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103034 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解答: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2012呼和浩特)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答:解: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 2012丽水)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铁块熔成铁水B湿衣服晾干C河水结成冰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铁块熔成铁水,发生的是熔化,故A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汽化,故B错误;C、河水结成冰,是凝固,故C错误;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9( 2012温州)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冬季出现了极端严寒天气,给当地人们生活带来一定危害(1)极寒天气容易引发冻雨,其过程是液态的降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如电线、树枝)接触形成冰层,这一物态变化称为凝固(2)极寒天气造成路面结冰,使汽车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变小,导致刹车变得困难而易引发交通事故(3)极寒天气加剧了部分地区煤、石油等能源的消耗,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从而易引发酸雨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来源:W(2)当路面有冰雪时,路面会变得光滑,因此车辆行驶时,由于摩擦力的减小,很难在正常时间内使车停下来(2)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森林的乱砍滥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解答:解:(1)水滴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就会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层,这是凝固现象,凝固的过程要放热(2)在冰雪的路面上,路面的摩擦力会减小,因此刹车时,由于轮胎和路面间的摩擦力减小,汽车会比路面没有冰雪时,滑行更远(3)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燃烧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故答案为:(1)凝固;(2)摩擦力;(3)二氧化碳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知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化石能源对环境的影响,是一道基础题,我们要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1(2012孝感)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正确,不合题意B、电风扇转动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正确,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错误,符合题意D、冰冻的衣物变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要求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9(2012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A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应用题。分析:(1)水的凝固点为0,水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且要继续放热(2)向有冰雪的路面上撒盐,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3)在轮胎上缠上铁链,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4)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后,水的凝固点就会降低解答:解:A、因为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因此天空中的雨点滴下落到路面,会凝固结冰,故A不符合实际;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撒盐后会降低水的凝固点,使路面不再结冰,符合实际;C、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是为了增大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符合实际;D、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液体凝固的条件、如何降低液体的凝固点和如何增大摩擦力的有关知识,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1(2012衢州)如图是甲同学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中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A液化B汽化C凝固D熔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1(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 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降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解答:解: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5(2012河南)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升华成水蒸气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不停地运动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扩散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知道:(1)六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液化,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凝华(2)我们离物体很远就能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是气味的分子运动到我们身边的结果解答:解: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答案为:升华;不停地运动点评: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确定变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定义确定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4(2012连云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解答:解: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小液滴,不符合题意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符合题意C、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D、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不同之处,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析12(2012连云港)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升华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1)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该过程吸热;(2)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答案为:升华;吸热;液化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3(2012眉山)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图析法。分析:(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2)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4)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解答:解:A、图象中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故本选项错误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本选项错误C、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在0,说明冰是晶体,其液态是水,水的凝固点是O;故本选项正确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6(2012黄冈)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内能的概念。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是晶体熔点(2)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沸点(3)温度反映了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4)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都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解答:解:A、该物质在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可能是液体沸腾,也可能是晶体熔化,不合题意B、T2该物可能是物质的熔点,也可能是物质的沸点不合题意C、0t1时间内物质吸热升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D、t1t2时间内物质可能在熔化,也可能在沸腾,此时需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的图象较复杂,通过试题分析,该物质可能是晶体熔化,也可能是液体沸腾,学生在解答时通常会认为物质是晶体,选择A4(2012凉山)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解答: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故选D点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放在0房间里,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在熔点,无法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所以冰、水的质量都保持不变27(2012凉山)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A(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80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通过图象判断晶体与非晶体时,重点观察是否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这说明此时这种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此时对应的温度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解答:解:比较图象A和B可知,A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B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A是晶体,其中温度不变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故答案为:A;80点评:在辨别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时,找出有代表性的时间点和温度点是关键,把握二者的主要区别才能做出相应的判断4(2012天津)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结合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判断出正确选项解答:解:刚进屋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B点评: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一定要搞清熔化、汽化、升华和它们的反过程凝固、液化、凝华这些概念,然后根据物体先后的状态来进行判断3(2012宜宾)下列现象中届于蒸发的是()A铁块变成铁水B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C霜的形成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态的固过程叫凝华(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的现象,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解答:解:A、固态的铁变为液态的铁水,是熔化,不合题意B、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不 合题意D、过一会儿涂的酒精居然不见了,实质上是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判断物态变化”类题题目的关键是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3(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解: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放热不合题意B、水的蒸发要带走热量,是汽化吸热;符合题意C、草地上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所致,是液化放热,不合题意;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所致,是凝华放热,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实际考查的是学生对日常生活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现象的认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活学活用24(2012淮安)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96,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98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作图题。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温度计所测温度应高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低于液体的沸点(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水蒸气遇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3)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之前首先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4)要做水的沸腾图象,首先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解答:解:(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水银(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故答案为: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3)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故答案为:96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故答案为:96;98(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不同物质沸点的比较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了液化的概念这些都是该实验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4(2012扬州)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D凝华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水是液态的,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矿泉水瓶周围没有冰,所以不是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从冰箱中的取出来的矿泉水瓶温度比较低,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水解答:解:从冰箱中取出来的矿泉水瓶的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比较低的矿泉水瓶就会液化,形成水;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我们要能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16(2012扬州)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A(A/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信息给予题;顺推法。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体,而石蜡是非晶体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并且能够识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解答:解:A图象中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A是晶体海波的熔化图象;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B是非晶体石蜡的熔化图象A图中可知:固态海波的初温是20、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A;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以及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13(2012武汉)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1微米=106米)的水雾,这些水雾在蒸发时吸收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分析:(1)1微米=106米;(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3)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解答:解:1微米=106米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蒸发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故答案为:106;蒸发;吸收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知道: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蒸发要吸热3(2012常州)2 011年12月,漂阳首创“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栽种技术,收割完稻子、栽下油菜苗之后,农民把脱粒后的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如图所示对该栽种技术优点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白天,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B白天,防止地表风直接刮向土壤,避免土壤因水分快速蒸发而干结C白天,发挥稻草的遮光功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D夜晚,发挥稻草的导热功能为土壤保温,避免油菜受冻害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避免阳光的照射,可以减慢土壤水分的蒸发正确,不合题意B、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避免了与空气直接接触,可以减慢土壤水分的蒸发正确,不合题意C、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使杂草得不到阳光,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正确,不合题意D、稻草不善导热,稻草杆覆盖在油菜苗根部可以减少热量损失为土壤保温,避免油菜受冻害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要注意其在生活中的应用9(2012常州) 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篙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解答:解: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此方法是可行的;D、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此方法是不可行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做题时,用所学的知识结合题意去分析完成选项13(2012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吸热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故答案为:凝华,吸点评:掌握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4(2012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分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凝固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图知: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由图可知,此晶体的凝固点大约为48由此可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故选B点评:(1)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海波是晶体有凝固点而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23(2012烟台)图1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首先分析“白气”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解答:解: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故答案为: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下;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液化和熔化现象的了解和掌握,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8(2012南京)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A口中呼出的“白气”B冰冻的衣服晾干C玻璃上的“冰花”D河面上的冰块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正确;C、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D、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3(2012南京)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作“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填序号) 温度计说明书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时间/min 0 1 23 4 5 67 8 9 水温/ 90 9294 96 98 98 98 98 98 98(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等于(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5)若烧杯中水的质量是100g,从90升高到95,水的内能增加了2.110 3J;这个过程至少需要消耗0.07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2J/kg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计算题;实验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4)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水在沸腾后,仍然需要吸热来维持沸腾状态;(5)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由题知Q吸=Q放,根据公式Q放=qm求出需要燃烧的酒精的质量解答:解:(1)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因此不正确(2)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94(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从4分钟到9分钟这段时间内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4)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由于此时水的温度还没下降,因此水的温度还等于沸点(5)水吸收的热量(水的内能增加值):Q吸=cmt=4.2103J/(kg)0.1kg(9590)=2.110 3J;Q吸=Q放=m酒精q,m酒精=0.7104 kg=0.07g故答案为:(1);(2)94;(3)98;(4)等于;(5)2.110 3;0.07点评:此题通过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水的沸腾过程、同时考查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t和Q放=qm的掌握和运用,要注意分析,认真解答28(2012福州)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0,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没有用水浴法对试管加热,使物质受热不均匀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专题:实验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主要掌握晶体熔化的特点: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重点工程土石方工程居间服务费标准范本
- 2025版滕彩离婚协议书附离婚协议签订及履行监督服务
- 2025版涉外法律事务处理及咨询合同下载
- 2025版全国离婚协议书审查与鉴定合同
- 2025版土地拍卖后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外包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切削钻机租赁及智能化改造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关键岗位保密及禁止同行业竞争协议
- 2025年度电工电气设备租赁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版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采购与推广合同
- 子宫内膜癌医师教学查房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膝痹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 铸造基础知识及常见铸造缺陷简介演示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考试资料)
- 仓储技术与库存理论简论
- 日地空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和预报研究课件
-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项目整体推广的策略提案的报告课件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记录表(共7页)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